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的真正原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幾乎全球進步國家或發展中國家都漸漸面臨少子化,台灣又特別嚴重。

每每見到報章新聞呼籲總是半威脅式的說明少子化有多恐怖,或許是希望現在的適婚適育男女多多努力,但老實說,面對少子化後的社會什麼勞動力缺乏啊、人口替代率不足啊等等的遙不可及的未來,遠遠不如親見了「以現在社會現況實際生了孩子後的人生」的恐怖來得讓人恐懼。少子化的原因是深層且複雜多原因的。

從身體上,仔細思考生育孩子的好處,對女性而言幾乎沒有。不管是身體上的,包含孕期的孕吐、器官位移、脫髮、疤痕、妊娠紋、水腫、骨盆腔不適,孕後的傷口、石頭奶、產後抑鬱症等等,不舒服的症狀數不勝數,若產婦抱怨了,還要被親友長輩責怪說:「是你自己月子沒做好」。產子後又是新一輪的辛苦,除了自己的狀態還未完全恢復外,還要照顧孩子的身體健康、情緒。請試試看回想自己小時候身體不舒適或是情緒失控的情況,幼兒期的你,好照顧、好溝通嗎?

再者是社會氛圍,生育後的女性容易被企業認為無法全心付出工作,企業還又考量到產假、育嬰假等成本,對於女性職員常常多有顧慮,一樣的工作機會,只要女性表現出可能生育的機率,企業便可能將工作表現機會默默地挪給男性勞工,因此對現在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的女性而言,許多人是不願意為了生孩子而屈就的,寧可不生育,也要留在職場上卡好屬於自己努力來的位置,選擇顧好自己的生活及健康就好(儘管有些企業還是容易有婚育歧視)。女青年們在工作能力及成績上,並不輸給男性,卻非常可能因為「這個年紀可能生育影響公司」而失去了自我實現的表現機會。

再來是生育後的養兒育女成本,在通膨、低薪、高房價的環境下,遠遠高於以往,對於一般雙薪家庭來說更是苦不堪言。以金錢成本來說,原本雙方的薪水在不買房不生小孩的情況下或許可以過得自在愜意,然而若生了孩子,需要的空間大了,便需要買房或租空間更大的房,各種兒童所需消耗品食品等更是一筆開銷。時間成本,下班育兒勞心勞力,工作環境不僅高工時也要面對工作壓力,有些家庭有小孩後會希望請保母,然而保母難找,價格又貴甚至比許多工作的薪水還高,因此有些女性又便會犧牲自己的職涯,離開職場,成為全職媽媽。(所以網上才有人戲稱,補助杯水車薪的一點點金錢還不如補助專業品質好的保母協助育兒)

生育孩子後的女性,責任及壓力更是極其巨大。遇到在街上哭鬧的嬰兒,眾人指責「媽媽沒教好」的機率更是遠大於指責其他家庭親屬,小孩感冒了,又問「怎麼媽媽沒顧好應該讓他多穿/吃好點」。社會對於「母親」這個職責的要求,往往是更加嚴苛的,更可怕的是,曾經經歷過這段顧孩歷史的女性長輩,還可能更會施壓,或是用過往經歷情緒勒索下一輩,而這讓單身或未育的女性更是深深恐懼。而對全職媽媽們來說,這樣的社會、家庭壓力佔自己生活的比重更重了,許多家庭紛爭便也由此而生。

教育及學習上,不只又是一筆金錢開銷,更是相當耗費父母心力且困難的事情呀。如何傳遞良好的價值觀?如何讓孩子好好的成長為可以負責自己人生的狀態?有些人說,生小孩是投資自己的未來,但事實上卻是,生孩子像是抽盲盒一樣,是無法指定其個性或預設孩子未來一定會怎麼樣的。

