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算作佛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的人非常信佛,都皈依了,但是查出來卻說沒有佛緣。今天我們就來解釋一下「佛緣」這件事。 其實查有沒有佛緣,最重要的是佛認不認同我們,與我們的關係如何,而不是我們自己認為與佛關係如何。 說白了,今生出家皈依,或是念經做法事,參加修行團體,並不一定就有佛緣。 我們一般說有佛緣,指的是神/佛/菩薩認為跟你有緣分,人家願意在我們身邊,願意有一個分身出來跟著我們,甚至是你去求的時候,人家願意幫助你,這才叫有緣分。 那麼這種緣分怎麼形成呢? 就是在累劫輪回里,我們至少有過供佛、信佛,為佛做出過一些事情,並且做出一定的貢獻,得到了佛的認可,這才能叫與佛有緣。 假設我們今生皈依了,也好好念經、天天磕頭,經常去寺廟,供奉的也非常好,也許下一輩子再查這事兒啊,就是我們與佛有緣,人認可我們了。 但不是說現在皈依、念經、上香,人家就馬上認可你,就有佛緣。佛緣不是大白菜,不付出個一世以上的努力,不做出一些感天動地的事情,佛為何就一定要與我們建立緣分呢? 當然了,佛與所有眾生都是有「緣分」的,但我們這裡提到的緣分,更多的是他真的關注你,真的對你上心,這才叫有佛緣。 說白了,魔王波旬還派了一堆魔子魔孫跑到寺廟里當僧人去了,甚至還有寺廟主持,我們能說他們跟佛有緣分嗎? 末法時代寺廟里會發生什麼,相信大家看過一些經書或短視頻也知道,就算是當了方丈,說不定還是魔旬的子弟呢?這些年在寺廟里出的事也不少,所以不是說穿了袈裟就算是有佛緣了,這點大家要注意。 同理,一個人不信佛、謗佛,不見得他與佛無緣,也許他只是這一世忘了、迷悟了,但是人家可能某一世真的做得挺好的。 我曾經就見過一個人,前世用一生供佛,在寺廟大殿里伺候佛,所以今生賜給了他十年富貴。 但他是不信佛的,當他的十年富貴結束之後,有一天他有幸請了一尊彌勒佛祖。據說在給彌勒佛祖開光的時候,彌陀佛祖的法像是在流淚的。 這個人是真的與佛有很大緣分,但是他今生仍然也沒有好好的供佛,他已經忘記了曾經的那種努力了。很可惜,這就是一世就把前生積累的所有的緣分都耗盡了。 簡而言之,大家一定要記住,拜佛的不見得有佛緣,不拜佛的也未必沒有佛緣。

avatar-img
1會員
22內容數
一個沒錢、沒權、沒背景的小白在修行這條路上該如何走下去?先做到勿以善小而不為,從你身邊的緣分開始,善待每一個人。努力的讓自己平和下來,努力的讓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好,同時提升自己的能力。在能力越來越強的情況下,就有機會可以幫助更多的人,這個時候你會越來越好,自然天道也會給你更大的機緣,給你更多的機會去實現你的願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无边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大家有沒有發現,那些本來學習成績很好、頭腦很聰明的孩子,突然變得不愛學習了,還經常感到鬱悶、火氣大,心情不好,也不愛和父母溝通。 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其實就是因為他們看不到希望的光。因為曾經的他們也是成績優秀,突然間不優秀了,就會認為自己沒有變優秀的能力。這是一種不正確的想法,就會導致他們往
同宗同源不代表你我是佛菩薩 佛教上有那麼一句說,說我們與佛祖菩薩同宗同源。 那麼我們求神拜佛的時候,到底求得是神佛菩薩還是自己呢?是神佛菩薩在幫我們改變命運,還是我們自己在改變命運? 其實這就像歸海一樣,我們是一滴水,我們的確與大海同宗同源。 不論是可樂瓶里的水,還是眼淚里的水,這世間萬事萬
今天我們來說說,什麼叫「心不死道不生」。 其實很簡單,就是說只有在我們受到極大痛苦、走投無路的時候,人死心了,才會重新審視自己曾經的認知和思想是否正確,放棄原來的思想,改變思維模式,心死「道」生,走出另一條道路來。
上一篇文章我們提到,有許多我們未知的高維規則,其實也在無形之中影響著我們,那我們不想觸碰到這些規則,要怎麼做呢?
