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比電影帶給我的共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芭比電影口碑很好但我起初沒特別關注,可能我發現有時候受歡迎的電影,我抱著太高期望過去看就會失望,所以我這次就帶著平常心也沒非看不可的心情。 沒想到觀賞時還是挺有感觸的,一個在完美世界的芭比因為自身的變化,也可以說是意識上的覺醒,開始有了恐懼產生了焦慮,於是乎她來到了被大家稱之為現實的世界。

當芭比來到現實的世界,她就感受到了外界眼光的惡意與男凝,而她的同行搭當肯(Ken) 感受到了這個世界充斥著失衡的陽性能量,也就是以陽性能量為主導。 這個世界好像要有各種前提條件、能力才能做某些工作。其中,在片中很有意思的點也包含在諷刺這家芭比公司的管理層都是男性,一群男性來主導有關女性的產品。這一段可以詮釋成在父權體制下女性深受男性權威建立的標準在過活,包含外表審美、女性的身分價值等傳統觀念及形象。因此,身為女性,我們很多時候也可能無意識的用這樣的視角看待自己。

整部電影貫穿的核心是芭比打開了"世界觀" 開始反思自己過往一成不變的完美狀態。面對變化,她是害怕的。變化似乎意味著未知,不在自己熟悉的舒適圈內。而這也是我們身為人類體驗到的不完美與變化。我們時常想要控制一切,想要確定、保證、有個肯定的答案,我們害怕變化及不同。這樣的不安感使我們很難放鬆享受生命。可也因為沒有標準答案和唯一的選擇,使我們在無限可能性中可以有不同的選擇、打破框架與限制。我想這是個挑戰,也是自由的入口~ 這便是舒適圈之外的可能性

:・゚✧:・.☽˚。 ・゚✧:・.:

有一幕當芭比在公園閉眼感受時,連結到的意識場正是一位媽媽的。隨後她感受到周遭環境的有笑有淚、有不同情緒的感覺。五個感官帶給我們不一樣的體驗與感受,情緒曾經是我害怕抗拒的,慣性壓抑封閉自己的感受力,或是說是因為生長環境父母不允許我有情緒感受的表達,不斷的打壓。可其實當我們允許自己的情緒感受表達出來時,那種感覺是很坦然踏實的感覺、一種被接納允許的狀態。 不管是在撕心裂肺的大哭、還是在吶喊的時候,都是一種真實的感覺,那大概就是一種活著的體驗,體驗著不同的狀態與感受吧。

後來芭比看向旁邊一位老太太發自內心的讚美她的美,我們有時害怕皺紋害怕年老、害怕外型隨著歲月變化。如同當初芭比就是因為外型的上的變化,被認定為不完美"有問題"、"瑕疵"、"要糾正修補"。她害怕自己不是典型的完美芭比形象,可我想是不同差異與不完美造就了我們的獨特性,這包含了不同的個性、不同的年齡階段、不同的經歷等。大多時候我們其實很多人害怕和別人不一樣,因為這樣似乎就被貼上"不合群"的標籤會被拋棄,獨自一人,這樣似乎會被拒絕、不被接納。可不一樣使我們遇見真正的自己,使我們可以表達自己,也使我們可以更敞開自在地做自己和志同道合的人相遇。當我們卸下防備,不在戴面具,不在活在別人的眼光、經驗、標準裡,而是跟隨內在感覺活著時,那將是我們所想的自在與自由吧。當我們跳脫出社會框架、權威體制下剝奪個體得種種權利後,恐懼會減少,因為即便被權威恐嚇威脅要妥協服從他們,你仍然可以選擇自己,回歸到自身的力量。

你的世界,你做主!

害怕和他人不一樣,這樣的心魔一直困擾我許久。直到一次,我被點醒了,那個我看過無數遍的六個字 "被討厭的勇氣" 終於在那次讓我真正開始感受到,我不可能也無須讓所有人喜歡我、認同我,因為不同是很正常的事情,會有和我們志同道合的人出現,也會有和我們不同的人存在,可這一切都不衝突,也不用因此而形成對立。我們可以不認同某些觀點、不選擇某種體驗的同時仍然可以尊重與允許他人有那樣的選擇。這時會感受到自由的感覺,因為我不用透過否定反駁他人來立住自己的觀點選擇,因為我開始練習放下應該、正確性、社會的標準、價值觀等等。當開始認可自己的獨立性,感受到完整性與獨特性,允許自己和他人不一樣,也允許自己開始表達。你不在受他人的標準困擾,自然也不會想用自己的選擇、喜好、標準來要求每個人和你一樣。你會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你的重要性是無法被取代,你的獨特表達與輸出是共同被見證的,是大家共享的禮物阿,是美好的恩典阿,謝謝你~

