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B交易論談 4】 以CB為投資核心,這幾年有什麼感想?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以下的問題仍然是來自於網友發來的問題,跟CB交易論談3的網友同一位,有些問題或許也是其他投資朋友想要瞭解的,所以我就借助他的發問把我當時想的跟事後再整理彙整的一些心得跟大家分享,大家也可以在文章中看到一些不同層面的經驗分享,問題如下:

回顧2021,2022很多自己買的都歸零邊緣,2023大漲完全沒反應,仔細看許多是大股本大發行量的,如今自己的偏見得到您統計的佐證,當頭棒喝,覺得自己過去的以為正確的方式,似乎需要打掉重練,不知道Rex大主要以CB為投資核心,這幾年有甚麼投資感想?是否優於股票投資?關於您統計的raw data,是從官方網站下載,還是有搭配商業投資軟體去撈過去資料呢?話說您發文真快速,追蹤人數也水漲船高,真的是稀有的真材實料,只擔心某些有心人士拿資料去上課撈錢(很多外面上課都沒這些關鍵性或統計數據佐證)

Rex大叔回覆如下 :

【 漲跌交錯,容易迷失方向】

  • 這三年來說真的對於很多投資人是不太容易的,先是疫情的大跌,之後是大漲一萬點創歷史最高的行情,去年又遇到10個月的下跌,如今完美的又漲了十個月,大跌、大漲、大跌、大漲,那接下來呢!要繼續創新高呢?還是會在大跌拉回呢!我想沒有人知道答案的,往往都是後知後覺,等趨勢真正形成的時候往往已經來不及了,所以不管行情如何交錯,風險控管永遠是第一要務,馬虎不得。
  • 而對於我來說,這真的也是一個難得的學習過程,因為2022年的暴力升息也讓許多可轉債露出他風險的一面,只是你事後有沒有放心上而已,人都是健忘的,只要一段時間行情來了,其實就忘記當初是怎麼賠錢的了,所以我就也想提醒投資人金融市場風險無所不在,只要稍一個不謹慎,可能就被修理了,所以對我來說,風險的意識變得比較強,是每一次下跌給我的最好禮物,但人性嘛!總還是有弱點想要賭的,那就是個人的事了,沒人能幫你。
  • 所以在金融市場的本質就是不斷的犯錯,現在的自己也還是會犯錯,但至少可能沒那麼慘重,保留給自己一點信心,不要讓自己陷入一個無法自拔的深淵,還能讓自己還有爬起來的機會,這樣就夠了,您說是嗎?
  • 有時候我都會在想,因為從2008年金融海嘯到今天整整漲了15個年頭,每次的大跌都告訴你一件事情,那就是「會再漲回來」,這就有點像放羊的孩子,每次都告訴你狼來了,結果每次都沒來,市場也是如此,每次下跌都好像在告訴你會再漲回來,但我就說如果~真正狼來了的那一次,也就是市場下跌之後不再漲回來,或是下跌很久的時間一直漲不回來的時候怎麼辦?
  • 你有想過這個問題嗎?我覺得應該很少人會去想這個問題,但你說真的不會發生嗎?沒有人敢確切的說,因為有可能要真的發生時,可能很多人都要血流成河,都是慘痛的教訓了,金融市場真的沒有新鮮事,只有一直學不會風險控管的投資人,賠錢的速度不管怎麼努力都還是比賺錢快很多,所以可以想想看如果真的狼來了,你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會不會讓你就此掛掉?雖然這些問題都還沒發生,但當你心裡沒有準備好的時候,真正狼來了你當然也不會知道,只是交付給市場,並安慰自己說「會在漲回來的」。
  • 大盤已經五個多月都沒創新高,指數也越盤越低,我也不曉得會不會跌,只是散戶越勇敢我越害怕,不斷融資買進,餘額還在相對高的位置,沒有殺過融資的盤好像也不會見底,只能來回震盪來回的洗,給使台股有堅強的基本面做後盾,但我真的最不喜歡聽到這樣的言論,因為2022年初政府告訴我們台股基本面很好,一直安慰股民從2022/1月一直喊到七八月到最後最後動用國安基金進場護盤才讓盤穩下來,基本面的數據有時候跟指數是完全相反的,所以常常我都覺得官方的話「基本面很好」這種話不太能聽,額~最近好像又聽到這樣的言論了,台股基本面尚穩健
  • 前一陣子也出現了「台股失守16,300點 金管會信心喊話」,失守就失守有什麼好喊話的,不是投資本來就有風險,你會信心喊話的意思是要告訴人家股市只能漲不能跌嗎?所以這樣的心態有時候真的很奇怪想不通,還是我們的官員根本從來都沒做過空,股市是永遠的多頭,我覺得也就是這樣的喊話跟死多頭心態害死一堆投資人的,你會因為喊話而忽略了眼前的風險,反而害死ㄧ堆投資人。
  • 所以我認為有漲就有跌,有跌就有漲,本來就是不斷的循環,我反而覺得應該提醒投資人一些槓桿或是交易上的投資風險,應該要做好資金控管比較重要。


