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強化全攻略》:一本書搞懂「記憶」!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一開始被書名《記憶強化全攻略》微微誤導,以為是本教你怎麼增強記憶力的工具書,但其實它比較像記憶的科普書。當然,裡面不乏各類增強記憶的技巧,但也談了許多記憶的腦科學和相關軼事。但這樣陰錯陽差的後果便是讀起來比預期好看,挺過癮(笑)!

以下分 4 段來介紹這本書。首先會先聊聊為何記憶對身而為人的我們很重要;接著會探討我們到底是怎麼生成記憶的;然後會討論記憶的不可靠性;最後再來分享一些增強記憶力的簡單方法。

【記憶為何重要】

在這人手一機且網路普及的年代,有什麼事問 Google 就好,「記憶」這玩意兒還重要嗎?

關於記憶,修辭學家達.西格諾有段精闢的形容:

透過記憶,我們回想過去、理解現在並思考未來。

事實上,記憶是形成「自我」的重要關鍵。書中的第一章標題是這樣下的:「人生從形成記憶開始,也從記憶的瓦解結束」。記憶對我們的個人認同至關重要。此外,它也是構成有意識經驗的基礎。如果失去記憶,「自我」就會產生變化甚至是消失。

書中提到的英國音樂家克萊夫.韋爾林就是很經典的例子。他因為感染腦炎,大腦受到嚴重損傷,結果從此無法形成新的記憶(一件事只能記十秒)。更糟的是他也失去了回憶往事的能力。

在病房中,他會不斷在筆記本上寫下這句話:「昏迷了多年後,我第一次完全清醒。」要是有人指出內容重複了,他會生氣地說:「我不知道前面那些是誰寫的。總之不是我。」於是乎,他成了真正活在「當下」的人,只能永遠被困在當前十秒的小圈圈裡。

當然,一般人鮮少遭遇如此嚴重的記憶傷害。但記憶力依舊是個重要的指標。你的記憶力越好,意味著大腦處理資訊的效率越好。換句話說,記憶廣度其實會直接反映出大腦的表現。固然,我們不需要背下幾百位數的圓周率。但多多鍛鍊記憶力總是有利無弊。

記憶形成了自我

【我們如何形成記憶】

記憶感覺虛無飄渺,但又存在地如此真切。究竟我們是怎麼生成記憶的呢?

一般來說,我們會透過以下三個程序來形成記憶。

  1. 多重編碼
    我們會用上各種感官來幫助記憶事物,這就是所謂「多重」編碼。
  2. 組織
    大腦會賦予事物意義,讓我們能更好地記住事情。
  3. 聯想
    把上面兩個程序組合起來就是所謂的聯想。聯想力越強,記憶就越持久。

上面說的是大腦建構記憶的程序。那具體來說,我們的大腦是怎麼形成記憶的呢?這邊就必須要來說說記憶的腦科學。

當我們接觸到外在刺激時會產生一條電流,接著出現電化學訊號。這訊號會沿著神經元外延快速傳遞給下個神經元。大腦會反覆操作這過程,並評估需要用多少個神經元來形成該項記憶。所以記憶確實是儲存在咱們的大腦中。

書中提到,每個人都會以不同的方式去體驗世界。因此,每個人經驗後所生成的記憶晶格網路也都不同,可說是「一個經驗,各自記憶」。另外,神經網路每天都會持續變化,因此我們的記憶每天其實都會以微妙地方式改變。

記憶就存在我們的突觸神經中

【記憶未必可靠】

如同前面說的,記憶其實隨時在變化。換句話說,很多時候我們腦袋瓜裡記下的東西,並沒有你以為的那麼「可靠」。

比方說,我們常會產生假記憶而不自覺。有研究人員運用一些偽造照片,故意欺騙受試者說他們童年曾「溺水被救生員帶上岸」或「被惡狗攻擊」。結果有一半的成年人會說自己有那些經歷。這狀況被科學家稱之為「記憶變形」。

糟糕的是,如此誤導技巧甚至會被應用到法院攻防上。不管律師或檢察官都可能有意無意地引導,讓案件朝對自身有利的方向發展。法律上稱這狀況為「證詞汙染」。像是如果律師把「撞到」改為「衝撞」,目擊者就會更容易聯想到肇事車子超速過快。

我們的記憶就是這麼容易受到暗示而改變。因此,記憶失真專家布勞恩—拉圖爾說:

生命就是一場改變記憶的實驗;記憶不斷被新資訊給改造。

看到這邊,你應該已經意識到記憶有多麼脆弱。更麻煩的是,不單是個人記憶會被改變,連集體也難以倖免。

書中舉九一一事件為例。在 2001 年當時,美國民眾普遍認為報復是合理且必要的行動。但在 2021年美軍倉促從阿富汗撤軍時,有許多民眾反而開始懷疑當年的報復是否適當。

上面的狀況或許還只是認知上的轉變。但現在有個更嚴重的狀況:錯誤訊息會改變人們對事件的感受與觀感。這在社群興起的現在是個大問題。我們的生活充斥著越來越多假新聞,許多人受到這樣海量錯誤資訊的薰陶,最後就形塑出虛假的共同記憶。像前些日子 COVID 的疫苗陰謀論就造成很大的傷害。

如此塑造記憶的工程,極權國家玩得更是如果純青。像普丁就利用所謂的「俄羅斯敘事」來強化侵入烏克蘭的合理性。讓人不禁想到《一九八四》那句名言:

誰控制著過去,就控制著未來。誰控制著未來,誰就控制著過去。

老大哥不只看著你還會改變你的記憶

【記憶小撇步】

好的,說完沉重的部分,最後不免俗還是要來說說怎麼增強記憶,來個正向結尾(?)

書中講了非常多專業的記憶方法。但這些方式操作起來較複雜,這篇小文沒法好好講清楚,大家有興趣可以自己到書中研究。這邊想挑些比較一般性、好操作的內容和大家分享。

  • 午睡
    睡眠時大腦會強化編碼較鬆散的記憶。所以午睡可說是增加記憶力的良藥。
  • 吃黑巧克力
    巧克力含有黃酮類化合物,能促進大腦血液循環,增加記憶力。
  • 微運動
    運動能促進突觸連結和認知韌性。就算是低強度運動(如做家事)也有效。
  • 讀小說
    讀小說對記憶很有幫助。因為讀者必須記住故事的各種角色與情節發展。

多讀讀小說吧

【後記】

書中有個段落讓我很有感觸。作者說,記憶其實是有「共享」效應。比方說伴侶就很容易共享彼此相處的記憶。當兩人分開(如分手),這樣的共享記憶就會弱化甚至是消失。

像作者在寫這本書時妹妹不幸過世,他因此對於許多過去兩人相處回憶產生不確定,但再也沒人可以和他一同確認了。剛好我媽媽前陣子離開,我覺得我的家庭記憶與某一部份的自己好像也跟著流逝了……

最後突然感傷了起來。總之這是本好書(好跳),還是推。不要只把它當成工具書,抱著對「記憶」這主題的好奇心,到這本書裡好好沉浸、探索吧!