⋆。゚☁︎。⋆。 ゚☾ ゚。⋆

這部劇觸動到我的點還有一部分就是完美的芭比世界彷彿就是個烏托邦一樣,而我曾經也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我小時候就開始有個自己的"假想世界" 在我的房間內那個狹小空間裡,似乎可以讓我安靜地進入我的幻想世界。在那裡我有個完美的人設,有任何我喜歡的特質。在那個人設下,我備受矚目,很受歡迎、人見人愛 。我會假裝以他來體驗被大家喜歡的感覺,可那麼完美與真實的我與實際上的我有出入,那麼完美的人設顯得很不真實但是確是我長期以來一直期望但又覺得自己沒法成為自己心目中的狀態的人。

這樣的落差感使我對自己更加厭惡,而沒能接納不同面向的自己。直到我開始認識我的陰暗面,陰暗面起初給人的印象就是恐懼。我在黑暗中摸索想找尋出口,想找尋到那道光,殊不知光就是自己,出口也不是我以為的入口。當你掉入深淵時,抬頭一直看著入口處,你想著自己該怎麼離開,但出口其實就在眼前,不在上方。看似在深淵中,可這底部卻是大地在支持我,讓我可以扎根踏實的體驗。那不是沉淪,而是在穩定能量場。後來我開始練習放手,也就是人們口中的臣服,去感受、去感覺那些隱隱作痛的創傷。他們被藏的很深,直到我願意正視時,他們不曾消散,直到被我看見和願意鬆手時。有時我覺得連我自己都觸及不了我的內心,她太隱密,被保護得很好,連我都不被允許靠近,外面有層厚厚鋼鐵般的鎧甲,也可以說是枷鎖。有時赤誠的愛可以融化那層保護膜,但有時刻意的想方設法反而沒什麼用還反噬得更厲害,所以真心的陪伴自己,那個力量就是密碼也是鑰匙。

答案、出口、解碼就是愛

芭比世界裡女生都叫芭比,男生都叫肯,他們"似乎都一樣",過著形式般的生活日復一日的。我想這是不是也是在描述我們很多人都行屍走肉般地活著,日復一日 ,時間到了就做什麼事。人生望眼過去好像沒什麼盼頭,生活沒有朝氣,好像枯燥乏味的日子裡都沒什麼變化。就有一種輪迴即視感,跳脫不了那樣的迴圈,無限循環。所以我們可以選擇添加驚喜到自己人生,為自己創造生活小樂趣,做出不同的選擇,換個心態便是我們可以為自己做的選擇 。感受生命的當下,那細微的變化,這一刻和過往都不同,是一個全新的體驗。

在時空背景下,感受多變

此外,在片中也向我們展示男性不用逞強,不用掩蓋情緒和自己的不安全感、可以哭、可以展露出自己的脆弱、不用陽剛、或透過貶低、pua他人等方式來感受到自己的力量。集體意識當中很多男性在刻板傳統的觀念中不能表露情緒,好像情緒使人軟弱,可恰好情緒使我們更認識自己,與自己的感受有連結,從而可以感受到自己的需求及力量。所以在這裡我很喜歡的一點是芭比最後沒有和肯再一起 ,而是鼓勵對方找到自己,認識到自己是誰、想要什麼。這也是芭比在尋找的,她可以做她自己,她定義她自己,也可以不(被)定義,她可以成為她想成為的人,而最後她決定成為人類有自己的名字。芭比鼓勵肯表達自己內心感受,可以哭泣,但也沒因此勉強自己和肯在一起。

這讓我想起前兩年接觸到的靈性老師,她帶有的想法就是:你是天選之人,千載難逢的機會才可以當人類,並以人類身分體驗,你來這裡是很幸運的,有多少人想來地球還沒有機會等等想法。但在片尾Barbie反問創辦人說我不需要你的同意就能做人類嘛? 創辦人回應芭比可以為自己作主而不需要她的同意。這深深觸及到我,因為你我的獨立性與選擇不需要任何人同意,你不需要一個"身外之物"的宇宙、神、造物主來告訴你怎麼做,你也不需要任何存在(存有)的同意,因為你就是本源,你就是存在本身,而你是自己的人生主宰,大家會全然支持你做的任何選擇。因此,如同芭比創辦人對芭比說的你不需要任何人同意,你我選擇以人類身分體驗不是因為你我多幸運,而是這是我們靈魂的選擇。

不是因為要爭搶才有的機會或是你多特別有什麼特權才能有,

僅僅是因為我們自己的選擇!

