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寫給你的世界摘要2021

2023/09/22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就像上次跟你講的一樣,伊斯蘭國在西亞可說不復存在,當年跟你聊的那些到最後發現好像都不是什麼重點,大家回過神來認真的幾年他就變回一般的恐怖主義團體了。

不過更恐怖的是,自從反恐戰爭後,我們好像也習慣恐怖主義的存在了。的確,恐攻對於平民的傷害每每總是讓人髮指,但這種活動似乎已經變成一種日常,一種平時常常在遙遠地方發生的事情,但當發生在你身上也不意外只好認命了。

很多人會把冷戰結束標示為一個很重要的時代分切點,但對我們這些看著蘇聯廢墟長大的人來說,冷戰的結束只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尾聲,兩強就算合作收拾敵人,之後還是必須要載倒下一個。而蘇聯瓦解後的世界,那個看起來更美好的九零年代,現在回頭來看並不是一個長久和平的保證,而更像是一個節目散場時的喘息。

二戰後體系依然存在,反恐戰爭前後的差異也的確沒有像二戰前後那樣巨大。反恐戰爭或許就跟二十世紀初的布爾戰爭或是摩洛哥危機一樣,你覺得十九世紀的生活還是繼續著,但似乎感覺到某些東西有點不一樣了,還要過十七年才知道那種巧妙的外交平衡其實非常脆弱,而英國的殖民模式也要面臨巨大的瓶頸,然後二十世紀就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到來了。我們或許會從反恐戰爭當中嗅到一點什麼,但我們或許沒辦法猜到他將為我們習以為常的世界帶來什麼後果。

好啦戰後嬰兒潮現在或許覺得世界很不一樣,但我其實不太想理他們,畢竟現在這些爛攤子絕大部分都是他們留下的,他們太習於揮霍戰後重建的紅利,現在的他們只會賣老,批評現在的年輕人不懂吃苦,即便他們自己完全沒有經過二戰。

反恐戰爭帶來全新的安全議題,但除此之外早就有一些二戰後秩序的破口了。科索沃危機後的人道干預主張,讓使用武力的合法性討論越來越複雜,第二次海灣戰爭對於安理會威信的挑戰也是讓人無法忽視。對,這是我今天上課上到的,順便跟你講。

反恐戰爭二十年後,美軍悲劇性地從阿富汗撤軍,而伊拉克政府也在喊美軍快走,另外亞伯拉罕協議似乎讓中東多了一點和解的可能,不過這更像是以色列拖了七十年讓阿拉伯國家都累了。隨著人類對於石油的依賴逐漸降低,伊朗、土耳其、沙烏地阿拉伯甚至之後的埃及,他們的紛爭是不是可以控制在區域內部,進而達成某種程度的平衡?這我不知道。最好的情形就是這個地方保持非核化(以色列繼續裝死的那種),然後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國家走向民主化,一如印尼那樣。

對我來說,當代人類絕對不能放棄在穆斯林占多數的國家建立現代意義的自由民主憲政秩序,如果我們承認這種秩序是沒有辦法跨越文明的,我們習以為常的一切終將被吞噬。伊斯蘭本身並不會與自由民主相違,只要我們能夠讓相容的論述可以繼續存在,並且在制度競逐當中取勝。印尼如果能夠成為自由民主且負責任的大國,對台灣也是一個相當穩定的力量,同時對於中東的民主化也有參照作用(最多就參照啦,印尼穆斯林的情況跟中東差很多)。

之所以會拿印尼當指標,很大的因素也是看到美國在阿富汗的失敗。美國在德國跟日本能夠成功,或許是因為日德本來就有相當的國家能力,在戰後還有一個能用的政府、同時也有資源可以自主發展,美國只要把頭修改一下身體就會動。但阿富汗並沒有這些條件,水利資源被破壞得差不多了(而且太認真修可能還會被下游的巴基斯坦掣肘),除了鴉片種不出什麼值錢的東西,地形太可怕鐵路蓋起來太花錢,所以就算有礦產短期也沒辦法有什麼足以扭轉命運的產出。這種情形可以說是比格瓦拉打游擊打失敗的玻利維亞還要慘。更不要說美國當年打趴塔利班之後,根本也沒有什麼吉田茂還是艾德諾。

