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莊子、老子、孔子

真相不是表面的真相,內心的陰暗投射到外在,便成了喧洩,是一種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的心理糾結。

堪稱中國的心理學者第一人的孟子說:「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了(了)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廋哉!」如何讀心?就看眼睛。

人間生活的價值分別心導致人心的腐敗,於是有了改革的必要,但人性與生俱來的引領又走進另一波的腐敗,然後再一波的改革便隨之而來,此時每個人的辨識思維就會喚起個人存在價值的根源,「心」才是價值。

莊子的天地篇12 . 8:「泰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萬物隨心而生,隨之翩翩起舞的分析分別,究竟分不清楚,因此需要辨證思維。

辨證思維並非分析思維,辨證思維源於科學,科學活動是價值中立的,是方便於分辨而非分別,一但有了分別,心就容易貼標籤,就是心理的偏頗了。

老子道德經第十八:「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僞;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王弼有注解:「魚相忘於江湖。之道,則相濡之德生也。」因爲缺乏而需要時,所彰顯出來的表面道德仁義,其實愚蠢無比,因為無法誠實面對自己。

論語泰伯第八,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詩 》,用來當成自己修身養性並且撫慰人心靈的基本功;禮,是在與人社交上立身的素養;樂,則是做為一個人最重要的修養。當權力使人心腐敗的時候,《詩》、禮、樂的訓練可以傳承以提昇。當下會成歷史,史事若能看成一種預言,就不至於在對或錯中糾結。

( 上文為某一次電影讀書會後,聽取曾老師講解時寫的筆記 )

    我很喜歡《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也喜歡《孟子·盡心篇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喜歡讀著讀著而茅塞頓開的時候,那種究竟的快樂。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孟子的性善說及其價值意義(2/6)二、人性究竟是善的抑或惡的呢? 要是根據邏輯學來說,善與惡這兩個元素,很自然的就得出四種的可能性: 無善、無惡 有善、有惡 無善、有惡 有善、無惡 那麼,為善去惡的「原動力」,究竟從何而來呢?
    avatar
    yidai zhongshi ye
    2022-09-17
    孟子的性善說及其價值意義(1/6)一、導言 關於人性論,東西兩方的哲學家、甚至宗教家早已經討論過了,都只是各自表述,未能得到普遍的共識。 不過,臺大哲學教授傅佩榮,則指孟子所講的人性論是「向善」,而不是「本善」。此中的問題,確要疏理。
    avatar
    yidai zhongshi ye
    2022-09-16
    【潘氏片局】LINE TV陸劇《沉香如屑》楊紫×成毅×張睿×孟子義×朱泳騰,盤點古偶劇顏值頂標首先是,說好要播的《玉骨遙》沒了,但是頂上來的《星漢燦爛,月升滄海》依舊好看到讓人原地起飛;接著,官宣定檔又撤檔不知道多少次的《沉香如屑》,在7月20日那天又放出「即將播出」的消息,你都還沒想好要不要再信他一次呢?當晚就不囉嗦一口氣釋出了前五集。
    Thumbnail
    avatar
    潘光中
    2022-08-12
    莊子也許比孟子更愛孔子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鬭;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年輕時,不宜在追逐聲色中,忘記了發展天賦。 壯年時,不應在逞強鬥狠裡,忽略了成就天賦。 老年時,不應再貪得無厭了,會浪費殘餘心力。 《莊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
    Thumbnail
    avatar
    李四郎
    2022-06-16
    孟子說: 亂世的哲思---"何必曰利"!蔡志忠有漫畫曰<孟子說: 亂世的哲思>, 頗適合今人所閱讀; 畢就古文在今天, 又有多少人喜讀呢? 筆者因工作要閱讀古文及日文, 但也不忘拿蔡志忠的漫畫<孟子說: 亂世的哲思>來思索一下今天的事情...
    Thumbnail
    avatar
    盧明輝
    2022-04-21
    孟子對征伐之道的反思(由於俄烏起戰,特再寫此文,以作反思。) 前文《湯武革命的反思》,點出孟子是認同的,理由很簡單,這要視乎被征伐當地的人民意願。如果民悅,就是仁義之師;相反的,若百姓不悅,這個軍事征伐,就是侵略,就是逆天而行! 以上是以仁義之師來反思征伐之道;以下再從是否天意來判準。 以上是孟子對征伐之道的反思。
    avatar
    yidai zhongshi ye
    2022-02-26
    孟子思想的三綱領——人禽之辨(一) 人禽之辨,是講人類與動物的不同處,是講自覺心。 (二) 義利之別,是講公義與私利的不同處,是講價值論。 (三) 王霸之分,是講王道與霸業的不同處,是講治道觀。 以下逐一介紹: (一)人禽之辨 過去的中化科,大家都讀過「人禽之辨」,而且印象深刻。 (寫於2021年1月10日)
    avatar
    yidai zhongshi ye
    2022-02-21
    孟子〈王道之始〉:實踐王道的三步驟一、備課時的疑惑     我們先看原文:   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穀與魚鼈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
    Thumbnail
    avatar
    教育界走跳
    2021-05-17
    孟子教你的四個辯論勝利方程式【老闆碎碎念|先秦思想英雄系列】 辯論大師孟子的四個密技 大家好,我是老闆,人生苦短,不如聽個「故事」解解悶? 予豈好辯哉? 予不得已也。 千萬別跟孟子辯論,因為怎樣都是他有理。
    Thumbnail
    avatar
    老闆
    2021-03-26
    孟子思想的三大綱領孟子透過人禽之辨,點出人有自覺心,那是人與動物的不同處,也是人的尊貴處。再而藉著人有自覺心,可分別義利公私、是非對錯,繼而激發為政者普施仁政,德澤萬民,建構王者天下。
    avatar
    yidai zhongshi ye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