就大環境而言,加劇的自然環境惡化、極端氣候變得明顯,國際局勢上的通膨、經濟、戰爭風險、國際間的對立,更使人們對未來感到惴惴不安。

以現在的情況而言,單純的少子化老齡化口號威脅或一些杯水車薪的鼓勵或補助是無法激起人們生育慾望或提高生育率的。或許只有整體幸福快樂、具備足夠支持力道且對未來充滿願景的社會環境,還要養育成本能夠可負擔才勉強有機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左丘曼的沙龍
34會員
10內容數
曾任專業顧問、科技業、新創產業,因為因緣際會接觸到許多高資產及各產業的領袖級人物,對這些擁有許多成功經驗人物的待人接物、行事作風等都有一番心得。在此分享這些見聞及感悟予有緣人參考,盼能成為各位讀者投資自我及成長的養分,都能活得舒心自在。預計一個月三至五篇。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幾乎全球進步國家或發展中國家都漸漸面臨少子化,台灣又特別嚴重。 每每見到報章新聞呼籲總是半威脅式的說明少子化有多恐怖,或許是希望現在的適婚適育男女多多努力,但老實說,面對少子化後的社會什麼勞動力缺乏啊、人口替代率不足啊等等的遙不可及的未來,遠遠不如親見了「以現在社會現況實際生了孩子後的人生」的恐怖
Thumbnail
幾乎全球進步國家或發展中國家都漸漸面臨少子化,台灣又特別嚴重。 每每見到報章新聞呼籲總是半威脅式的說明少子化有多恐怖,或許是希望現在的適婚適育男女多多努力,但老實說,面對少子化後的社會什麼勞動力缺乏啊、人口替代率不足啊等等的遙不可及的未來,遠遠不如親見了「以現在社會現況實際生了孩子後的人生」的恐怖
Thumbnail
前幾天,一位年輕的未婚男性朋友傳給我這篇文章跟我說:這樣誰敢生小孩? 文章是有關一位爸爸,孩子出生後家裡生活品質大大下滑的苦水文,包括夫妻關係像是住在一起的兩個家長,逐漸遠離朋友圈失去自己的社交生活,面對失控的孩子還要忍住不能打罵…等等。 文中甚至寫道:成為父母,整個社會文化要求你表現必須是「成
Thumbnail
前幾天,一位年輕的未婚男性朋友傳給我這篇文章跟我說:這樣誰敢生小孩? 文章是有關一位爸爸,孩子出生後家裡生活品質大大下滑的苦水文,包括夫妻關係像是住在一起的兩個家長,逐漸遠離朋友圈失去自己的社交生活,面對失控的孩子還要忍住不能打罵…等等。 文中甚至寫道:成為父母,整個社會文化要求你表現必須是「成
Thumbnail
「不確定性是一種自由。」 看了BBC專訪【新聞中國人口首次出現萎縮,兩位年輕女性解釋為何不願意結婚生育後】,坦白說,這雖然是很讓人驚訝的新聞,但我沒有太意外。
Thumbnail
「不確定性是一種自由。」 看了BBC專訪【新聞中國人口首次出現萎縮,兩位年輕女性解釋為何不願意結婚生育後】,坦白說,這雖然是很讓人驚訝的新聞,但我沒有太意外。
Thumbnail
隨著每年出生率不斷創新低,政府也相對應端出獎勵生育政策。「催生」,成為很多已婚仍未生育女性常面臨的狀況。 要不要生孩子,本該是當事人自己評估後自行決定即可,荒謬的是,只要女人結婚了,連路人甲乙丙都在關心她的肚皮有沒有動靜,沒生,就趕快生一個吧!已經生一個孩子,就催著趕快生第二個孩子吧!
Thumbnail
隨著每年出生率不斷創新低,政府也相對應端出獎勵生育政策。「催生」,成為很多已婚仍未生育女性常面臨的狀況。 要不要生孩子,本該是當事人自己評估後自行決定即可,荒謬的是,只要女人結婚了,連路人甲乙丙都在關心她的肚皮有沒有動靜,沒生,就趕快生一個吧!已經生一個孩子,就催著趕快生第二個孩子吧!
