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做一個能啟發學生的生命過客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昨天剛好與一位大前輩聊天,他提到在台灣(東方)與美國(西方)教育上最大的不同,是我們的學生不夠像大人

他到高教端授課,第一堂課就和坐在台下的研究生談「如何成為一個大人。」他發現我們的學生不敢自己作主,不敢說出自己的想法。不敢比不能更可怕(就我的觀點),因為空間給了,你卻無法判斷與決定,然後表達出來。那表示是一種由內而外的沒有自信與底氣告訴別人我想選擇什麼,也是一個害怕與別人不一樣的自卑。

不像大人的原因很多,從教育、社會文化、價值觀還有整個社會的發展與束縛。但這給了我一個想像,如果在塑形人格特質的階段,把教師定位,更像是學生「生命的過客」,不期待要深刻印記,反而能不留痕跡地引導學生,避免學生過度依賴,鼓勵他們獨立思考和探索。這樣的自覺,如果能轉化成教學活動,是否反而能看見學生的獨特性,更放手的讓他們長出自己應該要有的樣子?

不是「修剪」他的樣子,而是一個在他長成粗壯樹幹的過程中,或多或少的施以不同組合的肥料,讓他有營養可以有機會往上長,但長到某個階段後,能自食其力,長出自己生命延續(成長、面對挫折與低潮的自癒)系統。

啟發需要先「放下自我」,才有機會看見需求

身為老師最難的就是,放下自己的經驗來看見學習者的需求。

這是我常常提醒自己的。經驗固然是教學中需要的,但「學習經驗」這個歷程,可是每個人都不同。

當你把「教學」當成工作的時候,你會希望你教的東西,學的人都可以學起來。但是當你把「教學」當成啟發,你必須先練習放下自我,提醒自己用寬闊的眼和心面對眼前的學生時,心態會開始轉變。因為「不期待」他當下會學到(此時的學習成果可視為現象)時,反而會更專注在觀察他學習後發生的事(反思、連結),是如何回到自己的需求去運用與解決問題。

從自我專業出發,打開天線,培養「天眼」

教師被期待能跟上時代,但資訊漫天鋪蓋的來,該怎麼辦呢?

我認為有兩個關鍵:

  1. 從自我專業出發,開始打開自己的「天線」。
  2. 結交與認識不同領域的夥伴,訓練出自己的「天眼」。

天線像是一個接收器,是啟動接受資訊與想法的機制,你會有動力去深入探究;天眼則是洞察事物背後原因的能力,能幫助你挖掘現象的底層邏輯,抓出核心。

大部分的教師,總是很專注在自己的領域中深耕。但,在網路時代下成長的孩子,他有無窮無盡習得知識的方式,在如此寬廣的虛擬世界探索,需要更深刻的能力,才能因應與面對,甚至有辦法延伸出自己的想法。

舉例來說,最近剛結束的 Meta(臉書)一年一度的 Meta Connect (產品與技術展示會)中,創辦人 Mark Zuckerberg 展示了一款擁有 AR(擴充實境)的眼鏡。這個概念,早在10多年前 Google 就已經提出過,可惜後來沒能成功打入市場。臉書選擇在此時發表,除了是在證明他們的研發能力外,也再次在宣告,他們相信未來人與人互動的模式,因為網路技術提升、因為硬體有更貼近人性的設計、因為軟體搭載更直接與便利,而 AI 於各式各樣生活服務上的滲透性,也能讓攜帶型設備,更客製化。

若你只專注在科技上的某個領域,可能很難跳脫出那個專業知識的框架,看見「產品(結果)」背後跨領域的串連與需要,也無法觀察出那微不足道的細節。

這需要「天線」的廣度,與「天眼」的深度。而擁有廣度的視角後,在透過聊天與交換資訊,可以從中培養出不同觀點下看同一件事情的技能(=深度)。

拉出距離,看見每個人的獨特性

我很刻意的會注意與學生的「距離」。不只是物理環境中的肢體與互動,更多是無形的、抽象的教學內容傳達的距離。

這個距離需要刻意保持,允許他們自我調整並有讓他們其他事物建立關係的機會。有時,你得退一步把自己的教學先放下,才能引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時間與空間在體內發酵。那個發酵的過程,有時是在針對學習中茫然與猶豫不敢嘗試的部分做緩衝;也有可能是他在整理自己的思緒、懷疑、觸動與感受。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時間軸,也有不同的節奏與步調,

當你認知每個人的速度與節奏不同,他的獨特性會被自然脫穎而出。這不容易,因為這需要有些耐心,但又需要知道何時該介入給予他們協助。

給予犯錯與修正的空間

應該容許學生犯錯,並給予他們修正的空間,讓他們在錯誤中學習和成長。

「最深刻的學習往往都是從錯誤中習得。」因為調整後你才能長出對這件事情的掌握更好的經驗,你會更不加思索的成功處理這件(這樣類型)的事。但對於一個剛學習或正在學習的人來講,其實那個錯誤跟修正的空間是很重要的。

