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金剛經》〈法會因由分第一〉云:「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ㄑㄧˊ)樹給(ㄐㄧˇ)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舍衛國】:又名「聞物國」,國王為波斯匿王,亦是佛陀之弟子。《天台金剛般若疏》曰:「舍衛,名聞物國,勝物多出此境。嘉名遠振諸國,故名聞物。」舍衛本是城名,是印度古代城邦國家憍(ㄐㄧㄠ)薩羅國的首都,為別於南方之憍薩羅國,故以城名為國號。釋迦牟尼佛住世期間,多居於此城和摩揭陀國的王舍城,演說諸妙法。

raw-image


  【祇(ㄑㄧˊ)樹】:祇陀太子奉獻的樹林。

  【給(ㄐㄧˇ)孤獨園】:「給孤獨長者」奉獻的園地。

  【祇樹給孤獨園】:舍衛城內有一位富豪長者,名為須達多,性慈善,好施孤苦伶仃之人,故得名「給孤獨」。給孤獨長者原本信奉婆羅門教,一日在王舍城內,聽聞佛說法,即證得第一聖果,發願在舍衛城內營造精舍講堂,恭迎佛陀於舍衛國講經說法,利樂群生。長者選中了波斯匿王的兒子,祇陀太子所擁有的園林。祇陀太子不好意思拒絕,於是出了一道難題,若是給孤獨長者能夠以黃金鋪滿整座園林的地,就以此金為價賣給長者。沒想到一句戲言,長者卻是依言而行,長者耗盡家產,運來一箱又一箱的金箔,以無數金箔遍鋪園中約莫八十頃的土地。祇陀太子大感驚訝,問長者何以能做到這種地步?長者答道:「偉大的佛呀!是大聖人呀!」祗陀太子感動說道:「園中土地,盡滿金箔,已為公得。惟我園中木未貼金箔,仍為我有,吾亦欲以獻佛也。」就這樣,祗陀太子奉獻樹林,給孤獨長者奉獻園地,二人合蓋道場,此處便稱為「祗樹給孤獨園」,簡稱「祗園」。

  釋迦牟尼佛於「祇樹給孤獨園」開演《金剛經》,最後教示眾人:「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說是經已。法會因由在於「給孤獨長者」以及「祇陀太子」發菩提心,一人捐園,一人捐樹,合力建造了「祇樹給孤獨園」的精舍講堂,這是「一念發心,獲福亦爾」。釋迦牟尼佛於祇樹給孤獨園開演《金剛經》,一再教示眾人,當離一切相,所說言辭是因緣說,而非真說,為人演說應作如是觀,不取於相,無所得心,無勝負心,無希望心,無生滅心,如如不動,這是「應化非真,豈得已哉」。佛說是經已,即是「真佛流通,於事畢矣」。《金剛經》的開始與結束,合在一起就是《金剛經六祖口訣》題解〈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所說的:「一念發心,獲福亦爾,應身化物,豈得已哉?真佛流通,於事畢矣。」

