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總想著要記錄些正能量的話語,不過鏡頭退轉回過往幾時幾刻的畫面裡,似乎每一顆鏡頭都在表露著平淡、昏庸、沈寂,儘管在一些零零散散的轉場中,我能感受到愉悅的氣息,也竭力把每一幕都刻畫在腦海裡,不過我依舊只寫得出這些文字,言外之意,碌碌無為說的就是自己。

也許這就是我的日常,時而平靜,時而悲傷透頂,時而伴著喜歡的人,忙碌裡貪戀些小樂趣,盼望那些遠大的以後,依偎著現在的所剩無幾。

avatar-img
9會員
17內容數
一個忙忙碌碌、縫縫補補的20歲女孩,記錄著生活浮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咖啡の 的其他內容
大雨總是來的倉促,卻也不慌不忙的澆熄了木柴中渺小的火花,後來天空放晴了,焦痕依舊清晰,不過,在燒灼過後的木頭縫中,長出了一朵花。
關於單戀二字。 在被愛者的劇本裡,你是他的配角、是陪襯,故事的高潮迭起,大抵都成就在主角的出現、相遇、磨合、不懈,直至最後兩人的宿命羈絆,故事的開頭已經決定好了角色,真誠也不是萬能,總會有觸碰不了的荒蕪。 不過在這段單戀裡,你可以成為自己的主角,去熱愛、去莽撞、去落空、去遺忘,沒有什麼經歷是虛耗
其實一切都挺好的,只是偶爾會難過,也許是看見每個人都有座避風港,也許是流蕩在人群歡笑聲中的突兀,也許是每一天看見日出透進窗口的清冷。 避風港是幸福的,歡笑聲是他們的,而日出是,該睡了。 落寞中的快樂也是快樂,愜意中的快樂也是快樂,都挺好的,挺好的。
總有個瞬間,以為某個人會陪我們很久很久,也許是一個月、一年,又或是一個世紀,總有人說所謂的長情,便是身邊一直都是同一個人。
他們總是承諾後又食言,難受時說幾句好聽話打發,提著你的傷疤暗酸著,總有人問他們是誰、發生了什麼,接著繼續成為「他們」。
童年追憶 是 快樂裡的悲傷 平淡中的唐突 奔騰裡的孤寂
大雨總是來的倉促,卻也不慌不忙的澆熄了木柴中渺小的火花,後來天空放晴了,焦痕依舊清晰,不過,在燒灼過後的木頭縫中,長出了一朵花。
關於單戀二字。 在被愛者的劇本裡,你是他的配角、是陪襯,故事的高潮迭起,大抵都成就在主角的出現、相遇、磨合、不懈,直至最後兩人的宿命羈絆,故事的開頭已經決定好了角色,真誠也不是萬能,總會有觸碰不了的荒蕪。 不過在這段單戀裡,你可以成為自己的主角,去熱愛、去莽撞、去落空、去遺忘,沒有什麼經歷是虛耗
其實一切都挺好的,只是偶爾會難過,也許是看見每個人都有座避風港,也許是流蕩在人群歡笑聲中的突兀,也許是每一天看見日出透進窗口的清冷。 避風港是幸福的,歡笑聲是他們的,而日出是,該睡了。 落寞中的快樂也是快樂,愜意中的快樂也是快樂,都挺好的,挺好的。
總有個瞬間,以為某個人會陪我們很久很久,也許是一個月、一年,又或是一個世紀,總有人說所謂的長情,便是身邊一直都是同一個人。
他們總是承諾後又食言,難受時說幾句好聽話打發,提著你的傷疤暗酸著,總有人問他們是誰、發生了什麼,接著繼續成為「他們」。
童年追憶 是 快樂裡的悲傷 平淡中的唐突 奔騰裡的孤寂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以為自己總是對生命充滿期待與熱情, 實際上紀錄下的每一天都是淡淡的平靜心。 以為自己時常都是個毫不迷惑說到做到的行動家, 實際上記錄下的自己每天都有不由自主的迷惘逃避時刻。 我想這就是如實紀錄自己的重要性? 正因為記錄,才能夠打破對自己的一些誤會,人們常常對自己有很大的誤會,不亞於誤解別人...
