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斷制 V.S 訂閱制-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軟體購買方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現在越來越多的軟體,都有推出訂閱制的方案,標榜每個月支付固定款項就可以不斷獲取更新並使用到最新功能,有的還會提供雲端空間,光是這些聽起來多少都會覺得很划算。只不過,訂閱制的方式真的有廠商說的這麼美好嗎?或者說這種方式真的適合每一個人嗎?



!這裡要先聲明,本文要探討的是以「工具為主」的訂閱制服務,而不是以「內容為主」的訂閱服務(Youtube、Netfilx等......)。雖然都叫訂閱制,但兩種本質上是不一樣的!



先來看看買斷制和訂閱制各自的優缺點,這裡以大家熟悉Office作為例子:



買斷制

優點

  • 一次付清
  • 永久使用
  • 僅提供安全更新
  • 相對穩定

缺點

  • 新功能需要重新購買新版本
  • 不能安裝在多台裝置上(一對一)
  • 基本雲端空間
  • 入手門檻高


傳統的買斷制,很單純。一次購買單一的版本,通常軟體開發商會提供該本版的安全性更新,並提供到支援週期結束。雖然支援到期後不會再有更新,卻可以永久使用下去。當推出新版本且新功能是你需要的在考慮升級,升級換代完全由使用者決定。


訂閱制

優點

  • 較多雲端儲存空間
  • 即時雲端存檔
  • 不斷提供更新和新功能
  • 安裝在多裝置使用
  • 入手門檻低
  • 比較沒有相容性問題

缺點

  • 軟體可能有不穩定的風險
  • 新功能可能不是你要的
  • 使用權到期需要繼續付費才能使用


反之,相比買斷制,大多數的訂閱制的軟體可能都會標榜上述的功能。通常是提供與網路和安全性相關的項目,免除自己維護的麻煩,並且軟體永遠都是最新的。

由於會不斷更新和升級,有的還會帶來一些新功能,雖然可以避免像買斷制一樣,需要新功能要重新購買。但是,每次的更新多少都有風險,你不知道下次更新會不會出Bug而耽誤工作,這對要求穩定性高的使用者來說是個致命傷。此外,訂閱制是有使用期限的,期限到期需要續費才能使用。



總結&觀點:你想要的是擁有權還是使用權?

來總結一下兩種方式分別適合那些人:

訂閱制適合的客群

  • 當軟體是生產力工具尤其是賺錢工具時,且確定新功能可以幫助你更快速完成工作
  • 想要節省安全性方面的維護成本
  • 喜歡第一時間追求新功能
  • 高強度使用者

買斷制適合的客群

  • 高穩定性要求,不想要改變使用習慣
  • 想要一套軟體就可以用很久
  • 只使用核心功能(例如:基本的打字、排版)
  • 個人輕度使用者


個人認為,買斷制和訂閱制並沒有絕對的好壞,這些只是根據不同的需求所提供出來的方案。最好的選擇永遠是根據當下的需求來做決定的。


我是紅茶,我們下篇文章見~



*非常感謝您讀完這篇文章*

如果你喜歡或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到你,可以按個喜歡或是追蹤。如果文章有誤或者有其他想法,歡迎在下方留言,你的支持是我創作的動力~

