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賺錢送小孩出國,好嗎?愛與陪伴的抉擇 [送小孩出國-1]

更新於 2024/10/03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文摘:威利閱讀了一篇關於父母選擇是否送孩子出國的文章,其中分享了兩個感人的故事。故事一講述了一對父母在孩子3歲時將其送到美國,但兩代之間的疏遠感加深,反映出陪伴和真正的愛比物質支持更為重要。故事二則描述了一位母親將女兒送到加拿大讀書,雖然學業出色,但母女之間的情感卻變得疏離,這也警示了教育過程中情感交流的重要性。這兩個故事提醒我們,養育孩子需要更多的愛和陪伴,無論我們的選擇是什麼,真實的情感連結至關重要。

大綱:
1.賺錢送小孩出國,好嗎?
2.這位媽媽深感遺憾
3.是否送小孩出國?
4.陪伴的重要性
5.結論

前言:威利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標題是「父母努力賺錢,送小孩出國,將來才有出息,4個晚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06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投資小白貓之旅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投資小白貓之旅,期望用投資新手的觀點看待投資。就像貓咪吃飽睡得很安穩?睏霸吃罐罐,買股的你就該這樣。平時會看投資理財的金融書籍等,也希望與大家分享,這邊主要收錄我的價值投資研究、節目文稿、EXCEL投資工具等、新手投資觀念、讀書心得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00929追求股息犧牲總報酬】今天看到有朋友貼一篇文講到這個主題,文中的回測2011~2022,特選台灣科技優息指數績效落後於台灣加權指數。另外提到這檔指數應該跟與台股電子指數比績效,不但績效不好還比大盤差。如果要用產業來跟大盤比較的話,他那張圖看起來也不太合理。 對於商品的多元觀點是好事 只
有朋友問我Q4市場走勢怎麼看,這個看法很主觀,個人覺得Q3到~Q4往往都是一年中比較好布局的時候,往往都是除權息後價格較低時,Q3各公司季報還未出,通常前景比較不明朗,台股去年Q3是個低點,在更前兩年Q3是個持平情況,Q4才會再往上,這設對於市場週期的觀察。 現況的市場週期的描繪 通膨帶來的升息
【00929不適合系列】最近google上看到很多00929 不適合XXX系列文,看很多討論00929的文章,貌似都寫得怪怪的,很像為了打而打產生的文章。有些提到是打平準金不好,有些是打成分股,有些是批評月配或年化殖利率迷思。其中有一篇文寫到選股邏輯比較寬鬆一些,比較容易給基金經理人可操作的空間太多
【十萬元怎麼投資?】我想的是「滷肉飯要不要加蛋」,不加蛋只要30元,加了要多5元,但是吃的比較飽一點。當年的我只有十萬元,想的是怎麼溫飽,還談不上投資這件事,吃上一口飯,明天可以繼續上班,我想就是最好的投資。 奢侈的念頭 我覺得手上只有十萬元,心裡想著要開始投資,這真是奢侈的一件事情,貌似已經衣
【年薪百萬才能結婚生子】看到網路上討論,認為要年薪百萬才養得起房跟小孩,依照主計薪資平台處的統計,已經是全台受雇員工人數PR80以上的水準,大概只有10幾%的人可以達成。 多餘的煩惱 我想網友可能是想過長輩口上認為的人生,賺錢(銀子)、結婚(妻子)、生子、買房、買車子,因此有所煩惱。據內政部20
投資市值型ETF的投資人,可能沒有在特定時間內的獲得報酬率(尤其市場空頭時期),於是就會想,是不是改買配息型商品比較好?至少每月、每季、每半年、每年,都有可能看到配息,領息開心,尤其是配息的金額比公司發的激怒獎金來的高時,心理的不爽感,好像就好一點。 裁員新聞與領配息有什麼關係?大有關係!
