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文章
IMO 人物誌 @fj 看清這個世界的底牌,《底層邏輯》說書分享會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IMO 人物誌 @fj 看清這個世界的底牌,《底層邏輯》說書分享會

IMO 人物誌 @fj 看清這個世界的底牌,《底層邏輯》說書分享會

本次 Matters【創作者經濟 IMO】頻道邀請的嘉賓是「假日讀書會」版主 fj,今天她要展現的是説書人(這是他其中一個身份)的形象,為大家介紹《底層邏輯》這本書。

是次活動的主持人是 @雨果.Hugo,而 @閱讀筆耕 擔當場記,讓我們以文字紀錄來重溫一下現場。


■ 開場自我介紹

呼應主持人介紹完畢,fj 用了以下這些標籤來定義自己,分別是:

  • #假日讀書會 LINE 社群
  • #說書人(超過兩年的經驗)
  • #最雞婆的安全導師(職場安全、衛生管理)
  • #不能說的秘密項目

■ 關於《底層邏輯》這本書

fj 說道:「因為《底層邏輯》不是一本翻譯書籍,我們可以直接讀到作者劉潤『本人的意思』,直面他的思想與之交流。」

劉潤,中國著名商業顧問,潤米諮詢創始人,《5分鐘商學院》主理人,微信公眾號「劉潤」主理人,前微軟(中國)有限公司戰略合作總監,曾任和現任騰訊、百度、海爾、恒基、中遠國際、五源資本、康寶萊、尚景家居等多家知名企業的戰略顧問。

底層邏輯是什麼呢?

  • 事物運作的根本道理。
  • 事物間的共同點。
  • 不同中的相同,變化背後的不變。

這本書從一個「由內而外、由自己推想到別人」的走勢,分為五個 part 依序探討是非對錯、思考問題、個體進化、理解他人、社會協作的底層邏輯。


■ 討論 1:一個人心中應該要有三種「對錯觀」

有一個悍匪綁架首富的兒子,交涉贖回事宜時,首富卻對悍匪説「這都是我的錯」⋯⋯哪泥?

壞人A誘騙好人B進入C的沒有鎖門的工地,結果 B 失足摔死了,誰的錯?

原來,看待一件事情時,往往有三種切入點:

  • 法學家視點:罪證確鑿的人錯。
  • 經濟學家視點:社會成本低的人錯。
  • 商人視點:損失大的人錯。
一個人心中應該要有三種「對錯觀」|資料來源:書中插圖

一個人心中應該要有三種「對錯觀」|資料來源:書中插圖

閱讀筆耕 🙋 IMO

感覺每個人心中都有這三股力量在拉扯,在某些 case 的時候多數人看法趨向一致,但某些 case 就不是這樣子了,不妨以此是非對錯關,套用在「老高抄襲爭議」事件分析下。


■ 討論 2:人性、道德、法律

  • 母親弒子:比較傾向是說她沒「人性」,這侵害了自身的生存與繁衍
  • 有人插隊:這是不「道德」的行為。
  • 因口角衝突殺人:違反「法律」。
人性、道德、法律|資料來源:書中插圖

人性、道德、法律|資料來源:書中插圖

旅讀從心 🙋 IMO

道德屬於社會規範,沒有強制約束力⋯⋯群友提到的「善良管理人」是指有專業知識,收取對價後執行職務,所以對於民法上的過失責任而言,要負的責任(注意義務)會比較重。

閱讀筆耕 🙋 IMO

道德的「秀下限」就是直面法律,有事情儘管不觸法(還在這條底線之上),但難免社會觀感不佳,例如堅持要行使「報酬請求權」作為歸還失物的酬勞,是你的話會怎麼做呢?


