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原文書有多浮誇 (初版)|學習系列 II|舊文復刻 #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22 集數地圖

raw-image


...


本文提要

常聽老師在課堂上說:到了大學,你會面對很多的原文書!

果不其然,要不是因為高中有學了點東西,面對滿滿的英文還真是措手不及;好不容易認真翻開書讀了半頁,邊讀邊查單字,卻只有這樣一個結論:那麼,現在就來帶你看看微積分奇妙的世界吧!(還不臉黑 XD)

是什麼樣的原因造成我們在基礎科目學習的困難,偏偏英文很重要,怎麼辦才好呢?


...


學這麼多年的英文,終究是派上用場了沒

想想就覺得荒謬。我曾經大膽地跟家裡人說:送我去補習,上了個大學回來,別光說看書看不懂、讀到沒耐性,連話都說不完整、講不清楚的,那到底 … 是花錢學了什麼?

目前想到的最佳解答是:白繳的。(果然學習真的還是要靠自己爭氣點)

事實上當然是去「補習」了。國小的時候會有老師負責把作業盯到好,國中補習的時候除了作業還多加考試;當然上高中好點,沒有這麼多的基礎作業,老師只負責把我們教到會。

不過中間總有英文的洗禮,少說也認真了高中三年在讀英文,難道真的是讀到膝蓋去啦。

場合不一樣、動機不一樣、使用時機不一樣,全都可以歸納到台灣在英文學習的環境並不是這麼適宜,就教育的最終目標「考試」而言。

當然,批判教育體制還可以再開個篇幅,只是今天我們來講講原文書。


為什麼大學讀書要用「原文」?

看起來很冠冕堂皇 ... 是啊,大學生讀書不看「原文」,難道讀中文書;那高中讀的又是什麼,是反向 diss 高中生程度會比較差嗎?

今天的角度會以基礎學科來說明,簡單帶過對閱讀期刊、研究論文方面的想法。

讀數學系的時候,真心認為數學的原文用書非常容易讀懂,雖然有的人說理組真的得讀一下原文方便理解,但依我看重點從來不在英文,而是考試會出的計算及證明上。

到了經濟系之後,原文書讀起來就真麻煩了;我英文程度不好,大一有門「經濟學原理」真的是讓我吃足苦頭。

從最初高中學過的:需求、供給曲線與形成;正常財、劣等財、季芬財到機會成本與曲線斜率的判定等,原則上有點英文水準確實不用怕上學期的內容範圍讀不通,高中所學的部分佔比約 40%,並不難掌握學科內容。

然而在不怎麼認真,且不知道哪裡來的信心驅使下,終於在下學期「勞動供給」這一大章節狠踢鐵板。


1

我唸書的方式其實對應不上大學「應該」要有的學習態度,就成績而言

我並不是真的善於學習的人,學東西不僅挑食,也並不好奇學科內容在實務上的應用和發展。

在這個「必須用別人的邏輯來寫題目」的經濟學原理碰的一鼻子灰,反倒是初級會計學就有不錯的表現;至於不錯是多不錯 … 如果知道完整的編表方式和仔細的項目額度計算,80% 的考試成績是不會太困難。

在我試著讀完經原的原文書,接著期中考前覺得寫作業、複習考都應該會,加上有和同學討論功課的情況下,這作業成績即便沒有 90 分也不會低於 85,表現都不會太差。

後來就一連串災難。

期中考差點掉到及格線下,考後作業也寫得顛三倒四 ... 一點也不好笑,這可是整整讀了三天的原文書!那種「不知道讀書讀到哪裡去」的感覺又回來了;真是糟糕,這回我人可不在數學系了呢。

鐵齒的我最後還是拾起中文書了。


2

降低解讀門檻,確實有利接下來的學習

是這樣子的,照理說一般人在閱讀英文的段落通常會比單看中文書要來得有障礙,這是為什麼?

一個最顯見的理由:不外乎我們的母語就不是英文

甚至在大學裡,「英文好」還能自成一個階級,大學與大學之間的比較是如此,同學間的語言能力比較也是如此,即便這不是大家會掛在嘴邊的議題,但確實英文程度比較好的人和英文程度較差的人,還是有些高低之分。

畢竟,以自己的語言能力直接讀通原文書所要傳達的知識,看起來是要比讀中文書的人高端些。

是這樣嗎?

當然像這樣開放性的問題,讀者大概會想「確實不是這麼說」,但我相信大部分人身體還是會很誠實地去提升英文能力,因為能力好可以直接讀懂,就是比較強啊

那再拋一個問題:

所以英文能力好就代表他程度好,英文能力不好就表示他程度不好;身為讀者的你會不會看低同期用中文書的同學?


