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聊聊】 懷念的滋味-茄茉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媽媽在生病前,過著多采多姿的生活,每天忙得不亦樂乎,暑假期間還能幫忙照顧孫子,是子女們的支持系統,也是孫子們的眼中有愛心又溫柔的外婆,但因為去年中旬發生了【缺血性腦中風】,經歷過住院與復健這一段漫長的過程,終於能稍微恢復正常自理的生活,雖然病後有後遺症,但媽媽仍不忘記給自己微笑,給自己勇氣堅持下去努力復健,強迫自己踏出舒適圈,過去媽媽是很愛美的女性,要拋開他人的眼光,踏著不自然的步伐走出去,真的不容易。

  前幾天載著媽媽外出旅行,沿途在車上聊天,媽媽突然想起她小時候常吃的「茄茉菜」,她很想去菜市場找看看有沒有這種菜或者找種子店自己種植,她說小時候外婆常煮這道菜給她吃,每次總能吃光光,媽媽雖然大腦損傷,但過往的記憶卻沒有忘記,對媽媽而言這是好現象。茄茉菜又稱牛皮菜、菾菜。葉柄肥厚,富含維生素A、C、礦物質等。媽媽也常常在小時候煮這道菜用勾芡加上一點吻仔魚,吃起來有點像波菜,脆脆甜甜的,是我喜歡的一道菜。這道菜傳承了外婆的手藝,媽媽將外婆的手藝,還有自己小時記憶中的美味,再次地傳給他的孩子們。這道菜是媽媽的回味,也是我的想念的滋味。

  媽媽逐漸年長,雖然味覺慢慢退化了,但記憶中的家常美食,卻成為他生命中的養分與懷念,懷念著過去的風光、懷念著過去的惆悵與遺憾、但唯一不變的是,記憶中的美食,傳承著家鄉、乘載著家庭的回憶列車,直到生命的中尾段,這些不變的食材,成為記憶中的美好。

avatar-img
5會員
5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家味人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大妞是我們家第一個出生的小孩,身旁開始有許多關懷聲音在叮囑,小至喝母奶或牛奶、尿布的品牌、副食品怎麼吃,如何照顧、直哭的時候要不要馬上抱?直到開始進入幼稚園時期,會有更多殷切的關懷聲音,這些聲音可大可小,但聽在父母耳中常不知如何是好。 小時候大妞很內向又高敏感,遇到認識的親友或爺奶,不太會主動地打
酪梨-金氏世界紀載最營養的水果,是低糖高能量的食物,含多量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膽固醇含量之功效,防止心臟冠狀動脈梗塞之發生,酪梨含鐵量高,為貧血者良好之食物。也是高纖食物的一種。種種的好處,不得不說,在盛產季節一定要常吃。   自從上次去了菜市場,看到一大堆綠油油的酪梨,就買了好幾顆回家品嘗,酪
媽媽原本有著豐富精采的生活,但因為疏於照顧身體病倒了,住院治療檢查發現是「缺血性」腦中風。得知媽媽必須開始住院治療時,對全家而言都措手不及,面對手足們均已婚、有小孩要照顧、均有全職工作、不同住、分居外縣市,正個家庭開始進入遠端的溝通與討論。   1.住院的照顧人力: 誰來照顧?照顧多久?媽媽的
美麗阿姨照顧腦中風ㄉㄠ半側偏癱的先生已近12年,從原本尚可恢復自理能力的先生,因為又經歷二次中風加上罹患帕金森氏症,疾病後期只能臥床。以往跟阿姨聊天常常感受到有氣無力、很憂鬱,也常主訴自己的頭痛、心臟不舒服,加上要照顧生病又不願意配合的先生,身體的疲累與內在的心理壓力常導致身心症候群。先生年輕時對家
【家庭】是個小社會,也是孩子出生後第一個面對與適應的地方,活在似是而非的生活與家族,許多被大人看似對的道理,在小孩的內心中卻有著許多存疑與不安,但從未聽過「真理」,很自然地這些「謊言」與「虛假」就光明正大的居住在每個人的心裡。   小時候常聽見的第一個謊言,大人諄諄教誨,因仔人有耳沒嘴,遇到不對或