■ 討論 3:事實、觀點、立場、信仰

  • 井水 20 度C,這是一種「事實」,獨立於人,客觀的存在。
  • 同樣的溫度的井水,夏天喝覺得沁涼,冬天喝覺得溫暖,這是一種「觀點」,加入了人的判斷。
  • 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所謂「立場」正是一種被位置和利益影響的觀點。
  • 而「信仰」是內部完全自洽(自圓其說)的邏輯體系,不要挑戰別人的信仰
事實、觀點、立場、信仰|資料來源:書中插圖

事實、觀點、立場、信仰|資料來源:書中插圖

閱讀筆耕 🙋 IMO

我們要小心錯把「觀點」當「事實」。

另外是謹記「觀點無對錯,事實有真偽」,當我們與別人的爭論一觸時發時,趕快退一步冷卻,先靜下心把「觀點」給抽離出來,並了解「觀點」並沒有所謂的唯一解(真理),就能避免許多不必要(為何要浪費時間去爭論沒有對錯的事情)的衝突。


■ 討論 4:注射式洗腦:為什麼+OO

留意「為什麼+OO」是一支危險的「注射器」,它會強行把你的注意力吸引到為這個OO找到原因上,而疏忽去思索OO到底是不是合理的。以下是一些例子:

  • 為什麼愛因斯坦晚年信仰上帝?
  • 為什麼吃韭菜可以預防癌症?

請大家特別小心「為什麼+謠言」的句型。

閱讀筆耕 🙋 IMO

山道猴子:為什麼整個世界都針對我?當中的「整個世界都針對我」變成了一種自我催眠、自我暗示,卻不質疑這件事情的合理性。


■ 討論 5:四句話建立基本邏輯素養

  1. 證有不證無
  2. 證有靠舉例:證「無」沒有辦法靠舉例,我們沒有辦法説「因為沒看過紫色烏鴉」,就說紫色烏鴉不存在。
  3. 以偏不概全:我們沒有辦法單就 #MeToo 案例的偏,就說「全台灣男人都是渣男」的全。
  4. 概全靠推理:得出一般性結論,只能靠證明,靠推理。

閱讀筆耕 🙋 IMO

情緒化(或說話不經大腦)往往使人陷入了「以偏概全」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叫人不敢恭維,稍微用一點理性冷靜下來分析想想,就會發現這種邏輯漏洞!


■ 社群 QA:有什麼事情過去原本是怎麼想的,看過書後就改變了觀點? by HH

fj 的職業是與工安有關,以前都喜歡搬出「法律、法條」也就是法學家的態度,去強硬要求他人要怎麼做,可是看完這本書以後,採用了其他方式去溝通看看。

例如,有一陣子 fj 開了很多工廠的缺失單,也有集中在一天開了很多張的情況(每張限期 7 天內要改善),後來反思自己這樣做好像少了一些人性和同理(硬要把單子開好開滿的話,對方期限內鐵定來不及因應)。

於是 fj 換了一種作法,採用「提前預告、示警」而不是立刻開單的溝通方式,予以對方足夠的緩沖時間,給他們一個「我做得到」的動力去執行調整動作。

雨果・Hugo 🙋 IMO

有一種禮尚往來的感覺。


■ 金句良言

最後,fj 引用了書裡「松鼠過河需要策略,巨人過河踏水而行⋯⋯」這段話與大家共勉:

松鼠過河需要策略,巨人過河踏水而過。

當我們還是一隻小松鼠的時候,面對著名為「未來與無知」的洶湧湍流,都會心生膽怯,不知所措。松鼠通常會先跳到一塊石頭上,接著左顧右盼,張望著下一塊落腳的石頭在哪裡,在害怕和糾結中艱難過河。

而巨人過河,不用看河流的深淺,不用理會石頭的分布,從容瀟灑,踏水而過。

每一個初入職場的年輕人,一開始都像是驚慌受怕的松鼠,在冬天會為了一頓飯憂愁。可是隨著不斷的成長,時間和經歷會把我們雕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我們終究會成為從容不迫的巨人。

