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O ESTAS MONO:隱藏在龍山寺水池的神祕石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早跟導演朋友約了龍山寺碰頭。

巧遇龍山寺水池正在整修,鐵門沒鎖,四下沒人(中年婦女在廟裡,這怎會有人注意?),輕輕勾開鐵門,一個move(無誤)側身滑進水池後的假山,找到隱藏其後的「時間厲行」碑。

我當場有點激動,畢竟親眼看到,又是「偷偷摸摸」!

去年某位龍山寺職員順手拍了照片,讓時間厲行碑重見天日,看得出龍山寺後來清理了碑文碑體,原本的青苔、污垢跟雜草都清除了。或許以後有機會都讓大家來參觀一下?

1927年(昭和2年)豎立的時間厲行碑陰刻了「TEMPO ESTAS MONO」,這是「世界語」,意思是「時間就是金錢」。

raw-image

在龍山寺看到世界語碑文,有很多意義。比如史料顯示1913 年龍山寺曾被借來推廣世界語,每周可在龍山寺開班兩次,近百年後,竟真有一只世界語石碑出土。

第二層意思是「山口小靜─連溫卿」這條台灣文化協會左傾線索。

連溫卿因研究世界語認識山口小靜,《警察沿革誌》認為連溫卿因此受山川均影響而左傾,這也是文協第一次左轉的內在脈絡。山口小靜是一位非常傳奇的女子。跟這段故事有關的,是石碑上署名的「蘇璧輝」,同時,他極可能也是促成立碑的主要推手,他是在地艋舺商人。

1884年在艋舺出生的蘇璧輝,畢業於總督府國語學校,跟林佛國是同窗,1908年11月秋天蘇璧輝娶妻成家,迎娶了「未纏足的陳琨誠」,《台灣日日新報》漢文編輯部寫了是日風和日麗,連氣溫都剛好,說整個漢文編輯部取笑林佛國竟因蘇璧輝娶妻而大樂:「此所謂過屠門而大嚼。雖不得肉。亦且快意也」。足見蘇璧輝人面廣、人緣好。

蘇璧輝也是一位世界語的積極提倡者。1911年8月曾有報導:「艋舺既有設帳教習清國官話者矣。近又有蘇壁輝者。倡設英語研究所。擬由廈門特聘精通英語之清人前來。聞已多贊成者。其實或不在遠。語學發達若此。知本島人之智識。尤高上一層樓矣。」

raw-image

這報導是在1911年,但根據學者呂美親研究,蘇璧輝應是台灣接觸世界語第一人,早在1908年蘇璧輝便自學世界語。

因此我想倘若這1911年報導是將世界語誤認為英語,那麼世界語在台灣的推廣,就不是1913年三井物產社員兒玉四郎來台獲蘇璧輝相助才開始了。

蘇璧輝對推廣世界語的抱負是:「故欲完成國際聯盟之宏業,人類文化之大同者必首重國際共通語也,國際共通語斷不可以一二強國之語為之......」可見,蘇璧輝是本著邁向世界大同的宏願在推動世界語。

有種說法流傳在艋舺。1853年(咸豐三年)死傷慘重的「頂下郊拚」結果是三邑人一舉趕走了同安人,同安人退走大稻埕,但從清代中季起,同安人就跟全世界做生意,於是他們眼界不同了,也打開了台灣邁向世界的大門,到了日本殖民時期,他們有了各種走向世界的故事,其中包括台灣文化協會的成立。

贏了械鬥的艋舺人,卻輸了全世界,艋舺人被認為保守。

因此我猜想,蘇璧輝應該很特別。

raw-image

蘇璧輝自總督府國語學校畢業,一度曾任教於台北太平國小。據說老松國小跟太平國小兩邊小朋友若狹路相逢,都要打上一架、誓言為父祖報仇。

不用等到幾年前艋舺跟大稻埕才在剝皮寮握手談和,結束百年恩怨。有很多大稻埕好朋友的蘇璧輝,日後也出現在台灣文化協會台北州的理事名單上。《警察沿革誌》裡也曾記載蘇壁輝曾在蔣渭水家裏參與「台北青年會」的成立。

但這「時間厲行」碑除了見證世界語在艋舺傳播的歷史印記,證明蘇璧輝對故鄉艋舺的貢獻,也質問此後歷史為何是這般發展?

