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部很紅的下架影片,想要分享我的想法,對有些人來說可能有點刺激,或者覺得我無法同理,或者覺得我自以為是,那都沒關係,那我也不是要唱反調什麼的,只是在一群浪潮下,不知道哪裡可以說說,至少這是我的版,總可以說吧!
我覺得可以分幾個部分:
第一,影片引發很多人的創傷,非常多人站在一個受害者的立場發表言論,對於資源被剝奪的部分,包含爸爸買的東西未經同意被換成別的、長輩認為有用的東西跟晚輩不同、經濟要滿足小孩還是滿足自己,甚至包含很多留言說繳的稅拿去幫別人養小孩,都是跟資源被剝奪有關。先說幫別人養小孩的說法,政府補助真的非常少,有生小孩的人也是有繳稅好嗎?不生的人怎麼會覺得在幫別人養小孩?我滿好奇這種說法的人到底繳了多少稅?至於影片的部分,我認為就是那個世代普遍的狀況,所以有共鳴,所以被放大,因為大部分人都有被這樣對待的經驗,那就是一個當下時代會有的家庭景象,很真實不是嗎?
第二,影片忠實呈現現代人為什麼不生小孩?因為有小孩就要犧牲。這就是普遍的難題,小孩還是自己?經濟可以嗎?一部分人覺得如果沒辦法提供好的,乾脆不要生,一部分人覺得如果有小孩就要犧牲自己的快樂,乾脆不要生,或者還有其他因素。生與不生都是一種選擇,選擇生或不生都不應該被歧視。但總是看到一些選擇生的,覺得不生的自私沒責任感,而不生的,覺得生的帶給他們很多麻煩。其實只是大家選擇不同而已,生的,也只能去評斷生的,不生的,只能去評斷不生的,因為沒有對方的經歷跟考量,有什麼資格去說三道四。
第三,道歉這件事,我不覺得教育部應該道歉,陳述一件符合事實的狀況為什麼要道歉?頂多是跟影片目的不符而已,頂多修改結果符合影片目的就好。觀感不佳這種事情非常主觀,只是因為剛好這個腳本是整個世代的心聲,所以反彈相對大,就像有個評論提出建議,最後要回到補助能夠讓這種劇情不再上演,才符合影片催生的目的。
第四,沒有任何人不帶創傷,當你覺得你有創傷,是否想過你的父母也有?是否想過你是否也曾經傷害你的父母?做人不要只會要求別人,即使是父母也是人,不是完美的。甚至這個人認為的避免創傷的教養方式,對另一個人來說是創傷。所有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思考模式,很多時候沒有對與錯,只是彼此互動的方式適不適合,就像之前爸媽囧很大有個來賓,媽媽認同自己長輩的軍事化管理,所以對自己小孩同樣軍事化管理,但他的小孩一個很喜歡另一個很反彈,那喜歡的那個小孩以後就會用同樣方式教育自己小孩,反彈的那個以後就會換別的方式教育自己小孩,或者選擇不生,世代就是這樣,可能傳下去,也可能換方向,教養真的沒有絕對。創傷也不是動不動就拿出來喊,因為別人踩到你創傷,所以別人要改,這叫情緒勒索好嗎?所以動不動就說自己創傷是父母造成,父母要負責的人,請長大一點,到底誰在情勒誰?自己受傷不會自己擦藥嗎?是三歲小朋友嗎?那你造成父母創傷的部分要不要叫父母也找你負責?還是這時候又要把父母不應該跟小孩計較掛在嘴邊?那就叫雙重標準嘛!父母有責任自己沒責任?先要求自己吧!(部分真的嚴重的不在範圍內,我相信還是有不是的父母。)
來說說自己的事。老媽跟我說過,奶奶以前對老爸很嚴格,所以老爸會賺錢就想要給自己最好的。我以前有一次買電腦,老爸帶我去選喜歡的外殼,回家後,外殼變成老爸的,因為他覺得好看。小時候看動漫,也被老媽直接關電視,或者買動漫周邊被罵浪費錢。我去展覽抽到小吊飾,寄到家的時候我很開心,但老爸就說沒什麼用的東西還這麼興奮。還是報名課程老媽說學cad比較有用。我剛出社會就遇到金融海嘯,待業很久,還被奶奶說過沒工作乾脆隨便找個人嫁一嫁。老媽也說過我如果結婚家裡就剩老弟,所以要對老弟好一點,我心裡想,太卑微了吧。或者還有其他老爸優先、老弟優先、有用優先的事情,大大小小的創傷太多了,說不完啦!從老爸時代「賺到錢要給自己最好」,到我的打算是「我要用我賺的錢,學我想學的東西。」或者老媽時代「為了家人付出犧牲」,到我變成「因為你還小所以陪你長大,但你是你,媽媽是媽媽,爸爸是爸爸。」我覺得就是一種世代,各自的解讀,每一步都在建構一個特別的自己。
最後想說的是,不要老是看著自己有創傷,老是覺得創傷被掀開、被戳痛,真正決定創傷表現成什麼樣子的是自己,套一句老公曾經跟我說過的話:「因為有過去的你,才有現在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