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要回顧我的前半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因為要告別前半生,覺得有必要紀錄一下,做為好好告別的儀式。

記不清確切時間點,曾經在某次閱讀雜誌後,希望自己老了之後有很多故事可以說。之後也開始了種種經歷,確實有很多故事,有些可能還蠻特別的,隨著年歲增長,擔心日後大腦會混淆我的記憶,還是盡早紀錄免得錯亂。

那個年代大多數的父母大多是用打罵激勵孩子:我還記得上幼稚園時在家門口哭喊不願上娃娃車的涕淚滿面;國小時被打的時候鑽到飯桌下,甚至跑到鄰居家避難的情景,還有許多次想離開家再也不回,但迫於無法自己存活只好繼續在家的現實;也記得國中沉重的書包與建立半夜起床念書的習慣和開始每天不見天日的求學生活(因為早早出門,放學後補習,回到家已天黑);高中時還被打時憤恨瞪著白牆不願哭而留下倔強的眼淚,堅定意志一定要離開家!

大學真的如願以償的離開家,就此展開16年在外的旅程。離開家後,大概一年只回家1-2次,那時候沒有高鐵,回家需要花很多時間在通車,且回家多是連假,要早起搶票,還不一定有座位,回家的路途不怎麼愉快,到家之後通常都在睡覺,通車真的不是我的強項。

大學畢業後雖然該考的證書已經拿到,但大二實習時發現那不是日後想從事的工作領域,所以大三開始準備研究所考試。由於術業有專攻,研究所考科與原科系相距甚大,於是研究所考了兩年敗北備感挫折;為了幫助準備研究所考科,於是先回家就近找了研究室從實驗學起(從實驗室的燒杯beaker.玻璃瓶flask.試管tube.濾紙filter paper.攪拌子stir-bar.pipetman微量吸管等的認識學起),由於研究有不同領域不同主題,四個月後再次離家學習另種研究主題及其相關實驗,因為研究所考科大學從未接觸(大學完全沒有進過實驗室),學習學科相關實驗真的大大幫助理解研究所考科內容。

考上研究所後雖有雄心壯志,但攻讀過程其實蠻挫折的,雖然學了很多實驗邏輯、設計、技術及文獻查找、調整實驗設計的方法等,但發現應用研究於實際生活距離其實挺遙遠,讓我不禁懷疑是否真的研究一路是自己真正想要從事的志業。

帶著自我懷疑以及想驗證自己程度的想法,碩士畢業後進入第一份正式工作。第一份工作八個月期間,前三個月每天夜以繼日在查找文獻及國內外相關規範與法規,確認所有實驗相關細節後先操照安全規範設立實驗室規格與所需實驗器具的採購與操作,再採買實驗所需材料後設計實驗,再經由反覆測試調整實驗的因子,最終確立了實驗的步驟,建立SOP。這八個月非常憂鬱,但是確實證明即便不是我擅長或熟悉的實驗,我還是可以經由不斷查找驗證確立可施行的流程(並合乎所有相關規範與法規),雖然這八個月非常苦,但因為做了很多功課,所以收穫非常多,在這裡工作的經驗與所學,幾乎多多少少都可以延伸應用至後續的所有工作中,為此我衷心感謝這個工作的老闆給我機會,過程中也不斷跟我討論給予指導,對我有足夠的信心,願意讓我在這裡從零開始建立一個實驗室及相關實驗流程。在爾後的工作中,每份工作有長有短,但都是滋養我生命中的養分(即便可能當時我有很多負面情緒~XD),日後再一一敘述。

