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轉職的543

LD-avatar-img
發佈於做自己的人生規劃師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閱「履歷」無數後,因諮詢者的隱私考量,於此不便截圖舉例佐證。大部分在職者欲轉職、待業者最常見的問題:

自身條件

怕自己沒有這樣的經驗,怎麼辦?轉換的代價和成本考量。

內部因素

上有家人、下有家庭要養,但是工作前景已不樂觀或家人不支持,我該如何?

外在環境

中年轉職成為這個產業的新鮮人,我是不是又要像小弟、小妹被人使喚?

這是很多求職者面臨的問題,不管是台灣或是亞洲,甚至是不同文化種族人士。大部分,我會準備常見的80%懶人包回答,其他再輔以客戶們私人學經歷作客製化調整。同時,結合自己經驗和身邊親友的轉折決定,供大家在評估轉職的過程,多些自信、少點憂愁。理性地評估後,應該很多人都不離職的主因大致上上面的幾個,但身為人類的我們都明白:人是感性居多,從來沒有錢多、事少、離家近又不無聊的工作,要離職通常只是一個引爆點。


五項考慮關鍵:

WHO 我是誰?同事、屬下、上司又是誰?

WHY 為什麼離職?沒有工作的生活費?為什麼從事這個職業?

WHAT 我做什麼最擅長?哪些絕對沒興趣?

WHEN 我什麼時候開始新的工作?什麼時候離開原崗位?

WHERE 我想在哪裡工作?喜歡什麼樣的環境做事?


工作和求學,我們總是跟隨著:有錢、有面子的主流想法,很少問問自己的個性,做什麼事是自己不用在工作等下班和數饅頭?如:公家單位,一直以來是很多學子和無數家庭眼中的經濟保證、薪資固定、和銀行打交道方便、各種隱形優惠和補助⋯⋯。

朋友A和朋友B分別在大學畢業當年,應屆考上交通部和司法體系的公職,家人們老老少少每個都讚不絕口;前者朋友A做了約五年的時間,因過多的加班導致心臟疾病而精神科醫師也評估工作不適任。後者朋友B超過15年,想一圓哈利坡坡特迷的英國留學夢,再加上父母日漸年邁,猶豫不決了3年。兩人目前都已離開令人羨慕的鐵飯碗。他們都是可以在人生中勇敢決定,反觀其他醫師、律師朋友們,寒窗苦讀多年和留學,積累了昂貴的學費和人人稱羨的社經條件,彷彿人生只有停留在領薪的那一日活著。

期間爆發出多次的家庭革命,尤其是A出動家族德高望重的長輩出面幫孫輩調解(都是成年人,活在大家庭真是不容易),最後父母決定放下讓兒女自行決定。相比現在每個月3萬的工作,十多年前底薪約4萬,加上每個月的加班費,他說他寧可早一點離開那個職場;原本擔心中年大齡念書而遲遲不敢行動的B,加上疫情的延誤,從英國、加拿大,決定落腳澳洲!原本計畫留職停薪一年的朋友B,遇到工作瓶頸和關卡,毅然決然提出辭呈。平常節省的他已存了一筆資金,也在海外邊唸書邊兼職,求學和返台後的創業初始資金算是比較幸運,最幸運的是:家人心靈上的支持


無論人生中選擇什麼,至少無怨無悔忠於初心。每一個選擇都不容易,也都是機會和成本,唯有把人生的決定權拿回手中,這個世界會為你開拓出另一條前所未有的路。大部分的人臨終前,最後悔自己沒有過一個想要的人生,而是一直活在其他人的眼光。