...


學英文與原文書的差距

針對基礎科目學習上就有認知問題的人,這正是我想寫給讀者的段落。

有時候是因為對自己很有自信,卻在學習路上挖了個大洞,還可以把自己丟進去填平的那種

就好比今天讀段考要認真的你,下定決心要拚起來的時候,讀者會拿一本外國版的社會課本來讀嗎?

在開玩笑嗎,高中社會用什麼英文版。

那就對了,對於基礎知識的吸收,我們不會選擇拿石頭砸自己腳,那怎麼到大學又反過來了,怪怪的。

其實從閱讀論文感受到的扎實度來說,不得不讚一句國外的經濟學做得比台灣現有的好呀,先驅耶。(畢竟教科書都寫出來了嘛,不就是因為台灣生不出自己的教材,才需要去讀原文書嗎)

我也一度是對自己有信心的人,覺得可以做到邊讀原文書,邊搞懂整個章節的內容涵義。

殊不知能用短短幾句話講完的幾個章節,在當時用原文書來讀不但至少耗了 10 多個小時,甚至推移到功課的時候還是沒搞清楚章節的重點是什麼、不同類型的市場有什麼特性等,錯誤百出。


然而,解決我學習困難的正是「中譯本」。

也許有的人會問:可是翻譯總是會和原文撰書的有落差吧,這樣真的可以學得好嗎?

再舉自己為例,堅持用原文書的時候,會計這一科的小考會因為抓不到點只考了 45 分,換成中文本去對照考題的寫法,期中考就一口氣突破 90;就很明確,選擇適合自己學習的方法真的很重要,我還可以大膽地告訴讀者:

一個方法擺在那裡不去用,硬說它沒有用就顯得很反智

意思是中文本的出世還是有像我這樣的人用的上,畢竟,只希望能夠用最有效率的方式讀懂基礎科目,就算要回歸到出題題目都是用英文呈現,補一補專有名詞也不會有什麼落差。

花的時間 2 折,成績反而見好,這是我學習的目的:投資報酬率。


...


這不是在為英文爛找藉口嗎

不免俗還是會碰到這個問題,幾個想法澄清一下。


英文程度好壞,與用書原文與否沒有一定關係

不意外地在生活中會有很多人覺得讀原文書讀通就是比較厲害,當老師們提及此事的時候,也在無形中製造出「讀原文就是大學應該做的事」的一種氣氛。

但同時也表示,能夠「立刻」讀通原文書在大眾心中顯然是比較厲害的,差別在於每個人獲取知識的途徑不太相同,既然有語言問題,就會有意思表示的問題

不過就以改變學習方式以獲取更好的分數,且沒有過多知識水平落差而言,顯擺出一個事實:

在成績比較上,只使用基礎科原文書真的沒有比較厲害,不需要刻意對外顯露或妥協接受這種階級感,因為就考試結果而言區別並不明顯。

但當然,不可否認讀者的英文能力好,我是會羨慕的。


說了這麼多,原文書還是有它的價值吧

我強調的是:會因人而異的學習門檻及入門基礎科目的方法不用刻意一致,學習是個人的事,無分好、壞,分數才會拿來比較。

而且,誰說「原文」書一定是英文,又是誰說原文書是「一手」的呢?

畢竟除了經濟學原理,微積分、統計學還是都在讀原文,我重點會放在選擇對自己學習成效最有利的方式,原文還是中文,我會隨意變換

學術界重大論文發表、期刊出版既然是以英文為主流,為了能有更多和學術界菁英的交流,選擇最通用的語言發表論文是可預期的,這時候拿出英文能力就有其必要性 (也當然是因為沒有其他選擇)。

因此在入門階段,學習門檻高度會有一部分將來自教材的「可讀性」,能幫助自己有效吸收的教材就是好教材,因此我並不是反原文書,選對方法對自己才是重要的,如果讀者正以中文書作為自學途徑,不用擔心:

你適用的是理解成本比較低的方式,學會後也不代表這樣比別人差。


那麼英文方面呢,總是要克服英文的問題吧?

