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軼聞】得罪了鄉民還想跑!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圖片出處:月岡芳年《三重県下頑民暴動之事件》

圖片出處:月岡芳年《三重県下頑民暴動之事件》

早期日本各武術流派創立之時,創始人常會聲稱是得到了「神佛直傳」。如神道流、念流等較早成立的派別,也確實跟神社、寺院有著緊密連結。江戶時代後,武術流派逐漸不再使用這類說法。據下川潮推測,可能是由於當時幕府大力推行儒學,導致武士階級不願再用這類怪力亂神的論述。

然而,許多與神事、秘儀有關的作法仍然有被傳承下來。例如,弟子入門流派時要簽署「天罰起請文」;鑒於秘技是神佛所授,許多流派會在神社內進行技藝的奉納,並且還會安放匾額於寺社。這種作法在江戶時代不只是敬神奉獻的儀式,同時更是各流派勢力的展示。

文政六年(1823)四月,北辰一刀流跟馬庭念流就差點為此火拼。

當時,北辰一刀流的創始人千葉周作正在上州(今天群馬一帶)高崎地方廣招弟子,其中也有馬庭念流的破門者。

該破門者私下慫恿周作前往伊香保神社奉納匾額,而此事自然瞞不過在地的馬庭念流。周作在迴國途中指導劍術、收受門徒倒也罷了,此時居然還要在當地奉納匾額,實在是得寸進尺。聽聞此事後,念流一方決定不忍了。於是便召集門人前往此地,打算阻止奉納。

馬庭念流代代在上州地方傳承,修習者多半是在地的村人、農民等。據說在全盛時期門下人數超過五千。

那時候,伊香保一帶的宿屋有十二間,周作等人租了一間,其他十一間都被念流門人包下。據當地人的說法,念流當時共有700多名門人奔赴伊香保一帶*。總之,念流門人聲勢之浩大,甚至當地的役人、代官等都被驚動了。

雙方劍拔弩張,大有一觸即發之勢,

最終在代官的勸說下,周作終於放棄了奉納的計畫,並且就此離開群馬。

這則軼聞在後世有多種版本,雖然劇情脈絡大致相同。但關於最後結局如何收場,北辰一方與群馬當地人的觀點卻略有不同。

據北辰一方:千葉周作「有膽有識」、「氣量宏大」,在槍林彈雨中也能冷靜應對,把握全局,只是不想跟這些鄉民們一般見識,才決定出走回到江戶。由於北辰一刀流後來聲勢頗大,且周作在自己的著作中也曾提及此事,或許因此這種說法流傳較廣。例如今村嘉雄在《日本武道全集》中就說,多虧了周作的「良識」,此事才和平落幕。

然而,坂口安吾曾在戰後訪問過馬庭當地的耆老,據在地人說法:當時念流門人出動時除了刀槍以外,連獵槍鐵炮也帶上陣。周作一度曾作勢要強攻上伊香保山,於是鄉民就帶著鐵炮武器在道旁佈好陣形,大有請君入甕之勢。雙方就此僵持了十日。

眼見實在收拾不來這票鄉民,周作只好順著代官給的台階,灰溜溜地離開了當地。

這類雙方說法相反的武術軼聞不在少數。例如在〈聽說傳鬼退社了〉一文中,筆者曾提到齋藤傳鬼房被神道流一夥人圍攻致死的逸事。然而,依照幕末的〈天真正傳新當流兵法傳脈〉中的記載,傳鬼卻是病死的,只是地點同樣在真壁不動堂。此外,〈兵法傳脈〉中所記載的傳鬼師承也跟天流聲稱的有所差異**。

歷史資料的紀錄往往是片段性的。譬如,有關傳鬼的生平,較確定的只有「天正十五年過世於真壁不動堂」。至於死因,當然也就見仁見智了。

同樣地,依照伊香保當地的紀錄,北辰一刀流與馬庭念流確實差點火拼。但是如何開始,又為何結束就變成雙方各執一詞了……

離開上州後,周作回到江戶,並且開創了日後成為幕末江戶四大道館之一的玄武館。

只能說人都有年少輕狂的時候嘛。但是古語有云:「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臥龍、鳳雛。」而像周作這種前程遠大的雛龍之輩,畢竟都是很懂進退應對的。

*據《伊香保出割姓名帳》記載,念流的住宿者則有270人之多。

**依照今日天道流薙刀術的說法,傳鬼是塚原卜傳門下。而在〈兵法傳脈〉中,傳鬼師承自塚原土佐守(卜傳養父)的長子,其後因故被破門,才自號天流。

【日本武術軼聞】:
臉書粉專

參考資料:

高橋敏〈上州の在村剣術馬庭念流と武芸のネットワーク〉
坂口安吾〈馬庭念流訪問記〉
坂口安吾〈馬庭念流のこと〉
茂呂美耶〈北辰一刀流道場的誕生〉
今村嘉雄《日本武道全集》第二卷
下川潮《剣道の発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陸曼青的沙龍
26會員
42內容數
筆者閒暇之餘喜歡擊劍。在道場習練久了也對相關的歷史有了一些認識跟研究。 這一系列的文章是筆者蒐集統整過後的一些掌故軼聞。 姑且從觀察所見寫出搏君一笑。
陸曼青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24
只可惜師兄沒有隨身攜帶籠手的習慣(誤)。
Thumbnail
2024/07/24
只可惜師兄沒有隨身攜帶籠手的習慣(誤)。
Thumbnail
2024/07/16
訓練總有訓練的方法跟場合,有些事情是不能直接硬上的。
Thumbnail
2024/07/16
訓練總有訓練的方法跟場合,有些事情是不能直接硬上的。
Thumbnail
2024/06/08
只能說在修行的道路上,慎選轉職職業是很重要的。
Thumbnail
2024/06/08
只能說在修行的道路上,慎選轉職職業是很重要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結果傳鬼在決鬥中誤把對手殺了,這仇越結越大。
Thumbnail
結果傳鬼在決鬥中誤把對手殺了,這仇越結越大。
Thumbnail
神隱村---(11) 京都壬生村,道場,兩人對決. 一人拿著中國劍,一人拿著太刀. 忽然持中國劍的那人先出招"尺寸千里',以滑步瞬間縮短兩人距離; 但左手拿著太刀的那人也施展了'縮地',以小碎步後發先至抵住挑戰者脖子. 勝負已分. 獲勝者賽後叫住挑戰者"你用的輕功很不一般,是從中國學來的嗎?" "是
Thumbnail
神隱村---(11) 京都壬生村,道場,兩人對決. 一人拿著中國劍,一人拿著太刀. 忽然持中國劍的那人先出招"尺寸千里',以滑步瞬間縮短兩人距離; 但左手拿著太刀的那人也施展了'縮地',以小碎步後發先至抵住挑戰者脖子. 勝負已分. 獲勝者賽後叫住挑戰者"你用的輕功很不一般,是從中國學來的嗎?" "是
Thumbnail
接著無名乾脆帶著自己兩個乾兒子上武當山去,三人一到山腳,立刻被要求解劍入山,接著由大弟子宋遠橋帶領到了後山張真人的房間,當下突然起了一陣風,接著聽到了清脆的笑聲,原來當下張真人立馬聽聲辨人,三人也感到很溫暖又奇特。
Thumbnail
接著無名乾脆帶著自己兩個乾兒子上武當山去,三人一到山腳,立刻被要求解劍入山,接著由大弟子宋遠橋帶領到了後山張真人的房間,當下突然起了一陣風,接著聽到了清脆的笑聲,原來當下張真人立馬聽聲辨人,三人也感到很溫暖又奇特。
Thumbnail
數百年來嶺南武術落地生根,發展出色,門派眾多,來源福建南少林,馬步穩妥、拳法為先,威猛發聲,指指有力。
Thumbnail
數百年來嶺南武術落地生根,發展出色,門派眾多,來源福建南少林,馬步穩妥、拳法為先,威猛發聲,指指有力。
Thumbnail
鍾兆文道:「渾幫這些年來替天行道,所殺者均是罪大惡極之人,百姓們無不拍手叫好。但這麼一來,江湖上樹敵也就愈來愈多,許多幫會裏無論死了誰,一傢伙全給算到了渾幫頭上來。今日之事,何嘗不也是因此而來的了?」 胡斐道:「鍾大哥可否另說清楚?」鍾兆文笑道:「我瞧還是徐幫主自己說來較為明白的好。」
Thumbnail
鍾兆文道:「渾幫這些年來替天行道,所殺者均是罪大惡極之人,百姓們無不拍手叫好。但這麼一來,江湖上樹敵也就愈來愈多,許多幫會裏無論死了誰,一傢伙全給算到了渾幫頭上來。今日之事,何嘗不也是因此而來的了?」 胡斐道:「鍾大哥可否另說清楚?」鍾兆文笑道:「我瞧還是徐幫主自己說來較為明白的好。」
Thumbnail
秀吉聽到後感嘆「秀次以關白之尊,卻去關注這種赤手捕寇的事,實非將帥之材。」
Thumbnail
秀吉聽到後感嘆「秀次以關白之尊,卻去關注這種赤手捕寇的事,實非將帥之材。」
Thumbnail
考量到當時武術跟地方信仰的淵源,能夠在「技巧之外左右勝負」的陰陽術、咒術等術法被包含在傳承內自然也是有可能的。
Thumbnail
考量到當時武術跟地方信仰的淵源,能夠在「技巧之外左右勝負」的陰陽術、咒術等術法被包含在傳承內自然也是有可能的。
Thumbnail
「我對神佛我敬而不求」宮本武藏被尊為劍聖,壯闊豪邁正如他自戒的「獨行道」貫徹一生,生平大小對戰60場從未敗過,二刀流的開祖,另外涉獵書法、水墨畫、雕刻等等藝術領域。
Thumbnail
「我對神佛我敬而不求」宮本武藏被尊為劍聖,壯闊豪邁正如他自戒的「獨行道」貫徹一生,生平大小對戰60場從未敗過,二刀流的開祖,另外涉獵書法、水墨畫、雕刻等等藝術領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