avatar-img
10會員
134內容數
人生每一天每一刻都是小品! 人生前期,我共學;人生的中期,我共情 兩者結合,在人世間與萬事萬物眾人共學,徜徉在天地有大美共情,觸碰常人無法且關閉的敏感心情。 明白天賦的獨特,內向有內向的好,不用太多社交和偽裝,像個向日葵默默地鼓勵人、如含羞草靜靜地仰望人間,係惟一生之路與奉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D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童年從不覺得無聊,有畫筆、電動、看🐛蟲,真的,時間過得很快。 成人的無聊,就這麼一天,時間又過了。 想想,可以做些什麼會比較有聊?
人生?以FIRE為人生目標,如同多數老一輩地兢兢業業職人精神:節儉、一生希望以一個企業為依歸,公司需要人手加班,加班費給,立馬到。 還是⋯⋯ 休息即是休息,皇帝急死,我也不去ONCALL?
啊!那個沒辦法養家,好好讀書比較有用 穩定工作,把這個當副業或是興趣就好
這是從我們的童年到現在中世代所有的人的回憶 尤其是當年人人會唱的DIDADI歌曲 天后等級的天后 華人第一位成為歐美歌壇的實力歌手
在工作多年後,偶爾也會遇到:天啊!好想放寒暑假!! 身邊有兩極化的回覆: A房貸、車貸⋯⋯,親友壓力,算了吧!中頭彩再說 B人生苦短,及時行樂⋯⋯想走就走啊!苦水吞多了會身心壓力得慢性病
笑看雲起雲落地淡定生活 以此文鼓勵自身和大夥們共勉
童年從不覺得無聊,有畫筆、電動、看🐛蟲,真的,時間過得很快。 成人的無聊,就這麼一天,時間又過了。 想想,可以做些什麼會比較有聊?
人生?以FIRE為人生目標,如同多數老一輩地兢兢業業職人精神:節儉、一生希望以一個企業為依歸,公司需要人手加班,加班費給,立馬到。 還是⋯⋯ 休息即是休息,皇帝急死,我也不去ONCALL?
啊!那個沒辦法養家,好好讀書比較有用 穩定工作,把這個當副業或是興趣就好
這是從我們的童年到現在中世代所有的人的回憶 尤其是當年人人會唱的DIDADI歌曲 天后等級的天后 華人第一位成為歐美歌壇的實力歌手
在工作多年後,偶爾也會遇到:天啊!好想放寒暑假!! 身邊有兩極化的回覆: A房貸、車貸⋯⋯,親友壓力,算了吧!中頭彩再說 B人生苦短,及時行樂⋯⋯想走就走啊!苦水吞多了會身心壓力得慢性病
笑看雲起雲落地淡定生活 以此文鼓勵自身和大夥們共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有換工作經驗的人,一定對這題不陌生,這算是面試中常見問題之一。 如果你要換工作的,請記得要準備好這題! 是挖坑給自己跳,還是表現的機會,取決於你怎麼回答?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疫情開始幾年沒見的朋友,再次相約卻收到將移居外地的消息。 朋友是名律師,育有三名兒女,放下專業身分,為小孩的教育發展移居。 「就是破釜沉舟的決心。」她說到加拿大做全職媽媽,老公大概找份倉務員的工作,能應付生活基本開銷即可。 我問:「會捨不得自己的事業嗎?」
Thumbnail
在決定轉職前,你是否真正思考過轉職的原因?逃避不良環境與豬隊友抑或是為了實現職涯目標?透過經驗分享,文章提醒讀者每份工作都有好壞,重點是尋找自己所追求的目標並願意承擔不喜歡的部分。
Thumbnail
職業生涯的路途上,除非是退休或是開始自己創業,一般若必須做出改變;都屬於“轉職”的狀況,也就是另謀高就。至於;有需要另謀高就的原因當然有千百種,就不在這裡贅述。 我當時的情況是有些特別,我沒想過先去找尋新的機會,再回頭請辭。我就是想要改變目前的工作狀態,看有沒調整的可能?那麼,為什麼我須要再三思考
Thumbnail
從不適合的職場離開,為何可惜? 一般企業離職轉換,是很稀鬆平常的事,為何公職與企業間的流動阻礙重重? 考公職的時間精力固然是成本,留在不適合的工作不也是成本嗎?
Thumbnail
在職涯諮詢的經驗中,當碰到需要轉職的求職者,我習慣先聆聽他們一路走來的路徑跟選擇,藉以了解在每個選擇背後,那些推動職場轉換的主觀、客觀的驅動力,無論是薪酬、福利、通勤時間、彈性的工作條件、管理風格,或是內部升遷與學習的管道。這些條件都合理,也很平常。但不平常的是,如果問一百個人,這些答案都不太一樣。
