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聽過一個故事:
街上有一衣衫襤褸的乞丐,在風和日麗下,躺着在地,途人看到,投以同情目光,走上前關心他,又上前給了他錢。
這時候乞丐緩緩起來,用平和的語氣說:對不起,你遮住了陽光,我想曬太陽,錢還你。
在我們日常中,或許不曾遇見這樣的乞丐,但把別人當的乞丐的經歷還是有的。
看到孤兒,就覺得他們是不幸,看到傷健的人,就覺得他們能力有缺失,還有一種:
看到悲哀的人,就以為他們一定是失了理智,在沉淪,而需要別人的指教的人。
孤兒一定不幸?傷健人士一定沒能力?悲哀的人就是需要助言?
前兩個情況我未有親身經歷,未能有真切體會,但對於悲哀的人,像我這樣情緒化,經歷悲哀已變為日常事。
各人也有不同處理悲哀的方法,有人聽歌,有人流淚,有人選擇去玩,有人相約朋友,但我是需要用文字抒發。仿佛聽歌,流淚才是對人來說“正常“的排解方法,仿佛覺得悲哀中的人一定要尋求自強,快樂才是正確方法,而若一個人只說自憐自怨的說話,都是不爭氣,不努力的表現。
是真的這樣嗎?
悲哀的人就不可以透過在抒發悲哀中,慢慢整理過去,慢慢去排解自我嗎?受了傷就一定要急着把傷口復元嗎?受了傷就不能再感受多一會兒傷痛,而在傷痛中感受到自己有過的努力,然後轉化為力量向前嗎?
悲哀的人就一定沒有方向嗎?說的苦話不可以是作為情緒清理的過程嗎?
或者,只要多問一句正在受傷的人,你打算如何?“其實他們並不是想像般沒有概念如何做,或問一句“你有什麼想法“,“你覺得如何?“便會知道,在想吐出一切助言,許多建議前,受傷的人並不是不清楚如何做,只是限於勇氣未夠才未能踏前實踐。
不說他人,我在傷心時,只想有一個安全的空間吐吐苦言,儘情抒發,知道仍有陪伴和願意理解和嘗試明白的人,這些無形的力量,才是癒合的助力。
每一人,每一種需要,每一種幫助,也可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