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是個不斷重新建構的歷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大腦無法記住零碎片段的訊息,通常必須把那些新的資訊跟腦中原本已記住,也就是已經存在的訊息連結,才能永遠記錄下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的大腦很喜歡自己編故事,也就是我們潛意識中會不斷地把外界的訊息合理化,那些零零碎碎的訊息,大腦自己會去從原本已有的背景知識以及經驗中,去提取相關的訊息來填補,然後構成一個合理的故事。

    同時也因為記憶是個不斷重新建構的歷程,再加上我們理解,或我們相信的事情才會進入我們的意識,這種選擇不是根據於是否合乎理性或客觀或科學,這也形成即便科學這麼進步的時代,還是有很多人腦袋還似乎活在一千年前般那麼不可理喻,同時也有人說,謊話說一百次就會變真話,至少很多人就會信以為真,因為一個故事不斷被重複,一次一次增加細節,大腦的想像力就會讓我們以為這是真的發生過的事情。

    什麼是值得我們留存的記憶?除了個人生命與人互動的美好經驗之外,還有一種往往被我們忽略,也就是基於人類同為地球生命一份子的天性,那種潛藏在基因裡,來自荒野大自然的呼喚。

    在美國西部拓荒時期,有位印地安酋長寫給美國的白人政府的一封信,其中有段話這麼說:「要在你心中長保對大地的記憶,在你心中長存大地的原貌,並像神愛護我們一樣地愛護大地。你和我們一樣,是這片大地的一部分。這片大地對我們是珍貴的,它對你也是珍貴的。」

    有許多研究都顯示,腦部的海馬迴區域跟處理記憶及空間訊息有關,因此海馬迴受損很可能會造成失憶症。

    而失憶症的病人不只會忘記過去,他們也沒有辦法想像未來。他們並不是無法描繪事物的細節,而是沒有辦法將所有細節串起來,拼成一個完整的圖像,或許是因為腦部理解空間的區域,也就是海馬迴失去功能所導致。

    腦神經損傷的人因為病變的位置不同而會有不同種類的記憶障礙,但是對於像你我即使大腦運作正常的人來說,生活中最困擾的大概就是忘掉別人的姓名,或者東西的專有名詞。而且最無奈的是,明明屬於那個人的一切記憶都栩栩如生,他長得怎麼樣,上次說過什麼話,出過什麼糗事,全都記得一清二楚,偏偏就是忘了他的名字。

    有學者認為,因為當我們要提取某個記憶,必須從分散各部分的零碎訊息匯整時,名字是資訊處理線上的最後一站。比如說,你想起你的同事時,你會想到他喜歡聽爵士樂,愛喝可樂吃炸雞……等等,但是你的大腦裡具有這些訊息單元的人不止你同事一個人,因此這些有額外連接點的單元比只連到一個人專屬的名字,這個單一單元容易被活化。

    名字或其他的專有名詞不好記,是來自於他的特殊性,沒有更多的神經被強化,所以活化的速度就很慢。尤其人的名字特別不好記,因為名字基本上是沒有意義的,而通常大腦的運作是會把沒有意義的東西忘掉,只保留有意義的。所謂有意義就是能跟我們大腦裡已建構好的神經迴路作連結,連結愈多,愈不容易忘,也愈容易被提取。

