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蒼鷺與少年》好看嗎?與惡共存的人生才是真實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趁著連假去看了《蒼鷺與少年》,身為看宮崎駿長大的忠實粉絲,就算他的作品零宣傳、無預告片,只釋出一張海報,秉著對宮崎駿老爺子出品,必屬精品的信任,還是會進電影院一探究竟。

先說結論《蒼鷺與少年》好看嗎?我的觀看體驗是享受的。

raw-image

宮崎駿的英雄之旅

都說電影是造夢的藝術,宮崎駿作品以一貫高超的畫面和配樂水準,帶領觀眾進入超現實的幻想世界,璞玉般純真堅韌的少年少女展開冒險,幻想世界裡有數不清的奇妙生物,美得令人屏息的大自然,但也充斥著暴力與邪惡,最後少年少女們會度過考驗,歷劫歸來。

這樣的故事十分符合坎伯的英雄之旅_啟程、啟蒙、回歸。雖然是老梗的經典套路,但我們總愛看主角在故事中接受考驗、獲得幫助、遭受苦難、克服挫折,最終戰勝自我與邪惡,而觀眾也能藉由故事抽離平凡的生活,從中獲得勇氣與力量。宮崎駿的作品擅長以童真絢爛的筆觸,去刻劃現實的殘酷與邪惡,並在結尾處給人希望,才是使他的創作歷久不衰的核心精神,畢竟從絕望裡誕生的希望才有價值。

《蒼鷺與少年》的風格相較於《神隱少女》、《龍貓》、《天空之城》等作品,畫風詭異,敘事方式也較為晦澀,不喜用台詞交代故事背景,而是用一幀幀的畫面帶領觀者進入故事。好處是多了解讀空間,但也增加了理解難度。

故事簡介(有雷)

故事描述一位叫做真人的少年,在二戰空襲的時候失去了母親,被接過去與父親以及繼母夏子同住,沉浸在戰爭及喪母之痛的真人無法接受新的生活,甚至拿石頭故意砸傷自己的頭。宅邸內有一隻蒼鷺一直試圖靠近真人,告訴他「你的母親並沒有死。」夏子的失蹤引發了宅邸的騷動,真人決定跟著蒼鷺的腳步去地下世界拯救夏子,地下世界有攻擊性強的鵜鶘、鸚鵡,可愛無助的白色小生物咕嚕咕嚕,擅長操控火焰的美少女霧美,還有他母親久美的少女時期。

隨著劇情發展,我們才知道原來這個地下世界是由他的曾叔公一手打造的,以一塊極大的黑色石頭所散發的能量維繫著,曾叔公一直在守護著十三塊未汙染的白色原石,希望由他的親血脈真人繼承,掌管地下世界,繼續守護白色原石的純淨。而真人在最後拒絕了曾叔公,選擇拯救繼母夏子,回到真實世界。

鳥的寓意:鵜鶘、鸚鵡、蒼鷺

電影中的鵜鶘、鸚鵡,一直是個邪惡詭異的形象,牠們的體型碩大無比,喜歡成群結隊,攻擊性強,鳥的身體,卻有著人的行動,會一起拿起菜刀、砧板,雙眼放光,磨刀霍霍地看向你,想把人類做成美味的大餐。讓我想到《霍爾的移動城堡》中的軍隊也都是以鳥人的形象出現,鵜鶘、鸚鵡就象徵著戰爭。在現實世界之中,這些鵜鶘、鸚鵡也不過是普通的小鳥,就如同戰爭中的軍人,都只是個普通人,只是在戰爭的情境下,普通人也會變成嗜血的惡魔。

raw-image

而蒼鷺的形象更為複雜,他乍看下只是隻蒼鷺,但卻能從肚子裡擠出一個紅鼻子老頭,從巨大的鳥喙中探出頭來,以低沉喑啞的聲音說人話,看起來十分詭異。他亦正亦邪,在故事的一開始,看起來像是在捉弄真人,但在後續的故事中,卻是幫助真人拯救夏子的重要夥伴。

我認為蒼鷺很像真人的另一個自我。真人是在敲破腦袋,流血留疤後,才聽見蒼鷺的聲音,告訴他「你的母親並沒有死。」母親的死一直是真人最疼痛,最難以接受的一塊心結,只能透過封閉內心來保護自己,蒼鷺的挑釁的言語和逗弄的行動,對真人而言無疑是種激怒,像有人一直拿針戳你未結痂的傷口。

但也正是蒼鷺的激怒,給了真人踏進地下世界探索的契機,蒼鷺也在拯救夏子行動中成為了重要的助力。真人在電影尾聲和曾叔公說,他頭上的那道疤就像他內心的惡意,無法抹滅,只能與之共存。