因為,我們是自己的 CEO。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63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創作者經濟 IMO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11.8K會員
639內容數
關注各種對「創作者經營」有益的各種話題,例如創作技巧、心態及習慣養成、閱聽方法(輸入)、筆記方法(輸出)、文案、SEO、社群經營、數位行銷、數據分析、不同創作平台比較⋯⋯終而實現創作有價,結成「創作者經濟」的果實。 免費訂閱電子報 https://creatoreconomyimo.substack.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avatar
Aufheben 奧夫突變兮
2023-08-23
人物誌|EP13 : 吉仔小白花的主人有著不討喜的氣息,總垂著頭不知在看些什麼,許多人都說他很奇怪,是個沒有出入口的人,你無法問出他什麼,他也不會告訴你任何事,即便刀架在他脖子上,臉也漲紅,他還是說不出多少事。
Thumbnail
avatar
鍾粹
2023-06-19
滑板人物誌ep.1「滑板人物誌,動動手指最寶貴的滑板經驗與文化收藏在手機裡。」 「滑板人你們在資源豐富的時代裡,究竟想創造出什麼事情?」這是班步滑板店老闆嘉迪對新滑板世代所拋出的對話與核心議題—現今滑板世代擁有滑板場與社群媒體,能否利用這些資源在滑板圈創造自我的獨特優勢。 「滑板源自於街頭,因為你帶著它上街就是一件
Thumbnail
avatar
漢克說滑板
2022-12-28
高雄人氣甜點 | IMO いも 一毛話說上月初和媽媽去家附近的7-11取貨,發現對面新開一件間可愛的小店,門外滿多年輕人拍照的,很好奇是什麼? (後來網路搜尋後才知道是甜點店)那麼今天就來分享在家附近的甜點小店☺️!!!いも(Imo)一毛 甜點控的我一定要來嚐嚐的呀!✌️ 真的離我家超近,走路都可到!光是門口我就拍了不少照🤣,因
Thumbnail
avatar
呂蛋蛋
2022-10-09
人物誌 | EP12 : 阿蜨·樹下納涼兵荒馬亂的空間,多少個黑衫影子快速穿梭,或捧著道具,或提著便當袋,或轉開旗板架,或開闔氣密箱......跌落地面的紙本,鞋印早人一步覆蓋,懸在半空的指頭微微縮起又張開,妄圖用小小的肢體變化讓情緒舒展。焦躁在升溫,隨著「開燈」的一聲令下,紅霞映上每一張臉孔,人人都糾在沙丁魚罐下,情緒彼此碰撞。
Thumbnail
avatar
鍾粹
2022-08-14
人物誌 | EP11 : 阿奇·演算重逢「一雙眷鳥沒落浮雲今天世界若下沉,星火碎散著都不會再生。」 九人巴搖搖晃晃,後腦不斷撞上突出後座的月亮燈鎖扣,一下一下,鎖扣的形狀脫出彈性的凹凸又嵌入渾濁的意識。大暑過後,喜熱的作物速長了起來,喜寒的記憶卻消融於腦袋蒸騰的熱氣中,暑氣的空間下,熱的感覺壓下了一切起心動念。
Thumbnail
avatar
鍾粹
2022-07-29
人物誌 | EP10 : 黃花與風鈴木十八日,赴約他,巷口冰菓室。紀子的手機跳出提示音。落灰的羽絨服卡在四坪半的房門,過季的污漬唐突了杏色的衣袖,提示音收起了她懸在半空的手。劃開手機,北區,部分地區低至 1度。 落灰的羽絨服,低至 1度的氣象預報,巷口冰菓室,三組不協調的音節,我城的寫照。
Thumbnail
avatar
鍾粹
2022-07-17
【人物誌】李知恩IU—曾經貧窮,更盼能伸出援手從小生於負債家庭,父母離異,由奶奶拉拔長大。過著為寢食憂愁,煩惱下一餐著落的日子。粗衣淡飯的日裡,僅有地瓜可以充飢。回顧童年,她生活在簡陋的屋裡,搬家無數次,從一幢房屋搬到一間窄小寒傖的臥室。 然而接下來的日子裡,難關並沒有結束。
Thumbnail
avatar
Zana
2022-04-28
人物誌-蕭東意你聽過嚎哮排演嗎? 他們是從2011就在劇場打滾的二人組,由黃建豪和蕭東意組成。 近年在Youtube上持續有推出作品,最為人知的是「匿名者」。 (但我和內人最喜歡的是深噎食堂XD) 在疫情期間,由一支影片「匿名者6 端午不返鄉,來學點英文吧!」在網路暴紅,截至近日已有35萬點閱率。
Thumbnail
avatar
樂樂爸
2022-04-07
Persona 人物誌,打造熱銷產品的關鍵在廣大的消費群眾裡,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成為你的客戶!所以,在進行產品設計規劃前,我們必須先鎖定目標用戶(Target Audience)。但問題是你能夠清楚描繪出你的 TA 嗎?此時,不妨使用 Persona 人物誌吧!
Thumbnail
avatar
產品經理 Cliff
2021-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