    通常我們對災難或者不幸的記憶,比開心快樂的事,更不容易遺忘,因為若從演化的角度來看,記得那些會使自己受傷害的事情,比較容易在充滿危險的世界裡活下來,因此會把相關的基因遺傳給後代,所以大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想起負面的記憶機會比較多,所以負面情緒會比正面情緒出現的頻率高。因此我們要刻意地努力,才能常常擁有快樂的心情。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5K會員
2.2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7
有時候在家沒事的時候,會到已離巢的AB寶房間,隨意翻閱房間裡面兩面書牆裡的書。 這些書有七成是我沒看過的,有三成是我看過推薦給她們看或者暫時借擺放在她們的書櫃裡的書。 今天隨手翻閱盧建彰導演寫的「感動,才有影響力」居然看到他寫到他們全家都喜歡看球賽的故事裡有提到我:「我以前不懂,以為只是爸爸喜歡
Thumbnail
2025/04/27
有時候在家沒事的時候,會到已離巢的AB寶房間,隨意翻閱房間裡面兩面書牆裡的書。 這些書有七成是我沒看過的,有三成是我看過推薦給她們看或者暫時借擺放在她們的書櫃裡的書。 今天隨手翻閱盧建彰導演寫的「感動,才有影響力」居然看到他寫到他們全家都喜歡看球賽的故事裡有提到我:「我以前不懂,以為只是爸爸喜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左右腦,左腦: 語言功能、數學、邏輯問題,詮釋家,捏造細節或自圓其說,注重邏輯和次序,如果某是不合哩,會自行編造一套蠻合理說詞;右腦: 空間認知,觸碰、視覺-動作協調任務,實事求是。 你過去的記憶力是不可靠的,你會對當下環境的認知有所選擇性,大腦會填入許多不切實際的細節,而漏掉一些可能很重要的
Thumbnail
左右腦,左腦: 語言功能、數學、邏輯問題,詮釋家,捏造細節或自圓其說,注重邏輯和次序,如果某是不合哩,會自行編造一套蠻合理說詞;右腦: 空間認知,觸碰、視覺-動作協調任務,實事求是。 你過去的記憶力是不可靠的,你會對當下環境的認知有所選擇性,大腦會填入許多不切實際的細節,而漏掉一些可能很重要的
Thumbnail
1. 什麼是記憶力 記憶力是人腦儲存、保留和回憶信息的能力。它是我們學習、思考和日常生活的基礎。記憶可以分為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短期記憶容量有限,通常只能保留幾秒到幾分鐘。長期記憶則可以儲存大量信息,並保留很長時間。良好的記憶力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效地學習新知識、解決問題和完成各種任務。 2
Thumbnail
1. 什麼是記憶力 記憶力是人腦儲存、保留和回憶信息的能力。它是我們學習、思考和日常生活的基礎。記憶可以分為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短期記憶容量有限,通常只能保留幾秒到幾分鐘。長期記憶則可以儲存大量信息,並保留很長時間。良好的記憶力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效地學習新知識、解決問題和完成各種任務。 2
Thumbnail
不管如何,對記憶最好的事情就是創造他們,嘗試新事物,失敗後再嘗試,永不停止。
Thumbnail
不管如何,對記憶最好的事情就是創造他們,嘗試新事物,失敗後再嘗試,永不停止。
Thumbnail
曾經自己好像看過這資訊,可是卻想不起來記錄在哪邊或是用什麼形式記錄下來,導致每次遇到相同的問題都必須重新花心力再找一次或再整理一次筆記。剛好看到《打造第二大腦》簡介,可能是對現在的我有幫助的一本書,期待看完這本書可以讓我使用自己的資料庫更加上手。
Thumbnail
曾經自己好像看過這資訊,可是卻想不起來記錄在哪邊或是用什麼形式記錄下來,導致每次遇到相同的問題都必須重新花心力再找一次或再整理一次筆記。剛好看到《打造第二大腦》簡介,可能是對現在的我有幫助的一本書,期待看完這本書可以讓我使用自己的資料庫更加上手。