母娘慈悲

皈命 無極瑤池大聖西王金母大天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oeln Walker的沙龍
21會員
158內容數
Koeln Walker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0
作詞:南瞻慈惠堂 作曲:SUNO AI 演唱:SUNO AI 主要法義參考:《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金剛經宗通》 -------------------------------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
Thumbnail
2025/04/20
作詞:南瞻慈惠堂 作曲:SUNO AI 演唱:SUNO AI 主要法義參考:《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金剛經宗通》 -------------------------------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
Thumbnail
2025/04/03
歌詞:南瞻慈惠堂 歌曲:SUNO AI 演唱:SUNO A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6jhIS9fTT8諸有發趣菩薩乘者,應如所教住,不住色聲香味觸法, 不隨境轉,不墮諸有,念不成愚離迷情。 愚者何?迷執於境起煩惱。生三毒,造諸業,輪迴六
Thumbnail
2025/04/03
歌詞:南瞻慈惠堂 歌曲:SUNO AI 演唱:SUNO A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6jhIS9fTT8諸有發趣菩薩乘者,應如所教住,不住色聲香味觸法, 不隨境轉,不墮諸有,念不成愚離迷情。 愚者何?迷執於境起煩惱。生三毒,造諸業,輪迴六
Thumbnail
2025/03/25
作詞:南瞻慈惠堂 作曲:SUNO AI 演唱:SUNO AI 歌詞及法義參考:《金剛經百家集註.傅大士偈語》 -------------------------------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
Thumbnail
2025/03/25
作詞:南瞻慈惠堂 作曲:SUNO AI 演唱:SUNO AI 歌詞及法義參考:《金剛經百家集註.傅大士偈語》 -------------------------------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經文導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此段稱為「證信序」,講述了成
Thumbnail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經文導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此段稱為「證信序」,講述了成
Thumbnail
《金剛經》〈法會因由分第一〉云:「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ㄑㄧˊ)樹給(ㄐㄧˇ)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舍衛國】:又名「聞物國」,國王為波斯匿王,亦是佛陀之弟子。《天台金剛般若疏》曰:「舍衛,名聞物國,勝物多出此境。嘉名遠振諸國,故名聞物。」舍衛本是城名,是印度古代城邦國
Thumbnail
《金剛經》〈法會因由分第一〉云:「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ㄑㄧˊ)樹給(ㄐㄧˇ)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舍衛國】:又名「聞物國」,國王為波斯匿王,亦是佛陀之弟子。《天台金剛般若疏》曰:「舍衛,名聞物國,勝物多出此境。嘉名遠振諸國,故名聞物。」舍衛本是城名,是印度古代城邦國
Thumbnail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聞者遊行勝林中、無親搏施與園中,大比丘眾共半三十比丘百。
Thumbnail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聞者遊行勝林中、無親搏施與園中,大比丘眾共半三十比丘百。
Thumbnail
2015.10.8 良因法師 隨筆 高菴勸安老病僧文曰: 「貧道嘗閱藏教,諦審佛意,不許比丘坐受無功之食。生懶墮心,起吾我見。 每至晨朝,佛及弟子持鉢乞食,不擇貴賤,心無高下。使得福者,一切均溥。 後所稱常住者,本為老病比丘,不能行乞者設,非少壯之徒可得而食。 逮佛後,正法世中,亦復如是。
Thumbnail
2015.10.8 良因法師 隨筆 高菴勸安老病僧文曰: 「貧道嘗閱藏教,諦審佛意,不許比丘坐受無功之食。生懶墮心,起吾我見。 每至晨朝,佛及弟子持鉢乞食,不擇貴賤,心無高下。使得福者,一切均溥。 後所稱常住者,本為老病比丘,不能行乞者設,非少壯之徒可得而食。 逮佛後,正法世中,亦復如是。
Thumbnail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 修淨土法門者必讀 * 爾時世尊放眉間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無量世界。還住佛頂。化為金臺如須彌山。十方諸佛淨妙國土。皆於中現。或有國土七寶合成。復有國土純是蓮花。復有國土如自在天宮。復有國土如頗梨鏡。十方國土皆於中現。有如是等無量諸佛國土嚴顯可觀。令韋提希見。
Thumbnail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 修淨土法門者必讀 * 爾時世尊放眉間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無量世界。還住佛頂。化為金臺如須彌山。十方諸佛淨妙國土。皆於中現。或有國土七寶合成。復有國土純是蓮花。復有國土如自在天宮。復有國土如頗梨鏡。十方國土皆於中現。有如是等無量諸佛國土嚴顯可觀。令韋提希見。
Thumbnail
佛說阿彌陀經 * 修淨土法門者必讀 * 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Thumbnail
佛說阿彌陀經 * 修淨土法門者必讀 * 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Thumbnail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聞者遊行勝林中,無親搏施與園中,大比丘眾,共半三十比丘百。
Thumbnail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聞者遊行勝林中,無親搏施與園中,大比丘眾,共半三十比丘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