我認為蒼鷺也象徵著真人內心的暴力、憤慨與傷痛經驗,與之共處會讓人感到不愉快、想逃離,但也是因為有蒼鷺的存在,給了真人勇敢面對過去,對抗邪惡暴力,展開新生活的力量。所以蒼鷺的形象是鳥和人的混體,惡的外表下,亦有善的一面。我們所以為的惡,不見得是惡。

raw-image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宮崎駿的電影改編自小說《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然而電影情節卻與小說沒有什麼關聯,不過我想電影《蒼鷺與少年》就是宮崎駿對於這個問題的自問自答。從片尾真人的決定中,可以探尋宮崎駿到底對於「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給出了怎樣的答案?

真人拒絕繼承守護地下世界的請託,回到真實世界,曾叔公也並未表示反對,只是希望無論在哪個世界,他都能夠繼續守護著這十三顆純白的原石不受汙染。是的,無論真實世界,還是地下世界,都充滿著傷痛與暴力,純白無垢的世界是不存在的,無論你多麼盡心守護。

處在充滿惡的混濁世界,與內心的仇恨、傷痛共處,像是身上穿了一件無法脫去的骯髒衣裳,令人感到痛苦折磨。我們都會問「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但活出怎樣的人生並不操之在己。

與惡共存的人生才是真實的,宮崎駿在八十多歲的高齡,歷經過戰亂的苦難折磨,給出的答案仍是與惡共處,相信希望,回到真實世界,我想是他的創作能不斷感動觀者的原因。

avatar-img
200會員
127內容數
記錄些喜聞樂見的人事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希文樂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末路狂花》是部經典的公路電影,搭上配樂美式鄉村音樂輕快的節奏,真的讓人有想拋下一切,與Thelma & Louise一起流浪的衝動。也許我們仍無法輕易拋棄平凡的生活去衝撞一切,但透過電影,能讓我們體驗不平凡的旅程,從中獲得啟發和省思,甚至是有朝一日踏上不歸路的勇氣。
為何說學了《易經》後發現不需要算命呢?上一篇文章提過,《易經》的「易」有「變易」、「不易」的涵義,意思就是說天地間唯一不變的事情,就是不斷地改變,就像一個循環的圓,物極必反、生生不息。所以學了《易經》後,慢慢會發覺人生的高低起伏實屬常態,所以卜到大吉不必狂喜,卜到大凶也無須絕望。
《易經》可以說是中國最古老的書,作者不詳,但應不是一人一時一地之作,相傳伏羲畫八卦,周文王拘而演周易,最早用於占卜。為什麼叫「易」經呢?這個易有三個含意,分別是簡易、變易、不易,意思是用簡易的符號系統來解釋宇宙變化的不變規律。
電影用了三小時的時間,將生活在都市中人們的孤獨與疏離具象化。故事發生在台北一個中產階級的家庭,以任職於電腦公司的經理簡南峻NJ為中心,採多線敘事的方式敘說他身邊的妻子敏敏、大女兒婷婷、小兒子洋洋、小舅子阿弟、舊情人阿瑞的故事。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介紹芭比這部電影,我會說這是一場「被框架的芭比和肯尼如何找到自我的冒險」
如果只把寶釵、黛玉的情感理解為情敵關係,寶釵城府深沉,暗中奪人所愛,而黛玉多愁善感,喜歡爭風吃醋,那未免將人物情感理解得太過淺層了,《紅樓夢》並非邪惡女配對上白蓮花女主的三流言情小說。寶釵和黛玉在一開始固然有衝突,但隨著年歲漸長,誤會、隔閡漸消,加上對於彼此才華、性情的欣賞,亦是真心關懷。
《末路狂花》是部經典的公路電影,搭上配樂美式鄉村音樂輕快的節奏,真的讓人有想拋下一切,與Thelma & Louise一起流浪的衝動。也許我們仍無法輕易拋棄平凡的生活去衝撞一切,但透過電影,能讓我們體驗不平凡的旅程,從中獲得啟發和省思,甚至是有朝一日踏上不歸路的勇氣。
為何說學了《易經》後發現不需要算命呢?上一篇文章提過,《易經》的「易」有「變易」、「不易」的涵義,意思就是說天地間唯一不變的事情,就是不斷地改變,就像一個循環的圓,物極必反、生生不息。所以學了《易經》後,慢慢會發覺人生的高低起伏實屬常態,所以卜到大吉不必狂喜,卜到大凶也無須絕望。