大妞是我們家第一個出生的小孩,身旁開始有許多關懷聲音在叮囑,小至喝母奶或牛奶、尿布的品牌、副食品怎麼吃,如何照顧、直哭的時候要不要馬上抱?直到開始進入幼稚園時期,會有更多殷切的關懷聲音,這些聲音可大可小,但聽在父母耳中常不知如何是好。 小時候大妞很內向又高敏感,遇到認識的親友或爺奶,不太會主動地打
酪梨-金氏世界紀載最營養的水果,是低糖高能量的食物,含多量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膽固醇含量之功效,防止心臟冠狀動脈梗塞之發生,酪梨含鐵量高,為貧血者良好之食物。也是高纖食物的一種。種種的好處,不得不說,在盛產季節一定要常吃。   自從上次去了菜市場,看到一大堆綠油油的酪梨,就買了好幾顆回家品嘗,酪
媽媽原本有著豐富精采的生活,但因為疏於照顧身體病倒了,住院治療檢查發現是「缺血性」腦中風。得知媽媽必須開始住院治療時,對全家而言都措手不及,面對手足們均已婚、有小孩要照顧、均有全職工作、不同住、分居外縣市,正個家庭開始進入遠端的溝通與討論。   1.住院的照顧人力: 誰來照顧?照顧多久?媽媽的
美麗阿姨照顧腦中風ㄉㄠ半側偏癱的先生已近12年,從原本尚可恢復自理能力的先生,因為又經歷二次中風加上罹患帕金森氏症,疾病後期只能臥床。以往跟阿姨聊天常常感受到有氣無力、很憂鬱,也常主訴自己的頭痛、心臟不舒服,加上要照顧生病又不願意配合的先生,身體的疲累與內在的心理壓力常導致身心症候群。先生年輕時對家
【家庭】是個小社會,也是孩子出生後第一個面對與適應的地方,活在似是而非的生活與家族,許多被大人看似對的道理,在小孩的內心中卻有著許多存疑與不安,但從未聽過「真理」,很自然地這些「謊言」與「虛假」就光明正大的居住在每個人的心裡。   小時候常聽見的第一個謊言,大人諄諄教誨,因仔人有耳沒嘴,遇到不對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一直認為食物是情感記憶的鑰匙,能夠煮自己愛吃的食物,也是愛自己的一種方式,雖然餐桌對面少了一個可以分享美味的人,不過每到周末時,還是會煮一頓好吃的晚餐,謝謝家裡的小小(小小是一隻貓)總是陪我吃晚餐。
她有時覺得煩躁, 尤其工作忙得不可開交之際, 母親頻繁來電, 耳朵重聽的母親, 聽不到她在工作時刻意壓低音量的回覆, 她們無法對話,只好掛上電話。 午休時間,她搭電梯下樓, 走到公司大樓對面的小公園, 坐在溜滑梯的階梯上,回電, 她已經習慣母親頻繁來電都是一些生活很瑣碎的小事,
Thumbnail
後來外婆過世,不曉得是不是一種心理依戀,在我的早餐選項裡,總是執拗的躺著一份蘿蔔糕,可惜吃遍南北,雖然有合胃口的,卻始終很難再找到兒時那份相似的味道。
人生第一次吃咖哩,是阿嬤做的咖哩雞,用的是通路常見的牌子「佛蒙特咖哩」。年幼時食慾不佳,對於大多數的菜餚都提不起興趣,但咖哩總能讓我眼睛一亮再亮。  阿嬤的咖哩,涵蓋了馬鈴薯、紅蘿蔔、帶骨雞肉,有時候會放上白花椰菜,昔日閱讀食譜書時,發現作者Joyce(郭靜黛)老師提過她的母親會在咖哩中加入白花椰
Thumbnail
母親今天沐浴在午間的陽光中,帶著滿心喜悅微笑著照料花草。她向鄰居們露出親切的笑容,深受花草和鄰居的喜愛。 雖然我對花草不太了解,每當在三重縣看到母親照料五彩繽紛的花朵時,她臉上綻放的笑容,以及今天此刻她對鄰居們展露的笑容,都訴說著她對花草的深愛。
Thumbnail
帶著阿嬤從小最愛買給我吃的玉荷包荔枝和巨峰葡萄,還記得阿嬤在失智前還會唸著說「我好想吃葡萄喔,我的家有好幾箱的葡萄我想回去吃。」 又是一段從火車站走到阿嬤家的路,走到阿嬤家時,姑姑早已在門口等著我,幫我拿行李然後示意我阿嬤就在樓上。 我走上樓一樣大聲的叫著「阿嬤。」但在那頭....
