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努力走錯了方向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底層邏輯>>看清這個世界的底牌 劉潤

#你真的相信你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嗎?
這本書內容非常豐富且受用,用網路用語來表達就是「含金量很高」。
我自己讀了一次,還是會有些部分是尚未能完全理解吸收的,或許再過一陣子,重新閱讀後會迎來更多不同程度的理解吧!
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有提過,在面對一本很難度的書時,可以試著先從頭到尾讀一遍,不要停下來查詢或思索。重點是了解整本書大約在說什麼,作者想表達的思想整體架構為何,至於那些不甚理解或是需要更加深入思考的部分就留給第二次精讀階段。
我個人認為這是個非常受用的閱讀方式,或許你也可以試試。
<<底層邏輯>>這本書我自己歸類為商業類的書藉,但其實在閱讀之後會發現,雖然這本書主要是講述商業的底層邏輯,但這個原理不只是適用在商業環境,在其他的領域也是同理可證的。當你明白了這個道理及邏輯,你就同時擁有以不變應萬變的能力了!
作者劉潤,是一位中國著名的商業顧問,也曾擔任過許多知名企業的戰略顧問及講師(如中國騰訊、百度等)。
在這本書中的底層邏輯,其意義係指對於一個系統、一個現象或一個事件的本質認識,而非僅僅停留在表象層面。就像這本書的封面一樣,用冰山這個圖來比喻我們大眾所看見的世界,而冰山下面那看不見的地方,其實蘊藏更多珍貴的寶藏等著你去挖掘。
就很像是一件事情發生的時候,我們常常只會看到表面,而容易忽略或忘了去思考,這件事情背後的運作邏輯是什麼,是不是還有其他冰山下面的重要訊息是我們沒發現的。底層邏輯所講述的,就是要我們學習書裡面所提到的那些方法論,去觀察、去洞察事物的本質,然後藉由這些過程去累積打造屬於自己的一套底層邏輯。
至於書中所提到的那些方法論是什麼呢?
就是像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通常都會希望別人直接告訴我們答案。例如書中說的創業的例子,當顧客人數一直無法直線往上增長時,這時就會去請教顧問,希望顧問能直接點出問題,提供改善的方法,這就稱為方法論。而顧問為什麼不認識你的公司,卻能提供方法給你?因為顧問掌握的就是「底層邏輯」,加上你公司的環境變數,產生了提供給你的公司的方法論。
習慣向別人要答案,是很正常的。但你想要有能看清這個世界本質的能力,就需要你自已不斷地練習、努力地透過邏輯思考與保持開放的心態,才能練就找出一件事情背後真正重要的原因。
劉潤在書中提到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話,
只有不同之中的相同之處、變化背後不變的東西,才是底層邏輯。
所以,總結的來說,我認為每件事情都只能用「以不變應萬變」的心態去面對。當然,如果我們能有更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就能在這個不變的基礎上,推論出事情的真正重點,那麼,我們就是走在對的路上…。
#很多時候不是不努力,是這件事情本身就是錯的
作者劉潤在書中也提到了關於時間管理的部分,他提出的三個時間管理層次,分別是用時間的單位來切割,年、天、時,非常有意思的概念,也提到了所謂的「時間顆粒度」這個名詞。
他舉了一個例子,老天很公平的給了每個人每天 3 個 8 小時。第一個 8 小時,大家都是在工作;第二個 8 小時,大家都在睡覺。人與人之間的區別都是第三個 8 小時創造出來的。
而你的第三個8小時又是怎麼利用的呢?
就像那句減肥名言一樣: 「You are what you eat」
你的時間花在哪,成就就在哪!
#同愛因斯坦說過的:「重複做一樣的事情卻期待不一樣結果的人都是瘋子。」
《底層邏輯》這本書探討了非常多不同領域的本質,內容含金量很高,其中也不乏許多對自己原本思維的衝擊,但這些衝擊、激盪反倒是像在給我們一個跨出舒適圈的機關,在前期的路上總上難以接受的,但越走到後面,就越會發現倒吃甘蔗的甜美滋味。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雨天喝拿鐵
    雨天喝拿鐵
    蔡康永曾說:「人生那麼長,如果連閱讀妳都只選擇自己的舒適圈,那不就太無聊了嗎?多讀一點書,就算一開始看不懂也請試著看,試著去了解那些妳不了解的事,妳一定會有所獲得。」在人生這條路上,我練習著跳出既有框架,只為了讓自己擁有更多的選擇。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