我也發現,在教育現場,老師往往是最不敢承認自己錯誤的人。我們被訓練成:「犯錯,是可恥的。」,「犯錯,是不被允許的。」但事實,人總是會有犯錯的機會,但重要的犯錯後,能有面對的勇氣與修正的能力。

經過設計的教學,一般來說不太會有大錯,但是卻需要「修正」的自覺與空間。這與學生的學習正好不謀而合。

如果我們的教育政策,在由上而下的推行,不專注在華麗與表象的教學成果,而是每次修正後的教學歷程的改變「原因與方式」。降低教學「成果分享」的形式,撐開教學多樣的空間,那教育現場的氛圍,或許能稍有緩和。

結論

在資訊更迭快速,AI 人工智慧服務品質越來越提升的世代,加速變化教師的角色和定位。

教師成為學生的「生命過客」,如同蜻蜓點水般在學生的「學習池」中,以不同力道與時機,輕輕劃開的「產生漣漪」。由內在觸動、啟發而往外延伸,引導與幫助學生培養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和適應社會的能力。

時代終在前進,願每個與您交逢的學子,能自我長出力量,面對與克服生命中高潮迭起的時刻。身為老師這個角色,就足矣。

某些原因聚在一起的人,談論了某些事,而紀錄下來。從「視界」看「世界」;從「小聚」練習知「曉」不同的議題與抗「拒」只做單一面向的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今年,各行各業都吹起一陣 AI 風。在教育圈,除了將 AI 結合既有的系統與平台外,應該要有更多想像。回到公立學校後,行政工作與教學,我想提出一個可行並可發展的方向—「優化校園工作流程」。 這幾年,一直都很關注台灣學校的「工作質與量」。離校園越近,越接觸到政策端,就發現有很多地方可以更好。這個好,
出社會工作後,常常喜歡逛網路,但不是購物,而是喜歡看一些文章與Follow一些人。特別鍾情於特別會「寫」的人。一直覺得人是流動的,每個階段、每日、每小時,甚至每分每秒,都會有不同的情緒與想法流竄在你的身體與心靈,且有趣的是,追逐久了,看多了,會發現只要是能持續說和寫且都有一定受眾的「人」,都一定會有
教育的環境需要大幅度的轉變與升級,政府的角色需要從長而深遠的「環境創造」著手。即使 108 課綱在三年前已推行到各個校園,它有比較前瞻與大膽的目標與定位,然而各縣市政府推行與執行方式仍舊依照以往的基本模式。這是很可惜的地方!因此羅列幾個我看到的現場問題,供思考:
去年(2022年)的暑假,跟著 #政大實驗教育推動中心 的計畫,一起拜訪了花蓮五味屋。上午,我們先在壽豐鄉的活動中心,聆聽顧瑜君老師(顧老師)如何身體力行在花蓮投注大半輩子的「場域實習的行動研究」。從顧老師身上,我看見了俠女般的韌性。也影響了我在教育路上如何看待教育議題與問題...我從顧老師學到的,
上週末的【政大實驗教育工作者培育專案】成果展落幕。在為期10個月的培育,與一群關心教育的夥伴們,身歷其境的親身體驗了何謂「教育的本質」—改變了自己,也影響了他人。 在這個有機體中,從一開始30個沒有什麼交集的陌生人,透過實體課程、對外參訪、互動、共學(多樣的組課)、反思,從自我出發到群體交融,再回到
今年,各行各業都吹起一陣 AI 風。在教育圈,除了將 AI 結合既有的系統與平台外,應該要有更多想像。回到公立學校後,行政工作與教學,我想提出一個可行並可發展的方向—「優化校園工作流程」。 這幾年,一直都很關注台灣學校的「工作質與量」。離校園越近,越接觸到政策端,就發現有很多地方可以更好。這個好,
出社會工作後,常常喜歡逛網路,但不是購物,而是喜歡看一些文章與Follow一些人。特別鍾情於特別會「寫」的人。一直覺得人是流動的,每個階段、每日、每小時,甚至每分每秒,都會有不同的情緒與想法流竄在你的身體與心靈,且有趣的是,追逐久了,看多了,會發現只要是能持續說和寫且都有一定受眾的「人」,都一定會有
教育的環境需要大幅度的轉變與升級,政府的角色需要從長而深遠的「環境創造」著手。即使 108 課綱在三年前已推行到各個校園,它有比較前瞻與大膽的目標與定位,然而各縣市政府推行與執行方式仍舊依照以往的基本模式。這是很可惜的地方!因此羅列幾個我看到的現場問題,供思考:
去年(2022年)的暑假,跟著 #政大實驗教育推動中心 的計畫,一起拜訪了花蓮五味屋。上午,我們先在壽豐鄉的活動中心,聆聽顧瑜君老師(顧老師)如何身體力行在花蓮投注大半輩子的「場域實習的行動研究」。從顧老師身上,我看見了俠女般的韌性。也影響了我在教育路上如何看待教育議題與問題...我從顧老師學到的,
上週末的【政大實驗教育工作者培育專案】成果展落幕。在為期10個月的培育,與一群關心教育的夥伴們,身歷其境的親身體驗了何謂「教育的本質」—改變了自己,也影響了他人。 在這個有機體中,從一開始30個沒有什麼交集的陌生人,透過實體課程、對外參訪、互動、共學(多樣的組課)、反思,從自我出發到群體交融,再回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老師』的年紀通常比學生大,學經歷通常都比『學生』好,天經地義。 所以, 老師是老師,學生是學生。 那麼, 當老師說:
