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全球進步國家或發展中國家都漸漸面臨少子化,台灣又特別嚴重。
每每見到報章新聞呼籲總是半威脅式的說明少子化有多恐怖,或許是希望現在的適婚適育男女多多努力,但老實說,面對少子化後的社會什麼勞動力缺乏啊、人口替代率不足啊等等的遙不可及的未來,遠遠不如親見了「以現在社會現況實際生了孩子後的人生」的恐怖來得讓人恐懼。少子化的原因是深層且複雜多原因的。
從身體上,仔細思考生育孩子的好處,對女性而言幾乎沒有。不管是身體上的,包含孕期的孕吐、器官位移、脫髮、疤痕、妊娠紋、水腫、骨盆腔不適,孕後的傷口、石頭奶、產後抑鬱症等等,不舒服的症狀數不勝數,若產婦抱怨了,還要被親友長輩責怪說:「是你自己月子沒做好」。產子後又是新一輪的辛苦,除了自己的狀態還未完全恢復外,還要照顧孩子的身體健康、情緒。請試試看回想自己小時候身體不舒適或是情緒失控的情況,幼兒期的你,好照顧、好溝通嗎?
再者是社會氛圍,生育後的女性容易被企業認為無法全心付出工作,企業還又考量到產假、育嬰假等成本,對於女性職員常常多有顧慮,一樣的工作機會,只要女性表現出可能生育的機率,企業便可能將工作表現機會默默地挪給男性勞工,因此對現在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的女性而言,許多人是不願意為了生孩子而屈就的,寧可不生育,也要留在職場上卡好屬於自己努力來的位置,選擇顧好自己的生活及健康就好(儘管有些企業還是容易有婚育歧視)。女青年們在工作能力及成績上,並不輸給男性,卻非常可能因為「這個年紀可能生育影響公司」而失去了自我實現的表現機會。
再來是生育後的養兒育女成本,在通膨、低薪、高房價的環境下,遠遠高於以往,對於一般雙薪家庭來說更是苦不堪言。以金錢成本來說,原本雙方的薪水在不買房不生小孩的情況下或許可以過得自在愜意,然而若生了孩子,需要的空間大了,便需要買房或租空間更大的房,各種兒童所需消耗品食品等更是一筆開銷。時間成本,下班育兒勞心勞力,工作環境不僅高工時也要面對工作壓力,有些家庭有小孩後會希望請保母,然而保母難找,價格又貴甚至比許多工作的薪水還高,因此有些女性又便會犧牲自己的職涯,離開職場,成為全職媽媽。(所以網上才有人戲稱,補助杯水車薪的一點點金錢還不如補助專業品質好的保母協助育兒)
生育孩子後的女性,責任及壓力更是極其巨大。遇到在街上哭鬧的嬰兒,眾人指責「媽媽沒教好」的機率更是遠大於指責其他家庭親屬,小孩感冒了,又問「怎麼媽媽沒顧好應該讓他多穿/吃好點」。社會對於「母親」這個職責的要求,往往是更加嚴苛的,更可怕的是,曾經經歷過這段顧孩歷史的女性長輩,還可能更會施壓,或是用過往經歷情緒勒索下一輩,而這讓單身或未育的女性更是深深恐懼。而對全職媽媽們來說,這樣的社會、家庭壓力佔自己生活的比重更重了,許多家庭紛爭便也由此而生。
教育及學習上,不只又是一筆金錢開銷,更是相當耗費父母心力且困難的事情呀。如何傳遞良好的價值觀?如何讓孩子好好的成長為可以負責自己人生的狀態?有些人說,生小孩是投資自己的未來,但事實上卻是,生孩子像是抽盲盒一樣,是無法指定其個性或預設孩子未來一定會怎麼樣的。
就大環境而言,加劇的自然環境惡化、極端氣候變得明顯,國際局勢上的通膨、經濟、戰爭風險、國際間的對立,更使人們對未來感到惴惴不安。
以現在的情況而言,單純的少子化老齡化口號威脅或一些杯水車薪的鼓勵或補助是無法激起人們生育慾望或提高生育率的。或許只有整體幸福快樂、具備足夠支持力道且對未來充滿願景的社會環境,還要養育成本能夠可負擔才勉強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