Thumbnail
多數的我們在成長過程中,都透過「故事」來建構對世界的瞭解和屬於自己的認知。一個有影響力的故事不僅能讓人記憶長久,並能使我們的思考和決策有所改變。本書作者從自身經驗及眾多的案例,介紹該如何從零開始創造滿足聽眾需求的故事,同時激發聽眾的行動。
Thumbnail
多數的我們在成長過程中,都透過「故事」來建構對世界的瞭解和屬於自己的認知。一個有影響力的故事不僅能讓人記憶長久,並能使我們的思考和決策有所改變。本書作者從自身經驗及眾多的案例,介紹該如何從零開始創造滿足聽眾需求的故事,同時激發聽眾的行動。
Thumbnail
人之於動物最大的區別,在於人類會思考,而對於人類而言,記憶是思考的基礎,是思考的載體,如果沒有記憶本身,那人類又如何思考,如何從中提取自己所需的知識。 失去記憶=失去思考能力+情感交流的能力
Thumbnail
人之於動物最大的區別,在於人類會思考,而對於人類而言,記憶是思考的基礎,是思考的載體,如果沒有記憶本身,那人類又如何思考,如何從中提取自己所需的知識。 失去記憶=失去思考能力+情感交流的能力
Thumbnail
大腦無法記住零碎片段的訊息,通常必須把那些新的資訊跟腦中原本已記住,也就是已經存在的訊息連結,才能永遠記錄下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的大腦很喜歡自己編故事,也就是我們潛意識中會不斷地把外界的訊息合理化,那些零零碎碎的訊息,大腦自己會去從原本已有的背景知識以及經驗中,去提取相關的訊息來填
Thumbnail
大腦無法記住零碎片段的訊息,通常必須把那些新的資訊跟腦中原本已記住,也就是已經存在的訊息連結,才能永遠記錄下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的大腦很喜歡自己編故事,也就是我們潛意識中會不斷地把外界的訊息合理化,那些零零碎碎的訊息,大腦自己會去從原本已有的背景知識以及經驗中,去提取相關的訊息來填
Thumbnail
我們的大腦擅長的是思考與創造,而不是記憶,因此我們用第二大腦來儲存資訊,並且用系統化的方式整理這些資訊,有了第二大腦,就可以讓我們工作與創造的過程更加順利。作者提出CODE四個步驟來建立數位大腦,分別是獲取(Capture)、組織(Organize)、萃取(Distill)、表達(Express)。
Thumbnail
我們的大腦擅長的是思考與創造,而不是記憶,因此我們用第二大腦來儲存資訊,並且用系統化的方式整理這些資訊,有了第二大腦,就可以讓我們工作與創造的過程更加順利。作者提出CODE四個步驟來建立數位大腦,分別是獲取(Capture)、組織(Organize)、萃取(Distill)、表達(Express)。
Thumbnail
頭腦跟身體,其實是過去的累積 身體轉化吃進去的食物成為你的一部分 頭腦則善於蒐集過去的資訊 我們很多時候是根據過去的記憶所行動的 感謝我們的頭腦及身體為我們所用 讓我們持續在人生中學習成長 向宇宙許願: 健康 平安 幸福 快樂 財源滾滾來 活出自己的天賦、發揮價值 讓生活
Thumbnail
頭腦跟身體,其實是過去的累積 身體轉化吃進去的食物成為你的一部分 頭腦則善於蒐集過去的資訊 我們很多時候是根據過去的記憶所行動的 感謝我們的頭腦及身體為我們所用 讓我們持續在人生中學習成長 向宇宙許願: 健康 平安 幸福 快樂 財源滾滾來 活出自己的天賦、發揮價值 讓生活
Thumbnail
1.憑藉第二大腦,我們可以記錄所有的想法、過去發生的事情以及未來的計畫,還有任何我們看到的有用的資料,也就是記錄過去、現在和未來;作者依據實際應用的角度,將需要紀錄的區塊分成4大類 (1) 各個領域的知識 (2) 需要完成的專案 (3) 日記,即個人日常生活和活動的記錄 (4) 備忘訊息
Thumbnail
1.憑藉第二大腦,我們可以記錄所有的想法、過去發生的事情以及未來的計畫,還有任何我們看到的有用的資料,也就是記錄過去、現在和未來;作者依據實際應用的角度,將需要紀錄的區塊分成4大類 (1) 各個領域的知識 (2) 需要完成的專案 (3) 日記,即個人日常生活和活動的記錄 (4) 備忘訊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