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內容產出者」都在做什麼?這個工作真的值得讓人如此憧憬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06年,一部《穿著Prada的惡魔》揭開了時尚圈工作的神秘面紗,許多人都因為這部電影夢想著要得到這圈子內的工作,認為會有拿不完的禮物、穿不完的衣服,還有好玩的出差和豔遇。

但是事實上是如此嗎?今天這篇文章就我看到、經歷過的情況來聊聊,如果你想進這一行,可能會面臨怎樣的事情?還有,那些被電影包裝過的夢幻泡泡可能要提前戳破。

GUCCI秀場

GUCCI秀場

先簡單介紹一下我個人的工作經驗,最初踏進這行,先在時尚雜誌實習,後來從網路時尚編輯開始做起,工作內容包含整理品牌寄來的新聞稿然後產出相關文章、企劃時尚專題、採訪活動和藝人、和美編及技術人員一起設計網站,然後很偶爾會出差,也是在這階段創立粉專。後來轉作時尚線的記者,在原本的工作內容中又多加入了拍照(類似時尚大片)和更大量的採訪活動,還有更多的出差和跑時裝週的行程。(這些其實一直以來在我IG也都陸續談過,精選動態裡也有相關資訊可以參考)

因為本身的工作背景,以及在工作場合認識了許多其他同行朋友,我可以很清楚地列出無論是編輯或記者等「時尚內容產出者」都在做些什麼,特別是有鑒於前陣子有人熱衷在Dcard意有所指地造謠我的身份,故意模糊不清地瞎扯八卦,這篇文一方面可以為想進這行的人說明情況,一方面順便闢謠。

香奈兒展覽

香奈兒展覽

記得當我還在當網路編輯的時候,和圈內朋友聊到怎樣的人可以稱為「時尚編輯」?是經手的內容一定要在紙本刊物出現,還是在網路出現也算?這一題在現在平網整合(平面、網路整合)的時代看起來,實在相當愚蠢,根本沒有討論的必要。

那麼我們談工作內容好了!現在線上所有的時尚內容產出者(雜誌的平面和網路編輯、網路媒體的記者和編輯、其他平面媒體的記者和編輯)做的事情幾乎百分之90是一樣的,一樣出席活動採訪、一樣做活動的文字和影音內容、一樣整理品牌寄來的新聞稿並生出報導、一樣拍照、一樣做專訪、企劃專題(整理流行趨勢、當紅單品等等報導),唯一最大的不同大概就是拍照(時尚大片)的密集程度和稿量差異,雜誌編輯一個月拍照可能要拍到4次,但稿量沒有記者或網路編輯多,記者或網路編輯一個月可能要寫至少80篇稿,但拍照可能1-2次,其他的幾本上就是一樣。

另外有所差異的,就是出差和時裝週的工作狀況。國際中文版的雜誌畢竟是全球企業,所以待遇(不是指薪水,是受到的禮遇)比較好,品牌如果有出差的邀約,通常會以雜誌社為主,時裝週的位置,也通常會給第一排。再來才是像報紙這樣的紙本刊物,最後才會是網媒。我知道這個順序有點奇怪,因為實情是現在誰不用網路?怎麼網路會被放到最後面?這件事除了跟前面提到的全球企業因素有關之外,實在也是因為品牌們到目前為止還是喜歡看到實體的「露出版面」,這讓他們會比較好交功課。

所以如果有人想要造謠我從網路編輯轉換到時尚記者的職位變動,已經不算是時尚編輯?那真的可以省點力氣,糾結在名稱很沒有意義,不如把這力氣拿去搞懂現在的媒體真正的工作內容比較實際。