【00929追求股息犧牲總報酬】今天看到有朋友貼一篇文講到這個主題,文中的回測2011~2022,特選台灣科技優息指數績效落後於台灣加權指數。另外提到這檔指數應該跟與台股電子指數比績效,不但績效不好還比大盤差。如果要用產業來跟大盤比較的話,他那張圖看起來也不太合理。 對於商品的多元觀點是好事 只
有朋友問我Q4市場走勢怎麼看,這個看法很主觀,個人覺得Q3到~Q4往往都是一年中比較好布局的時候,往往都是除權息後價格較低時,Q3各公司季報還未出,通常前景比較不明朗,台股去年Q3是個低點,在更前兩年Q3是個持平情況,Q4才會再往上,這設對於市場週期的觀察。 現況的市場週期的描繪 通膨帶來的升息
【00929不適合系列】最近google上看到很多00929 不適合XXX系列文,看很多討論00929的文章,貌似都寫得怪怪的,很像為了打而打產生的文章。有些提到是打平準金不好,有些是打成分股,有些是批評月配或年化殖利率迷思。其中有一篇文寫到選股邏輯比較寬鬆一些,比較容易給基金經理人可操作的空間太多
【十萬元怎麼投資?】我想的是「滷肉飯要不要加蛋」,不加蛋只要30元,加了要多5元,但是吃的比較飽一點。當年的我只有十萬元,想的是怎麼溫飽,還談不上投資這件事,吃上一口飯,明天可以繼續上班,我想就是最好的投資。 奢侈的念頭 我覺得手上只有十萬元,心裡想著要開始投資,這真是奢侈的一件事情,貌似已經衣
【年薪百萬才能結婚生子】看到網路上討論,認為要年薪百萬才養得起房跟小孩,依照主計薪資平台處的統計,已經是全台受雇員工人數PR80以上的水準,大概只有10幾%的人可以達成。 多餘的煩惱 我想網友可能是想過長輩口上認為的人生,賺錢(銀子)、結婚(妻子)、生子、買房、買車子,因此有所煩惱。據內政部20
投資市值型ETF的投資人,可能沒有在特定時間內的獲得報酬率(尤其市場空頭時期),於是就會想,是不是改買配息型商品比較好?至少每月、每季、每半年、每年,都有可能看到配息,領息開心,尤其是配息的金額比公司發的激怒獎金來的高時,心理的不爽感,好像就好一點。 裁員新聞與領配息有什麼關係?大有關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疫情開始幾年沒見的朋友,再次相約卻收到將移居外地的消息。 朋友是名律師,育有三名兒女,放下專業身分,為小孩的教育發展移居。 「就是破釜沉舟的決心。」她說到加拿大做全職媽媽,老公大概找份倉務員的工作,能應付生活基本開銷即可。 我問:「會捨不得自己的事業嗎?」
慧根與「會跟」一樣重要﹗這裡的會跟,以跟到「實力者/非指權力者」解釋。 《孟母三遷》(希望是耳熟能詳的故事)裡,孟子的母親為了他,到處搬家—或許就是今日「文教區」是熱門的房地產熱點的起源?﹗目的就是希望他有優質健康的成長環境。剛開始這個故事只是讓我心存懷疑,真是如此嗎?畢竟我是個從小就和「問題
以前的她世界很小,總圍繞的父母;現在的她世界寬廣,充滿了驚奇與樂趣,該學習信任,放手讓她盡情探索了!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講述了一個母親和她小四兒子對於失落的情感交流。母親擔心讓孩子失落,因為她曾經自己經歷過失落的滋味。文章強調了父母在孩子失落時的陪伴和支持的重要性。這篇文章表達了情感和家庭價值的升華。
Thumbnail
p137學習的非重點 本文,作者開宗明義地說: 「語言學習的重點從來都不是學習語言本身」 作者提到去國外進修時,當時小學二年級,一點英文也不會的女兒也去美國上學。 結果不到四個月,就學會英文,並跟美國小孩一起上課了。 前兩個月,是大量閱讀的課程,並依照程度帶書回去跟父母一起讀。 後兩