777:

"We were only fighting because we didn't know who we are"

這世界的不太平,不管是爭奪資源、競爭、戰爭,還是關係中的不平等,階級、性別不平等,種族不平等歧視,都源自於我們感受不到自己的力量。當我們沒有覺知感受到自己的力量時,身心靈分離的狀態就容易向外索取、透過貶低、打壓、情緒勒索、潑髒水、批判攻擊、爭搶、爭論、競爭掠奪侵略,透過物質名利、身分、社會地位證明自己,或是透過吵架證明自己的觀點與正確性。以上這些都體現在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管是關係中還是生活中、職場學校、國家、黨派、世界、歷史、行業領域當中、文化民族、宗教信仰等等。到後來我漸漸感受到要接納這世界的多元與包容性是來自我們尊重與允許,並看見大家的不同之處、允許別人和自己不一樣。而這份尊重與允許,是來自我們對自己的接納與認同、關懷與耐心,自然的向外看出的世界就會寬容很多。認識自己、回歸當下、感受自己的力量吧!

本身具足、圓滿豐盛

777:

"Men look at me like an object and girls hate me".

在芭比在與小女孩對話與體驗到這個世界後,她對這個世界感到失望氣餒,原來她的存在並沒有讓其他人更好,這與她所想的不同所以她有了上面那句話。其中這句話也反映出了社會現象,以男性視角來物化女性,以及在陽性能量主導的社會體系之下 (父權) 失衡的狀態,使陰性能量被壓抑而開始進入一種競爭成為強者,要被崇拜、追捧、滿足自尊心與虛榮心的模式狀態,或是當我們面對權威人士(在學校的老師,在家面對父母,情感對象,長官領導,神等)有種要服從、順從、聽話,滿足他們的指令與需求、甚至要討好,把他們放在一個比自己高的位置上,而不是平等得位置上。當我們將自己力量與注意力都給到外界的種種時,我們容易陷入想要追求某個人事物,被他們認同、被愛、被關注,認為這一切只能來自於他人,認為這一切是需要有前提條件的。也因為把時間、精力都給到他人或把他人放在自己前面時,我們無法做自己也自然感受不到自己的力量。陰性能量的打壓已經持續很久了,這個世界已經陰陽失衡很久了,而越來越多人意識上的覺醒可以開始開啟陰性能量走向陰陽平衡。

而對於女性身分的認同也是如此。在大男子主義的大環境下,很多人無意識地認為男性說的算,自動把他們放在更高位置上讓他們主導並服從於他們。不過隨著女性力量的覺醒,越來越多女性開始把自己的力量收回,將自己放在首要為。獨立女性的興起,意味著有越來越多女性意識到自己的重要性與獨特性。除了經濟上的獨立,更是朝往思想、及人格精神上的獨立。而當我們認同女性身分也感受到男女本質上並沒有不同,女性可以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女性可以做自己、表達自己,自己的感受需求是同等的重要,不用成為那個懂事聽話的人,無須討好他人,只做自己。我們不用把力量給出去滿足他人的自尊心與虛榮心。

這時,女性自然無需將男性放在更高位置上與轉移怨氣與到同為女性的人去兢爭、爭奪 (如:感情中有第三者、婆媳之間的問題、或是雌競比較、用苛刻眼光對待同性) 也可以認同自己的女性身分。而男性對於女性的尊重,從練習表達感受情緒,開啟陰性能量,感受到自己的力量。隨著越來越多地方從一夫多妻走向一夫一妻制,這也說明了人類文明發展的變化,走向關係中的平等。當我們感受到自己的力量與重要性後,人際關係也自然可以走向和諧,可以真正意義上、感受上平等的與人相處維持健康成熟穩定的關係。

我想不管我們今生的生理性別是男是女,自定義的性別是什麼,都不妨礙我們表達自己,這是我們人類共同的目標與朝往的方向。

願我們都能自在地體驗我們的人生!






