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XP到Windows 11,微軟從使用者中拿走了什麼?給了什麼?(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接續上篇的文章,說到的了微軟在推出新系統的同時給了使用者那些東西。接下來聊聊從使用者手中拿走了甚麼?


選擇的權利、操作習慣

這裡以系統更新作為例子:在早期,系統更新是可以根據使用者的需求來做開啟或關閉,甚至可以設定成先檢查有無更新再考慮安裝。不過從Win10開始,就拿掉了選項,全面改為自動更新,讓使用者沒有選擇的餘地,何時更新完全隨系統高興,不少使用者對於這項改動很不滿。因為,即便是相對封閉的macOS,Apple也有提供關閉自動更新的選項。

更新是一把雙面刃,透過更新,可以即時修補漏洞,防止被駭客入侵攻擊,有時也會帶來一些新功能,提升使用體驗,只是,程式畢竟是人寫出來,難免會出錯,沒有人知道更新之後系統會不會出問題。加上有些更新需要重新啟動才能完成。假使在使用過程中且沒有存檔的情況下重新啟動,下一秒會聽到的,絕對是用戶一連串的咒罵聲。

此外,對穩定性有高度需求的電腦,例如:伺服器、工作站,或是需要24小時不關機的機器來說,自動更新簡直是個不定時炸彈,隨時都有可能會崩潰停擺,這所產生的損失無疑是巨大的。並且不只是更新,就連工作列合併、拖曳到工具列固定等......這些高頻率使用的功能,也通通沒有選項可選,直接把功能給拔掉了(雖然Win11之後有透過更新加回來),但這樣的做法多少會讓人覺得很不友善。


使用者的隱私

自Win8加入App商店之後,在首次設定時就有提供關於隱私相關的設定,然而到了Win10雖然還是有選項可供選擇,但似乎變得更複雜,而且設定的位置也散落在不同的地方,讓用戶難以發覺或找尋。


安靜、乾淨的使用環境

在前篇的文章有說到,Windows在推出新系統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廣告,其中這些廣告有很大部分是微軟的推廣廣告,像是Edge瀏覽器在更新之後在自動再在桌面顯示搜尋框、Win11推出後會不斷彈出升級通知,甚至在下次開機時會用全螢幕的方式來做推銷,即便關掉下次還是會顯示。這樣不斷干擾下使用電腦,多少會覺得惱人、不尊重用戶。


總結:它變的更好~但也不再單純

從XP到Win11一路使用下來,會很明感覺Windows逐漸在往雲端方向發展,不斷與網路服務的功能做整合。這樣的做法無疑會為使用者帶來一定的便利性,只是更新換代的過程中,有些我們熟悉的使用方式默默的改變,加上有些功能改動太大了,多少會讓舊用戶感到不適應。Windows還是我們熟悉的Windows,只是不再像當初那樣這麼簡單、單純了。


我是紅茶RedTea,我們下篇文章見~


*非常感謝您讀完這篇文章*

如果你喜歡或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到你,可以按個喜歡、追蹤或是贊助。如果有其他想法歡迎在下方留言,你的支持是我創作的動力~