Thumbnail
  會想談少子化其實有一段時間了,起因當然是因為前一陣子「台灣生育率全球最低」這個驚悚的話題開始。從這個事實見報以來,相關的討論一直在我的臉書同溫層喧騰著,這個怎麼看都與我無關的議題讓我覺得我與我的同溫層好像也沒那麼同溫。
Thumbnail
  會想談少子化其實有一段時間了,起因當然是因為前一陣子「台灣生育率全球最低」這個驚悚的話題開始。從這個事實見報以來,相關的討論一直在我的臉書同溫層喧騰著,這個怎麼看都與我無關的議題讓我覺得我與我的同溫層好像也沒那麼同溫。
Thumbnail
內政部統計去年台灣人口首度呈現負成長,專家指出,要延緩人口老化,更該回頭關注「結婚率下降」的原因。那麼,到底為什麼要生小孩? 很愛一個人,一定要結婚嗎? 成家後,難道非得有孩子才算完整? 今天我們來探討,為什麼「結婚生子」的傳統價值觀逐漸面臨挑戰,順便學習一些跟「結婚生子」相關的英文單字。
Thumbnail
內政部統計去年台灣人口首度呈現負成長,專家指出,要延緩人口老化,更該回頭關注「結婚率下降」的原因。那麼,到底為什麼要生小孩? 很愛一個人,一定要結婚嗎? 成家後,難道非得有孩子才算完整? 今天我們來探討,為什麼「結婚生子」的傳統價值觀逐漸面臨挑戰,順便學習一些跟「結婚生子」相關的英文單字。
Thumbnail
知道越多、懂得越多、看越多書,就一定會更幸福嗎?答案恐怕不是。篤信宗教,相信有上帝、天國、因果、輪迴,認為現世的折磨是為了來世與相愛的人重逢,這樣的人或許最快樂。懷抱越多理性與理念的人,恐怕會常因為理想與真實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差距,大腦常陷入無盡的苦惱。 絕大多數人在認知失調(cognitive di
Thumbnail
知道越多、懂得越多、看越多書,就一定會更幸福嗎?答案恐怕不是。篤信宗教,相信有上帝、天國、因果、輪迴,認為現世的折磨是為了來世與相愛的人重逢,這樣的人或許最快樂。懷抱越多理性與理念的人,恐怕會常因為理想與真實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差距,大腦常陷入無盡的苦惱。 絕大多數人在認知失調(cognitive di
Thumbnail
這兩天看完了《#月薪嬌妻SP》,真是又香又甜又萌啊!但也在其中看到了日本職業文化中,對懷孕女性及其伴侶的各種不友善,連男性要請陪產假和育嬰假都會被指指點點、百般刁難。​ 這幾年,亞洲各個國家(包括台灣)都在強調生育率持續下降,甚至已經和死亡率的曲線來到交叉點。但,在這樣對孕婦和有小孩的女性的不友善
Thumbnail
這兩天看完了《#月薪嬌妻SP》,真是又香又甜又萌啊!但也在其中看到了日本職業文化中,對懷孕女性及其伴侶的各種不友善,連男性要請陪產假和育嬰假都會被指指點點、百般刁難。​ 這幾年,亞洲各個國家(包括台灣)都在強調生育率持續下降,甚至已經和死亡率的曲線來到交叉點。但,在這樣對孕婦和有小孩的女性的不友善
Thumbnail
30年後可以預見的是,台灣的陸配小孩與印尼小孩與越南小孩會比台灣本地小孩還要多,甚至是兩倍以上。請問發生國際衝突的時候這些小孩會是維護台灣利益或者是外國利益的,各位捉得準嗎?
Thumbnail
30年後可以預見的是,台灣的陸配小孩與印尼小孩與越南小孩會比台灣本地小孩還要多,甚至是兩倍以上。請問發生國際衝突的時候這些小孩會是維護台灣利益或者是外國利益的,各位捉得準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