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登及(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2022/10/24
風傳媒 https://www.storm.mg/article/4577624
中時電子報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21024000415-260118?chdtv
奔騰思潮https://www.lepenseur.com.tw/article/1231
一般的認知是人與人之間相處要講求信用,信用對維護政府與民眾的關係也很重要,所以說「民無信不立」。國際政治則是唯利是圖、爾虞我詐,即便指天為誓、條約為證,都可以撕毀。而且不分國體和民主與否,自古至今,毀約背信屢見不鮮。無政府狀態下國家間信任稀薄,和平只能靠「權力平衡」—權力之間的制衡維繫。又或者,如果國際間存在霸權國,沒辦法靠制衡維護和平,那就只能仰賴「良善霸權」提供「公共財」。霸權提供公共財不純是因為有烏托邦的善念,還是黑白通吃的警察拿得最多—在霸權以實力說話,建立的規則基礎下,霸主每天的相對收益,都比其他競爭者多得多。
信用是嚇阻與安全的關鍵
那麼「信用」在國際間就完全是沒用嗎?對維護和平與安全來說,信用只是童話或騙術嗎?其實並不盡然。美國重量級專業刊物《外交事務》10月號刊載了一篇由柯慶生(Thomas Christensen)、傅泰林(Taylor Fravel)、葛萊儀(Bonnie Glaser)、黎安友 (Andrew Nathan)與白潔曦(Jessica Chen Weiss)等5位理論與實務兼備的重量級專家聯合屬名的文章:「如何避免在臺灣的戰爭」,引起了相當廣泛的關注。此文的基礎概念與出發點很簡單—信用(credibility)。作者們認為台海安全的崩解,關鍵因素是信用崩壞。
這裡說的信用不是常人間一廂情願的相信(belief),也不是說盟國之間的「信任」(trust)。而是博奕理論專家謝林(Thomas Schelling)50餘年前提出的,要嚇阻對手採取破壞性行動(至少是對我方極不利的行動),同時需要有信用的威脅(credible threats)與有信用的保證(credible assurances)。威脅是施加重大成本的能力,保證是妥協配合獲致的收益(或至少成本的節約)。如果只有強大威脅卻缺乏有信用的保證,對手仍可能背水一戰。只提供豐盛的妥協收益卻缺乏有信用的威脅,對手也可能乘虛而入。重點再說一次,有效嚇阻(effective deterrence)必須雙管齊下;有信用的威脅與有信用的保證,缺一不可。
台海安全的信用崩塌
作者們認為台海維持和平與安全,過去正是因為「有效嚇阻」對台、美、中三方都發生作用:台北被嚇阻尋求法理獨立、華府不承認台獨或與臺灣締結正式軍事同盟、北京被阻止用武力逼迫統一。與此同時,台北不僅獲得實體生存,也在美中之間雙重獲益而繁榮;華府與北京則得以避免直接衝突,有餘裕追求其他內部或國際的目標。但自川普執政開始,現在對三方的威脅與保證都在崩塌。
雖然筆者認為5位作者此說不免是為民主黨開脫,實際上台海安全的「信用崩塌」始自歐巴馬與習近平「重返亞太」和「一帶一路」的較勁,或者更早。不過中共擴軍使台海失衡急遽擴大,美國威脅共軍行動的能力下降,顯然是事實。臺灣雖受北京威脅,多重因素惡性循環下,民意越趨偏好最終獨立,也恐漸成事實。美國覺得美中實力趨近,繼續給予中方不犯台的保證,恐怕更得不償失。北京雖然見識到俄國侵烏招致美歐「有信用」的經濟打擊,但也擔心美國過去「不支持」台獨只是在等中國內部爆發危機,何況美方朝野越來越多鼓吹「戰略清晰」,甚至拜登總統也多次出現近似給臺獨空白支票的評論。在三方都越來越不受「威脅」,也覺得「保證」被淘空的情況下,過去曾居於樞紐的美國,要再施展「雙重嚇阻」—有足夠實力與信用威脅中方「不武」,有決心與耐心要求台北「不獨」,能力和誘因都越來越低。
在非必然戰爭中找尋出出口
避戰並非畏戰。現實政治(realpolitik)老手邱吉爾首相曾言,「所有戰爭都是非必然戰爭 (unnecessary war)。」也就是說,結構因素雖然嚴峻,但台海三方都仍可以考慮此文作者們所說的,用更一致而有紀律的方式,修補威脅的信用,同時恢復保證的信用。
特別是臺灣,在不對稱三角中易損性最大,顯然不可能,也不應該只致力於無止境增強有信用的威脅,然後繼續等待對手「崩潰」,卻毫不經營甚至試圖拋棄任何有信用的保證,最後身陷沒有出口的台海,自己蒙受最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