《易經》可以說是中國最古老的書,作者不詳,但應不是一人一時一地之作,相傳伏羲畫八卦,周文王拘而演周易,最早用於占卜。為什麼叫「易」經呢?這個易有三個含意,分別是簡易、變易、不易,意思是用簡易的符號系統來解釋宇宙變化的不變規律。
電影用了三小時的時間,將生活在都市中人們的孤獨與疏離具象化。故事發生在台北一個中產階級的家庭,以任職於電腦公司的經理簡南峻NJ為中心,採多線敘事的方式敘說他身邊的妻子敏敏、大女兒婷婷、小兒子洋洋、小舅子阿弟、舊情人阿瑞的故事。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介紹芭比這部電影,我會說這是一場「被框架的芭比和肯尼如何找到自我的冒險」
如果只把寶釵、黛玉的情感理解為情敵關係,寶釵城府深沉,暗中奪人所愛,而黛玉多愁善感,喜歡爭風吃醋,那未免將人物情感理解得太過淺層了,《紅樓夢》並非邪惡女配對上白蓮花女主的三流言情小說。寶釵和黛玉在一開始固然有衝突,但隨著年歲漸長,誤會、隔閡漸消,加上對於彼此才華、性情的欣賞,亦是真心關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生在世,沒有任何人事物,能夠百分之百確定屬性與好壞,我們曾經以為的壞事,可能對個人成長來講,反而是好事,反之亦然,無論活到了幾歲,都很難避免迷惘,當不知道方向在哪裡的時候,或許,愛與勇氣,就是引領我們的光,我想,這是宮崎駿想要透過《蒼鷺與少年》,告訴世界的事。
Thumbnail
少年喪母,心靈不堪悲痛,因而產生各種幻覺。幻覺的元素有亡母、父親再娶的夏子,以及搬家後見到的蒼鷺、鸚鵡、霧子婆婆等等。 當他自殘而頭部受傷後,陷入昏迷,因而展開夢幻旅程。各種奇詭的想像,呈現少年的心路歷程。而動畫中溫暖的視野,帶領少年體會死亡與誕生,慢慢地從排斥到接納夏子,從痛苦抑鬱轉
Thumbnail
《蒼鷺與少年》是宮崎駿的作品,具有深刻的象徵意義和多層主題,探索人性、生命的意義及自然與人類的關係。影片中的蒼鷺和主角牧眞人都承載著情感探索與成長的故事,同時反映了戰後日本的精神困境。其精緻的畫面和非線性敘事方式讓觀眾在現實與幻想之間自由穿梭,帶來深刻的思考與反思。
Thumbnail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深刻探討了面對錯誤和伴隨痛苦的態度。文章從認識事物的方式、我們和社會的關係以及如何面對錯誤和痛苦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和總結。吉野源三郎的這部小說涉及了友情、勇氣、貧富差距和社會正義等主題,並對多代日本人產生深遠影響。
Thumbnail
這個純粹的題目甚至就是原文片名< 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那麼單純,包含主角真人的名字─「成為真正的人」也都在對觀眾提出疑問。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他更多的理解外在的世界也更多去建構自己的世界,而喪母陰影帶來的罪咎感卻使他懷疑起世界的運作模式、沈重於自己的無能為力,那樣的痛苦是眼睜
Thumbnail
當看完宮崎駿帥哥為它改編的動畫-「蒼鷺與少年」後,我非常地好奇到底是怎樣的書可以讓退休的他為此復出,想讓大家都能獲得不一樣的啟發,在這個每天都在顛覆過去的時代,希望我們都要活得像個人一樣,不為什麼,只為活出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宮崎駿的最新作《蒼鷺與少年》,是一個關於未來和回憶的情書,儘管敘事雜亂,但影片中充滿宮崎駿經典電影的影子,表達對自然萬物和反戰議題的關懷。宮崎駿希望觀眾能透過本片和他開啟對話,回首過去,思考自己的成長。即使不是完美的收官之作,但《蒼鷺與少年》將是宮崎駿在動畫世界留下的珍貴色彩。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文章探討宮崎駿動畫《蒼鷺與少年》,實質上探討了人類對權力的渴望與對抗,以及對外來物種的接納與影響。藉由鸚鵡和其他動物,呈現了不同物種間的平衡和影響。本文將提供對於動畫中象徵和政治意涵的深刻探討。
Thumbnail
這是第一次宮崎駿的電影主題曲由男生來演繹。因為母親意外過世而受苦的主角少年牧真人,全心埋首工作的真人父親牧勝一,期待有人可以承繼自己使命的曾舅公,或許都是宮崎駿自己貨真價實的感受,分裂並投射到不同角色身上。本文援引英國精神分析師克萊恩「憂鬱心理位置」的概念,來闡述心理創傷、哀悼工作與修復的過程。
