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14 代 Raptor Lake Refresh 正式開賣,與 AMD 競爭態勢是否將有所變化 - 新聞短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Intel 牙膏擠不動了嗎?🤣

Intel 於 2023/10/16 發佈其第 14 代桌上型電腦處理器 Raptor Lake Refresh 系列,SKU 包含 3 款可超頻處理器,分別為 Core i9-14900K、Core i7-14700K 和 Core i5-14600K,並在昨日(10/17)正式開賣。

本篇內容綜合參考各大平台的評測結果(包含 Tom's Hardware4GamersMobile01),針對此代產品和隔壁 AMD 陣營的 Ryzen 7000 系列進行比較,並進一步討論對於 PC/NB 2024 年市況的想法。

Intel 第 14 代產品較上一代有什麼提升?

此次發布之 Raptor Lake Refresh 系列基本上就是 Intel 於 2022 年推出的第 13 代 Raptor Lake 的升級版本,不過採用了 Intel 7 更新版製程,因此多數 SKU 的時脈速度均能較前代有所提升

除了 Core i7-14700K 較前一代增加了 4 個 E-core 外,其餘 SKU 在硬體配置上則無明顯變動,且建議售價也無進行調整

Intel 第 13、14 代 SKU 比較  Source: Tom's Hardware

Intel 第 13、14 代 SKU 比較 Source: Tom's Hardware

與 AMD Ryzen 7000 系列相比,是什麼水準?

遊戲測試部分整體而言還是 AMD Ryzen X3D 系列佔據明顯優勢,畢竟該系列顯著加大了 L3 緩存空間,對於遊戲等數據存取需求較高的應用自然能夠出現較好表現。

遊戲平均張數表現 Source: Tom's Hardware

遊戲平均張數表現 Source: Tom's Hardware

不過針對平常沒有高度遊戲需求的用戶,更加在意的反倒是處理器在生產力相關應用的表現,因此多核和單核的效能表現,才是多數使用者更有感的。

其中可以特別關注的是,i9-14900K 在多核跑分僅比其前身 i9-13900K 提升約 1%,單核僅 3%,升級幅度基本上可說是微乎其微,對於目前 Core i9 在市場上競爭力的提升程度有限

以及雖然 i5-14600K 較 i5-13600K 在多核和單核分別有 4% 的提升,但目前市售價格第 13 代比第 14 代便宜約 35 美元,以這樣僅低個位數的效能提升來看,可能也不是一個非常吸引消費者升級或是直上的一項產品

不過可以看到 i7-14700K 和 i7-13700K 相比之下,多核提升幅度十分明顯,達 14%,這部分推測主要得力於此代產品增加了 4 個 E-core,除了帶動 i7 效能表現超過 AMD 的 Ryzen 9 頂規款 7900X(多核跑分超過 10%),更也拉近了 i7 和 i9 之間的差距,僅差 14%(第 13 代差距高達 28%),以兩者價差高達 180 美元而言,此代 i7 可說是性價比相當高的一項產品,也可能對於 Intel 和 AMD 在中價位的競爭格局產生一些衝擊,但是否也會同時侵蝕到 i9 的銷售狀況仍有待進一步觀察(不過在高端和低端戰場基本無太大的變化)。

Intel 在能耗比表現上依舊有待改善,整體而言 14 代產品對於兩大品牌競爭態勢影響有限

Intel 產品過往最為人詬病的即是產品高效能伴隨的高功耗(也就帶來高發熱),這代產品即使使用了升級版 Intel 7 製程,功耗表現依舊居高不下,甚至 i9-14900K 在極限壓力測試下,瞬間功耗會衝到 359W,除了伴隨著高耗電量以外,對於整體電腦規格尤其是散熱模組要求都將提高,否則可能無法完全展現其效能表現(過熱系統會降頻以保護晶片)。

極限壓力測試的瞬間功耗表現 Source: Tom's Hardware

極限壓力測試的瞬間功耗表現 Source: Tom's Hardware

加上整體 14 代產品並沒有給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改變,因此筆者認為此代產品的問世對於Intel 和 AMD 的競爭態勢影響十分有限

