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O ESTAS MONO:隱藏在龍山寺水池的神祕石碑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今早跟導演朋友約了龍山寺碰頭。

巧遇龍山寺水池正在整修,鐵門沒鎖,四下沒人(中年婦女在廟裡,這怎會有人注意?),輕輕勾開鐵門,一個move(無誤)側身滑進水池後的假山,找到隱藏其後的「時間厲行」碑。

我當場有點激動,畢竟親眼看到,又是「偷偷摸摸」!

去年某位龍山寺職員順手拍了照片,讓時間厲行碑重見天日,看得出龍山寺後來清理了碑文碑體,原本的青苔、污垢跟雜草都清除了。或許以後有機會都讓大家來參觀一下?

1927年(昭和2年)豎立的時間厲行碑陰刻了「TEMPO ESTAS MONO」,這是「世界語」,意思是「時間就是金錢」。

raw-image

在龍山寺看到世界語碑文,有很多意義。比如史料顯示1913 年龍山寺曾被借來推廣世界語,每周可在龍山寺開班兩次,近百年後,竟真有一只世界語石碑出土。

第二層意思是「山口小靜─連溫卿」這條台灣文化協會左傾線索。

連溫卿因研究世界語認識山口小靜,《警察沿革誌》認為連溫卿因此受山川均影響而左傾,這也是文協第一次左轉的內在脈絡。山口小靜是一位非常傳奇的女子。跟這段故事有關的,是石碑上署名的「蘇璧輝」,同時,他極可能也是促成立碑的主要推手,他是在地艋舺商人。

1884年在艋舺出生的蘇璧輝,畢業於總督府國語學校,跟林佛國是同窗,1908年11月秋天蘇璧輝娶妻成家,迎娶了「未纏足的陳琨誠」,《台灣日日新報》漢文編輯部寫了是日風和日麗,連氣溫都剛好,說整個漢文編輯部取笑林佛國竟因蘇璧輝娶妻而大樂:「此所謂過屠門而大嚼。雖不得肉。亦且快意也」。足見蘇璧輝人面廣、人緣好。

蘇璧輝也是一位世界語的積極提倡者。1911年8月曾有報導:「艋舺既有設帳教習清國官話者矣。近又有蘇壁輝者。倡設英語研究所。擬由廈門特聘精通英語之清人前來。聞已多贊成者。其實或不在遠。語學發達若此。知本島人之智識。尤高上一層樓矣。」

raw-image

這報導是在1911年,但根據學者呂美親研究,蘇璧輝應是台灣接觸世界語第一人,早在1908年蘇璧輝便自學世界語。

因此我想倘若這1911年報導是將世界語誤認為英語,那麼世界語在台灣的推廣,就不是1913年三井物產社員兒玉四郎來台獲蘇璧輝相助才開始了。

蘇璧輝對推廣世界語的抱負是:「故欲完成國際聯盟之宏業,人類文化之大同者必首重國際共通語也,國際共通語斷不可以一二強國之語為之......」可見,蘇璧輝是本著邁向世界大同的宏願在推動世界語。

有種說法流傳在艋舺。1853年(咸豐三年)死傷慘重的「頂下郊拚」結果是三邑人一舉趕走了同安人,同安人退走大稻埕,但從清代中季起,同安人就跟全世界做生意,於是他們眼界不同了,也打開了台灣邁向世界的大門,到了日本殖民時期,他們有了各種走向世界的故事,其中包括台灣文化協會的成立。

贏了械鬥的艋舺人,卻輸了全世界,艋舺人被認為保守。

因此我猜想,蘇璧輝應該很特別。

raw-image

蘇璧輝自總督府國語學校畢業,一度曾任教於台北太平國小。據說老松國小跟太平國小兩邊小朋友若狹路相逢,都要打上一架、誓言為父祖報仇。

不用等到幾年前艋舺跟大稻埕才在剝皮寮握手談和,結束百年恩怨。有很多大稻埕好朋友的蘇璧輝,日後也出現在台灣文化協會台北州的理事名單上。《警察沿革誌》裡也曾記載蘇壁輝曾在蔣渭水家裏參與「台北青年會」的成立。

但這「時間厲行」碑除了見證世界語在艋舺傳播的歷史印記,證明蘇璧輝對故鄉艋舺的貢獻,也質問此後歷史為何是這般發展?