Thumbnail
過去教師被意識形態影響,大多願意認同崇高的師道,如今經過一再的修法、工作性質轉變...... 教師拒絕道德綁架,只做最低程度的工作要求,以免多做多錯,最先倒楣的就是弱勢孩子,這也怪不得老師,而是施政錯誤的結果。
Thumbnail
在和孩子聊天的過程中,老師總會發現和傾聽孩子不同的想法, 偶爾是生活趣事,有時是自己學習到事物的成就感, 有時也會有令人意想不到的話題~ 詠淇:「老師,當老師好玩嗎?」 老師:「嗯......好玩呀!有很多不同的事情可以做,還有可愛的小朋友。」 軒穜:「那當老師是不是有點辛
Thumbnail
受校方肯定的老師們齊聚交流 學期來到尾聲,德內ㄦ長期多元課輔合作學校紛紛表達對課輔老師們的肯定。這個週末我們邀請課輔老師們聚集在一起分享寶貴的教學經驗,彼此學習。 改變正在孩子身上發生 透過課輔老師的分享,我們喜悅於許多孩子的改變。曾經調皮的孩子愛上閱讀,平時躁動的孩子下課也會坐在位子上,
Thumbnail
經驗分享教學心得,從高中文學到華語教學,面對不同年齡、背景的學生,教學策略大不同。分享教學重點和融入遊戲的方式,並保持學生學習興趣。下週總複習即將來臨,期待進一步分享!
Thumbnail
透過改變教育方式,從補習班老師轉變為家教老師的經驗。提供因材施教的方式,讓學生自發學習,並與家長協作,解決問題學生的困境。
Thumbnail
孩子上了高中, 進入嶄新的學業階段, 『學習』的專業內容驟增,這是孩子和學科老師之間的事,家長通常已難介入。 『自我蛻變』 是孩子自己內在與外在的事,家長也無力介入。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那麼,與家長聯絡時, 到底最大的意義為何? 大概就是透過一起聊聊這個寶貝主
Thumbnail
哇! ㄧ位中學教師教學生涯30年, 即使都不下導師, 也不過就十個班耶! 更不用說, 少有老師願意連續帶班不休息了! 算算經手的班級, 可說是屈指可數⋯ ▪️ 隨著時代變化快速, 每年的學生都很不一樣。 看到一些前輩老師, 已經好優秀卻總是謙虛。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老師』的年紀通常比學生大,學經歷通常都比『學生』好,天經地義。 所以, 老師是老師,學生是學生。 那麼, 當老師說:
Thumbnail
過去教師被意識形態影響,大多願意認同崇高的師道,如今經過一再的修法、工作性質轉變...... 教師拒絕道德綁架,只做最低程度的工作要求,以免多做多錯,最先倒楣的就是弱勢孩子,這也怪不得老師,而是施政錯誤的結果。
Thumbnail
在和孩子聊天的過程中,老師總會發現和傾聽孩子不同的想法, 偶爾是生活趣事,有時是自己學習到事物的成就感, 有時也會有令人意想不到的話題~ 詠淇:「老師,當老師好玩嗎?」 老師:「嗯......好玩呀!有很多不同的事情可以做,還有可愛的小朋友。」 軒穜:「那當老師是不是有點辛
Thumbnail
受校方肯定的老師們齊聚交流 學期來到尾聲,德內ㄦ長期多元課輔合作學校紛紛表達對課輔老師們的肯定。這個週末我們邀請課輔老師們聚集在一起分享寶貴的教學經驗,彼此學習。 改變正在孩子身上發生 透過課輔老師的分享,我們喜悅於許多孩子的改變。曾經調皮的孩子愛上閱讀,平時躁動的孩子下課也會坐在位子上,
Thumbnail
經驗分享教學心得,從高中文學到華語教學,面對不同年齡、背景的學生,教學策略大不同。分享教學重點和融入遊戲的方式,並保持學生學習興趣。下週總複習即將來臨,期待進一步分享!
Thumbnail
透過改變教育方式,從補習班老師轉變為家教老師的經驗。提供因材施教的方式,讓學生自發學習,並與家長協作,解決問題學生的困境。
Thumbnail
孩子上了高中, 進入嶄新的學業階段, 『學習』的專業內容驟增,這是孩子和學科老師之間的事,家長通常已難介入。 『自我蛻變』 是孩子自己內在與外在的事,家長也無力介入。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那麼,與家長聯絡時, 到底最大的意義為何? 大概就是透過一起聊聊這個寶貝主
Thumbnail
哇! ㄧ位中學教師教學生涯30年, 即使都不下導師, 也不過就十個班耶! 更不用說, 少有老師願意連續帶班不休息了! 算算經手的班級, 可說是屈指可數⋯ ▪️ 隨著時代變化快速, 每年的學生都很不一樣。 看到一些前輩老師, 已經好優秀卻總是謙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