一個沒錢、沒權、沒背景的小白在修行這條路上該如何走下去?      先做到勿以善小而不為,從你身邊的緣分開始,善待每一個人。      努力的讓自己平和下來,努力的讓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好,同時提升自己的能力。      在能力越來越強的情況下,就有機會可以幫助更多的人,這個時候你會越來
熵增原理有兩個事情。 第一件事情,眾生恆定向下。 因為在一個封閉的系統內如果沒有外力干預的情況下,這個系統內的東西總是趨於混亂並且無序,並且是慢慢的冷寂的。所以你的能量在任何一個系統內,能量始終是在消耗的。
大家有沒有發現,那些本來學習成績很好、頭腦很聰明的孩子,突然變得不愛學習了,還經常感到鬱悶、火氣大,心情不好,也不愛和父母溝通。 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其實就是因為他們看不到希望的光。因為曾經的他們也是成績優秀,突然間不優秀了,就會認為自己沒有變優秀的能力。這是一種不正確的想法,就會導致他們往
同宗同源不代表你我是佛菩薩 佛教上有那麼一句說,說我們與佛祖菩薩同宗同源。 那麼我們求神拜佛的時候,到底求得是神佛菩薩還是自己呢?是神佛菩薩在幫我們改變命運,還是我們自己在改變命運? 其實這就像歸海一樣,我們是一滴水,我們的確與大海同宗同源。 不論是可樂瓶里的水,還是眼淚里的水,這世間萬事萬
今天我們來說說,什麼叫「心不死道不生」。 其實很簡單,就是說只有在我們受到極大痛苦、走投無路的時候,人死心了,才會重新審視自己曾經的認知和思想是否正確,放棄原來的思想,改變思維模式,心死「道」生,走出另一條道路來。
上一篇文章我們提到,有許多我們未知的高維規則,其實也在無形之中影響著我們,那我們不想觸碰到這些規則,要怎麼做呢?
一個沒錢、沒權、沒背景的小白在修行這條路上該如何走下去?      先做到勿以善小而不為,從你身邊的緣分開始,善待每一個人。      努力的讓自己平和下來,努力的讓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好,同時提升自己的能力。      在能力越來越強的情況下,就有機會可以幫助更多的人,這個時候你會越來
熵增原理有兩個事情。 第一件事情,眾生恆定向下。 因為在一個封閉的系統內如果沒有外力干預的情況下,這個系統內的東西總是趨於混亂並且無序,並且是慢慢的冷寂的。所以你的能量在任何一個系統內,能量始終是在消耗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正緣的定義到底是什麼? 以前總覺得是「適合」自己的,但是今天法師才說,如果真的要求,也應該是要求有「增上緣」的人。有共同的生命價值,有天生的信任感。(同樣的喜好都太低落)。 過程當中,也可以送普門品:讓自己的生命之中,有一起生命增上的伴侶,來成就生命之道 。越來越減少貪愛,越來越樂意幫助
Thumbnail
覺醒,學佛,修行,甚至悟道,是需要諸多因緣俱足的。 如同我說過,今生有緣能成為出家眾,是福德深厚的人。 然而,未具足出家因緣的人,就不能學佛或修行了嗎? 我個人的體悟是,覺醒修行,進而能斷見惑,出離六道,最後證悟涅槃成佛,是沒有固定道路的。 因為,眾生各有因緣。
Thumbnail
《策勵自他一切人等痛念無常歌‧心匙》:「苦惱若我眾行徑」福薄還重享受,緣淺還懈怠放逸。「佛緣淺薄」,很多人來學佛只要他的朋友,交情不用很深。半年前網路認識的跟你講:「不要學佛,宗教很多都是迷信,你小心受騙。」你就退了。佛緣如此淺薄就知道你過去結惡緣比較多,今生受很多的不善友或惡業的眷屬苦惱的