米蘭時裝週

米蘭時裝週

而在時裝週大家都是一起擠地鐵或揪團包車、叫計程車,沒有像電影那樣有專車接送到門口,不過如果是品牌帶出差的飯店倒是經常都可以住到很頂級的。

至於電影中也提到的收公關品、禮物,這對「時尚內容產出者」來說的確是家常便飯,這是品牌們用來作關係、為博版面做的付出。上至總編輯,下至編輯、記者,三不五時就會收到品牌送來的禮物,除了年節之外,有時候還有他們主打的商品像是包包、鞋子、衣服等等,還有特製的中秋、聖誕禮盒等等,但絕不會有像《穿著Prada的惡魔》中那樣去一趟時裝週就有拿不完的衣服,那是天方夜譚。(美妝類編輯、記者則是會收到很多化妝、保養品)

你要說這些東西是令人羨慕的嗎?也許是吧!但老實說媒體業的薪水真的不多(比起科技、金融類型等工作),收收禮物也只不過是為單薄的薪水「雪中送炭」罷了。我也聽說有些公司還會規定這些東西要「充公」,所以並不是每人都可以在辛苦工作後獲得這些犒賞。

以上,大概就是「時尚內容產出者」的日常工作內容和可能可以拿到的福利。

感謝香奈兒曾讓我距離GD那麼近

感謝香奈兒曾讓我距離GD那麼近

跟愛馬仕去東京看劇場演出

跟愛馬仕去東京看劇場演出

其實是還可以再細分去介紹的,比如光是編輯就可以分採訪編輯、服裝編輯等等,另外編輯和記者又可以區分專門負責珠寶鐘錶、時尚、美妝、生活路線等不同的專業。但無論是什麼樣的「時尚內容產出者」,老實說這都是蠻好玩的一份工作,我們經常「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擴展眼界,去看、去經歷很多人可能不會有機會體驗的事物,雖然可能工作量龐大、薪水少,但也算是「痛並快樂著」。所以即便這行已經被不少人認為是夕陽產業,但我還是很鼓勵年輕人把握時間,趁年輕進來玩玩。

