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2 | 書籍分享|《少但是更好》(Essentialism)

2025 02 | 書籍分享|《少但是更好》(Essentialism)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給所有正為了夢想努力的人:

早安☀️ 我是Elena,就讀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全球管理碩士,畢業於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ENFJ,喜歡自由潛水、瑜伽、文化人類學、習慣養成。


本月書籍分享|《少但是更好》(Essentialism: The Disciplined Pursuit of Less)

從二月初慢慢看了一整個月的書,這本書是在介紹「專準主義」(Essentialism),作者葛瑞格.麥基昂(Greg McKeown)的願景是讓「世界各地的人都有勇氣去過忠於自己的生活,而不是過別人期望他們去過的生活。」當時一看到這句話就篤定好好讀完這本書的心。

本書圍繞著主要概念「簡單」的生活,主要收穫有以下三個:

1️⃣ 選擇與取捨:相信自己的選擇(個人反思)

「相信自己的選擇」是做出選擇的第一步,接著是辨別不重要的事情,只選擇重要的事情做,書中提到:「專準主義者,認為一切幾乎都不重要。」我一開始看到覺得有些唐突,真的一切幾乎都不重要嗎?一邊生活一邊細細咀嚼這個概念,然後慢慢意識到,確實,像是20/80法則所意:80%的成就來自於20%的努力。最後,為自己做選擇的最大好處是「決定自己的人生」,而不是等待他人插手安排。

2️⃣ 勇敢說不(外在行動)

決定好自己的優先順序後,要如何排除不必必要對我來說是最困難的部分,因為人們的天性是說「好」,來避免與他人的衝突與尷尬,但其實「成就」的運作是正好相反,如果你不保護好自己的時間,別人就會插手你的人生,最後淪為幫助他人成功的小助手。(這沒有不好,只是每個人的夢想不同)。此外,書中提到「人們會尊重和景仰那些能堅持信念、勇於說不的人」,這也是一個領導者最典型的特徵之一。

3️⃣ 完成勝過於完美|只要開始4分鐘就好!

「完成勝過於完美」是一個矽谷流行的概念,用來幫助創新和工作進展,也是我覺得最簡單能被活用於我們生活中概念,只要開始,不管是多短的時間,讓資訊進入腦袋,這些資訊就默默的在腦袋中排列組合,直到下次你要繼續這個專案時,你會發現更多想法已經浮現在腦海當中。

另一個好處是,只要「開始」,我們常常會發現原本以爲非常巨大困難的專案或報告,其實也就是這樣,讓你不知不覺就開始專注更長的時間。再結合,將大專案分成小步驟的技巧,減低每次開始的心理障礙與不情願感。只要開始4分鐘,讓我的生產力有了極大的改變!

總結:這本書是比較偏生活上的「簡單」概念!適合對精準主義初次接觸的人,但整體是以知識、案例比較多,適合慢慢看,慢慢消化這些概念。如果是對商業方面有興趣的人很推薦「一人公司Company of one」這本書,是將類似的概念應用到商業公司,以創造有彈性的理想生活。


感謝閱讀到這邊的你,希望你喜歡次的分享,也歡迎將這份電子報聯結分享給你的朋友、家人或任何正為了夢想而努力的人,有任何煩惱、心事或建議都歡迎直接回信給我,或有想了解的主題也非常歡迎一起討論! 祝你有美好且有意識的生活!

