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我們也該凝視失敗:〈黑眼珠的日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關於生涯規劃的主題,我想要反其道而行,選擇一篇關於失敗的作品。

這世界上已經有太多太多成功人生的腳本,人們總是在社群媒體上展示自己最好的那面,而極力隱藏脆弱、陰暗的時光。師長前輩也總是在分享如何奮鬥成功,卻沒有人訴說失敗消沉的日子如何度過。因此,我想和你們一起讀廖梅璇〈黑眼珠的日子〉,感受在挫折的幽谷中的輾轉、煎熬,明白人生的道路並不好走,總也有時嗑嗑碰碰。

 這篇文書寫在大學畢業之際,失業七個月的心境。當時的作者,同時承受父親罹癌、求職碰壁的雙重壓力,又被憂鬱症壟罩。那時,眼前一片黯淡無光、黑著眼珠的她,雖然無暇注意美麗與光亮的事物,卻有著最細膩的洞察,與最敏銳的感知。對外界,她釐清社會機器運作的潛規則,面試官的嗤之以鼻、親戚探問時的質疑,顯露出沒有人性的功利取向。向內,她的身體與心都飢餓乾癟,知道自己的理想已經枯萎,對人心的信任也塌陷。

 讀這篇文章,我覺得有一點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作者的「病識感」。她在友人的判斷下,明白自己可能得了憂鬱症,於是負面的想法、夜裡纏上的噩夢,都有了一個歸因。沒辦法開心起來不是因為己身的無能,沒辦法正常社交不是因為性格缺陷,而是疾病的影響。這讓作者有理由相信她是有能力改變事情的,只要經濟條件改善,她將會有餘裕能調適身心。這非常重要,因為如果失去自我價值感,很容易在遭遇挫折後,就不再嘗試了。

 廖梅璇也寫出受職場性騷擾的經歷,她總在下班後被老醫生留下來聊天,老醫生不僅時不時在話語中夾雜暗示,更伸手摸她的手背。但在經歷這事件之後,她並不只是感覺嫌惡、想逃,更進一步看清自己之所以會被聘用,是因為老醫生想要在退休後維持優越、對下屬有所宰制的情境。她的人生充滿不得不,但因為看清權勢性騷擾的本質與他人的可悲之處,使她能夠清醒的考慮經濟與身心等種種因素,最後仍然做出維持尊嚴的選擇。

 離開性騷擾的職場環境後,廖梅璇曾經自我懷疑。

她寫道:

「他會動手動腳,我未來的主管未必不會,我必須抹消身體界線被進犯的嫌惡,更妥善控制情緒,才稱得上是合格的機械。」她想過,自己是不是該變成能適應社會運作規則的模樣,但在此,她使用的字眼是「合格的機械」,在自我反省的同時,也批判了資本主義社會泯滅人性的殘酷冷硬。

另外,作者寫到,剛畢業時她面試的那間雜誌社後來並沒有錄取她,卻在七個月後再度連繫她,就這樣讓她開始上班,她終於從茫茫無際的求職之海上岸,心裡卻不是狂喜。遍體鱗傷的她找不回過去的樂觀:

「我不再是七個月前仍對世界懷有信念的善感少女,我的靈魂脫了水,喪失了對人類柔軟溫熱的感知。」她開始生活得像個「正常人」,卻成了沒有獨特靈氣的標準軀殼。

 「越挫越勇」這句話或許能讓人在低潮時仍勇敢向前,然而現實是這樣的:只有在你出人頭地之後,才會有人憐惜你曾經受過的傷。廖梅璇這一篇散文〈黑眼珠的日子〉也是一樣的。她在事過境遷後,才有辦法提筆,回頭書寫當時身陷的泥沼。而身為讀者的我們,也是因為作者後來寫出得獎作品,得以出版一本書,才注意到她的創作。

 

在這篇文章裡,我們只看見作者七個月失業低潮的一小部分,從中我學到的是遭受批評時,必須懂得把自身的價值與社會標籤區分開來,了解身為人有所限制,並釐清不可退讓之事。

但如果已經反省、檢討完自己,事情還是沒有變好該怎麼辦?