【 歷史為鑒,保持多空彈性】

  • 2000年就遇過科技泡沫,那時候剛出社會沒啥錢所以我沒受傷,只是看著行情跌很深,服務的客戶血流成河,這是我第一次見識到市場下跌的可怕。
  • 2008年金融海嘯,我剛好錢已經買房子了,所以也沒太多閒錢投資,所以我也沒有受傷,還是看著服務的客戶受傷賠錢,而這一次賠的比2000年那波科技泡沫更多,傷的更深,恐慌的極致也就大概那樣了吧!大概有長達一年半的時間客戶根本不不想聊投資的事,帳面上都是負50-70%有什麼好聊的,所以再一次震撼教育,讓我對風險又從新改觀。
  • 直到2017年我遇到慶騰案受傷慘重,這才是我真正第一次受重傷,因為自己的貪念太強烈導致一系列錯誤的交易,沉寂了三年多學習到了很多跟大家分享的內容,也不曉得對不對,但就當交流分享吧!直到2020年買界霖把慶騰賠的錢都賺回來了,後來想想可能也不是自己多厲害,有可能只是運氣好而已,就剛好遇到一波上漲的行情而已,所以我也發現就跟你說的一樣很多標的是不太會漲的,等待到最後也是歸零了,也給了我不少的衝擊,所以我現在會儘量就是買的權利金我要有全部損失的準備,且在一定的限度內去買就好。
  • 所以我也一直在思考什麼方式才是真正可以較穩定賺到錢的模式,結果我發現竟然是競拍可轉債讓我賺的是最穩定的,因為那個低價拍到到掛牌的價差通常是還不錯的,幾乎拍10檔我有8檔都是賺錢的,這期間也陸續買一些不是競拍的CBAS,但我發現獲利模式沒有辦法標準化,一下賠這個一下賠那個,好像變成我競拍賺的又去補貼單買的CBAS損失,甚至是一些股票現股,因為不信邪總會想股票賺可轉債也賺,但其實結果你知道的,還是一樣的,因為當股票超跌時,不管你再有信心研究再多都會受影響,先跌個50%-60%,讓你的現股承受巨大的帳面損失,然後再花很長一段時間慢慢收復你的損失,我不相信你最後還能賺到,因為可能回本的過程中少賠或是沒陪的時候你就會想抽回資金了,而或許你賣的當下也就是他行情真正開始的時候,好像就如宿命般的一再發生,所以我發現這樣不太行,2022年初我把我的資金部位調整到最低水位就持有100萬權利金的CBAS,我保有了大部位現金競拍就好。
  • 因為我開始對市場有種不安的感覺,覺得市場要開始修正,如果說成比較明確的訊號,我是看到2022年1月份那斯達克指數一個月內有七八天是下跌超過2%的,於是我有了警覺,我的經驗告訴我市場沒事不會跌那麼多,2%是我觀察的標準,超過我都認為是大跌了,所以我開始就只抱著部位,一直到行情跌到六月了,我自己感覺跌了很大一波,應該有機會反彈,我就很慢的開始買進,然後我還害怕買進後繼續跌,結果我都買成有擔保的標的,所以那時後我的有擔保標的佔了絕大部份,對,所以其實整波跌下來到十月我陸續慢慢買我也沒什麼受傷,但等到今年開始反彈的時候我也才發現我手上有擔保的標的都不太會漲,所以我也沒啥賺到,漲的大部份都是無擔保的標的,之前跌很深的標的,剛好那些標的的風險我避過了,漲了我當然也錯過了,所以我也才去研究這些統計資料,真的打破了一些自己一直認為的迷失,我以為買有擔保就好,但不會漲只有抗跌性也不行,畢竟投資也是為了要能賺錢啊!