˚˖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們很喜歡對很多人事物賦予意義,彷彿做什麼之前都要有意圖、意義才會去做。如果沒有一些特定的原因、回報、成果,那似乎這件事情就沒有意義。你也會發現有的人窮及一生都在尋找生命的意義。 但真的什麼事都需要意義?
不管我們在哪結識相遇都是一種超越時空限制的連結。建立連結也並非一定要發展成什麼特定的結果。可以是在社交平台上短暫的邂逅, 因為靈魂某個瞬間的共振產生的連繫。可以止步於點讚, 也可以進一步認識發展。這一切是充滿著可能性與未知! 最重要的是認識到自己的重要性與獨特性~
人們很喜歡對很多人事物賦予意義,彷彿做什麼之前都要有意圖、意義才會去做。如果沒有一些特定的原因、回報、成果,那似乎這件事情就沒有意義。你也會發現有的人窮及一生都在尋找生命的意義。 但真的什麼事都需要意義?
不管我們在哪結識相遇都是一種超越時空限制的連結。建立連結也並非一定要發展成什麼特定的結果。可以是在社交平台上短暫的邂逅, 因為靈魂某個瞬間的共振產生的連繫。可以止步於點讚, 也可以進一步認識發展。這一切是充滿著可能性與未知! 最重要的是認識到自己的重要性與獨特性~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芭比》透過所有人的童年玩具——芭比娃娃,藉以反映當代社會對於女性審美的專制與物化,不僅僅是在批判父權體制,推崇女性主義,更巧妙地利用Barbieland與真實世界間性別權力的相互角力與傾軋,描繪「身而為人」的存在危機。
因為很喜歡導演/編劇Greta Gerwig的前兩部作品《淑女鳥》和《她們》,再加上《芭比》在歐美的試映反應都非常好,讓我帶著很高的期待去看電影。所謂「期待越高,失望越大」,第一次看完《芭比》的當下,並沒有覺得有如各大影片所說的那樣「不得了的好看」,而且甚至覺得台詞好滿、節奏太快,想說的議題一直丟出
現在讓我們在《芭比》上映前一天,回頭看看這部電影的一支正式預告,可以說,它已經在那時我們還搞不懂導演葛莉塔潔薇要怎麼處理這部電影時,就已經嚴重爆雷。這部預告傳遞一個訊息:「如果你喜歡芭比,你會喜歡這部電影;如果你討厭芭比,那你也不能錯過這部電影」。 你知道嗎?這句話完全沒說錯。HOW?!
《芭比》透過所有人的童年玩具——芭比娃娃,藉以反映當代社會對於女性審美的專制與物化,不僅僅是在批判父權體制,推崇女性主義,更巧妙地利用Barbieland與真實世界間性別權力的相互角力與傾軋,描繪「身而為人」的存在危機。
因為很喜歡導演/編劇Greta Gerwig的前兩部作品《淑女鳥》和《她們》,再加上《芭比》在歐美的試映反應都非常好,讓我帶著很高的期待去看電影。所謂「期待越高,失望越大」,第一次看完《芭比》的當下,並沒有覺得有如各大影片所說的那樣「不得了的好看」,而且甚至覺得台詞好滿、節奏太快,想說的議題一直丟出
現在讓我們在《芭比》上映前一天,回頭看看這部電影的一支正式預告,可以說,它已經在那時我們還搞不懂導演葛莉塔潔薇要怎麼處理這部電影時,就已經嚴重爆雷。這部預告傳遞一個訊息:「如果你喜歡芭比,你會喜歡這部電影;如果你討厭芭比,那你也不能錯過這部電影」。 你知道嗎?這句話完全沒說錯。HOW?!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暑假總是電影荒,當我第一次看到芭比的預告時,怎麼想得到我會進影院甚至二刷。想看芭比的原因除了好奇,關鍵還有Chacha推薦文的一句:「如果你是女性主義者,會愛爆這部電影。」 我的童年當然也少不了芭比,雖然我的印象只剩被我不肯拆封的肯尼(He just Ken),還有後期日本推出的莉卡公主。
Thumbnail
在電影中,芭比過著每天都是「幸福快樂美好的生活」生活中我們也像芭比一樣,每一天我們都想要維持自己的完美,做了很多事情來符合自己心中定義的完美,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的生命是會流逝的,我們開始會焦慮未來或是活在過去,我們忘了自己與生俱來就是完美的,我們一直追逐世俗濾鏡下的完美,卻忘記真實的自己是什麼樣子。
