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戲真做與真情假意--《詐騙社會學》的省思

2023/09/3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孫中興教授的新作早已拜讀,但遲遲無法下筆,不僅因其內容豐富,更重要的是它牽引到很多未竟的課題與聯想。


例如:這本書引用了不少行為科學、社會心理學的研究。但因為這不是學術論文,無法詳盡說明諸多調查問卷如何祛除議題引導與偵測回答者的謊言,幸好孫教授都列出引據文獻出處,可以讓讀者進一步了解。畢竟做民調的都知道:操弄問題不是件太難的技術,而人對某些事說謊也司空見慣。所以電視圈流傳已久的笑話是:如果僅憑街訪來統計收視率,則台灣收視率冠軍一定是Discovery和國家地理頻道!


此外,本書所有研究資料都是事後(post facto)的。我很好奇的,則是詐騙的動態過程。如果把騙人者與被騙者的交手視為一種博奕,則騙子與受害者是怎樣根據對方反應調整行為與信念,詐騙行為的環境如何介入、資源如何調度、第三者的個人與團体如何增強或阻斷、詐騙行為的中止時機與事後的反應回復、認知失衡(cognitive dissonance)的調整等等,都是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孫教授自謙專業有限,兼以個人時間,無法跨領域研究。我也認為以上議題都可以在不同學科發展出很多論文,只能俟諸後進。


但孫教授本書著重在致用。就個人來說,應該指的是立身行道的提撕。孫教授點到為止但我聯想到的很多,比方:如果明知是有詐騙可能的事,我們該怎麽回應?在市場看到出家人化緣,在街頭遇到肢障人士賣面紙,我們是該當做都是詐騙而無視,還是動惻隱之心去布施?這個問題我問過堪布,他說他多少會掏錢,主要用意是在練習布施與減少慳吝。當然我不好追問的是:如果滿街都來乞討,甚至一言不合還來搶劫辱罵,有機會就闖進店裡「零元購」(Zero Dollar Shopping)這種寧願被騙的悲心還能不能、該不該實踐?


假戲真做有沒有弄假成真的可能?依照毒樹毒果理論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天天、時時造作,是不是可能成就?所謂「子服堯之服,誦堯之言,行堯之行,是堯而已矣。」始偽終真的啼笑因緣更數見不鮮。柯恩兄弟編導,喬治•克隆尼與凱瑟琳•麗塔瓊絲的「真情假愛」這個誇張的經典,其實是有可能的。那麽,詐騙行為,最終也不過是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前戲而已嗎?

raw-image


孫教授提到了馬基維利認為政治人物為公益而詐騙的必要之惡,並再三告誡是不得已而用之。也提到韋伯的政治哲學的責任倫理完全未提到謊言的問題。這裡沒有提到的,是誰來決定公益與長遠的利益。簡言之:是「數量比例」與「時間」的問題。在第五章提到的政治體制與運作的謊言,在體會切膚之痛之餘,我想到的是政治哲學界對於政治決策與治理的考量應該服膺的目標人民數量比例與權重,是要像希波克拉提斯信條所言:「不選擇病患」,還是依照選票、人口比例、所得分配?進一步說:如果「政治是高明的騙術」,則政客要「欺騙」哪些人算是高明的,算是可原諒的?可歌頌的?為了虛無縹緲的未來美夢而決策罔顧當下,與為了解決具體對象今天的問題而決策不顧未來,哪一個算欺騙人民?同一事騙局與否,同一句謊言與否,可能隨著時間而被改變認定者比比皆是。欺騙本身的認知變幻,與事實判準的歷史轉變,是一體兩面,此即人類文明的複雜性。


我不太欣賞那種「我不是教你詐」的防騙指南或者騙局報導,除了看多這些案例對於防詐的功力也不見得有絕對的幫助,最重要的,看這種設局也不過就像看戲。看多「賭聖」、「瞞天過海」不會讓你進拉斯維加斯無往不利,而且看完你也不會當回事兒。但我蠻喜歡從詐騙故事裡看到反襯出來的人性光輝。比如「信用詐欺師JP電影版」每一集都不是以佈局精密取勝,但每一集最後的扭轉(Twist)卻都反證出人性的慈愛、慷慨、深情。我與孫教授在這一點蠻相似,都是這種吊詭騙局片的影迷。因為,至少我,相信:就是人類在眾多愚蠢狡詐塵霾中透露出的一點一絲的光芒,正足以證明「詐騙是現實,也是對美好世界的憧憬」


好啦!我承認:我喜歡看「信用詐欺師JP」也是為了長澤雅美!孫教授也一樣啦!


孫中興

17會員
69內容數
「藝術生活」發掘生活中的藝術,將藝術導入生活,富厚生計,充實生趣的諸般面向。綜合感性與理性深入藝術生態鏈與創作鑒賞收藏。期望能不落入現今藝評與新聞報導的俗套,坦誠面對作品,展覽,市場,以及最重要的,人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