Thumbnail
 在漫長人生裡,我們無數的選擇中,影響我們情緒起伏最大的,應該就是伴侶的選擇。但是我們花了很多時間陪孩子做功課學才藝,卻沒有花任何時間教導孩子學習愛情。假如「愛」是一種能力,就應該是可以學習,可以討論的。如果父母與師長不跟孩子談,他們只能自己去碰撞。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孩子在不良環境下的潛在影響,以及家長對孩子教育環境選擇的重要性。透過孟母三遷的故事,探討搬家是否真的是最好的選擇,並進一步思考家長在教育方面的責任。
Thumbnail
前幾天搭乘計程車的時候,司機跟我抱怨以前總是打罵孩子希望他們要好好讀書,否則以後長大就只能去當工人,結果現在小孩學有所成,全部都在美國定居生活,無法陪伴在自己身邊。我感受到一位母親既驕傲但又後悔的矛盾心情,也安慰她說小孩能有好的發展及安穩的家庭應該值得寬慰。 其實,很多父母總是沒有認知到養育小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疫情開始幾年沒見的朋友,再次相約卻收到將移居外地的消息。 朋友是名律師,育有三名兒女,放下專業身分,為小孩的教育發展移居。 「就是破釜沉舟的決心。」她說到加拿大做全職媽媽,老公大概找份倉務員的工作,能應付生活基本開銷即可。 我問:「會捨不得自己的事業嗎?」
慧根與「會跟」一樣重要﹗這裡的會跟,以跟到「實力者/非指權力者」解釋。 《孟母三遷》(希望是耳熟能詳的故事)裡,孟子的母親為了他,到處搬家—或許就是今日「文教區」是熱門的房地產熱點的起源?﹗目的就是希望他有優質健康的成長環境。剛開始這個故事只是讓我心存懷疑,真是如此嗎?畢竟我是個從小就和「問題
以前的她世界很小,總圍繞的父母;現在的她世界寬廣,充滿了驚奇與樂趣,該學習信任,放手讓她盡情探索了!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講述了一個母親和她小四兒子對於失落的情感交流。母親擔心讓孩子失落,因為她曾經自己經歷過失落的滋味。文章強調了父母在孩子失落時的陪伴和支持的重要性。這篇文章表達了情感和家庭價值的升華。
Thumbnail
p137學習的非重點 本文,作者開宗明義地說: 「語言學習的重點從來都不是學習語言本身」 作者提到去國外進修時,當時小學二年級,一點英文也不會的女兒也去美國上學。 結果不到四個月,就學會英文,並跟美國小孩一起上課了。 前兩個月,是大量閱讀的課程,並依照程度帶書回去跟父母一起讀。 後兩
Thumbnail
 在漫長人生裡,我們無數的選擇中,影響我們情緒起伏最大的,應該就是伴侶的選擇。但是我們花了很多時間陪孩子做功課學才藝,卻沒有花任何時間教導孩子學習愛情。假如「愛」是一種能力,就應該是可以學習,可以討論的。如果父母與師長不跟孩子談,他們只能自己去碰撞。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孩子在不良環境下的潛在影響,以及家長對孩子教育環境選擇的重要性。透過孟母三遷的故事,探討搬家是否真的是最好的選擇,並進一步思考家長在教育方面的責任。
Thumbnail
前幾天搭乘計程車的時候,司機跟我抱怨以前總是打罵孩子希望他們要好好讀書,否則以後長大就只能去當工人,結果現在小孩學有所成,全部都在美國定居生活,無法陪伴在自己身邊。我感受到一位母親既驕傲但又後悔的矛盾心情,也安慰她說小孩能有好的發展及安穩的家庭應該值得寬慰。 其實,很多父母總是沒有認知到養育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