我也沒有答案。

但是,我想要跳脫定義個人成敗的格局,去想像社會制度有沒有可能改變。比起追求「贏」、效率與GDP,我們能不能尋找更多共識,更多關懷,如果我們不必逼自己有狼性呢?如果社會不是以「有競爭力」來肯定某人,如果家庭不是以薪資高低來定義兒女的成功,如果個人可以思慮到陌生人的限制……

或許人便不需要逼自己變成合格的機械,還是可以平凡卻不平庸的生活著。


延伸思考:

  1. 文章中,作者對社會機器運作的潛規則有深入的洞察,她是如何看待社會對個人價值的評判,而這些評判又是如何影響她的?
  2. 作者在職場遭遇性騷擾後,做出了離開的選擇,你如何看待她的決定?若在職場中碰到性騷擾事件,應該如何應對?
  3. 在成為「合格的機械」的壓力下,作者懷疑自己是否應該適應社會運作規則。這引發了一個關於自我認同和社會壓力之間關係的問題:個人應該如何在社會中找到平衡?
  4. 你認為社會應該如何進行改變,以支持更多人過上平凡但不平庸的生活?
avatar-img
14會員
35內容數
你將讀到的不是書評,也不是影評,而是一些新的思考切入點。這裡會有對多元議題的探討,在梳理議題脈絡後,會由此議題為核心,進行延伸討論,談談相關的文學與影視作品對此議題有什麼樣的闡釋,也會從不同視角切入,分享不同作品各自有什麼樣的觀點,而他們之間又是如何對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雙眼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閱讀《我長在打開的樹洞》,我看見Apyang非常努力的「做」出他原住民的自我認同,也選擇用他認為最純粹、最貼近土地的方式與他的家鄉、族人互動。在一篇一篇原民書寫中,apyang尋找與實踐自我認同的道路雖然是陡峭上坡,但他還是憑著一顆赤誠的心,以鐮刀拓出一條「尋根」的軌跡,赤腳朝夢想奔馳而去。
薩米的印記(Samiblood,或譯「薩米之血」)是我在瑞典修教育相關的課程時,老師在課堂上播放的電影,當時,我看完的第一個心得是:怎麼會跟臺灣的原住民處境如此類似?
你是「鍵盤柯南」嗎?每次發生社會事件,你是否總是忿忿不平,不理解為什麼輿論一面倒,判決還是出乎意料?有一個節目,正是為了鄉民法官而生……
《八尺門的辯護人》這部律政台劇劇情縝密,涉及許多法律專業,卻精采跌宕,絲毫不枯燥。 故事從案件審判的過程開展出多元的議題:死刑存廢、遠洋漁業、移工的勞動環境,以及法律與政治拉鋸的多角勢力。而原著小說描繪更多細節,對於議題也談得更加深入,這篇文我為大家整理了小說中多有著墨,劇集卻省略未談的6個遺珠。
你是否想過,我們有沒有可能像《駭客任務》那樣,活在一個由母體控制的世界? 我有,林新惠也透過〈Hotel California〉這篇小說細細地想了一遍。
唐鳳說:「科幻小說一直在提供下一個世界的相處方式。」 和皮皮一起看《黑鏡》這部科幻影集,思考未來世界可能發展成什麼模樣,而我們又該如何自處。
閱讀《我長在打開的樹洞》,我看見Apyang非常努力的「做」出他原住民的自我認同,也選擇用他認為最純粹、最貼近土地的方式與他的家鄉、族人互動。在一篇一篇原民書寫中,apyang尋找與實踐自我認同的道路雖然是陡峭上坡,但他還是憑著一顆赤誠的心,以鐮刀拓出一條「尋根」的軌跡,赤腳朝夢想奔馳而去。
薩米的印記(Samiblood,或譯「薩米之血」)是我在瑞典修教育相關的課程時,老師在課堂上播放的電影,當時,我看完的第一個心得是:怎麼會跟臺灣的原住民處境如此類似?
你是「鍵盤柯南」嗎?每次發生社會事件,你是否總是忿忿不平,不理解為什麼輿論一面倒,判決還是出乎意料?有一個節目,正是為了鄉民法官而生……
《八尺門的辯護人》這部律政台劇劇情縝密,涉及許多法律專業,卻精采跌宕,絲毫不枯燥。 故事從案件審判的過程開展出多元的議題:死刑存廢、遠洋漁業、移工的勞動環境,以及法律與政治拉鋸的多角勢力。而原著小說描繪更多細節,對於議題也談得更加深入,這篇文我為大家整理了小說中多有著墨,劇集卻省略未談的6個遺珠。
你是否想過,我們有沒有可能像《駭客任務》那樣,活在一個由母體控制的世界? 我有,林新惠也透過〈Hotel California〉這篇小說細細地想了一遍。
唐鳳說:「科幻小說一直在提供下一個世界的相處方式。」 和皮皮一起看《黑鏡》這部科幻影集,思考未來世界可能發展成什麼模樣,而我們又該如何自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試過在一個地方待了很久,每天都透不過氣,像是被幾條繩子勒著頸,快要窒息死亡卻又無力自救,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一天天衰亡,看著精力逐點逐點流逝,並對所有事物均失去了希望,失去了動力嗎? 你試過每天都面對極大精神壓力,每天無緣無故被罵,一人在做不知多少人做的事,沒有任何休息時間,沒有任何私人空間,24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Thumbnail
作者丁菱娟在序裡明確說出「讓我們受苦的都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對事情的看法」,明確點出人生中的困考,尤其是在職場上。 當犯錯時,將做點擺在「如何使自己更棒」,而不是「如何使自己改正」,這差別在於前者會令人想像自己未來的樣子及期望,後者則是沮喪地檢查自己的缺點。有時會因為看見自己的未來,有勇氣往前走
Thumbnail
「你明明有這麼好的機會,但你為什麼這麼無能、把自己給搞砸了?你知道有多少作家缺的就是這樣的一個機遇嗎?」
Thumbnail