蘇璧輝及長子蘇齊睦日後在1937年於廈門慘遭槍決,原因是蘇家父子被國民黨認為是間諜而處決,至今蘇璧輝及其子的冤情未能平反得雪。

隱藏在龍山寺水池的「時間厲行」碑,還有個隱藏版的悲傷故事。

請參考:鄭蘇嫣嫣〈追思摯愛的父兄:蘇璧輝、蘇齊睦〉

http://www.eastgate.org.tw/f2/index.php?load=read&id=1169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iling Tsai的沙龍
4會員
3內容數
艋舺女子是煞氣與溫情的奇妙綜合體!這裡有街訪(也是街坊)記事,追尋在地作家王詩琅、朱點人、柳塘等前輩的足跡。當然不排除會吃吃喝喝。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2023年12月4日,我一定要記住這天,因為這天應該是我最接近穿越時空磁場的時刻。
Thumbnail
2023年12月4日,我一定要記住這天,因為這天應該是我最接近穿越時空磁場的時刻。
Thumbnail
年初 一位日籍朋友來台探親,探親空檔我充當了半天的響導 因這位日籍朋友本身相當喜歡中華文化 不免俗的,我帶著他去外雙溪故宮博物院一遊 觀覽時,他嘖嘖稱奇 而我呢?當我再次仰望蘇軾的赤壁賦時 可能因為歲月的洗滌,這次內心感覺更加的震撼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
Thumbnail
年初 一位日籍朋友來台探親,探親空檔我充當了半天的響導 因這位日籍朋友本身相當喜歡中華文化 不免俗的,我帶著他去外雙溪故宮博物院一遊 觀覽時,他嘖嘖稱奇 而我呢?當我再次仰望蘇軾的赤壁賦時 可能因為歲月的洗滌,這次內心感覺更加的震撼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
Thumbnail
這「時間厲行」碑除了見證世界語在艋舺傳播的歷史印記,證明蘇璧輝對故鄉艋舺的貢獻,也質問此後歷史為何是這般發展?
Thumbnail
這「時間厲行」碑除了見證世界語在艋舺傳播的歷史印記,證明蘇璧輝對故鄉艋舺的貢獻,也質問此後歷史為何是這般發展?
Thumbnail
台灣近代佛教歷史中大台北區域形成佛教重心。對於弘法與佛法教育、其實對於社會大眾琢磨不多,直到慈航法師的出現成為台灣近代佛教一個開始。由慈航法師於民國三十八年開始在新北市汐止區靜修禪院講經說法,當年全省佛教信徒皆來此參訪,人潮絡繹不絕,這也是台灣近代佛法教育啟蒙點就在靜修禪院開始。 靜修禪院相關資訊:
Thumbnail
台灣近代佛教歷史中大台北區域形成佛教重心。對於弘法與佛法教育、其實對於社會大眾琢磨不多,直到慈航法師的出現成為台灣近代佛教一個開始。由慈航法師於民國三十八年開始在新北市汐止區靜修禪院講經說法,當年全省佛教信徒皆來此參訪,人潮絡繹不絕,這也是台灣近代佛法教育啟蒙點就在靜修禪院開始。 靜修禪院相關資訊:
Thumbnail
這是關於日治時期 台灣文學作家 張文環所寫下的長篇小說《山茶花》的現代式想像......。ㄧ 小說標題: つばきと彼らの時代 山茶花和他們的時代 筆者 白佳宜 P1 賢は新しく建てられた故宮南院区で、午後を潰した。 賢在新建設的故宮南院裡,消遣了一個午後。 故宮までの道のりで、眩しい日差しを受けて、
Thumbnail
這是關於日治時期 台灣文學作家 張文環所寫下的長篇小說《山茶花》的現代式想像......。ㄧ 小說標題: つばきと彼らの時代 山茶花和他們的時代 筆者 白佳宜 P1 賢は新しく建てられた故宮南院区で、午後を潰した。 賢在新建設的故宮南院裡,消遣了一個午後。 故宮までの道のりで、眩しい日差しを受けて、
Thumbnail
因為鹿港黃昏太美,本想繼續騎行的腳停駐下來 一早與小幫手婷狂聊了3小時 聽她娓娓道來從應用外語專業,轉到軟體工程師的經歷 滿滿活力的她在工作轉換中停駐在慢城,並一邊查找適合自己的專業 有趣的是她到泰國學習泰文的那一年,成為她在職場上讓人第一印象深刻的印記 看著一旁街屋改造的咖啡館-小巷七貳
Thumbnail
因為鹿港黃昏太美,本想繼續騎行的腳停駐下來 一早與小幫手婷狂聊了3小時 聽她娓娓道來從應用外語專業,轉到軟體工程師的經歷 滿滿活力的她在工作轉換中停駐在慢城,並一邊查找適合自己的專業 有趣的是她到泰國學習泰文的那一年,成為她在職場上讓人第一印象深刻的印記 看著一旁街屋改造的咖啡館-小巷七貳
Thumbnail
黃山頭過~綠山頭,師父黑頭~變禿頭,呀哎呀呦~~嘿伊呀呦~~小小月亮看大大月圓,年年失約害天天失眠,一個在呦~黃山上,一個在城裡~
Thumbnail
黃山頭過~綠山頭,師父黑頭~變禿頭,呀哎呀呦~~嘿伊呀呦~~小小月亮看大大月圓,年年失約害天天失眠,一個在呦~黃山上,一個在城裡~
Thumbnail
我以前會很焦慮,覺得再不保存這個城市美好的一面就會不斷地消失,不斷、不斷地、消失。只是日子久了我也知道,一個人的力量很薄弱,到處衝撞的我也很疲累;而且這個城市不是我一個人的,它不會長成我一個人想要的樣子。
Thumbnail
我以前會很焦慮,覺得再不保存這個城市美好的一面就會不斷地消失,不斷、不斷地、消失。只是日子久了我也知道,一個人的力量很薄弱,到處衝撞的我也很疲累;而且這個城市不是我一個人的,它不會長成我一個人想要的樣子。
Thumbnail
2012 的 11/13 我去了上海。 八年中讓我多少理解了一部分的上海以及弄堂內的那些老事情。 2020 八月回到台灣,也不知道是去國這麼久產生了水土不服,亦或者骨子裡對老事情的嚮往,那個想念啊,錐心刺骨。 紹興路的文章是 2014 寫的,剛去上海不到兩年,很慶幸住在法租界邊上,得空便轉著到老歷史
Thumbnail
2012 的 11/13 我去了上海。 八年中讓我多少理解了一部分的上海以及弄堂內的那些老事情。 2020 八月回到台灣,也不知道是去國這麼久產生了水土不服,亦或者骨子裡對老事情的嚮往,那個想念啊,錐心刺骨。 紹興路的文章是 2014 寫的,剛去上海不到兩年,很慶幸住在法租界邊上,得空便轉著到老歷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