蘇璧輝及長子蘇齊睦日後在1937年於廈門慘遭槍決,原因是蘇家父子被國民黨認為是間諜而處決,至今蘇璧輝及其子的冤情未能平反得雪。

隱藏在龍山寺水池的「時間厲行」碑,還有個隱藏版的悲傷故事。

請參考:鄭蘇嫣嫣〈追思摯愛的父兄:蘇璧輝、蘇齊睦〉

http://www.eastgate.org.tw/f2/index.php?load=read&id=1169

raw-image



avatar-img
4會員
3內容數
艋舺女子是煞氣與溫情的奇妙綜合體!這裡有街訪(也是街坊)記事,追尋在地作家王詩琅、朱點人、柳塘等前輩的足跡。當然不排除會吃吃喝喝。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艋舺謀殺事件》故事敘述日本明治年間,台灣特務巡查池中光,與報社記者花野艷雄在萬華散步發牢騷時,無意間在龍山寺的水池裡發現屍體。而著手展開調查,而沒想到幕後牽動一連傳日本、中國與台灣人之間的爭議和事件。這是一部1898年,連在在台灣報刊上的犯罪小說,也是目前台灣已知最早的犯罪作品,但作者卻身份不明。
Thumbnail
【三先生是誰?】 林熊光出身板橋林家,是日治時期臺灣最重要的書畫收藏家,以收藏中國宋代珍品最為知名。但除了中國書畫以外,他也積極買回乙未割臺時,林本源家族於動亂中散佚的珍藏,同時透過展覽,讓臺灣社會重新認識林本源家族在清代既有的文化地位。《呂世宜、謝琯樵、葉化成三先生遺墨》是林熊光在1926年
Thumbnail
別毀了台語文的優雅 楊渡 台語文的議題引發另一個人的回響,他的觀點跟我雷同!所謂「欲速則不達」,「愛之適以害之!」 愛的方法不對,只會溺死對方! 從沒有爭議的書面字開始,再擴大到生活用語,這樣循序漸進,至少障礙會減少很多! 許夢青是鹿港詩人,生於1870年,卒於1904年,只有35歲。他自幼受漢
Thumbnail
鎏金老師的邀約參加#牯嶺街文化小旅行,這次導覽由專業的中英日導覽何良正老師帶領大家走進歴史,他是牙科主任退休,很早就往自己最有興趣的導覽深耕。 ⚜第一站南門市場 南門市場的歷史,最早成立於1906年,地處日據時代的千歲町。 最初是一座露天市場,如今是台北歷史最悠久的公有傳統市場。 日劇
Thumbnail
顏水龍(1903.06.05日—1997.09.24)是臺灣老一輩知名畫家中極為突出的一位。顏水龍是臺灣邁向現代工藝及近代美術設計的奠基者與推動者,也是描繪台灣原住民文化的先驅者。
Thumbnail
台南,一個人文薈萃的好地方,同時也是古老的府城,歷史的痕跡在這裡比比皆是,但是越古老的東西,就越有它的智慧,同時更加古老也往往代表更危險。 漢人在台灣的足跡能上溯到哪?我想,鄭成功應該是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在台政權吧。 沒錯,今天的任務來自於明鄭時期的故事,現在回頭想想,說是現代版的戲說台灣一點也不為
Thumbnail
《題 李凝 幽居》唐  賈島 閒居少鄰並,草逕入荒園uan5(un5)。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bun5。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kun(kin)。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gian5 。 (註解:雲根:古人 認為「雲觸石而生」,故稱 石為雲根。這裡指 石根雲氣。) 此詩押十三元韻部,包
Thumbnail
送僧歸日本 唐代錢起 上國隨緣住,來途若夢行。浮天滄海遠,去世法舟輕。 水月通禪寂,魚龍聽梵聲。惟憐一燈影,萬里眼中明。 「隨緣住」是佛教用語,意思是隨機緣而居住,不執著於某個地方。這在中國隨緣居住,來時的路途就像在夢中行進一樣。天海茫茫,歸途遙遠,但乘著法舟,就會感到輕快。水月映照著禪寂的
Thumbnail
按照既定的行程表,文逸他們來到了台灣地理中心碑。埔里這個地方是台灣的地理中心,而這個中心碑就在埔里近郊的虎子山上。 「山清水秀碑?好文雅的名字。這最適合我了,誰來幫我拍張照…… 」盧得寶的話還沒說完,就自顧地擺起拍照的姿勢來了。
Thumbnail