《女孩別再道歉了》這本書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建國皇帝寫的歷史書。很多吹捧自己有多棒、妳應該要怎麼樣做,很諷刺,她主軸是希望女孩不要被世俗眼光枷鎖,但她從書名就先排它,把女生獨立出來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公平應該是不分男女,女孩有焦慮,憑什麼男孩不會有?!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男權社會下的種種困境與壓抑,以及如何逐漸覺醒並勇敢做自己的故事。文章內容涉及情感壓抑、家庭暴力、自我覺察與未來規劃等議題。作者勇敢面對困境,並希望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
近期去了一間公司,當時面試通過了,而我正式上班時卻因為被發現投保減免問題,而被辭退。 主要是資方認為我沒有講我的身心問題,是一種欺騙行為,我在工作上,除了緊張外沒有其他的問題。 身心症就是我的一部份了,但不能定義我,不過既然資方不能接受,我雖然感到難受也不能如何。 畢竟對於社會來說,可能是對身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經歷生意上的失敗和心理健康問題後的感悟和成長。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焦慮症和憂鬱症經歷,以及對身邊人和人性的觀察和認識。文章表達了對過去和自己的反思,以及對未來的希望和正能量。這些內容使讀者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心靈成長,並帶有正面的啟發意義。
Thumbnail
工業革命以來,工廠老闆為了追求高產出,往往會輸出有關努力才是道德的觀念,當努力論深植人心,只要有人生病或是躺平,就是等於不努力,就會遭到道德綁架,其實這樣的價值觀,就連家人之間,也很難逃脫,真的是因為懶惰,所以生病嗎?真的是因為不運動,而生病嗎?會不會是他其實有一些病痛呢?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試過在一個地方待了很久,每天都透不過氣,像是被幾條繩子勒著頸,快要窒息死亡卻又無力自救,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一天天衰亡,看著精力逐點逐點流逝,並對所有事物均失去了希望,失去了動力嗎? 你試過每天都面對極大精神壓力,每天無緣無故被罵,一人在做不知多少人做的事,沒有任何休息時間,沒有任何私人空間,24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Thumbnail
作者丁菱娟在序裡明確說出「讓我們受苦的都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對事情的看法」,明確點出人生中的困考,尤其是在職場上。 當犯錯時,將做點擺在「如何使自己更棒」,而不是「如何使自己改正」,這差別在於前者會令人想像自己未來的樣子及期望,後者則是沮喪地檢查自己的缺點。有時會因為看見自己的未來,有勇氣往前走
Thumbnail
「你明明有這麼好的機會,但你為什麼這麼無能、把自己給搞砸了?你知道有多少作家缺的就是這樣的一個機遇嗎?」
Thumbnail
《女孩別再道歉了》這本書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建國皇帝寫的歷史書。很多吹捧自己有多棒、妳應該要怎麼樣做,很諷刺,她主軸是希望女孩不要被世俗眼光枷鎖,但她從書名就先排它,把女生獨立出來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公平應該是不分男女,女孩有焦慮,憑什麼男孩不會有?!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男權社會下的種種困境與壓抑,以及如何逐漸覺醒並勇敢做自己的故事。文章內容涉及情感壓抑、家庭暴力、自我覺察與未來規劃等議題。作者勇敢面對困境,並希望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
近期去了一間公司,當時面試通過了,而我正式上班時卻因為被發現投保減免問題,而被辭退。 主要是資方認為我沒有講我的身心問題,是一種欺騙行為,我在工作上,除了緊張外沒有其他的問題。 身心症就是我的一部份了,但不能定義我,不過既然資方不能接受,我雖然感到難受也不能如何。 畢竟對於社會來說,可能是對身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經歷生意上的失敗和心理健康問題後的感悟和成長。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焦慮症和憂鬱症經歷,以及對身邊人和人性的觀察和認識。文章表達了對過去和自己的反思,以及對未來的希望和正能量。這些內容使讀者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心靈成長,並帶有正面的啟發意義。
Thumbnail
工業革命以來,工廠老闆為了追求高產出,往往會輸出有關努力才是道德的觀念,當努力論深植人心,只要有人生病或是躺平,就是等於不努力,就會遭到道德綁架,其實這樣的價值觀,就連家人之間,也很難逃脫,真的是因為懶惰,所以生病嗎?真的是因為不運動,而生病嗎?會不會是他其實有一些病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