最後再補充,就跟其他行業一樣,這行也是有業務、廣編的,也有專門負責這塊的職位,但要比起我上面談論的「時尚內容產出者」,工作內容可能沒那麼多元,他們沒有機會去時裝週,出差、採訪少很多,但薪水比較起來應該是較高的。所以就看個人需求,看你想要體驗哪一種生活。或是更想專注某專業技能,也可以朝攝影師、影片剪輯等發展,也都是可以在這行體驗好玩的經驗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時尚編輯的真心話
343會員
60內容數
在這裡可以看到什麼呢?你可以把這個園地想像成是個線上雜誌。有著五花八門各種不同主題的專欄,從時尚專業領域、職場內幕,跨到電影、音樂、藝術......各種和美有關的話題我都想聊一聊。
2024/09/09
如果你平常有在關心時尚新聞,應該會發現從今年初開始,興起一種「快時尚品牌找來曾任職奢侈品牌的設計師擔任創意總監」的風潮。像是Zac Posen在二月份入主Gap集團,還有最近UNIQLO正式宣布由Clare Waight Keller擔任品牌創意總監等等,當中還有Stefano Pilati將與ZA
Thumbnail
2024/09/09
如果你平常有在關心時尚新聞,應該會發現從今年初開始,興起一種「快時尚品牌找來曾任職奢侈品牌的設計師擔任創意總監」的風潮。像是Zac Posen在二月份入主Gap集團,還有最近UNIQLO正式宣布由Clare Waight Keller擔任品牌創意總監等等,當中還有Stefano Pilati將與ZA
Thumbnail
2024/06/25
前陣子在Threads上看到蠻多業內人士在討論中國時尚KOL組合AHALOLO的一支影片,內容是他們認為「Saint Laurent有機會成為下一個CHANEL」。 於是我點開那支影片認真看完,完全能了解他們提及的一些重點。不過出於我對Saint Laurent這個品牌行事風格的觀察和對CHANE
Thumbnail
2024/06/25
前陣子在Threads上看到蠻多業內人士在討論中國時尚KOL組合AHALOLO的一支影片,內容是他們認為「Saint Laurent有機會成為下一個CHANEL」。 於是我點開那支影片認真看完,完全能了解他們提及的一些重點。不過出於我對Saint Laurent這個品牌行事風格的觀察和對CHANE
Thumbnail
2024/05/07
每年五月的第一個星期一,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都會舉辦慈善晚宴(Met Gala)為當年的春季特展開幕造勢。這個集結了明星與時尚、藝術元素的盛大活動向來有「時尚奧斯卡」之稱,與會來賓依照Dress Code著裝現身,吸引全球粉絲目光。 通常,晚宴上的Dress Code和春季特展的主題會有很大的
Thumbnail
2024/05/07
每年五月的第一個星期一,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都會舉辦慈善晚宴(Met Gala)為當年的春季特展開幕造勢。這個集結了明星與時尚、藝術元素的盛大活動向來有「時尚奧斯卡」之稱,與會來賓依照Dress Code著裝現身,吸引全球粉絲目光。 通常,晚宴上的Dress Code和春季特展的主題會有很大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一位在倉庫工作的理貨員,同時經營和服喫茶部的經歷。文章充滿了對夢想和成就感的表達。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一位在倉庫工作的理貨員,同時經營和服喫茶部的經歷。文章充滿了對夢想和成就感的表達。
Thumbnail
文章探討《穿著 Prada 的惡魔》女角色面對「選擇」時的心理,以及背後看不見的代價。從電影情節「我別無選擇」談起,以覺察的角度解析了選擇對生活的影響。文章指出,我們需要有意識地回應並承擔起自己選擇的結果。以中性的方式分享觀點,只期望帶給需要的讀者一點靈感。。
Thumbnail
文章探討《穿著 Prada 的惡魔》女角色面對「選擇」時的心理,以及背後看不見的代價。從電影情節「我別無選擇」談起,以覺察的角度解析了選擇對生活的影響。文章指出,我們需要有意識地回應並承擔起自己選擇的結果。以中性的方式分享觀點,只期望帶給需要的讀者一點靈感。。
Thumbnail
藝術家二創,用名歌配上名電影片段,我是三創,再創作出一個近似原電影劇情的一頁過小說。 2006年電影: 穿著 PRADA 的惡魔 (The Devil Wears Prada) 片段 蘇格蘭創作歌手KT Tunstall 2005年歌曲《Suddenly I See》
Thumbnail
