AI生成工具 並不是取代人類的 而是讓我們更有價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隨著所有的知識和資訊都能由人工智能生成,知識工作者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對此你是否感到擔憂?我理解許多人都有類似的擔憂,然而也許我們無需過度焦慮,因為仍有眾多領域是人工智能無法取代的。

科技的崛起確實改變了許多領域,但我們不應過分擔心科技會完全取代人類的角色。科技僅能在某些方面替代人力,卻難以在所有領域都取得全面性的作用。

過去,資訊搜索和知識整理等工作都需要人類進行,但隨著時間推移,這些工作將變得越來越不需要人類參與。這實際上是一個正向的變革,因為它大幅減少了人力所需的時間。

當人工智能能夠迅速整理大量資訊並生成重點摘要時,以前需要倚賴助手或幕僚的工作將不再必要。這些文字處理工作需要耗費大量時間,而現在我們可以將這些時間用於更有價值的溝通協調工作,以及創造性和發想方面。

科技的發展從未完全取代人力,每個時代都會面臨科技變革。有些工作可能會消失,但同時也會有新的工作出現。

害怕被取代的情緒通常源自於人們對於改變的不適應,他們可能不願意改變現有的習慣。然而,應該抗拒的是對於重新學習的抗拒,而不是科技帶來的替代和便利。

過去的例子中,電子郵件和即時通訊取代了郵差的角色,電子金融交易和智能手機改變了銀行櫃台人員的工作。然而,人力並未因此而消失,而是轉向創造性的工作,促進了新的服務業和業態的出現。

隨著2023年初,ChatGPT和其他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現,人們感到震驚卻也讚嘆。然而,半年後,越來越多人意識到人工智能的潛力以及對社會的幫助。我們應該積極學習如何使用這些新的AI工具,因為這些工具能夠節省時間,讓我們有更多時間從事我們想做的事情。

換句話說,儘管時間量保持不變,但我們能夠完成的任務更多。這對於想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實現無限可能的人來說,是一份珍貴的禮物。

當前有許多電影探討了以人工智能為主題,並反映了人工智能對社會的各種威脅。然而,我們不應總是懷著恐懼的態度看待我們不了解的可能性。如果人工智能真的具有智慧,也許它們會運用這智慧去清除那些不善良的勢力,為社會的進步做出貢獻。

總之,人工智能帶來了變革,但我們不應害怕,而是應該積極學習適應這些變化,以及利用科技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


文 Steve
圖 MidJourney

13會員
18內容數
合參論法是運用交叉比對的演算邏輯發現紫微斗數更深層次的解析技術。透過34顆用來解析的星曜以及12宮位的現代定義之校準之後,更可以精準的用來解析個案的生命規劃,以及大限運勢對當事人的影響。合參論法由陳致瑋老師於2016年發表的解析邏輯,目前在KOBO也有作品發表。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