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寶寶不可不知關於視力的12個秘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興高采烈迎來新生命後,便是一堆煩惱接踵而來!

一下子擔心孩子飲食、一下子擔心孩子睡眠、一下子擔心孩子的生長發育、還要擔心孩子視力與聽說表達,再來擔心身高、交際、學業......

關於寶寶視力問題,驗光師媽媽這裡提供12個冷知識給大家。

12個寶寶視力冷知識

1. 寶寶出生是大遠視

寶寶剛出生時的水晶體較大人來的圓,因此屈光力很強。
而寶寶的眼球前到後的眼軸長約17mm(大人眼軸長24mm)。

剛出生的寶寶,量測出來的度數在+2.00~+2.50D
而到六歲左右,會回復正常視力。
此過程為正視化!

不過不用擔心寶寶遠視的問題,他們調節很強
隨著月齡增長,他們依舊可以看得到親愛的爸爸跟媽媽喔~
2. 剛出生的BABY看起來有點鬥雞眼


很多新手父母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寶寶看起來鬥雞眼,卻不知道是否正常

這個現象是正常的喔~
因為寶寶的鼻骨與額骨沒長好,鼻骨與額骨,會隨著寶寶月齡增長而慢慢發育完成,鬥雞眼現象也會跟著消失

媽媽自己的孩子大約在六、七個月大時,鬥雞眼的問題就改善很多了!

各位父母親可以多多觀察,如果月齡差不多了,卻還沒改善,請務必前往眼科、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

媽媽也有遇到朋友的孩子一歲半了,仍有這個現象,朋友帶寶寶進一步去醫院檢查,結果是寶寶的雙眼眼距過長,因此鬥雞眼現象還尚未消失
也因為檢查過了,朋友安心了很多!就等孩子再大一點,鬥雞眼現象慢慢消失啦~

關於寶寶鬥雞眼的問題,之前已經寫過一篇完整的文章來介紹,有興趣的可以直接點選下方連結↓↓↓

☆視光☆ 寶寶鬥雞眼,媽媽應該怎麼處理呢?|嬰幼兒假性內斜視

3. 如果開閃光燈拍寶寶,眼睛出現白白的一顆圓形

raw-image

這張照片是手機開閃光燈時,拍到的眼睛

正常眼睛會是寶寶右眼(您的左手邊)。

一般而言,很少父母會使用閃光燈為自己的孩子照相,如果拍到像上圖的情形,請即刻送醫
可能是視網膜母細胞瘤!

4. 寶寶眼球也有幹細胞

存在在眼球輪部(黑眼珠與白眼球的交界處)

5. 寶寶如果出生即患有小眼症,通常腦也會有狀況

因為當寶寶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最一開始,眼睛跟腦袋是一起發育的,之後才分開
因此出生時遇到小眼症、或無眼球症,有極大的可能是腦部發育的狀況,請即刻尋求專業醫生的協助喔!

6. 弱視是什麼?

弱視英文:lazy eyes
也就是懶惰眼
大腦依賴好眼,導致另一隻眼睛偷懶,逐漸形成弱視

什麼情況會造成弱視:視力有問題而不矯正
視力問題諸如:眼皮下垂遮住瞳孔、斜視、近視、遠視、散光

預防弱視的方式只有一個:配合醫生治療、並且訓練較弱的眼睛!

通常有在黃金治療期(6歲以前)尋求專業協助與訓練,雙眼多能回復正常。
但散光、真性近視則很難歸零,這一點父母得先有一定了解!

7. 如何預防近視?