藝術家二創,用名歌配上名電影片段,我是三創,再創作出一個近似原電影劇情的一頁過小說。 2006年電影: 穿著 PRADA 的惡魔 (The Devil Wears Prada) 片段 蘇格蘭創作歌手KT Tunstall 2005年歌曲《Suddenly I See》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內向人在時尚產業中的工作焦慮以及溝通表達的挑戰,並提出了觀察力的重要性,以及自信溝通帶來的機會和影響力,並最後提供30分鐘免費諮詢。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內向人在時尚產業中的工作焦慮以及溝通表達的挑戰,並提出了觀察力的重要性,以及自信溝通帶來的機會和影響力,並最後提供30分鐘免費諮詢。
Thumbnail
今年給自己一個目標,擴大舒適圈,開創新氣象~ 回顧近五年全職投入形象穿搭顧問工作…從品牌服飾的穿搭合作、開設一日工作坊、來自各界的穿搭儀態講座、微電影故事紀錄到各種不同形式的活動呈現,除了分享熱愛與專長的事,同時也從互動中獲得令人雀躍的火花與養分~ 謝謝各路大神和親朋好友的愛戴,以及廠商與合
Thumbnail
今年給自己一個目標,擴大舒適圈,開創新氣象~ 回顧近五年全職投入形象穿搭顧問工作…從品牌服飾的穿搭合作、開設一日工作坊、來自各界的穿搭儀態講座、微電影故事紀錄到各種不同形式的活動呈現,除了分享熱愛與專長的事,同時也從互動中獲得令人雀躍的火花與養分~ 謝謝各路大神和親朋好友的愛戴,以及廠商與合
Thumbnail
你有想過外表光鮮亮麗的時尚產業,除了工作上的壓力,還有外在包含容貌、身材體態、穿搭風格,甚至你的溝通表達等,都會被檢視跟比較嗎?相較於其他的領域,時尚對於形象這件事特別重視。形象經營可以被看作是個一體兩面的事,它也許是一種壓力,但也可以是一種自信的來源......
Thumbnail
你有想過外表光鮮亮麗的時尚產業,除了工作上的壓力,還有外在包含容貌、身材體態、穿搭風格,甚至你的溝通表達等,都會被檢視跟比較嗎?相較於其他的領域,時尚對於形象這件事特別重視。形象經營可以被看作是個一體兩面的事,它也許是一種壓力,但也可以是一種自信的來源......
Thumbnail
時尚產業相信是蠻多喜歡流行的人的夢想,你也是其中之一嗎?如果是,那妳一定跟我一樣有過這樣的疑問:「到底國內品牌和外商有什麼不同呢?後者似乎更國際化?」是的,外商確實需要更好的外語能力,也會有更多跟台灣以外同事或廠商溝通的機會。不過,在選擇之前你該思考的是:你能獲得什麼?
Thumbnail
時尚產業相信是蠻多喜歡流行的人的夢想,你也是其中之一嗎?如果是,那妳一定跟我一樣有過這樣的疑問:「到底國內品牌和外商有什麼不同呢?後者似乎更國際化?」是的,外商確實需要更好的外語能力,也會有更多跟台灣以外同事或廠商溝通的機會。不過,在選擇之前你該思考的是:你能獲得什麼?
Thumbnail
時尚企劃工作包含商品企劃、拍攝企劃、時尚行銷企劃,需要的能力不只是拍照和時尚造型,更需對時尚品牌精髓有整合能力。迷思包含時尚企劃只做穿搭造型、必須選擇在奢侈品品牌工作等,實際上時尚企劃在不同領域有廣泛運用。
Thumbnail
時尚企劃工作包含商品企劃、拍攝企劃、時尚行銷企劃,需要的能力不只是拍照和時尚造型,更需對時尚品牌精髓有整合能力。迷思包含時尚企劃只做穿搭造型、必須選擇在奢侈品品牌工作等,實際上時尚企劃在不同領域有廣泛運用。
Thumbnail
經營「J&V交換試衣間以來」,我比以前更加去反思,我喜愛穿搭是否是含有某種程度的虛榮?畢竟大家看到的都是外表的多變。後來我很認真的思考,發現自己是真的很喜歡透過穿搭,來讓生活更愉悅充實,而且是從很小的時候開始,感覺是出自於本能。 我想到以前我在廣告公司上班的時候,一位藝術指導曾經說我的穿著很優雅,
Thumbnail
經營「J&V交換試衣間以來」,我比以前更加去反思,我喜愛穿搭是否是含有某種程度的虛榮?畢竟大家看到的都是外表的多變。後來我很認真的思考,發現自己是真的很喜歡透過穿搭,來讓生活更愉悅充實,而且是從很小的時候開始,感覺是出自於本能。 我想到以前我在廣告公司上班的時候,一位藝術指導曾經說我的穿著很優雅,
Thumbnail
2006年,一部《穿著Prada的惡魔》揭開了時尚圈工作的神秘面紗,許多人都因為這部電影夢想著要得到這圈子內的工作,認為會有拿不完的禮物、穿不完的衣服,還有出差和豔遇。 但是事實上是如此嗎?今天這篇文章就我看到、經歷過的情況來聊聊,如果你想進這一行,可能會面臨怎樣的事情。還有,那些被電影包裝過的夢
Thumbnail
2006年,一部《穿著Prada的惡魔》揭開了時尚圈工作的神秘面紗,許多人都因為這部電影夢想著要得到這圈子內的工作,認為會有拿不完的禮物、穿不完的衣服,還有出差和豔遇。 但是事實上是如此嗎?今天這篇文章就我看到、經歷過的情況來聊聊,如果你想進這一行,可能會面臨怎樣的事情。還有,那些被電影包裝過的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