raw-image

↓↓也歡迎大家來追蹤〈姆斯的閱讀空間〉的臉書、哀居和Podcast↓↓

姆斯的閱讀空間 FB
姆斯的閱讀空間 IG
姆斯的閱讀空間 Podcast
avatar-img
193會員
238內容數
分享讀書所感,期望藉由書寫梳理自己的思考,透過文字與他人產生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姆斯的閱讀空間 的其他內容
這本書的作者是獨角獸計畫發起人李惠貞。先前讀過她的《給未來的讀者》,大愛。這次回頭讀了她較早出的《成為自由人》,同樣超愛。李惠貞以自身經歷為基底,細細柔談「自由」這個主題。
今天要來分享《白夜行》這部對我來說非常重要的作品。作者東野圭吾是響噹噹的當代日本推理大家。曾以《嫌疑犯X的獻身》獲得直木賞。但在我心中他最經典作品還是《白夜行》,因為它是讓我重返「閱讀」的關鍵之書。
前些日子媽媽離世,整個人陷入難以消化的巨大悲傷中。那時在限動上問有沒有推薦親人去世可以看的書,收到許多回饋。所以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繼續前行,悲傷就不會是盡頭》這本在情緒墜谷時接住我的好書。希望能給遇到類似狀況的人一點力量!
覺得書名的「閉嘴」二字相當吸睛。現在市面上充斥各種教你怎麼說話的書籍、課程。在如此強調表達的年代,竟有本書說要教你閉嘴,讓人相當好奇《閉嘴的藝術》是在賣什麼碗糕。
這本《幽魂訥訥》是從台北書展帶回的散文集。對作者顏訥算久仰大名。當初是因聽了Podcast 違章女生lalaland 而知道她的。因為一直是「只聞其聲」,所以在印刻攤位看到這本書時就很期待地買單,想瞧瞧她散文是長什麼樣子!
今天比較特別,想一次跟大家介紹兩本書:《你是一塊黏土》和《凡日》。這二書是前些日子到台北散心時在朋丁巧遇的作品。第一眼瞧見它們就覺得太可愛吧!迷你到兩本一同躺在手掌上都沒問題。
這本書的作者是獨角獸計畫發起人李惠貞。先前讀過她的《給未來的讀者》,大愛。這次回頭讀了她較早出的《成為自由人》,同樣超愛。李惠貞以自身經歷為基底,細細柔談「自由」這個主題。
今天要來分享《白夜行》這部對我來說非常重要的作品。作者東野圭吾是響噹噹的當代日本推理大家。曾以《嫌疑犯X的獻身》獲得直木賞。但在我心中他最經典作品還是《白夜行》,因為它是讓我重返「閱讀」的關鍵之書。
前些日子媽媽離世,整個人陷入難以消化的巨大悲傷中。那時在限動上問有沒有推薦親人去世可以看的書,收到許多回饋。所以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繼續前行,悲傷就不會是盡頭》這本在情緒墜谷時接住我的好書。希望能給遇到類似狀況的人一點力量!
覺得書名的「閉嘴」二字相當吸睛。現在市面上充斥各種教你怎麼說話的書籍、課程。在如此強調表達的年代,竟有本書說要教你閉嘴,讓人相當好奇《閉嘴的藝術》是在賣什麼碗糕。
這本《幽魂訥訥》是從台北書展帶回的散文集。對作者顏訥算久仰大名。當初是因聽了Podcast 違章女生lalaland 而知道她的。因為一直是「只聞其聲」,所以在印刻攤位看到這本書時就很期待地買單,想瞧瞧她散文是長什麼樣子!
今天比較特別,想一次跟大家介紹兩本書:《你是一塊黏土》和《凡日》。這二書是前些日子到台北散心時在朋丁巧遇的作品。第一眼瞧見它們就覺得太可愛吧!迷你到兩本一同躺在手掌上都沒問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透過閱讀《超牢記憶法》所學到的提升記憶力的技巧,包括提取練習、間隔學習以及交錯學習等方法。透過自我測試及定期回顧,能有效深化長期記憶,克服記憶力不佳的困擾。這些方法促使作者在學習中取得顯著進步,希望能對讀者有所幫助。
Thumbnail
左右腦,左腦: 語言功能、數學、邏輯問題,詮釋家,捏造細節或自圓其說,注重邏輯和次序,如果某是不合哩,會自行編造一套蠻合理說詞;右腦: 空間認知,觸碰、視覺-動作協調任務,實事求是。 你過去的記憶力是不可靠的,你會對當下環境的認知有所選擇性,大腦會填入許多不切實際的細節,而漏掉一些可能很重要的
Thumbnail
1. 什麼是記憶力 記憶力是人腦儲存、保留和回憶信息的能力。它是我們學習、思考和日常生活的基礎。記憶可以分為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短期記憶容量有限,通常只能保留幾秒到幾分鐘。長期記憶則可以儲存大量信息,並保留很長時間。良好的記憶力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效地學習新知識、解決問題和完成各種任務。 2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解了創傷記憶的概念,並介紹了作者彼得·列文的身體經驗治療方法,強調了程序性記憶在創傷治療中的重要性。此外,還提供了SIBMA模式作為治療創傷記憶的技巧。然而,單靠閱讀這本書可能不夠,因此建議尋求專業幫助。書中的內容偏深,不易理解,但認為理解創傷記憶的運作過程是療癒的第一步。
Thumbnail
人之於動物最大的區別,在於人類會思考,而對於人類而言,記憶是思考的基礎,是思考的載體,如果沒有記憶本身,那人類又如何思考,如何從中提取自己所需的知識。 失去記憶=失去思考能力+情感交流的能力
Thumbnail