【 漲跌的效率】

  • 所以我後來一直在思考「效率」這件事,是不是應該買在正在漲的時候,跟著一波行情進出,但這部分用說的很簡單真正執行起來卻很困難,有時候做的到,更多的時候做不到,以前也會在較高價格的時候買進,一沒停損可能就賠不少,所以也吃過不少虧,所以現在買高價會有點猶豫,等於我放棄了可轉債100元左右抗跌保本的特性,其實不用跌到100元,就從130跌到110元,其實也是損失慘重了,所以我才會說出我的猶豫,那樣的價格會跌到讓我很心煩,所以到後來我就花時間等待,等待到了我心中的理想權利金金額我才出手買進。
  • 有時候我一直強調風險控管問題,因為我一直以來都覺得這才是最難的,只要沒做好,一波下跌其實你就會掛了,我一直引以為戒,所以你認為我的心得是什麼,我認為是:「讓我學到很強的風險管理意識,超越過去二十年的任何時刻,今天16684的指數距離台股的歷史最高價格18619其實只差了10.4%,所以其實都還是在相對高點的位置啊!我們在跟人家勇敢什麼呢?」。
  • 所以這是每一次市場下跌時給我的不同收穫,也唯有如實的面對才能在風險來臨時可以因為事前的提醒或規避而得到一些你可能沒預期到的風險,大盤去年從一月跌到10/26,如果今整整漲了一年的時間,完美的對稱了,今年最高17463點,幾乎收復了18619的93%,真的有所交代了,漲了那麼久的時間我想很多人早已忘了去年下跌的痛苦了吧!最近我在思考風險的時候我都還是會問自己,如果再一次下跌十個月,我的部位會不會有什麼影響,還是要調整到自己認為不太會有影響才行,還是因為想一直在市場中參與所以也一直沒退場,前一陣子出了一些,但看到不錯的標的還是又投入了,所以這真的有時候好難好矛盾的。
  • 回歸到可轉債與股票的問題,我可以很明確的說,如果做股票我可能心態沒辦法那麼穩,因為起伏太大會影響我的判斷,但是可轉債競拍或是CBAS我都有所控制,所以相對會穩妥許多,我覺得這樣對我是最舒服的方式,就是要嘛留大部位現金要嘛可轉債競拍,再加上一些CBAS,而這些CBAS是有一個自己覺得壓力不會很大的總額上限就好。
  • 我不是資訊專家,我也沒花錢買軟體,所有的資料都是我透過公開網站下載的,競拍的數據內容是我一筆一筆輸入進去的,所以那確實是花了不少時間製作的,如果被有心人士拿去上課賣錢我也是笑笑的,畢竟我不是為了那些人寫這些內容的,我就希望像你這樣有緣的朋友因為看到我的文章能有一點幫助就好了,我也不是很厲害,就是經歷過很多上下震盪的洗禮目前還沒陣亡而已,希望分享一些經驗希望有看到的人避免走一些彎路而已,就單純的分享專業就好。


【 台股歷史的回顧】

最近其實思考了很多的問題,常常想寫一些內容下來,但我又發現好像思緒有點亂,寫不太出來,主要還是漲跌交錯的讓人真的會有點失去方向,一邊擔心開始下跌,一邊也會怕錯失後面的行情,但其實我的內心直覺聲音早已不曉得多少次告訴我自己應該要撤退,只是不願聽從內心的聲音,還是一直在找可以投資的標的買進,所以這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很難的考驗,但我曉得終究還是要想辦法自己去過關,過去的運氣好不代表未來運氣也會好

我會說運氣好是因為過去的我研究很多產業,但其實產業很多都是看走眼不如預期的,譬如:半導體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現在變成要一直花時間等他變好,但時間就這樣一直經過,也不曉得何時會迎來春燕,然後漲的可能都不是你手上的標的,你也沒有勇氣去追買那些正在上漲強勢的標的,於是我才有點感觸,放下自己的一些執念,想通了,原來也不是你研究產業多透徹就好了,其實說簡單一點,就是剛好讓你遇到市場的整體情況很好,如此罷了,這不是運氣是什麼?