Thumbnail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很重要。一生有如法地受持一次三皈依,就是一個合乎要件的佛弟子,脫離外道種姓。因為,皈依是外道跟佛弟子的分界點。決定要持守皈依戒,還有其他的學處。要聽經聞法、要斷惡修善,很殊勝;或皈依以後的行持,有沒有殊勝;你皈依的法師、道場有沒有給你一個很好如理如法修學的環境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真正地皈依,是在我們的心裡,我們想皈命、依止上師三寶,也就是說,因為你有皈依,有一個靈性的導師,你的上師,給予你引導。皈依佛法僧三寶,讓自己的心可以有穩定的依靠,所以,只要有清淨地發心,皈命依止的心,即便沒有發一張皈依證給你,你就可以算是一個如法的佛教徒了。」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很多來皈依,皈依以後說:「上師,我今天來跟你結這佛緣,來皈依做一個佛弟子,我就想未來世,我就可以好好地(好像)在你的加持福蔭之下,我也可以好好修行。」「你胡說什麼!我們來世還來讓你好好修行......」現在到處去皈依,跟這法師皈依、 跟那法師結緣,如果當下不修,你們佛緣都應現在、未來世
Thumbnail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很重要!一生有如法地受持一次三皈依,就是一個合乎要件的佛弟子,脫離外道種姓,因為皈依是外道跟佛弟子的分界點,差別就在「皈依」。為什麼有的人可能十年、二十年前受過三皈依,現在又來受皈依呢?這也不是不行,相反的,有的時候再受皈依是有它的功德,可能更確立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正緣的定義到底是什麼? 以前總覺得是「適合」自己的,但是今天法師才說,如果真的要求,也應該是要求有「增上緣」的人。有共同的生命價值,有天生的信任感。(同樣的喜好都太低落)。 過程當中,也可以送普門品:讓自己的生命之中,有一起生命增上的伴侶,來成就生命之道 。越來越減少貪愛,越來越樂意幫助
Thumbnail
覺醒,學佛,修行,甚至悟道,是需要諸多因緣俱足的。 如同我說過,今生有緣能成為出家眾,是福德深厚的人。 然而,未具足出家因緣的人,就不能學佛或修行了嗎? 我個人的體悟是,覺醒修行,進而能斷見惑,出離六道,最後證悟涅槃成佛,是沒有固定道路的。 因為,眾生各有因緣。
Thumbnail
《策勵自他一切人等痛念無常歌‧心匙》:「苦惱若我眾行徑」福薄還重享受,緣淺還懈怠放逸。「佛緣淺薄」,很多人來學佛只要他的朋友,交情不用很深。半年前網路認識的跟你講:「不要學佛,宗教很多都是迷信,你小心受騙。」你就退了。佛緣如此淺薄就知道你過去結惡緣比較多,今生受很多的不善友或惡業的眷屬苦惱的
Thumbnail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很重要。一生有如法地受持一次三皈依,就是一個合乎要件的佛弟子,脫離外道種姓。因為,皈依是外道跟佛弟子的分界點。決定要持守皈依戒,還有其他的學處。要聽經聞法、要斷惡修善,很殊勝;或皈依以後的行持,有沒有殊勝;你皈依的法師、道場有沒有給你一個很好如理如法修學的環境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真正地皈依,是在我們的心裡,我們想皈命、依止上師三寶,也就是說,因為你有皈依,有一個靈性的導師,你的上師,給予你引導。皈依佛法僧三寶,讓自己的心可以有穩定的依靠,所以,只要有清淨地發心,皈命依止的心,即便沒有發一張皈依證給你,你就可以算是一個如法的佛教徒了。」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很多來皈依,皈依以後說:「上師,我今天來跟你結這佛緣,來皈依做一個佛弟子,我就想未來世,我就可以好好地(好像)在你的加持福蔭之下,我也可以好好修行。」「你胡說什麼!我們來世還來讓你好好修行......」現在到處去皈依,跟這法師皈依、 跟那法師結緣,如果當下不修,你們佛緣都應現在、未來世
Thumbnail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很重要!一生有如法地受持一次三皈依,就是一個合乎要件的佛弟子,脫離外道種姓,因為皈依是外道跟佛弟子的分界點,差別就在「皈依」。為什麼有的人可能十年、二十年前受過三皈依,現在又來受皈依呢?這也不是不行,相反的,有的時候再受皈依是有它的功德,可能更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