從小開始,遺忘是為人最大的不是之一。讀書忘了內容是不用功;工作忘了不重要的細節是不用心;忘了朋友生日或情人間的紀念日更是死罪。但其實遺忘,是大腦的自我保護機制。這本書從科學中大腦的組成和運作開始,講述記憶的形成到遺忘的成因。作者更告訴你痛苦愈想忘記愈難放手不是詩,而是你自己一手造成。
Thumbnail
大腦無法記住零碎片段的訊息,通常必須把那些新的資訊跟腦中原本已記住,也就是已經存在的訊息連結,才能永遠記錄下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的大腦很喜歡自己編故事,也就是我們潛意識中會不斷地把外界的訊息合理化,那些零零碎碎的訊息,大腦自己會去從原本已有的背景知識以及經驗中,去提取相關的訊息來填
Thumbnail
   本書根據心理學、神經生物學扭轉我們對遺忘的迷思,也破除了對遺忘的焦慮恐懼;理解「記憶」和「遺忘」的和諧運作如何讓我們擁有清醒的頭腦與健康。
Thumbnail
我們如何形成記憶,記憶我如何塑造我們?精神病學家探索解析大腦記憶之謎。 Veronica O’Keane (薇洛妮卡.歐金).遠足文化.2021/12.潘昱均譯   推薦給: ❦ 有一點生醫背景知識且欲強烈理解「記憶到底是什麼生理現象」的人 作者Veronica O’Keane是柏林三一
Thumbnail
大腦是負責記憶的最重要角色,作為記憶的核心是海馬,但不是海中生物,而是所謂的海馬迴。對我們的學習和記憶能力有著關鍵。書中作者提到,其他同學像成績優異的人詢問問題,他們多次教導別人後,大腦藉由反覆的輸入及輸出,相較於其他同學之下,成績優異的人在考試時,答題正確率相對高,這就是大腦的功能。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透過閱讀《超牢記憶法》所學到的提升記憶力的技巧,包括提取練習、間隔學習以及交錯學習等方法。透過自我測試及定期回顧,能有效深化長期記憶,克服記憶力不佳的困擾。這些方法促使作者在學習中取得顯著進步,希望能對讀者有所幫助。
Thumbnail
左右腦,左腦: 語言功能、數學、邏輯問題,詮釋家,捏造細節或自圓其說,注重邏輯和次序,如果某是不合哩,會自行編造一套蠻合理說詞;右腦: 空間認知,觸碰、視覺-動作協調任務,實事求是。 你過去的記憶力是不可靠的,你會對當下環境的認知有所選擇性,大腦會填入許多不切實際的細節,而漏掉一些可能很重要的
Thumbnail
1. 什麼是記憶力 記憶力是人腦儲存、保留和回憶信息的能力。它是我們學習、思考和日常生活的基礎。記憶可以分為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短期記憶容量有限,通常只能保留幾秒到幾分鐘。長期記憶則可以儲存大量信息,並保留很長時間。良好的記憶力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效地學習新知識、解決問題和完成各種任務。 2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解了創傷記憶的概念,並介紹了作者彼得·列文的身體經驗治療方法,強調了程序性記憶在創傷治療中的重要性。此外,還提供了SIBMA模式作為治療創傷記憶的技巧。然而,單靠閱讀這本書可能不夠,因此建議尋求專業幫助。書中的內容偏深,不易理解,但認為理解創傷記憶的運作過程是療癒的第一步。
Thumbnail
人之於動物最大的區別,在於人類會思考,而對於人類而言,記憶是思考的基礎,是思考的載體,如果沒有記憶本身,那人類又如何思考,如何從中提取自己所需的知識。 失去記憶=失去思考能力+情感交流的能力
Thumbnail
從小開始,遺忘是為人最大的不是之一。讀書忘了內容是不用功;工作忘了不重要的細節是不用心;忘了朋友生日或情人間的紀念日更是死罪。但其實遺忘,是大腦的自我保護機制。這本書從科學中大腦的組成和運作開始,講述記憶的形成到遺忘的成因。作者更告訴你痛苦愈想忘記愈難放手不是詩,而是你自己一手造成。
Thumbnail
大腦無法記住零碎片段的訊息,通常必須把那些新的資訊跟腦中原本已記住,也就是已經存在的訊息連結,才能永遠記錄下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的大腦很喜歡自己編故事,也就是我們潛意識中會不斷地把外界的訊息合理化,那些零零碎碎的訊息,大腦自己會去從原本已有的背景知識以及經驗中,去提取相關的訊息來填
Thumbnail
   本書根據心理學、神經生物學扭轉我們對遺忘的迷思,也破除了對遺忘的焦慮恐懼;理解「記憶」和「遺忘」的和諧運作如何讓我們擁有清醒的頭腦與健康。
Thumbnail
我們如何形成記憶,記憶我如何塑造我們?精神病學家探索解析大腦記憶之謎。 Veronica O’Keane (薇洛妮卡.歐金).遠足文化.2021/12.潘昱均譯   推薦給: ❦ 有一點生醫背景知識且欲強烈理解「記憶到底是什麼生理現象」的人 作者Veronica O’Keane是柏林三一
Thumbnail
大腦是負責記憶的最重要角色,作為記憶的核心是海馬,但不是海中生物,而是所謂的海馬迴。對我們的學習和記憶能力有著關鍵。書中作者提到,其他同學像成績優異的人詢問問題,他們多次教導別人後,大腦藉由反覆的輸入及輸出,相較於其他同學之下,成績優異的人在考試時,答題正確率相對高,這就是大腦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