Elena


Instagram @wei__230

個人網站:https://www.elena-yiweiwang.com/

訂閱電子報:https://forms.gle/Dj9zHBEFo4xHKrCa9

avatar-img
給你勇氣|Learn with Elena
17會員
64內容數
各種閱讀材料的心得,包含電影、文章、期刊、書籍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其實這是我第三次看這本書,從第一次讀完卻好像沒讀懂,到這個月,因為生活的選擇太多,讓我陷入自我懷疑的泥沼,剛好看到這本書,決定再看一次。這本書的精髓是「專準主義」(Essentialism),我很喜歡作者說的:“我的願景是,世界各地的人都有勇氣去過忠於自己的生活,而不是過別人期望他們去過的生活。”
5/5少,但是更好
「是人造就了夢想,還是夢想造就了人?」兩者皆為真 這是我在《領導101》書中看到的一句問題,作者 約翰·麥斯威爾(John C. Maxwell)認為兩者皆為真,我也這樣認為。就像是威爾遜總統說的: 「我們因夢想而成長。所有偉人都是夢想家。」 「在春日的輕霧或在漫長冬夜的爐火中,他們看見夢想。
詳細內容歡迎直接看Notion整理:https://dune-caption-299.notion.site/d7258ad41eaa4806bfddb12453dc8087?pvs=4 讀後心得整理如下:因為太喜歡這本書,每一個章節都花了很多時間閱讀與思考,總共花了整整一個月才看完他,但也因
成為足夠強大的人 當你足夠強大以至於遠遠超越他人時,他人連嫉妒你的勇氣都沒有,剩下的只是對你的仰望和深深的敬畏,他們會愛你、怕你、敬你。 一直以來,我是一個很害怕被批判的人,害怕站在台上,害怕鋒芒太耀眼,吸引來他人的嫉妒與攻擊,也可能是東亞儒家文化的薰陶,謙讓是美德,但其實這都是不必要的憂慮。
最近花了很多時間思考「人生意義」,總是在問自己: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尤其是在面對枯燥乏味的書本與一塵不變的例行公事時。文章分享了泰戈爾與湯瑪斯.傑佛遜的文字,探討生命中的意義和幫助他人的價值。
看完了這本書,讓我最有感覺的其實應該是「放下」,把空間留給奇蹟發生,鬆開手,接受所有的不確定性,享受當下。接下來將會分為四大部分跟大家分享: (一)自處、冥想與活在當下 (二)接受原始的樣貌(自己與他人) (三)不要相信你的每個念頭 (四)學會放下 為奇蹟留下空間 這篇先跟大家介紹第一部
5/5我可能錯了
其實這是我第三次看這本書,從第一次讀完卻好像沒讀懂,到這個月,因為生活的選擇太多,讓我陷入自我懷疑的泥沼,剛好看到這本書,決定再看一次。這本書的精髓是「專準主義」(Essentialism),我很喜歡作者說的:“我的願景是,世界各地的人都有勇氣去過忠於自己的生活,而不是過別人期望他們去過的生活。”
5/5少,但是更好
「是人造就了夢想,還是夢想造就了人?」兩者皆為真 這是我在《領導101》書中看到的一句問題,作者 約翰·麥斯威爾(John C. Maxwell)認為兩者皆為真,我也這樣認為。就像是威爾遜總統說的: 「我們因夢想而成長。所有偉人都是夢想家。」 「在春日的輕霧或在漫長冬夜的爐火中,他們看見夢想。
詳細內容歡迎直接看Notion整理:https://dune-caption-299.notion.site/d7258ad41eaa4806bfddb12453dc8087?pvs=4 讀後心得整理如下:因為太喜歡這本書,每一個章節都花了很多時間閱讀與思考,總共花了整整一個月才看完他,但也因
成為足夠強大的人 當你足夠強大以至於遠遠超越他人時,他人連嫉妒你的勇氣都沒有,剩下的只是對你的仰望和深深的敬畏,他們會愛你、怕你、敬你。 一直以來,我是一個很害怕被批判的人,害怕站在台上,害怕鋒芒太耀眼,吸引來他人的嫉妒與攻擊,也可能是東亞儒家文化的薰陶,謙讓是美德,但其實這都是不必要的憂慮。
最近花了很多時間思考「人生意義」,總是在問自己: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尤其是在面對枯燥乏味的書本與一塵不變的例行公事時。文章分享了泰戈爾與湯瑪斯.傑佛遜的文字,探討生命中的意義和幫助他人的價值。
看完了這本書,讓我最有感覺的其實應該是「放下」,把空間留給奇蹟發生,鬆開手,接受所有的不確定性,享受當下。接下來將會分為四大部分跟大家分享: (一)自處、冥想與活在當下 (二)接受原始的樣貌(自己與他人) (三)不要相信你的每個念頭 (四)學會放下 為奇蹟留下空間 這篇先跟大家介紹第一部
5/5我可能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