Thumbnail
外子離開宜蘭北上就學工作,對外婆的拿手菜念念不忘。嘗試多次無果後,於一家小吃店品嚐到外子的童年回憶「西魯肉」,外子滿足的神情中看到兩顆鑽石在其眼眶裡閃閃發亮,這就是外子朝思暮想的「家鄉味」。
Thumbnail
大病初癒,最好安慰身體的藥是安靜從容地為自己做頓飯。 因為想要吃火鍋,於是熬了一鍋蕃茄當鍋底。熬湯底的時後又加入了紅蘿蔔、南瓜與可以自然增加甜味的洋蔥,於是我一個人在異鄉小小的房間充滿了蔬菜的香甜味,是那種連鼻塞都還是可以聞到的自然蔬菜香。 滿室香甜。 故意選用沒有
Thumbnail
一盒400的國產草莓,觸發了母親對年輕時的味蕾回憶。從青橘子、雞蛋到魷魚片,都是代表窮日子時期的滋味。這篇文章回顧母親的美味回憶,以及滋味背後的故事。
Thumbnail
一直認為食物是情感記憶的鑰匙,能夠煮自己愛吃的食物,也是愛自己的一種方式,雖然餐桌對面少了一個可以分享美味的人,不過每到周末時,還是會煮一頓好吃的晚餐,謝謝家裡的小小(小小是一隻貓)總是陪我吃晚餐。
她有時覺得煩躁, 尤其工作忙得不可開交之際, 母親頻繁來電, 耳朵重聽的母親, 聽不到她在工作時刻意壓低音量的回覆, 她們無法對話,只好掛上電話。 午休時間,她搭電梯下樓, 走到公司大樓對面的小公園, 坐在溜滑梯的階梯上,回電, 她已經習慣母親頻繁來電都是一些生活很瑣碎的小事,
Thumbnail
後來外婆過世,不曉得是不是一種心理依戀,在我的早餐選項裡,總是執拗的躺著一份蘿蔔糕,可惜吃遍南北,雖然有合胃口的,卻始終很難再找到兒時那份相似的味道。
人生第一次吃咖哩,是阿嬤做的咖哩雞,用的是通路常見的牌子「佛蒙特咖哩」。年幼時食慾不佳,對於大多數的菜餚都提不起興趣,但咖哩總能讓我眼睛一亮再亮。  阿嬤的咖哩,涵蓋了馬鈴薯、紅蘿蔔、帶骨雞肉,有時候會放上白花椰菜,昔日閱讀食譜書時,發現作者Joyce(郭靜黛)老師提過她的母親會在咖哩中加入白花椰
Thumbnail
母親今天沐浴在午間的陽光中,帶著滿心喜悅微笑著照料花草。她向鄰居們露出親切的笑容,深受花草和鄰居的喜愛。 雖然我對花草不太了解,每當在三重縣看到母親照料五彩繽紛的花朵時,她臉上綻放的笑容,以及今天此刻她對鄰居們展露的笑容,都訴說著她對花草的深愛。
Thumbnail
帶著阿嬤從小最愛買給我吃的玉荷包荔枝和巨峰葡萄,還記得阿嬤在失智前還會唸著說「我好想吃葡萄喔,我的家有好幾箱的葡萄我想回去吃。」 又是一段從火車站走到阿嬤家的路,走到阿嬤家時,姑姑早已在門口等著我,幫我拿行李然後示意我阿嬤就在樓上。 我走上樓一樣大聲的叫著「阿嬤。」但在那頭....
Thumbnail
外子離開宜蘭北上就學工作,對外婆的拿手菜念念不忘。嘗試多次無果後,於一家小吃店品嚐到外子的童年回憶「西魯肉」,外子滿足的神情中看到兩顆鑽石在其眼眶裡閃閃發亮,這就是外子朝思暮想的「家鄉味」。
Thumbnail
大病初癒,最好安慰身體的藥是安靜從容地為自己做頓飯。 因為想要吃火鍋,於是熬了一鍋蕃茄當鍋底。熬湯底的時後又加入了紅蘿蔔、南瓜與可以自然增加甜味的洋蔥,於是我一個人在異鄉小小的房間充滿了蔬菜的香甜味,是那種連鼻塞都還是可以聞到的自然蔬菜香。 滿室香甜。 故意選用沒有
Thumbnail
一盒400的國產草莓,觸發了母親對年輕時的味蕾回憶。從青橘子、雞蛋到魷魚片,都是代表窮日子時期的滋味。這篇文章回顧母親的美味回憶,以及滋味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