Thumbnail
《芭比》和《可憐的世界》透過電影敘事,探討了性別觀念和男女角色在父權社會下的困境,以及女性主義對性別框架的質問和解構。 本文從電影中的角色與情節,揭露為什麼我們每個人都該成為女性主義者。
Thumbnail
  ...這個可憐既像是貝拉的處境,但當看見貝拉跳脫限制的自由能量展現,以另一種幽默與反諷的角度,看待這種權勢的侵入與不自在的同時,可憐的難道不是那些被教條與恐懼束縛卻不自知的人們?   究竟可憐的東西要定調為喜劇又或者是悲劇,或許隨人的視角不同。不過,自古喜劇總是經由悲劇堆疊而來的一種昇華。
Thumbnail
原本以為是部超現實科幻片, 卻原來是部女性成長電影, 但整體風格仍舊大膽精彩。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這部片最隱微的一個焦慮:喜歡的玩具過時的哀傷。這個哀傷在整部片就分裂成為母女和解劇碼。正是把這種「過時」設計成是人格化的「世代差距」,而「世代和解」的成長課題,更延伸到芭比和創辦人之間近乎母女情懷的互動。《芭比》更可以說是一個拍給成人的卡通片:我們總是要不斷重新長大,不斷面對內心還未長大的部分。
Thumbnail
在《芭比》熱潮稍微退卻之際,這部電影仍值得深度探討。雖然外界對其女性主義的標籤可能使部分觀眾望而卻步,但其在性別議題上的深刻反思,使人們能共享共鳴。不僅強調女性的力量,還透過肯尼角色展現了男性在當代社會中的掙扎。電影最終以現實世界的回歸收束,真正反映出平權的複雜性與努力。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暑假總是電影荒,當我第一次看到芭比的預告時,怎麼想得到我會進影院甚至二刷。想看芭比的原因除了好奇,關鍵還有Chacha推薦文的一句:「如果你是女性主義者,會愛爆這部電影。」 我的童年當然也少不了芭比,雖然我的印象只剩被我不肯拆封的肯尼(He just Ken),還有後期日本推出的莉卡公主。
Thumbnail
在電影中,芭比過著每天都是「幸福快樂美好的生活」生活中我們也像芭比一樣,每一天我們都想要維持自己的完美,做了很多事情來符合自己心中定義的完美,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的生命是會流逝的,我們開始會焦慮未來或是活在過去,我們忘了自己與生俱來就是完美的,我們一直追逐世俗濾鏡下的完美,卻忘記真實的自己是什麼樣子。
Thumbnail
《芭比》和《可憐的世界》透過電影敘事,探討了性別觀念和男女角色在父權社會下的困境,以及女性主義對性別框架的質問和解構。 本文從電影中的角色與情節,揭露為什麼我們每個人都該成為女性主義者。
Thumbnail
  ...這個可憐既像是貝拉的處境,但當看見貝拉跳脫限制的自由能量展現,以另一種幽默與反諷的角度,看待這種權勢的侵入與不自在的同時,可憐的難道不是那些被教條與恐懼束縛卻不自知的人們?   究竟可憐的東西要定調為喜劇又或者是悲劇,或許隨人的視角不同。不過,自古喜劇總是經由悲劇堆疊而來的一種昇華。
Thumbnail
原本以為是部超現實科幻片, 卻原來是部女性成長電影, 但整體風格仍舊大膽精彩。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這部片最隱微的一個焦慮:喜歡的玩具過時的哀傷。這個哀傷在整部片就分裂成為母女和解劇碼。正是把這種「過時」設計成是人格化的「世代差距」,而「世代和解」的成長課題,更延伸到芭比和創辦人之間近乎母女情懷的互動。《芭比》更可以說是一個拍給成人的卡通片:我們總是要不斷重新長大,不斷面對內心還未長大的部分。
Thumbnail
在《芭比》熱潮稍微退卻之際,這部電影仍值得深度探討。雖然外界對其女性主義的標籤可能使部分觀眾望而卻步,但其在性別議題上的深刻反思,使人們能共享共鳴。不僅強調女性的力量,還透過肯尼角色展現了男性在當代社會中的掙扎。電影最終以現實世界的回歸收束,真正反映出平權的複雜性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