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育

含有「品德教育」共 5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付費限定
理解實踐「家庭教育」的核心價值,讓【家】不僅僅是強而有力的避風港,更能成為孩子的第一個終身學校…
Thumbnail
從沒想過會在電視上看見廉老師,更沒想到這是老師為6号羊所上的最後一堂課……
Thumbnail
李英華-avatar-img
2024/10/29
5
看到後來,很感嘆!
5
6号羊の三流世界-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0/29
2
李英華 唏噓不已……
2
教育程度不高的李師科搶銀行能夠搶多少?但有高學歷的劉偉杰一次侵佔盜賣有價債券便是三十億,這對「知識經濟」的定義不諦是一項諷刺,犯罪所得因知識而加值。
Amanda Chu-avatar-img
2024/10/10
1
說的真好,我很認同你的想法。👍👏🤩
1
叔向有難,早已遠離權力中心的祁奚聞言,兼程趕回朝中,一番慷慨陳辭,免叔向於難。獲知叔向無事,就此離開。寇準罷官,私下請託王旦,王旦當面拒絕,事後卻向宋真宗力薦寇準,轉任新職。 古代先賢以盡忠事天,反映在人事,便是積極為國舉薦賢才,乃至力救有德。
Thumbnail
與婆婆同住三十年。從初始被嫌棄宛如上演肥皂劇到歡喜收場,三十而立,誠然不虛。婆婆是開天闢地的女媧,捏我碎我,重新摶揉,造就媳婦成人。一個問心無愧的新人。
Thumbnail
儒家何以教「孝」大於言「慈」? 虎毒不食子。即使凶猛如虎,毒爪也不會伸向自家小虎。舐犢情深,但看母獸深情地舔著小獸是動物界普遍的常態,便知慈愛是動物的本能。先天的本能只須順其自然,無須著意教導;後天的孝卻得通過教化,善加培養。 無他。克服動物能「慈」不能「孝」的本能,彰顯「人」性光明。
Thumbnail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不知是誰編派出的?果真如此,兒女只能盡愚孝。可那絕不是孔教的心傳。曾參因為愚孝忍受父親痛打,幾至昏迷不醒,孔子氣到拒絕痊癒的曾參來見。
Thumbnail
儒家以「仁」為中心,各式美德歸結到最後,不外乎本質「愛人」。由愛人輻射而出,「學而優則仕」,為的是通過出仕(亦即服公職)的機會,以政治手段盡速改善民生,從而利益眾生。
Thumbnail
「仁」的定義儘管可以拔到極高,最素樸的定義只是「愛人」。以愛親人為起點,逐漸擴展至血脈無關的普羅大眾。職是之故,管仲以施政澤及萬民的功德,被孔子認可為「仁」!
Thumbnail
非「義」之「信」,不必信守。知常是「經」,能變是「權」。即使是信,也得運用智慧通權達變。「信」與「義」一旦脫鉤,礙於情面或腦袋一時發熱,最後不是作了背信的小人,便是守信的壞蛋或笨蛋。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