真的決定要回顧前半生之後,覺得真的有點不知如何開頭,所以延宕許久覺得還是先寫個brief review,先有個雛形,再來細述(感覺要寫很多~XDDD)。我記得大學時跟同學們在一起聊天打屁時,同學有說過我可以出本語錄(因為年輕氣盛時講話直白犀利的關係),哈哈哈~可以先來寫回憶錄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atze的紛雜絮語
1會員
13內容數
從小到大的記事,那些記憶片段,能說與不好說的,青澀直到現今的...在我忘記之前,用文字記錄。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因為要告別前半生,覺得有必要紀錄一下,做為好好告別的儀式。
Thumbnail
因為要告別前半生,覺得有必要紀錄一下,做為好好告別的儀式。
Thumbnail
跟很多剛讀完大學的莘莘學子一樣,花了4-5年的時間找尋自己在社會上可以「生存」的位置,尋尋覓覓,本以為踏破鐵鞋無覓處,而我卻在幾乎篤定的未來職涯發展中,按下爽快的暫停鍵。 我想為自己留下紀錄,也為這只有一次的人生留下一點什麼。 大學四年念了個國考系所,與眾多國考一般,若對本科有興趣深造者,到了應
Thumbnail
跟很多剛讀完大學的莘莘學子一樣,花了4-5年的時間找尋自己在社會上可以「生存」的位置,尋尋覓覓,本以為踏破鐵鞋無覓處,而我卻在幾乎篤定的未來職涯發展中,按下爽快的暫停鍵。 我想為自己留下紀錄,也為這只有一次的人生留下一點什麼。 大學四年念了個國考系所,與眾多國考一般,若對本科有興趣深造者,到了應
Thumbnail
嗨,我是阿脆! 這是我在方格子這個平台創作的第一篇文章,原本內心有太多想法不知道該從何開始下手,想著「平時大家都是用什麼方法認識別人的呢?」。但很快的,我得到了答案。 在我的生命經驗中,不管是第一次見面的人,或是多年不見的老朋友,見面的第一個話題往往都是「學歷」。大概是因為在彼此生疏的情況下,念什麼
Thumbnail
嗨,我是阿脆! 這是我在方格子這個平台創作的第一篇文章,原本內心有太多想法不知道該從何開始下手,想著「平時大家都是用什麼方法認識別人的呢?」。但很快的,我得到了答案。 在我的生命經驗中,不管是第一次見面的人,或是多年不見的老朋友,見面的第一個話題往往都是「學歷」。大概是因為在彼此生疏的情況下,念什麼
Thumbnail
最近因為和幾位大學生一起上課,聽到他們在討論對於畢業的焦慮,有些人甚至才大一而已,就已經覺得對未來很徬徨,而讓我發現大學時的自己,真是超乎常理的樂觀。當時已經大四的我,其實也不是很確定方向,而且研究所推甄也沒有考上,但依然繼續實驗室以及補習班的打工、有空時再去打個球,那時候的我,竟然非常天真的以為…
Thumbnail
最近因為和幾位大學生一起上課,聽到他們在討論對於畢業的焦慮,有些人甚至才大一而已,就已經覺得對未來很徬徨,而讓我發現大學時的自己,真是超乎常理的樂觀。當時已經大四的我,其實也不是很確定方向,而且研究所推甄也沒有考上,但依然繼續實驗室以及補習班的打工、有空時再去打個球,那時候的我,竟然非常天真的以為…
Thumbnail
畢業已經兩年多的時間了,再回想當時離鄉背井從台北南漂到屏東讀書,只為了一張國立大學的畢業證書,曾經後悔過,但卻也在出社會之後珍惜、感恩那段過往。 印象很深刻大一一定要有的「宿舍生活」,四個來自不同科系的女孩,是三個雙子搭一個摩羯的組合,在第一個月就讓我徹底感受到人情冷暖飲水自知啊⋯⋯
Thumbnail
畢業已經兩年多的時間了,再回想當時離鄉背井從台北南漂到屏東讀書,只為了一張國立大學的畢業證書,曾經後悔過,但卻也在出社會之後珍惜、感恩那段過往。 印象很深刻大一一定要有的「宿舍生活」,四個來自不同科系的女孩,是三個雙子搭一個摩羯的組合,在第一個月就讓我徹底感受到人情冷暖飲水自知啊⋯⋯
Thumbnail
關於半工半讀的那四年。 曾經很後悔選擇了夜校,玩社團或是可以交到很多朋友這些事都與我無關,也與高中本來的朋友失去了聯繫,畢竟早上我要上班,晚上要上課,說實話才剛上大學誰會希望自己的大學生活如此的無聊?
Thumbnail
關於半工半讀的那四年。 曾經很後悔選擇了夜校,玩社團或是可以交到很多朋友這些事都與我無關,也與高中本來的朋友失去了聯繫,畢竟早上我要上班,晚上要上課,說實話才剛上大學誰會希望自己的大學生活如此的無聊?
Thumbnail
分享2015年推甄研究所的自傳內文,一字不漏、一行未改的貼到這裡,供自己與大家一起見證自己當初的筆風,遙想當年青澀的模樣。 贅字與廢話很多、重點很少,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內文中還犯了低級的失誤,小標的大學學涯沒有標到編號,直接被我跳過。 透過自傳回頭一望,才發現自己的人生道路也走太歪了吧?!
Thumbnail
分享2015年推甄研究所的自傳內文,一字不漏、一行未改的貼到這裡,供自己與大家一起見證自己當初的筆風,遙想當年青澀的模樣。 贅字與廢話很多、重點很少,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內文中還犯了低級的失誤,小標的大學學涯沒有標到編號,直接被我跳過。 透過自傳回頭一望,才發現自己的人生道路也走太歪了吧?!
Thumbnail
雖然,現在不是畢業季,不過,偶爾總會突然意識到 — 「啊!原來自己已經離開校園這麼久了。」學校的確教會了我們一些事情(請先別急著否認),也許是讀書、做事,更甚至是為人。然而,畢業看似這麼大的一個里程碑,該慶祝,但不該為此受限,人生的階段是由自己的心靈決定方向,與年齡和唸幾年級均無關。
Thumbnail
雖然,現在不是畢業季,不過,偶爾總會突然意識到 — 「啊!原來自己已經離開校園這麼久了。」學校的確教會了我們一些事情(請先別急著否認),也許是讀書、做事,更甚至是為人。然而,畢業看似這麼大的一個里程碑,該慶祝,但不該為此受限,人生的階段是由自己的心靈決定方向,與年齡和唸幾年級均無關。
Thumbnail
198411-199108  嫩嬰到會走會跑的小小孩 199109-199706  國小六年,三年級時轉了一次學,記得是因為老師太兇太可怕  199709-200006  國中三年,西元2000年,當時的社會正歡欣鼓舞的迎接千禧年  200009-200204  台北念五專,唸到專二時就被退學,原
Thumbnail
198411-199108  嫩嬰到會走會跑的小小孩 199109-199706  國小六年,三年級時轉了一次學,記得是因為老師太兇太可怕  199709-200006  國中三年,西元2000年,當時的社會正歡欣鼓舞的迎接千禧年  200009-200204  台北念五專,唸到專二時就被退學,原
Thumbnail
不知不覺,脫離學生身分已將近兩個月的時間,也沒想過《寫論文的日子》系列文會花那麼長的時間去書寫。從「研究生」時期,寫到「社會新鮮人」階段,總覺得沒完沒了,但此刻我覺得好像可以告一段落了。
Thumbnail
不知不覺,脫離學生身分已將近兩個月的時間,也沒想過《寫論文的日子》系列文會花那麼長的時間去書寫。從「研究生」時期,寫到「社會新鮮人」階段,總覺得沒完沒了,但此刻我覺得好像可以告一段落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