且從 FOMC 上個月貨幣政策決策會議釋出「higher for longer」的態度來看,當前總經環境依舊不明朗,通膨死灰復燃的風險也尚未完全被消彌,而消費性市場又是對於價格敏感度較高的地方,因此估計短時間內對於非必需品的購買力道仍將維持保守

在<美光虧損幅度再減小!記憶體谷底已至,顆粒廠何時能損益兩平?>也提到:對比下一代 15 代產品 Arrow Lake 將採用 Intel 20A(或後來又改投片至台積電 3nm),第 14 代或是 NB 產品線 Meteor Lake 的 PC 版本在電晶體密度、能耗表現應該都無法比擬,從這次的評測結果也直接應證了筆者的看法

總結以上,在消費性市場需求尚未明顯恢復,且 Intel 14 代產品應難以掀起換機熱潮下,筆者依舊維持保守看待 2024 年整體 PC 需求的想法,可能僅是正常庫存回補所帶動的低個位數成長

-

關於 AMD 相關介紹,可參考此篇貼文

更多內容歡迎追蹤我的 Instagram 帳號

-

本帳號內容並非投資意見,亦不構成任何投資產品之要約、要約招攬或建議,投資人應自行判斷投資標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ex 的投資研究記事本
233會員
24內容數
我是 Alex,臺大材料系出身的投資研究員 & 投資者 具備四年以上二級市場研究經驗,曾在券商、創投擔任實習研究員 希望透過「Alex 的投資研究記事本」從解讀產業、科技的角度出發,帶你認識趨勢的同時,也掌握和挖掘潛在投資機會,並透過分享自己投資研究的成果和心得,與讀者一同在追求財富增長的路上成長。
2023/11/16
Canon(佳能)近期推出了 NIL(奈米壓印微影)技術,透過壓印方式減去傳統微影技術的大量曝光時間,可達成較當前 EUV 曝光機十分之一的生產成本和耗能,本文深入討論 NIL 技術的原理,以及未來在半導體產業尤其是記憶體(包含 NAND Flash 和 DRAM)產業的可能應用
Thumbnail
2023/11/16
Canon(佳能)近期推出了 NIL(奈米壓印微影)技術,透過壓印方式減去傳統微影技術的大量曝光時間,可達成較當前 EUV 曝光機十分之一的生產成本和耗能,本文深入討論 NIL 技術的原理,以及未來在半導體產業尤其是記憶體(包含 NAND Flash 和 DRAM)產業的可能應用
Thumbnail
2023/09/06
近期中國半導體進程因華為推出 Mate 60 Pro 新機及其搭載的海思半導體麒麟 9000S 再次受到關注,也讓市場對目前中國半導體進程有所更新,中國半導體仍有兩條路可走,提高其 7nm 製程良率和持續推動自造設備產線。兩條路均須借助台灣檢測分析業者,其中筆者認為汎銓受惠程度將超過同業
Thumbnail
2023/09/06
近期中國半導體進程因華為推出 Mate 60 Pro 新機及其搭載的海思半導體麒麟 9000S 再次受到關注,也讓市場對目前中國半導體進程有所更新,中國半導體仍有兩條路可走,提高其 7nm 製程良率和持續推動自造設備產線。兩條路均須借助台灣檢測分析業者,其中筆者認為汎銓受惠程度將超過同業
Thumbnail
2023/08/31
這幾週 AI 概念股熱度稍減後,這幾天記憶體族群看起來資金明顯回籠。而記憶體在顆粒廠減產效益逐漸浮現下,報價下滑程度有限,模組廠營運有望在下半年回溫。而群聯在資料中心、車用等領域持續佈局,PCIe 5.0 產品線完整,預期 2024 年有望重回成長。
Thumbnail
2023/08/31
這幾週 AI 概念股熱度稍減後,這幾天記憶體族群看起來資金明顯回籠。而記憶體在顆粒廠減產效益逐漸浮現下,報價下滑程度有限,模組廠營運有望在下半年回溫。而群聯在資料中心、車用等領域持續佈局,PCIe 5.0 產品線完整,預期 2024 年有望重回成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Intel 於日前發佈其第 14 代桌上型電腦處理器 Raptor Lake Refresh 系列,並在昨日正式開賣。但攤開評測結果一看,整體效能提升幅度十分有限,與 AMD 之間的競爭格局無明顯變化。加上總經環境依舊不明朗,2024 年 PC 市況估計將不見明顯起色。
