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別傻了,還是乖乖讀書就好了。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別傻了,還是乖乖讀書就好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生活旅遊seeingtheworld

古人有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因行萬里路是為了所思所想不是從書卷獲得,而是透過走出去,去親眼所見、去心有所感,想當然爾,是指現今旅行囉。然而,這件事似乎有貓膩,因為這路是有那麼好走餒。

首先,旅行不同於旅遊,旅遊重於遊玩,是住飯店,吃美食看美景,到網美景點拍拍照。然而,旅行是為了深入各地,瞭解其地理,歷史,文化,風俗民情,這也是行走萬里路的真諦。

可是旅行很難,非常難,因為要跨出去那一步就已經萬般阻礙了,先不要說會有太多因素,太多牽絆,還真的有人寧願選擇打開google map環遊世界,寧願參加旅遊講座也不願成為台上的那人,當真要走出去了,那才有資格學古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啊!

旅行沒有想像中的容易,尤其是對於能力不足的人。不要說可能會有語言溝通的問題,就像你如何叫一個路癡去找路呢?有人看到地圖就如看到文字天書,你要他如何去規劃路線啊。有人天生邏輯不好,沒有統整概念,還會忘東忘西,這旅行就算容易,也會問題多多吧。好吧!或許可以找一個有能力一點的旅伴,只是無法有獨立的時候,事事都得靠著別人。

這不是反諷的寫法,不是口是心非,而是因為現在自己正面臨了旅行的困難,才同理到別人又是如何呢?或許自己認為的問題不是問題,但卻有可能是別人的難題,同理亦是。

對於我,旅行最難的部分是適應力,適應力可廣泛定義成適應變化的能力,涉及範圍非常廣。它不同於能力上的不足,可以透過事前準備,尋求他人幫助而解決。適應力牽扯到心靈層面的感知,會引發正向快樂,亦或負面恐懼,可以很輕微,也可能需要治療。

你可否有聽過有人不敢搭飛機,有人不敢坐船,如果你不能體會,認為太誇張了,怎會有這種人,那麼你可能沒有這方面的適應力問題,又或許你還沒了解到自己真實的恐懼,如同我一樣。

試問你有害怕某種動物或昆蟲嗎?你敢直視它們嗎?你害怕人群嗎?你有恐高還是恐水嗎?你甚至有害怕某一種水果或海鮮嗎?你有密集恐懼嗎?你有密閉空間恐懼嗎?說了這麼多,你可以了解到有時恐懼是千奇百怪的,是不需要理由的吧。你可以同理為何有人無法搭飛機、搭船了吧!

透過旅行,你是更容易面對或清楚自己是否有適應力上的問題,因為旅行會讓你生活變動,會讓你跳脫原本舒適圈和打破固有的思維,會讓你面對各種的未知與體驗不同的感受。

旅行中,你可能會在剛開始搭乘交通工具就感到懼怕,又或可能對於異國文化、習慣、飲食容易感到不適,也可能對天氣、溫度、環境不同而感覺心有所不快,這些都是在既有的舒適生活圈無法體驗、體會的的,無法發現的。

在旅行中,我慢慢看到自己所不知道的一面,我居然怕黑,有次爬山,到天黑時仍未走出登山口,當時我失控了,我不自覺地慌張起來,我看到脆弱的自己。在越南已經要睡覺的時間,我和旅伴各騎機車才正要前往沙巴深山,在那人生地不熟的偏遠山區,僅有機車車頭燈照射的石頭路,及看不見盡頭的漆黑,那時我居然不自覺掉淚了。是的,我後來了解到我是怕黑的。

這次旅行我也才意識到自己有面對環境的恐懼。我知道自己有愛乾淨,但這不是普騙人都會的嗎?反思過往才發現,我去青旅、民宿、旅館、或大大飯店,我就不愛把自己旅行箱的物品擺放出來,即使它很乾淨。要躺在床上蓋上棉被,我也要掙扎一翻,又或只蓋邊邊角角。我無法使用房間內的杯子、水壺、毛巾。我更是無法忍受髒亂、潮濕、擁擠,那會讓我產生心理上的不適,或許只有些許幾天即可恢復,但這次卻讓我想逃離,甚至在第一天直接出現慌張,不安,害怕,恐懼,無法呼。很誇張吧!我也覺得誇張,但它就是發生了。

看各大旅遊書、網路文章也都說旅行可以讓一個人變獨立、增加能力,和良好適應力,我們要踏出去看世界的美好,過不一樣的精彩生活。我要說,是的,但也要說旅行或許是有點難度,別人認為的容易的,不一定代表你也是。想要行萬里路,有時是需要克服,是需要要想辦法的。

avatar-img
狐狸看世界
20會員
141內容數
不要只是「過人的生活」, 要懂得當「過生活的人」。 總念想這句話,提醒自己不要周而復始過生活,要嘗試轉變過更有滋味生活,當更有情感的人。 轉變過程難免有很多的不堅定,和自我懷疑,所以透過寫作過程記錄自己心情,和生活轉變的歷程外,更是一種自我的對話。 轉變2023.01.01開始,至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狐狸看世界 的其他內容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那日,和同是嚮往台東生活的朋友見面,旅遊後告訴她,原來要到台東生活就是要放棄一切,除了物質上的追求外,更要心靈上的捨棄,尤其要捨棄內捲的企圖心。 我問她,你願意在別人力爭上進的同時,自己先放棄,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嗎?願意放開腦袋什麼都不想
澎湖,謝謝你讓我看到你的美,讓我體驗了離島的生活,也讓我看到真正澎湖。 在這二個月的澎湖旅居,從最初每個打卡景點拍照,覺得新鮮有趣,到冷到沒地方可去的無聊,到每天看藍天大海吃便當,公園看鴨鴨的適應,到離別時的捨不得,我已經開始想念澎湖了。 澎湖灣的阿嬤,阿英便當的大家,文化園區的姐姐,還
如果和澎湖人說,冬天想到澎湖玩,他們會為你鼓掌,然後會說你很有勇氣!但冬天的澎湖真的有這麼難以領教嗎? 澎湖的地形天氣 我想這要先從澎湖的地形說起,澎湖的形成是由海底岩漿滿滿流出,隨時間及海水作用下,慢慢形成現在的澎湖,它不似一般火山的噴發,所以沒有特別高聳地形,而是整大片玄武岩硬石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那日,和同是嚮往台東生活的朋友見面,旅遊後告訴她,原來要到台東生活就是要放棄一切,除了物質上的追求外,更要心靈上的捨棄,尤其要捨棄內捲的企圖心。 我問她,你願意在別人力爭上進的同時,自己先放棄,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嗎?願意放開腦袋什麼都不想
澎湖,謝謝你讓我看到你的美,讓我體驗了離島的生活,也讓我看到真正澎湖。 在這二個月的澎湖旅居,從最初每個打卡景點拍照,覺得新鮮有趣,到冷到沒地方可去的無聊,到每天看藍天大海吃便當,公園看鴨鴨的適應,到離別時的捨不得,我已經開始想念澎湖了。 澎湖灣的阿嬤,阿英便當的大家,文化園區的姐姐,還
如果和澎湖人說,冬天想到澎湖玩,他們會為你鼓掌,然後會說你很有勇氣!但冬天的澎湖真的有這麼難以領教嗎? 澎湖的地形天氣 我想這要先從澎湖的地形說起,澎湖的形成是由海底岩漿滿滿流出,隨時間及海水作用下,慢慢形成現在的澎湖,它不似一般火山的噴發,所以沒有特別高聳地形,而是整大片玄武岩硬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