追蹤一下吧:FB粉專


~如果有興趣還可以看看~

大學時架的網站:寫給小白的電腦說明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紅茶RedTea 的創作間
37會員
63內容數
在創作間就任意隨心創作吧~為每件作品賦予意義,即使微不足道也沒有關係
2023/11/26
近日,以高封閉性著名的iOS,為了要符合歐盟的數位市場法,在未來可能會開放側載App的功能。用戶可以不用在透過系統內建的App Store就可以安裝第三方應用程式。所以本篇就來聊聊,側載App會不會使系統不安全。
Thumbnail
2023/11/26
近日,以高封閉性著名的iOS,為了要符合歐盟的數位市場法,在未來可能會開放側載App的功能。用戶可以不用在透過系統內建的App Store就可以安裝第三方應用程式。所以本篇就來聊聊,側載App會不會使系統不安全。
Thumbnail
2023/11/07
你有玩過刷機和越獄嗎?在智慧型手機剛面向消費市場的前幾年,可以說是刷機和越獄風潮的高峰期。當時在網路上都可以看到許多人分享改機的成果,各種ROM、Root方式和主題包也是多到數不過來。如今,這些看似很實用的技術早已逐漸淡出一般用戶的視野,是什麼原因導致使用者不需要了?
Thumbnail
2023/11/07
你有玩過刷機和越獄嗎?在智慧型手機剛面向消費市場的前幾年,可以說是刷機和越獄風潮的高峰期。當時在網路上都可以看到許多人分享改機的成果,各種ROM、Root方式和主題包也是多到數不過來。如今,這些看似很實用的技術早已逐漸淡出一般用戶的視野,是什麼原因導致使用者不需要了?
Thumbnail
2023/11/03
一個人擁有多部裝置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有的就連手機、平板到電腦,都來自同一品牌,似乎不用這家的產品就用不下去。但你有想過,為什麼這些科技公司的產品會這麼吸引人?到底運用了什麼手法讓消費者難以離開?
Thumbnail
2023/11/03
一個人擁有多部裝置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有的就連手機、平板到電腦,都來自同一品牌,似乎不用這家的產品就用不下去。但你有想過,為什麼這些科技公司的產品會這麼吸引人?到底運用了什麼手法讓消費者難以離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訂閱制VS買斷制,到底訂閱制的工作軟體有哪些優點?要不要糾結買斷制的問題呢?
Thumbnail
訂閱制VS買斷制,到底訂閱制的工作軟體有哪些優點?要不要糾結買斷制的問題呢?
Thumbnail
昨天這篇文章,其實我是同步在想基金存股定期定額的相關內容(什麼奇怪放在一起想),而且同時重新編輯 #黑力 的講義(大翻新啊⋯⋯),這禮拜講到 #復購回購 這件事情。而這幾年重大的商業模式變革(也不能算變革啦)就是 #訂閱制
Thumbnail
昨天這篇文章,其實我是同步在想基金存股定期定額的相關內容(什麼奇怪放在一起想),而且同時重新編輯 #黑力 的講義(大翻新啊⋯⋯),這禮拜講到 #復購回購 這件事情。而這幾年重大的商業模式變革(也不能算變革啦)就是 #訂閱制
Thumbnail
現在越來越多的軟體,都有推出訂閱制的方案,標榜每個月支付固定款項就可以不斷獲取更新並使用到最新功能,有的還會提供雲端空間,光是這些聽起來多少都會覺得很划算。只不過,訂閱制的方式真的有廠商說的這麼美好嗎?或者說這種方式真的適合每一個人嗎?
Thumbnail
現在越來越多的軟體,都有推出訂閱制的方案,標榜每個月支付固定款項就可以不斷獲取更新並使用到最新功能,有的還會提供雲端空間,光是這些聽起來多少都會覺得很划算。只不過,訂閱制的方式真的有廠商說的這麼美好嗎?或者說這種方式真的適合每一個人嗎?
Thumbnail
訂閱制度的思考: 原文翻譯出處:https://www.kevinreutter.de/subscriptions/
Thumbnail
訂閱制度的思考: 原文翻譯出處:https://www.kevinreutter.de/subscriptions/
Thumbnail
篇是在替出版專題思考定價時,突然想到的。 通常,我們在訂閱某種服務時,對方都會提供 月繳 季繳 年繳 等方案。 以社區的寬頻網路為例: 月繳:499 季繳:1300 / 平均每月433 年繳:4,990 /平均每月416 通常一次繳交比較多錢,我們平均月付額就會低一點。這是因為服務提供方可以一次
Thumbnail
篇是在替出版專題思考定價時,突然想到的。 通常,我們在訂閱某種服務時,對方都會提供 月繳 季繳 年繳 等方案。 以社區的寬頻網路為例: 月繳:499 季繳:1300 / 平均每月433 年繳:4,990 /平均每月416 通常一次繳交比較多錢,我們平均月付額就會低一點。這是因為服務提供方可以一次
Thumbnail
因為有數年數據軟體顧問及銷售訂閱軟體的經驗,大概清楚一般軟體公司的銷售做法,不過本文將以一般投資人角度來分析這間公司,而非從軟體技術角度分析。我們從前一篇文章可以得知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 RPA 在業界上面使用的案例及趨勢,接下來我們需要了解: UiPA
Thumbnail
因為有數年數據軟體顧問及銷售訂閱軟體的經驗,大概清楚一般軟體公司的銷售做法,不過本文將以一般投資人角度來分析這間公司,而非從軟體技術角度分析。我們從前一篇文章可以得知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 RPA 在業界上面使用的案例及趨勢,接下來我們需要了解: UiPA
Thumbnail
       在微軟推出訂閱制的做法後,這樣的選擇就是必須面對且思考的。到底要買斷還是訂閱比較好?剛好趁著要採買筆電的機會經過了微軟的攤位,得到了一套官方的說法。         他們的建議是,先購買365版本使用看看,如果用得不滿意,再轉為買斷制。買斷的版本
Thumbnail
       在微軟推出訂閱制的做法後,這樣的選擇就是必須面對且思考的。到底要買斷還是訂閱比較好?剛好趁著要採買筆電的機會經過了微軟的攤位,得到了一套官方的說法。         他們的建議是,先購買365版本使用看看,如果用得不滿意,再轉為買斷制。買斷的版本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