#湖濱散記 #作者:享利•大衛•梭羅 http://gofile.me/6BLsh/4EcYBh2lQ 梭羅,或許是華爾騰湖畔的第一位移民,親手蓋的小木屋也會是最古老的建築。生活在這裡,沒有通往文明世界的路,卻有通往心靈世界的門 。 為什麼你們看起來走得很快,實際上卻慢得要死。當人們憐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艋舺謀殺事件》故事敘述日本明治年間,台灣特務巡查池中光,與報社記者花野艷雄在萬華散步發牢騷時,無意間在龍山寺的水池裡發現屍體。而著手展開調查,而沒想到幕後牽動一連傳日本、中國與台灣人之間的爭議和事件。這是一部1898年,連在在台灣報刊上的犯罪小說,也是目前台灣已知最早的犯罪作品,但作者卻身份不明。
Thumbnail
【三先生是誰?】 林熊光出身板橋林家,是日治時期臺灣最重要的書畫收藏家,以收藏中國宋代珍品最為知名。但除了中國書畫以外,他也積極買回乙未割臺時,林本源家族於動亂中散佚的珍藏,同時透過展覽,讓臺灣社會重新認識林本源家族在清代既有的文化地位。《呂世宜、謝琯樵、葉化成三先生遺墨》是林熊光在1926年
Thumbnail
別毀了台語文的優雅 楊渡 台語文的議題引發另一個人的回響,他的觀點跟我雷同!所謂「欲速則不達」,「愛之適以害之!」 愛的方法不對,只會溺死對方! 從沒有爭議的書面字開始,再擴大到生活用語,這樣循序漸進,至少障礙會減少很多! 許夢青是鹿港詩人,生於1870年,卒於1904年,只有35歲。他自幼受漢
Thumbnail
鎏金老師的邀約參加#牯嶺街文化小旅行,這次導覽由專業的中英日導覽何良正老師帶領大家走進歴史,他是牙科主任退休,很早就往自己最有興趣的導覽深耕。 ⚜第一站南門市場 南門市場的歷史,最早成立於1906年,地處日據時代的千歲町。 最初是一座露天市場,如今是台北歷史最悠久的公有傳統市場。 日劇
Thumbnail
顏水龍(1903.06.05日—1997.09.24)是臺灣老一輩知名畫家中極為突出的一位。顏水龍是臺灣邁向現代工藝及近代美術設計的奠基者與推動者,也是描繪台灣原住民文化的先驅者。
Thumbnail
台南,一個人文薈萃的好地方,同時也是古老的府城,歷史的痕跡在這裡比比皆是,但是越古老的東西,就越有它的智慧,同時更加古老也往往代表更危險。 漢人在台灣的足跡能上溯到哪?我想,鄭成功應該是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在台政權吧。 沒錯,今天的任務來自於明鄭時期的故事,現在回頭想想,說是現代版的戲說台灣一點也不為
Thumbnail
《題 李凝 幽居》唐  賈島 閒居少鄰並,草逕入荒園uan5(un5)。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bun5。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kun(kin)。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gian5 。 (註解:雲根:古人 認為「雲觸石而生」,故稱 石為雲根。這裡指 石根雲氣。) 此詩押十三元韻部,包
Thumbnail
送僧歸日本 唐代錢起 上國隨緣住,來途若夢行。浮天滄海遠,去世法舟輕。 水月通禪寂,魚龍聽梵聲。惟憐一燈影,萬里眼中明。 「隨緣住」是佛教用語,意思是隨機緣而居住,不執著於某個地方。這在中國隨緣居住,來時的路途就像在夢中行進一樣。天海茫茫,歸途遙遠,但乘著法舟,就會感到輕快。水月映照著禪寂的
Thumbnail
按照既定的行程表,文逸他們來到了台灣地理中心碑。埔里這個地方是台灣的地理中心,而這個中心碑就在埔里近郊的虎子山上。 「山清水秀碑?好文雅的名字。這最適合我了,誰來幫我拍張照…… 」盧得寶的話還沒說完,就自顧地擺起拍照的姿勢來了。
Thumbnail
#湖濱散記 #作者:享利•大衛•梭羅 http://gofile.me/6BLsh/4EcYBh2lQ 梭羅,或許是華爾騰湖畔的第一位移民,親手蓋的小木屋也會是最古老的建築。生活在這裡,沒有通往文明世界的路,卻有通往心靈世界的門 。 為什麼你們看起來走得很快,實際上卻慢得要死。當人們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