Thumbnail
在《蒼鷺與少年》這部電影裡,惡火吞噬一切,將少年逼到崩潰邊緣,接著蒼鷺煽動於外,個人的好奇渴望召喚於內,於是少年一步步踏上成長之路。在旅程裡,他遇見葬身火海的母親分身—火美,親眼見證火從毀滅者轉化成為救贖者。於是克服恐懼的心魔,長出面對生活的勇氣,最終帶著智慧重回現實世界。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生在世,沒有任何人事物,能夠百分之百確定屬性與好壞,我們曾經以為的壞事,可能對個人成長來講,反而是好事,反之亦然,無論活到了幾歲,都很難避免迷惘,當不知道方向在哪裡的時候,或許,愛與勇氣,就是引領我們的光,我想,這是宮崎駿想要透過《蒼鷺與少年》,告訴世界的事。
Thumbnail
少年喪母,心靈不堪悲痛,因而產生各種幻覺。幻覺的元素有亡母、父親再娶的夏子,以及搬家後見到的蒼鷺、鸚鵡、霧子婆婆等等。 當他自殘而頭部受傷後,陷入昏迷,因而展開夢幻旅程。各種奇詭的想像,呈現少年的心路歷程。而動畫中溫暖的視野,帶領少年體會死亡與誕生,慢慢地從排斥到接納夏子,從痛苦抑鬱轉
Thumbnail
《蒼鷺與少年》是宮崎駿的作品,具有深刻的象徵意義和多層主題,探索人性、生命的意義及自然與人類的關係。影片中的蒼鷺和主角牧眞人都承載著情感探索與成長的故事,同時反映了戰後日本的精神困境。其精緻的畫面和非線性敘事方式讓觀眾在現實與幻想之間自由穿梭,帶來深刻的思考與反思。
Thumbnail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深刻探討了面對錯誤和伴隨痛苦的態度。文章從認識事物的方式、我們和社會的關係以及如何面對錯誤和痛苦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和總結。吉野源三郎的這部小說涉及了友情、勇氣、貧富差距和社會正義等主題,並對多代日本人產生深遠影響。
Thumbnail
這個純粹的題目甚至就是原文片名< 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那麼單純,包含主角真人的名字─「成為真正的人」也都在對觀眾提出疑問。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他更多的理解外在的世界也更多去建構自己的世界,而喪母陰影帶來的罪咎感卻使他懷疑起世界的運作模式、沈重於自己的無能為力,那樣的痛苦是眼睜
Thumbnail
當看完宮崎駿帥哥為它改編的動畫-「蒼鷺與少年」後,我非常地好奇到底是怎樣的書可以讓退休的他為此復出,想讓大家都能獲得不一樣的啟發,在這個每天都在顛覆過去的時代,希望我們都要活得像個人一樣,不為什麼,只為活出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宮崎駿的最新作《蒼鷺與少年》,是一個關於未來和回憶的情書,儘管敘事雜亂,但影片中充滿宮崎駿經典電影的影子,表達對自然萬物和反戰議題的關懷。宮崎駿希望觀眾能透過本片和他開啟對話,回首過去,思考自己的成長。即使不是完美的收官之作,但《蒼鷺與少年》將是宮崎駿在動畫世界留下的珍貴色彩。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文章探討宮崎駿動畫《蒼鷺與少年》,實質上探討了人類對權力的渴望與對抗,以及對外來物種的接納與影響。藉由鸚鵡和其他動物,呈現了不同物種間的平衡和影響。本文將提供對於動畫中象徵和政治意涵的深刻探討。
Thumbnail
這是第一次宮崎駿的電影主題曲由男生來演繹。因為母親意外過世而受苦的主角少年牧真人,全心埋首工作的真人父親牧勝一,期待有人可以承繼自己使命的曾舅公,或許都是宮崎駿自己貨真價實的感受,分裂並投射到不同角色身上。本文援引英國精神分析師克萊恩「憂鬱心理位置」的概念,來闡述心理創傷、哀悼工作與修復的過程。
Thumbnail
在《蒼鷺與少年》這部電影裡,惡火吞噬一切,將少年逼到崩潰邊緣,接著蒼鷺煽動於外,個人的好奇渴望召喚於內,於是少年一步步踏上成長之路。在旅程裡,他遇見葬身火海的母親分身—火美,親眼見證火從毀滅者轉化成為救贖者。於是克服恐懼的心魔,長出面對生活的勇氣,最終帶著智慧重回現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