所以最後,我想通了,我還是只能提醒自己要多注意風險做好資金控管,慢慢地回歸到相對較保守的操作模式,否則照著現在模式一直玩下去,還是很難贏的。

最後,我總是會想起前輩以前常常叮嚀的那一句話,山頂上玩有誰能贏,除非你會在下跌時做空,如果你不會,你永遠都要事前想好退場的劇本,否則等到真正空頭來臨時,你可能還是會葬身股海,畢竟現在仍是一直在寫歷史的階段,未來會如何結束也沒有人會知道,所以且走且謹慎,特別把過去近20年來的月線圖給整理出來給大家參考,有空的時候多看幾次,記在心裡,到底是市場太美好,還是自己很厲害?

raw-image




歡迎你來到Rex大叔的168台股投資教室,我是一個在金融業界從事多年實務工作者,恭逢其盛台股美麗的二十年,看到了許多賺錢賠錢機會與故事,也經歷了很多投資交易的經驗,想透過這個平台分享自己學習到的投資理念,歡迎你走進我的投資分享世界,探索與學習屬於你自己未來投資路上更多的成長養分,讓我們走吧!一起開心輕鬆學習~^_^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CB記事本]半導體通路商-至上先看看今天2023/09/25的至上股價收盤創波段新高 同時也是歷史股價右上角的位置 至上九目前未大量被轉換,到期日為2025/03/10 今天收盤的情況下,以DCF倒推法,計算出至上目前為-2%成長 等下?? 股價這麼強勢卻還是反映負成長?? 看看公司的內部成長率,再怎麼保守,都不可能是
Thumbnail
avatar
皓皓
2023-09-25
[CB記事本]轉型成功的電信寬頻設備廠-中磊中磊這幾年轉型有成,從過往的代工廠,直接切入了電信商 電信商的營收產品占比也拉抬至超過50% 近期中磊股價強勢,剛越過去年2022的高點,創下歷史新高 中磊六的部分轉換價為95,也已經站上,目前尚未有人轉換 庫存看起來仍在高位,但近期看起來已去化差不多,等待重新拉貨、營收上來 相關新聞
Thumbnail
avatar
皓皓
2023-07-23
[CB記事本]AI元年爆噴 還有低基期的AI股嗎? 連接器股王-嘉澤嘉澤在2023 AI全面爆噴的情形下,股價近期反而回落, 且公司本身的營運方向是長期成長向上, AMD的MI300 送樣認證中,有機會是在下半年開始出貨, 目前庫存水位也回歸正常狀態,2023下半年開始應該是逐季向上, 折現的話,目前看起來是長期有機會1200, 再看看目前股價走勢,似乎是
Thumbnail
avatar
皓皓
2023-07-16
股票期貨、CB觀察 20230701AI散熱 AI組裝 AI伺服器PCB 充電樁 車用相關 PA 生技 紙類 碳權 其他 CB
Thumbnail
avatar
皓皓
2023-07-01
股票期貨、CB觀察 20230624股票期貨 紙類 ABF 封測 面板 PA 飛機 大同集團 其他
Thumbnail
avatar
皓皓
2023-06-24
0601Margin call可轉換公司債之3-為何要選擇CB交易VS. 加權指數低檔有撐,蓋頭有壓0601Margin call可轉換公司債之3-為何要選擇CB交易VS. 加權指數低檔有撐,蓋頭有壓
Thumbnail
avatar
Margin call
2022-06-01
一堂少賠36萬的CB課近來各種投資素人 KOL網紅竄起,鼓吹投資CBAS賺千萬!! 按證券交割T+2,14日往前兩天,就是12日要買才來得及申請實物履約。 投資賺錢不是買得多便宜而是懂得避開陷阱,投資只要避開陷阱就贏過70%投資人了,在市場上賺錢不難,準備好一起來學習了嗎? 請點選以下連結加入社群!
Thumbnail
avatar
股債雙刀流-傑克
2022-04-28
用CB當二房東CB可拆成債券與選擇權也就是CBAS
Thumbnail
avatar
股債雙刀流-傑克
2022-02-28
漫談可轉債CB可轉債是什麼? 可轉債概念就是借錢給公司,當公司經營不善時,至少達到保本效果,公司經營良好時,債權可以轉換成股權當股東!
Thumbnail
avatar
股債雙刀流-傑克
2022-02-28
不要看到CB就高潮又愛又恨的CB 這一兩年來,市場有一種看到CB(可轉換公司債)就高潮的態樣,散戶多了,CB就比較沒個準,對於喜歡數據的理性投資者來說,就會增添許多變數。 CB是一個特殊的題材,但對於長期投資者來說,CB卻是一種不好的警訊。 為什麼呢? 低利率時代還要發行CB來籌款,可能是經營團隊想要透過可轉債
Thumbnail
avatar
Jackie Chien
2021-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