#如果有興趣還可以看看#

大學時架的網站:寫給電腦小白的說明書~茶中魚-你的當代電腦說明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紅茶RedTea 的創作間
35會員
58內容數
在創作間就任意隨心創作吧~為每件作品賦予意義,即使微不足道也沒有關係
2023/11/26
近日,以高封閉性著名的iOS,為了要符合歐盟的數位市場法,在未來可能會開放側載App的功能。用戶可以不用在透過系統內建的App Store就可以安裝第三方應用程式。所以本篇就來聊聊,側載App會不會使系統不安全。
Thumbnail
2023/11/26
近日,以高封閉性著名的iOS,為了要符合歐盟的數位市場法,在未來可能會開放側載App的功能。用戶可以不用在透過系統內建的App Store就可以安裝第三方應用程式。所以本篇就來聊聊,側載App會不會使系統不安全。
Thumbnail
2023/11/07
你有玩過刷機和越獄嗎?在智慧型手機剛面向消費市場的前幾年,可以說是刷機和越獄風潮的高峰期。當時在網路上都可以看到許多人分享改機的成果,各種ROM、Root方式和主題包也是多到數不過來。如今,這些看似很實用的技術早已逐漸淡出一般用戶的視野,是什麼原因導致使用者不需要了?
Thumbnail
2023/11/07
你有玩過刷機和越獄嗎?在智慧型手機剛面向消費市場的前幾年,可以說是刷機和越獄風潮的高峰期。當時在網路上都可以看到許多人分享改機的成果,各種ROM、Root方式和主題包也是多到數不過來。如今,這些看似很實用的技術早已逐漸淡出一般用戶的視野,是什麼原因導致使用者不需要了?
Thumbnail
2023/11/03
一個人擁有多部裝置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有的就連手機、平板到電腦,都來自同一品牌,似乎不用這家的產品就用不下去。但你有想過,為什麼這些科技公司的產品會這麼吸引人?到底運用了什麼手法讓消費者難以離開?
Thumbnail
2023/11/03
一個人擁有多部裝置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有的就連手機、平板到電腦,都來自同一品牌,似乎不用這家的產品就用不下去。但你有想過,為什麼這些科技公司的產品會這麼吸引人?到底運用了什麼手法讓消費者難以離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微軟的現金引擎,是如何重新開機的? 十年前的微軟,還是個靠光碟包裝盒賺錢的傳統企業。你買一套Office或Windows,就能用五年、十年,微軟一次結帳、笑著進帳利潤。這種「賣斷型授權制」,看似穩健,實則是「一次性收入」的現金流毒藥:沒有更新潮軟體,就沒有新的錢
Thumbnail
微軟的現金引擎,是如何重新開機的? 十年前的微軟,還是個靠光碟包裝盒賺錢的傳統企業。你買一套Office或Windows,就能用五年、十年,微軟一次結帳、笑著進帳利潤。這種「賣斷型授權制」,看似穩健,實則是「一次性收入」的現金流毒藥:沒有更新潮軟體,就沒有新的錢
Thumbnail
這是我最近在『網路安全停看聽』Podcast企劃的一集,文末會提供podcast單集連結,想讓眼睛休息的格友們也可以點選收聽喔! 1960年代出生的聽眾們,應該依稀記得一個跨時代的產品,MS-DOS作業系統,那個開機還只是黑白畫面的螢幕,安裝軟體需要有好幾張的5又1/4吋的磁碟片,替換著插入磁
Thumbnail
這是我最近在『網路安全停看聽』Podcast企劃的一集,文末會提供podcast單集連結,想讓眼睛休息的格友們也可以點選收聽喔! 1960年代出生的聽眾們,應該依稀記得一個跨時代的產品,MS-DOS作業系統,那個開機還只是黑白畫面的螢幕,安裝軟體需要有好幾張的5又1/4吋的磁碟片,替換著插入磁
Thumbnail
現在越來越多的軟體,都有推出訂閱制的方案,標榜每個月支付固定款項就可以不斷獲取更新並使用到最新功能,有的還會提供雲端空間,光是這些聽起來多少都會覺得很划算。只不過,訂閱制的方式真的有廠商說的這麼美好嗎?或者說這種方式真的適合每一個人嗎?
Thumbnail
現在越來越多的軟體,都有推出訂閱制的方案,標榜每個月支付固定款項就可以不斷獲取更新並使用到最新功能,有的還會提供雲端空間,光是這些聽起來多少都會覺得很划算。只不過,訂閱制的方式真的有廠商說的這麼美好嗎?或者說這種方式真的適合每一個人嗎?
Thumbnail
接續上篇的文章,說到的了微軟在推出新系統的同時給了使用者那些東西。接下來聊聊從使用者手中拿走了甚麼?
Thumbnail
接續上篇的文章,說到的了微軟在推出新系統的同時給了使用者那些東西。接下來聊聊從使用者手中拿走了甚麼?
Thumbnail
       在微軟推出訂閱制的做法後,這樣的選擇就是必須面對且思考的。到底要買斷還是訂閱比較好?剛好趁著要採買筆電的機會經過了微軟的攤位,得到了一套官方的說法。         他們的建議是,先購買365版本使用看看,如果用得不滿意,再轉為買斷制。買斷的版本
Thumbnail
       在微軟推出訂閱制的做法後,這樣的選擇就是必須面對且思考的。到底要買斷還是訂閱比較好?剛好趁著要採買筆電的機會經過了微軟的攤位,得到了一套官方的說法。         他們的建議是,先購買365版本使用看看,如果用得不滿意,再轉為買斷制。買斷的版本
Thumbnail
如果,「遊戲主機世代」的商業邏輯已經過時,那麼微軟又是怎麼看待未來的呢?事實上,微軟對遊戲這門生意的想法,也照抄了自家其他產品線的邏輯,也就是「雲端 + 訂閱」。
Thumbnail
如果,「遊戲主機世代」的商業邏輯已經過時,那麼微軟又是怎麼看待未來的呢?事實上,微軟對遊戲這門生意的想法,也照抄了自家其他產品線的邏輯,也就是「雲端 + 訂閱」。
Thumbnail
用了微軟的新瀏覽器「Edge」十分鐘,就看到幾個翻譯相關的問題。簡單講,就是做中文化的人/單位「會翻譯,但是不太用腦」。那麼,想做這類工作的人該注意些什麼呢?
Thumbnail
用了微軟的新瀏覽器「Edge」十分鐘,就看到幾個翻譯相關的問題。簡單講,就是做中文化的人/單位「會翻譯,但是不太用腦」。那麼,想做這類工作的人該注意些什麼呢?
Thumbnail
「體驗設計」這門學問,現在已經成了軟體設計的顯學,其中包含了不同的面向:流程設計、技術架構設計、使用者介面設計等等。在大家還沒有開始重視使用體驗的時代,許多事情只能從嘗試和錯誤中去學習,包括開發團隊也一樣。
Thumbnail
「體驗設計」這門學問,現在已經成了軟體設計的顯學,其中包含了不同的面向:流程設計、技術架構設計、使用者介面設計等等。在大家還沒有開始重視使用體驗的時代,許多事情只能從嘗試和錯誤中去學習,包括開發團隊也一樣。
Thumbnail
談自由軟體,不得不談一個語帶雙關的核心字:free。把 freeware 譯作免費軟體,可謂完全捉錯用神。 在新時代,Microsoft 依然是皇者,不過有人可以/不願作順民,公然「以下犯上」,搶皇者的生意! 這是自由的真義,也是本書精彩的原因。
Thumbnail
談自由軟體,不得不談一個語帶雙關的核心字:free。把 freeware 譯作免費軟體,可謂完全捉錯用神。 在新時代,Microsoft 依然是皇者,不過有人可以/不願作順民,公然「以下犯上」,搶皇者的生意! 這是自由的真義,也是本書精彩的原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