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各行各業都吹起一陣 AI 風。在教育圈,除了將 AI 結合既有的系統與平台外,應該要有更多想像。回到公立學校後,行政工作與教學並行時,更能深刻感受一個學校在運作與發展教學時的困境。我想提出一個可行並可發展提案—「優化校園工作流程」。
這幾年,一直都很關注台灣學校的「工作質與量」。離校園越近,越接觸到政策端,就發現有很多地方可以更好。這個好,不是關注在政策推行的用意,而是政策在推展的「執行方式」。在一層層的關卡打通時,到了末端(也就是學校的學生)到底剩下什麼?
在公部門,公文就好比是公司的 Email。但公文因為期待(aka. 要求)學校要「辦理」也要確保學校有辦理,背後是有一個系統在追蹤與紀錄整個過程。當我第一次接觸到公文系統時,我感覺有一種被監督的感覺,似乎整個校園環境中充斥者害怕某個環節犯錯,所以長出層層的「流程」來確保你“不會出錯”。
在你進到這個被設計好的流程中,人的大腦會漸漸適應它,進而發展出一個機制來順應它。所以當你第一次看到一個與教師增能相關的研習,原來希望這樣的增能能夠讓老師們持續學習與應用在教學上(但學習與應用是兩個層次的事),但依一個行政人員收到公文時,要面對的是要先關注與回應那個(被設計且有時間限制)流程—制式的做1, 2, 3... 的步驟然後「歸檔」以表完成。因歸檔是一個「結束的Sign」-> 代表你完成,可以放鬆了,你的大腦會不知不覺的學會如何處理它。下次只要相似的公文又來了,大腦會很習慣性的省時、省力的來 K.O. 這樣的問題。
但,這是教育期待前線人員的處理模式嗎?仔細想,如果教師研習的相關公文可以透過每個老師本身有興趣的領域,分流推播與通知,然後直接帶入相關研習資訊與報名,為何需要行政人員在中間卡了一關被「檢核」有無處理?
延伸兩個問題思考:
校園行政壓力與日俱增,但仔細看,許多東西是重複、重疊的。談工作量時,我比較想要談「量背後的意義」。因在解決一個複雜的問題時,大問題總需要被分成小問題來探討與處理(這其實也是運算思維的一環:讓校長們 Aha! 的「運算思維」課)。若在複雜問題下,無法減少工作與思考的量,那剩下可以提升的—就是「質」,也就是解決問題的策略。
以上可能提案的上位思考與變因 x 軸是「時間」。在人機共作與 AI 時代下,我認為人佔有優勢的是時間,而劣勢也是時間。
因為時間,讓你的能力、體力有所限制;因為時間,讓你需要比機器花更多時間思考人生的意義與該把力氣投注在哪;因為時間,你會更專注在你擅長的事物上,也比機器有選擇的權力。也因為時間,你需要休息、平衡、放鬆、修復,但人卻因此再生長出更多豐富與寶貴的想像。
想到這,不免轉個彎思考,如果今天 AI 自動化還沒到位, AI 客製化也尚未進入校園工作流程中,身為一個人,一個教育工作者,在面對 Routine 的 Daily 工作時,能做的似乎就是:「去掉那些不需要的,接受某些時候的不完美,讓自己從繁忙、繁雜與繁複的工作中,找到那個你最需要花力氣的點上。)
在 2023 年的教師節,請各位辛苦的老師們在工作崗位上,找到自己的價值與目標,並時時刻刻的關注與善待自己!
持續思考與學習。我真心希望有天,教育單位中的 AI 科技,不是在討論 AI 如何運用在教學上而已,而是真正導入到組織管理中,把人工產「質」提升,人才釋放出來,才可能「產(出)(作)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