然後阿富汗的民族分布真的也滿有趣的,他基本上就是突厥文化跟波斯文化的交匯處,波斯的勢力從伊朗高原一路往河中地區綿延,操波斯語的薩馬爾罕跟其他費爾干那的突厥語地區的關係,真的讓人想起十九世紀的波西米亞。

簡單來說,阿富汗的官方語言達利語,跟普什圖語、塔吉克語一樣也是波斯語族的一支(誰說是方言我打死他),但北方又有許多突厥語系的民族,例如烏茲別克人跟吉爾吉斯人。波斯化的突厥人、蒙古人就是從阿富汗入侵印度的,也就是說,再遠一點的巴基斯坦可以說是波斯文化跟印度文化的交匯處。

如果從這些發展方向看,我們可以知道印度如果要維持其安全,除了掌握喀什米爾,最終還是要控制開伯爾山口,讓興都庫什山成為某種安全的天然疆界。不過印巴分之七十年後巴基斯坦成為一個擁有核武的區域勢力,這種國家當然不會願意自己成為印度的勢力範圍,而巴基斯坦為了維持自己的存在,也勢必要介入阿富汗,不讓印度兩面包夾,同時也需要控制阿富汗的亂局,例如不小心讓塔利班拿到武器、不小心讓塔利班有無人機。雖然我對塔利班沒有一句好話,但我要是巴基斯坦我好像也會這樣。

最直觀天真的想望或許就是期待塔利班逐漸世俗化,然後在承認部族政治的前提下至少先建立穩定的權力共享機制,就像索馬利蘭走出一條不同於索馬利亞的道路一樣。

但這種事情要是很簡單的話早就成了,但要是阿富汗再次爆發內戰,中國會不會介入呢。就像阿富汗之於巴基斯坦,中亞之於中國也是一種大後方,如果沒有人要顧,勢必要有人出來坦。但如果坦得太用力又會像其他國家一樣難以脫身,所以有時候我真的會天真的想說中國能夠滿足於中亞就好了。畢竟我不覺得中國在台海會只拿一個小島就滿足。

讓中國拿下任何一個臺屬小島就像讓納粹德國進佔萊茵河一樣,一次軍事冒險的成功永遠會引誘下一次的冒進,直到全面戰爭爆發為止,而全面戰爭爆發前所有的人都希望能夠停損,但只要軍事冒險的持續嘗試沒遇到阻力,這種危險的趨勢就會變得非常自然。

所以最好的方法或許是優先加強正規軍力,有餘裕再來改革後勤民防,而這也是目前政府在努力的方向。我們必須要有能力嚇阻任何的軍事冒險,從一開始就不讓中國看到任何統一的曙光。然後我們需要面對的,應該就會是種準軍事的挑釁。

我們當然沒辦法跟美國一樣彈性地擴充使用武力的場合,因此勢必要發展一套應對非正規武裝挑釁的策略。這很消耗,但沒辦法。不過這邊的reading 我還沒念,而且我明天的文本還沒念完。

還沒講到日本,但我現在真的好想再去京都。為了要保障台灣的安全,我們勢必要讓日本、澳大利亞、印度等區域大國能夠聯合起來建立一個安全體系。東南亞國家不想搞事所以不太可能有一個包含全區域的東方北約出現,但各種實際上的聯防作為還是應該要有的,而這也是目前各國的自救方向。這樣才能建立更完整的安全保障,不然每次出事都叫美國出來巡,美國也會累。我們必須要承認美國現在內政問題的複雜度可能會影響他在國際社會上的機動性,不過現在哪個國家的問題不是越來越多?所以為了保持遭遇各種危機時的韌性,民主國家間建立共同的安全機制更有必要。

好,講完了,晚安。

2021/09/15

陳亞明
陳亞明
關於日常生活的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