目前研究下來最有效的是一天帶孩子從事戶外運動2小時
而太陽光要達到一定的強度,還可以預防眼軸增長(也就是近視)
不要擔心,在孩子還沒到一定年齡前
寶寶在外的時間很難超過兩個小時
不要亂買寶寶太陽眼鏡

危險又對護眼沒有太大幫助
只需要避開11-14時,紫外線正強烈的時段
若非該時段不可,建議戴遮陽帽即可

媽媽自己實測,一次帶出去一個小時已經很累了(1y4m20)

減少孩子閱讀時間、近距離玩遊戲的時間
眼球是有彈性的,真正導致近視的主因是【內聚】,也就是看近距離時,雙眼往鼻樑靠近(大人也有)
此時會將眼球拉長
長期以往,就會導致近視

因此我們整理一下預防近視的大原則:
(1) 每日戶外活動時間2小時
(2) 減少近距離用眼時間(包含閱讀、玩玩具)

注意❗️❗️❗️
如果您的寶貝有點散瞳,請務必預防日曬,只要望遠即可喔❗️❗️❗️
如果散瞳了再加上日曬,瞳孔無法調整成適當大小,反而會導致過量紫外線進入眼球,造成眼球不可逆的傷害❗️❗️❗️

8. 什麼算近距離?

如果給一個表定數字:40公分以內
成人也是如此喔

如果是給相對距離:手掌握拳,手背中指最高點到手肘的距離

9. 視力出現問題怎麼辦?

配合醫生!配合醫生!配合醫生!

該戴眼鏡就戴眼鏡,點散瞳劑就點散瞳劑
目前幾乎都是提供低劑量的散瞳劑
可以有效避免副作用→畏光

如果孩子出現畏光情形,建議與主治醫生討論看看,是否有其他方式可以改善。

10. 看電視會不會導致近視?

看距離而定!
保持一定距離,就不會近視,越遠越安全

但接觸電視的聲光,會導致孩童其他狀況,如注意力較不易集中,父母還是不可不注意!

11. 寶寶需要補充葉黃素嗎?

我們需要先知道什麼是葉黃素
葉黃素在視網膜上,主要功用是與藍光結合,保護視網膜的,為一種抗氧化物質
而在孕期時,母體的葉黃素會大量轉移到寶寶身上
因此,只要不"過量"接觸藍光,就不需要額外補充

12. 天然食材有葉黃素嗎?

有的!地瓜葉富含葉黃素,含量不輸金盞花喔!
玉米黃素也很重要,南瓜、玉米的含量也很多喔~

raw-image

從小擊敗惡視力-2020/05/08基隆安樂親子館演講內容|基隆親子館、潮境公園不專業遊記一文中,開頭的投影片為之前受邀親子館防治近視演講而製作的,可以直接點擊瀏覽喔~


