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履歷」無數後,因諮詢者的隱私考量,於此不便截圖舉例佐證。大部分在職者欲轉職、待業者最常見的問題:
Q自身條件
怕自己沒有這樣的經驗,怎麼辦?轉換的代價和成本考量。
Q內部因素
上有家人、下有家庭要養,但是工作前景已不樂觀或家人不支持,我該如何?
Q外在環境
中年轉職成為這個產業的新鮮人,我是不是又要像小弟、小妹被人使喚?
這是很多求職者面臨的問題,不管是台灣或是亞洲,甚至是不同文化種族人士。大部分,我會準備常見的80%懶人包回答,其他再輔以客戶們私人學經歷作客製化調整。同時,結合自己經驗和身邊親友的轉折決定,供大家在評估轉職的過程,多些自信、少點憂愁。理性地評估後,應該很多人都不離職的主因大致上上面的幾個,但身為人類的我們都明白:人是感性居多,從來沒有錢多、事少、離家近又不無聊的工作,要離職通常只是一個引爆點。
工作和求學,我們總是跟隨著:有錢、有面子的主流想法,很少問問自己的個性,做什麼事是自己不用在工作等下班和數饅頭?如:公家單位,一直以來是很多學子和無數家庭眼中的經濟保證、薪資固定、和銀行打交道方便、各種隱形優惠和補助⋯⋯。
朋友A和朋友B分別在大學畢業當年,應屆考上交通部和司法體系的公職,家人們老老少少每個都讚不絕口;前者朋友A做了約五年的時間,因過多的加班導致心臟疾病而精神科醫師也評估工作不適任。後者朋友B超過15年,想一圓哈利坡坡特迷的英國留學夢,再加上父母日漸年邁,猶豫不決了3年。兩人目前都已離開令人羨慕的鐵飯碗。他們都是可以在人生中勇敢決定,反觀其他醫師、律師朋友們,寒窗苦讀多年和留學,積累了昂貴的學費和人人稱羨的社經條件,彷彿人生只有停留在領薪的那一日活著。
期間爆發出多次的家庭革命,尤其是A出動家族德高望重的長輩出面幫孫輩調解(都是成年人,活在大家庭真是不容易),最後父母決定放下讓兒女自行決定。相比現在每個月3萬的工作,十多年前底薪約4萬,加上每個月的加班費,他說他寧可早一點離開那個職場;原本擔心中年大齡念書而遲遲不敢行動的B,加上疫情的延誤,從英國、加拿大,決定落腳澳洲!原本計畫留職停薪一年的朋友B,遇到工作瓶頸和關卡,毅然決然提出辭呈。平常節省的他已存了一筆資金,也在海外邊唸書邊兼職,求學和返台後的創業初始資金算是比較幸運,最幸運的是:家人心靈上的支持。
無論人生中選擇什麼,至少無怨無悔忠於初心。每一個選擇都不容易,也都是機會和成本,唯有把人生的決定權拿回手中,這個世界會為你開拓出另一條前所未有的路。大部分的人臨終前,最後悔自己沒有過一個想要的人生,而是一直活在其他人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