Thumbnail
在與人際關係或團體組織中。我們往往因他人的言行而感到內心波動,甚至會自導自演過多的情緒戲碼,如內疚、焦慮、懊悔等,拉離現實的當下。 許多人習慣性地認同並沉迷於自己的劇本,人生故事成為個人身份的一部分。然而,這些戲碼的長期堆積,不僅造成心理上的負擔,也可能引發衝突、暴力,甚至是集體層面的災難。
Thumbnail
  我想會與這部電影有直接連結,產生最大的憧憬和感動的人,大概心中都有很大一部分憧憬著這樣的生活,這樣規律平靜的生活。而到了最後才發現,這也許是不得不的逃跑,不得不有的壓抑和溫柔,不帶批評的,這確實是一種遁逃,而就算那真是最終的美好,自己也還不是時候。這是個危險,才必須時刻提點,一個將他人生活去脈絡
Thumbnail
🌈世界是一面鏡子,我予它歡笑,它必予以歡笑。✨️ 縱然測驗結果如此,我照例會於日常中潛心觀察自己──是否確實與該人格類型之特質有所相符之處,並非全盤皆收,以客觀的思考方式認知「原來我擁有此些特質」,去「新增」更多不同面向的自己,我覺得很有趣。 同時透過一年多前開始書寫之日記,一而再、再而三地,
Thumbnail
挑了一個安靜的假日午後重返久未踏入的電影院,這是反覆生活日常裡鮮有的安排,有時候會覺得每天庸碌來去像是修行,在安排與被安排中填滿時間,置身規矩的框架中似乎也有安全感的錯覺。長了年紀,是不是我們不再冒險?偶爾的心血來潮,是不是也被自己壓抑?生活不該就這樣,那些經歷過的都在,會在你守住生活
身為千千萬萬無趣靈魂之一的我,改變不了這無趣的生活,就將所有無趣紀錄得徹底,也是一種使命和滿足感。
Thumbnail
我們專注生活上的焦點,是看待自己人生的方式,如果每一天你的想法大多是正面思考,你看到生活一直都是正面的,當你的想法大多是負面的,你會專注看生活不好的事情,時間久了,我們就遺忘自己擁有的美好特質,如果我們能以更高的視角,去看待自己發生的事情,覺察自己的念頭和情緒,你就有高頻的能量創造你想要的生活。
Thumbnail
無法完美無缺的每一天,都是奇蹟。 有時候,我發現自己在看著人來人往水洩不通的社群時,會感到內心的某一個角落在坍塌。發現自己浮出這樣的不暢快的感受時,我會放下手機審視自己為什麼會這樣覺得呢?於是開始進行一連串的整理:整理網路追蹤的痕跡,只留下我很喜歡的與想要天天看到帶來好心情的、整理多年來各處堆積
以為自己總是對生命充滿期待與熱情, 實際上紀錄下的每一天都是淡淡的平靜心。 以為自己時常都是個毫不迷惑說到做到的行動家, 實際上記錄下的自己每天都有不由自主的迷惘逃避時刻。 我想這就是如實紀錄自己的重要性? 正因為記錄,才能夠打破對自己的一些誤會,人們常常對自己有很大的誤會,不亞於誤解別人...
Thumbnail
在與人際關係或團體組織中。我們往往因他人的言行而感到內心波動,甚至會自導自演過多的情緒戲碼,如內疚、焦慮、懊悔等,拉離現實的當下。 許多人習慣性地認同並沉迷於自己的劇本,人生故事成為個人身份的一部分。然而,這些戲碼的長期堆積,不僅造成心理上的負擔,也可能引發衝突、暴力,甚至是集體層面的災難。
Thumbnail
  我想會與這部電影有直接連結,產生最大的憧憬和感動的人,大概心中都有很大一部分憧憬著這樣的生活,這樣規律平靜的生活。而到了最後才發現,這也許是不得不的逃跑,不得不有的壓抑和溫柔,不帶批評的,這確實是一種遁逃,而就算那真是最終的美好,自己也還不是時候。這是個危險,才必須時刻提點,一個將他人生活去脈絡
Thumbnail
🌈世界是一面鏡子,我予它歡笑,它必予以歡笑。✨️ 縱然測驗結果如此,我照例會於日常中潛心觀察自己──是否確實與該人格類型之特質有所相符之處,並非全盤皆收,以客觀的思考方式認知「原來我擁有此些特質」,去「新增」更多不同面向的自己,我覺得很有趣。 同時透過一年多前開始書寫之日記,一而再、再而三地,
Thumbnail
挑了一個安靜的假日午後重返久未踏入的電影院,這是反覆生活日常裡鮮有的安排,有時候會覺得每天庸碌來去像是修行,在安排與被安排中填滿時間,置身規矩的框架中似乎也有安全感的錯覺。長了年紀,是不是我們不再冒險?偶爾的心血來潮,是不是也被自己壓抑?生活不該就這樣,那些經歷過的都在,會在你守住生活
身為千千萬萬無趣靈魂之一的我,改變不了這無趣的生活,就將所有無趣紀錄得徹底,也是一種使命和滿足感。
Thumbnail
我們專注生活上的焦點,是看待自己人生的方式,如果每一天你的想法大多是正面思考,你看到生活一直都是正面的,當你的想法大多是負面的,你會專注看生活不好的事情,時間久了,我們就遺忘自己擁有的美好特質,如果我們能以更高的視角,去看待自己發生的事情,覺察自己的念頭和情緒,你就有高頻的能量創造你想要的生活。
Thumbnail
無法完美無缺的每一天,都是奇蹟。 有時候,我發現自己在看著人來人往水洩不通的社群時,會感到內心的某一個角落在坍塌。發現自己浮出這樣的不暢快的感受時,我會放下手機審視自己為什麼會這樣覺得呢?於是開始進行一連串的整理:整理網路追蹤的痕跡,只留下我很喜歡的與想要天天看到帶來好心情的、整理多年來各處堆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