avatar-img
13會員
33內容數
星飛 StarFly 從星出發 飛出無限 透過有限的星盤 飛出無限的可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父愛如山, 從嬰幼兒時期至現在阿爸為的我這視障孩子所做的種種
Thumbnail
昨晚一夜好眠,一直睡到天快亮了才被窗外的雨聲吵醒,這雨來又快又急,此時打開窗戶迎面而來的是一陣混有雨水味道的涼風,望向窗外的雨滴仍然滴滴答答的響個不停,好吧!就不要再賴床了,起床分享一下兒童教育的一些看法吧~ 現代人因為育兒觀念較為先進,從懷孕初期就開始注意營養均衡,要補充葉酸及孕婦維生素等等,也
Thumbnail
【0個月】視力範圍 20~30公分 只能看出黑、白、灰三種顏色的模糊影像,需要明暗對比清晰才能看清楚輪廓。視線範圍只有眼前20~30公分的人臉和物品,且眼睛會追著光源跑。 可以經常變換嬰兒床的位置,從各個方向給寶寶自然光刺激。 此外,由於寶寶躺著時會經常盯著日光燈,所以如果寶寶
Thumbnail
初診狗友院J院介紹來看眼睛,主訴是眼睛突然變白、好像會痛。
Thumbnail
最近我們進行了這學期的視力檢查, 進入大班的孩子視力狀況都有達到發展階段, 還有孩子很自豪地說著自己的眼睛很厲害,可以看很遠的地方呢! 而在進行視力檢查的同時,我們也會做立體感的檢測; 立體感是什麼,就是對眼睛辨別四周物體間的有關距離、深度和體積的分辨能力。 而有資料指出立體感對
作為一個新手媽媽,我發現面對寶寶的感覺統合失調問題是一個挑戰,但同時也是一個機會來學習和成長。 一開始當我發現寶寶不太會對外界刺激產生反應時,我覺得非常焦慮又無助,很擔心是感覺統合失調。後來我很努力尋找解決方法,找到了一些能有效培養感覺統合能力的方法,讓我和寶寶一同走過這段旅程。
Thumbnail
  複習到發展的粗細原則,提醒了我剛升班的一歲四個月小朋友要先選擇粗動作發展的教具,並且還不太會收教具是正常,偶爾可以予以示範協助。   關於剛出生的寶寶發展,出生數周內即出現學習和記憶能力,剛出生兩三週大的嬰兒的知覺部分,就能模仿成人臉部反應,所以這時就應該多注意自己的表情,要多對寶寶微笑。   
Thumbnail
因為嬰兒睡眠週期的輪替性不同,寶寶睡著後很快就進入了深層睡眠,然後才是淺層睡眠,於是有很多父母說:「天呀!我家寶寶超淺眠,睡一下就醒!」,或是「是不是我家寶寶不需要睡很多?」,或是「我家寶寶是不是特別難帶?!」其實家長的擔心不一定是真的,很多時候寶寶都很正常、也並不是高需求或是高敏感寶寶!
Thumbnail
父愛如山, 從嬰幼兒時期至現在阿爸為的我這視障孩子所做的種種
Thumbnail
昨晚一夜好眠,一直睡到天快亮了才被窗外的雨聲吵醒,這雨來又快又急,此時打開窗戶迎面而來的是一陣混有雨水味道的涼風,望向窗外的雨滴仍然滴滴答答的響個不停,好吧!就不要再賴床了,起床分享一下兒童教育的一些看法吧~ 現代人因為育兒觀念較為先進,從懷孕初期就開始注意營養均衡,要補充葉酸及孕婦維生素等等,也
Thumbnail
【0個月】視力範圍 20~30公分 只能看出黑、白、灰三種顏色的模糊影像,需要明暗對比清晰才能看清楚輪廓。視線範圍只有眼前20~30公分的人臉和物品,且眼睛會追著光源跑。 可以經常變換嬰兒床的位置,從各個方向給寶寶自然光刺激。 此外,由於寶寶躺著時會經常盯著日光燈,所以如果寶寶
Thumbnail
初診狗友院J院介紹來看眼睛,主訴是眼睛突然變白、好像會痛。
Thumbnail
最近我們進行了這學期的視力檢查, 進入大班的孩子視力狀況都有達到發展階段, 還有孩子很自豪地說著自己的眼睛很厲害,可以看很遠的地方呢! 而在進行視力檢查的同時,我們也會做立體感的檢測; 立體感是什麼,就是對眼睛辨別四周物體間的有關距離、深度和體積的分辨能力。 而有資料指出立體感對
作為一個新手媽媽,我發現面對寶寶的感覺統合失調問題是一個挑戰,但同時也是一個機會來學習和成長。 一開始當我發現寶寶不太會對外界刺激產生反應時,我覺得非常焦慮又無助,很擔心是感覺統合失調。後來我很努力尋找解決方法,找到了一些能有效培養感覺統合能力的方法,讓我和寶寶一同走過這段旅程。
Thumbnail
  複習到發展的粗細原則,提醒了我剛升班的一歲四個月小朋友要先選擇粗動作發展的教具,並且還不太會收教具是正常,偶爾可以予以示範協助。   關於剛出生的寶寶發展,出生數周內即出現學習和記憶能力,剛出生兩三週大的嬰兒的知覺部分,就能模仿成人臉部反應,所以這時就應該多注意自己的表情,要多對寶寶微笑。   
Thumbnail
因為嬰兒睡眠週期的輪替性不同,寶寶睡著後很快就進入了深層睡眠,然後才是淺層睡眠,於是有很多父母說:「天呀!我家寶寶超淺眠,睡一下就醒!」,或是「是不是我家寶寶不需要睡很多?」,或是「我家寶寶是不是特別難帶?!」其實家長的擔心不一定是真的,很多時候寶寶都很正常、也並不是高需求或是高敏感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