Thumbnail
Intel 於日前發佈其第 14 代桌上型電腦處理器 Raptor Lake Refresh 系列,並在昨日正式開賣。但攤開評測結果一看,整體效能提升幅度十分有限,與 AMD 之間的競爭格局無明顯變化。加上總經環境依舊不明朗,2024 年 PC 市況估計將不見明顯起色。
Thumbnail
5月2日 AMD超微公布2023年第一季財報由盈轉虧,5月3日股價大跌9%收盤81.62美元,剛創2個月以來新低,又戲劇化自5月4日起迅速反彈,連漲數日。 受PC需求疲弱影響,AMD單季由盈轉虧,財測展望也不如預期,難怪公布後股價大跌。但為什麼又連日反彈?後續觀察重點在哪?
Thumbnail
5月2日 AMD超微公布2023年第一季財報由盈轉虧,5月3日股價大跌9%收盤81.62美元,剛創2個月以來新低,又戲劇化自5月4日起迅速反彈,連漲數日。 受PC需求疲弱影響,AMD單季由盈轉虧,財測展望也不如預期,難怪公布後股價大跌。但為什麼又連日反彈?後續觀察重點在哪?
Thumbnail
這天在整理電腦內的資料,無意間發現這張費用明細單,看了一下內容,發現除了SSD價格較高(當時是Intel 25nm SLC同步顆粒),其餘都跟現在差異不大(這個下段章節再談)。其實這證明一件事情,晚一點買電腦,不會比較省,因為舊規格你買不到,新規格價格一樣拉上去。 商人不會做賠錢的生意! 以i3處理
Thumbnail
這天在整理電腦內的資料,無意間發現這張費用明細單,看了一下內容,發現除了SSD價格較高(當時是Intel 25nm SLC同步顆粒),其餘都跟現在差異不大(這個下段章節再談)。其實這證明一件事情,晚一點買電腦,不會比較省,因為舊規格你買不到,新規格價格一樣拉上去。 商人不會做賠錢的生意! 以i3處理
Thumbnail
老牌晶片巨人 Intel,在過去這兩年一直跌跌撞撞,無論是競爭對手 AMD 的重新奮起,或者是 ARM 生態系的挑戰,都讓英特爾面臨極大的危機。
Thumbnail
老牌晶片巨人 Intel,在過去這兩年一直跌跌撞撞,無論是競爭對手 AMD 的重新奮起,或者是 ARM 生態系的挑戰,都讓英特爾面臨極大的危機。
Thumbnail
Intel(NASDAQ: INTC)在前幾週公佈了2021Q4的財報,距離Intel的新CEO Pat Gelsinger提出IDM2.0計畫也已經屆滿一年,我認為這是一個聊聊Intel 2021年的營運狀況並且猜測未來發展的好時機。
Thumbnail
Intel(NASDAQ: INTC)在前幾週公佈了2021Q4的財報,距離Intel的新CEO Pat Gelsinger提出IDM2.0計畫也已經屆滿一年,我認為這是一個聊聊Intel 2021年的營運狀況並且猜測未來發展的好時機。
Thumbnail
英特爾(Intel Corporation)是世界上第一大的半導體公司,也是首家推出x86架構中央處理器的公司,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克拉拉。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各個產業的銷售與市占率明顯下滑許多,唯獨資訊產業、半導體產業呈現出反指標的狀態。因為疫情導致大家都在家中,使用3C產品的時間相對多出
Thumbnail
英特爾(Intel Corporation)是世界上第一大的半導體公司,也是首家推出x86架構中央處理器的公司,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克拉拉。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各個產業的銷售與市占率明顯下滑許多,唯獨資訊產業、半導體產業呈現出反指標的狀態。因為疫情導致大家都在家中,使用3C產品的時間相對多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