學英文是學英文嘛,當讀者也開始意識到原文書不是適合讀者的英文教材時,就會注意到一點:原文書的學術點並不在其英文本身

如果到這裡為止讀者能夠大致接受,很高興我和讀者間的價值觀基礎相似,且並不會認為用中文書來吸收知識是「比較低端」,或是比較「沒有能力」的,也是一件美事。

對於學習英文目前沒有多的想法,主要從挑選自己能負荷的教材為先。

比如:高中用慣的常春藤雜誌依然是首選,搭配 Medium 的文章多是英語系作家所撰,二日一篇也正好可以騰出時間逛逛,會有不錯的收穫。(只推薦不業配)

方法是走出來的,不管要寫、要說、要聽,這些網路上也會有很多可以使用的資源,如果需求夠強烈,靠自己把這些需要的資源翻出來應該不是問題。


這些年學習進補的方式

你已經讀到文末了。

還沒開始寫結論,字數應該是突破天際了。XD

讀大學幾年下來,完全感受不到自己英文能力的進步,甚至上了一堂全英文課程也是被當著回來 (雖然主因是不喜歡老師的上課風格)。

只是純粹覺得這門課的內容水準用全英文真的很浪費我時間,明明就可以簡單處理的課非用外國語言包裝的華麗,造成學習困難;以及我明明可以半小時內就會的東西,為什麼要花 3 個鐘頭去聽。

乾脆限多益 880 才能讀大學就好啦。

其實這種有感,就如文內所述:讀原文書與學習英文的學術點並不同,只是早前透過原文書提升自己的英文能力,對我來說就和一個原本中文就能上好好的課,非得要改成全英文一樣荒謬。

畢竟沒有教授會特別在乎學生的英文程度,是否影響成績還是死活吧。

其實讀大學、原文書,對現階段的我而言仍然是綁做一塊的,大一期間因為不是很習慣怎麼去找原文書 (經濟學原理) 的重點讀,所以繞了很大一圈,讀完不僅耗時、耗心力,還不見得有進展。

不過大二期間的「個體經濟學、總體經濟學」還是靠原文書讀上來的。

理由在於「考試考的是理論邏輯脈絡:經濟學上一個因只對應一個果」的感覺,這個時候用上原文書就是要習慣英文敘述,還有等著被說服就要記起來的這些結論,然後用來考試。

只能說,也許我就讀的校系就是這樣平凡、簡單的學習系統吧。

那平日是因為不甘於生活必須是「這樣」的學習情形,所以能促成我自學一項技能的辦法:入門多半是採用課外書,因為這是學習上成本最低的方式;要生產就是靠寫作,確定看過的內容在腦袋裡是生的出東西也講得出來的。

其次是 Youtube 的眾多高質量影片,或偶爾放著聽聽神祕學的一些雜談,喜歡再考慮訂閱,也算是課外對於自身的小額投資;除非真的已經到達學習熱情的頂點,才會開始制定學習計畫、尋求真人課程等 (目前處於想法階段)。

所以簡單來說,確實我們的想法 (或說思維) 到什麼程度,就可以決定我們會到什麼地方去學習、採用什麼方式、用什麼樣的高度看事情;其實也可以反過來看:

如果我立志成為一本別人翻不膩的書,應該不會有人想把我當成原文書來讀吧。

聽起來就是 borin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人類量測事務所
30會員
340內容數
致力打造質量創作,涵蓋「人際關係、自我覺察、生涯規劃」等深刻觀察主題:註明作者與原文連結方可文句引用,轉載不讓著作權,未盡事宜來信詳談
人類量測事務所的其他內容
2023/03/31
買筆記可以考好嗎,我大概會回答「有點難」,主要在於:那通常不是最適合你體質的理解產物。
Thumbnail
2023/03/31
買筆記可以考好嗎,我大概會回答「有點難」,主要在於:那通常不是最適合你體質的理解產物。
Thumbnail
2023/03/24
心流的概念並不特別要求時間總量,而是確定要做的事情能夠確實做到的那一段時間要能是專注的。
Thumbnail
2023/03/24
心流的概念並不特別要求時間總量,而是確定要做的事情能夠確實做到的那一段時間要能是專注的。
Thumbnail
2023/03/17
有一集老高的影片提到賺錢的方法叫信用,然而面臨通膨的我們,是不是在暗示人類信用越來越差。
Thumbnail
2023/03/17
有一集老高的影片提到賺錢的方法叫信用,然而面臨通膨的我們,是不是在暗示人類信用越來越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接下來,算是一般性的原文書解說,筆者遇到一些同學在問,原文書要怎麼讀啊?筆者知道很多朋友英文超棒的,閱讀毫無障礙,但大多數同學其實不行啦,筆者當年也是英文閱讀能力很差的,所以這邊基於一個過來人,給點可行的建議。
Thumbnail
接下來,算是一般性的原文書解說,筆者遇到一些同學在問,原文書要怎麼讀啊?筆者知道很多朋友英文超棒的,閱讀毫無障礙,但大多數同學其實不行啦,筆者當年也是英文閱讀能力很差的,所以這邊基於一個過來人,給點可行的建議。
Thumbnail
有些大學必修課若無法順利通過考試門檻,可能會擋修下一學期的課程,對於部分學生而言甚至會導致延畢。作為自行摸索學習模式的苦主,筆者分享了自己的心得,提供一些想法以期學生找到適合的學習方式。
Thumbnail
有些大學必修課若無法順利通過考試門檻,可能會擋修下一學期的課程,對於部分學生而言甚至會導致延畢。作為自行摸索學習模式的苦主,筆者分享了自己的心得,提供一些想法以期學生找到適合的學習方式。
Thumbnail
買筆記可以考好嗎,我大概會回答「有點難」,主要在於:那通常不是最適合你體質的理解產物。
Thumbnail
買筆記可以考好嗎,我大概會回答「有點難」,主要在於:那通常不是最適合你體質的理解產物。
Thumbnail
英文的基礎就是單字,腦海中沒有單字量的話,懂再多文法規則或句型結構也沒辦法看懂文句到底在講些什麼。 然而,我卻選擇了最笨的方法來「死背單字」,將單字反覆抄寫在筆記本上,雖然這個方式能有效幫助短期記憶以應付平時小考,但當遇到單字量放大的大考,或是要使用英文字詞來寫作時,往往會大腦一片空白。
Thumbnail
英文的基礎就是單字,腦海中沒有單字量的話,懂再多文法規則或句型結構也沒辦法看懂文句到底在講些什麼。 然而,我卻選擇了最笨的方法來「死背單字」,將單字反覆抄寫在筆記本上,雖然這個方式能有效幫助短期記憶以應付平時小考,但當遇到單字量放大的大考,或是要使用英文字詞來寫作時,往往會大腦一片空白。
Thumbnail
你認為的閱讀是什麼?閱讀只是讀字那麼容易嗎?這篇文章來聊聊深入的閱讀應該是什麼。
Thumbnail
你認為的閱讀是什麼?閱讀只是讀字那麼容易嗎?這篇文章來聊聊深入的閱讀應該是什麼。
Thumbnail
pic from pexels 大家會覺得…「去挑那些多數人都在看的熱門書或線上課程不就好了嗎?」「別人一定都做過功課了,我何必再做功課?」 如果事情有那麼簡單,就不會有那麼多人還在困擾怎麼學習了。 我看的書,都是那些不怎麼紅,但是卻非常有效的書。事實證明,要紅只要靠行銷,所謂「群眾智慧」的法則,
Thumbnail
pic from pexels 大家會覺得…「去挑那些多數人都在看的熱門書或線上課程不就好了嗎?」「別人一定都做過功課了,我何必再做功課?」 如果事情有那麼簡單,就不會有那麼多人還在困擾怎麼學習了。 我看的書,都是那些不怎麼紅,但是卻非常有效的書。事實證明,要紅只要靠行銷,所謂「群眾智慧」的法則,
Thumbnail
為甚麼學生要讀國英數社自? 到底讀書可以幹嘛? 歡迎大家進來看看這篇文章!
Thumbnail
為甚麼學生要讀國英數社自? 到底讀書可以幹嘛? 歡迎大家進來看看這篇文章!
Thumbnail
有書的摘要不就夠了嗎?為什麼要看原典?摘要是較濃縮的版本,有時候是整理論點,也就是「幫你講簡單點」,算是縮寫或改寫。確實,讀摘要花的時間會比較少,如果這本書不是你的閱讀重點,你可以一次「看」更多書。但是,摘要通常不能呈現完整觀點。
Thumbnail
有書的摘要不就夠了嗎?為什麼要看原典?摘要是較濃縮的版本,有時候是整理論點,也就是「幫你講簡單點」,算是縮寫或改寫。確實,讀摘要花的時間會比較少,如果這本書不是你的閱讀重點,你可以一次「看」更多書。但是,摘要通常不能呈現完整觀點。
Thumbnail
最近才知道台灣現在的中小學生,每學期開學時,都要拿行李箱去裝教科書與參考書(或者美其名是補充教材)。令人訝異的是,數量最多的居然是國文科,每個學生每學期大概就有十一、二本左右,嚇了一跳的原因是我以為國文科除了課本,最多就一到二本的參考書,哪要十多本?而且還是從學校老師手中拿的補充教材,還不算自己到書
Thumbnail
最近才知道台灣現在的中小學生,每學期開學時,都要拿行李箱去裝教科書與參考書(或者美其名是補充教材)。令人訝異的是,數量最多的居然是國文科,每個學生每學期大概就有十一、二本左右,嚇了一跳的原因是我以為國文科除了課本,最多就一到二本的參考書,哪要十多本?而且還是從學校老師手中拿的補充教材,還不算自己到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