Thumbnail
團隊因優秀同仁離職後出現職缺,而離職同仁透過關係積極求職。文章談論外商工作的高薪低壓情況,以及職務天花板的困境,並鼓勵個人明確自身需求與目標。透過此篇文章,作者分享了對現況的反思,並期望讀者梳理自己的想法,做出最合適的決策。
Thumbnail
在進行職涯轉換的談話中,我收集了一些資訊 離職的原因其實蠻多種的, 有未來發展的/年終不好/我看誰誰不爽/他做的跟狗*樣還比我錢多 因為負債所以需要更多的薪水,我看不到在公司的未來 另外也發現了在公司待得越久3-5年左右,通常是有關【發展】的課題 而3年以下的通常是工作貢獻沒有達到肯定,
Thumbnail
最近朋友想換工作, 但苦於不清楚自己的長處. 出來工作一段日子, 發現愈來愈同代30歲後的打工仔都會陷入職場樽頸, 既不滿意目前的工作, 不是專業人士資格, 但想換工作但是不知道方向, 又或是根本不敢投入轉職市場. 踏入職場接近十年, 有一定資歷和薪金標準, 換工作的成本自然更大, 用行銷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有換工作經驗的人,一定對這題不陌生,這算是面試中常見問題之一。 如果你要換工作的,請記得要準備好這題! 是挖坑給自己跳,還是表現的機會,取決於你怎麼回答?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疫情開始幾年沒見的朋友,再次相約卻收到將移居外地的消息。 朋友是名律師,育有三名兒女,放下專業身分,為小孩的教育發展移居。 「就是破釜沉舟的決心。」她說到加拿大做全職媽媽,老公大概找份倉務員的工作,能應付生活基本開銷即可。 我問:「會捨不得自己的事業嗎?」
Thumbnail
在決定轉職前,你是否真正思考過轉職的原因?逃避不良環境與豬隊友抑或是為了實現職涯目標?透過經驗分享,文章提醒讀者每份工作都有好壞,重點是尋找自己所追求的目標並願意承擔不喜歡的部分。
Thumbnail
職業生涯的路途上,除非是退休或是開始自己創業,一般若必須做出改變;都屬於“轉職”的狀況,也就是另謀高就。至於;有需要另謀高就的原因當然有千百種,就不在這裡贅述。 我當時的情況是有些特別,我沒想過先去找尋新的機會,再回頭請辭。我就是想要改變目前的工作狀態,看有沒調整的可能?那麼,為什麼我須要再三思考
Thumbnail
從不適合的職場離開,為何可惜? 一般企業離職轉換,是很稀鬆平常的事,為何公職與企業間的流動阻礙重重? 考公職的時間精力固然是成本,留在不適合的工作不也是成本嗎?
Thumbnail
在職涯諮詢的經驗中,當碰到需要轉職的求職者,我習慣先聆聽他們一路走來的路徑跟選擇,藉以了解在每個選擇背後,那些推動職場轉換的主觀、客觀的驅動力,無論是薪酬、福利、通勤時間、彈性的工作條件、管理風格,或是內部升遷與學習的管道。這些條件都合理,也很平常。但不平常的是,如果問一百個人,這些答案都不太一樣。
Thumbnail
團隊因優秀同仁離職後出現職缺,而離職同仁透過關係積極求職。文章談論外商工作的高薪低壓情況,以及職務天花板的困境,並鼓勵個人明確自身需求與目標。透過此篇文章,作者分享了對現況的反思,並期望讀者梳理自己的想法,做出最合適的決策。
Thumbnail
在進行職涯轉換的談話中,我收集了一些資訊 離職的原因其實蠻多種的, 有未來發展的/年終不好/我看誰誰不爽/他做的跟狗*樣還比我錢多 因為負債所以需要更多的薪水,我看不到在公司的未來 另外也發現了在公司待得越久3-5年左右,通常是有關【發展】的課題 而3年以下的通常是工作貢獻沒有達到肯定,
Thumbnail
最近朋友想換工作, 但苦於不清楚自己的長處. 出來工作一段日子, 發現愈來愈同代30歲後的打工仔都會陷入職場樽頸, 既不滿意目前的工作, 不是專業人士資格, 但想換工作但是不知道方向, 又或是根本不敢投入轉職市場. 踏入職場接近十年, 有一定資歷和薪金標準, 換工作的成本自然更大, 用行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