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覺察手記:關於「別無選擇」的選擇|《穿著 Prada 的惡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因為 Netflix 顯示 8 月 6 日下架,這幾天重看了 2006 年的電影《穿著 Prada 的惡魔》。已經記不起第一次的觀影時間,只確定至少超過 10 年(笑),腦海僅留下「這部電影與時尚相關」的殘留。這次重看,或許是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同了,我捕捉到「別無選擇」背後的難處與解方。

💡 溫馨提醒:本文非影評,不會有劇情解析與介紹。僅分享個人對「選擇」的共鳴之處,提出讓生活輕盈的可能。


(截圖自:Netflix app 畫面)

(截圖自:Netflix app 畫面)


電影一開始便充滿了選擇,我想,這大概就是人生的縮影吧(笑)。由最初的起心動念,組成一次又一次的小小嘗試與決定,再逐漸堆砌成越來越明確的過濾與篩選,形成了肉眼可辨的成果。從「動念」到「結果」的一連串過程,就是選擇。




第一次的「選擇」

劇情:女主角小安(安德莉亞)被上司米蘭達告知要去巴黎時裝週,當下她很抗拒。原本該跟著米蘭達去巴黎的同事愛蜜莉,早就為今年的時裝週下足各種苦心,她不能取代如此雀望的愛蜜莉。小安拒絕之後,米蘭達只說:「我想你並未嚴肅考慮你在《伸展台》或其它出版品的未來。決定權在你。」為此苦苦掙扎一整夜的小安,在探望出車禍且憤怒的愛蜜莉時說出了:「我別無選擇。」


「我別無選擇」彷彿是小安對自己的安撫。她真的不想傷害愛蜜莉,然而,上司的決定讓她必須成為辜負愛蜜莉的人,她被迫做出沒有選擇的選擇。這也是劇中第一次具體地提出「做抉擇」的情境。

更正確而言,劇情不時出現天使與惡魔在腦海交戰的時刻(而且交換的成本越來越清晰可見),但不同以往的是,小安內心的渴望被米蘭達具體地指出之後,要再回頭比對愛蜜莉被摔破的期望,這讓她陷入不論怎麼做,都難以承擔的困局。


交出「選擇」與「承擔」的力量

通常只有在明確「知道」要承擔什麼後果與代價時,我們才會意識到此刻正在面臨選擇,像是種需要左右掂量才會啟動的功能(笑)。事實上,即便只是無關緊要的起心動念、決定的時間短到難以察覺,只要我們的心動,就無時無刻都在做選擇。

被具體地指出渴望與代價的小安,此時還無法承擔(坦誠的面對)自己的選擇,即便她已經開始付出代價了(良心的煎熬、面對愛蜜莉的失望)。她讓自己「別無選擇」,將自己的力量交給上司米蘭達,把自己定位在無法反抗上司命令的角色,因為只要做出選擇的是上司,要承擔後果的人就不會是自己。




「別無選擇」的選擇

劇情:友人的畫展上,小安的男友奈特得知她要去巴黎時說:「我以為巴黎是愛蜜莉想去的。」小安立即表示自己是別無選擇,上司的指令她不能拒絕。奈特:「我知道,你的答案總是我別無選擇,好像這些決定都不是你下的。」小安認為男友說這些是在氣自己前幾天錯過他的生日。爭執之後他們決定暫時分開。


回到生日那天,奈特看著終於回家的小安只說了一句:「你看起來真的很美。」或許在那個時候,也或許在更早之前,小安已經在為無意識的選擇付出代價。即便她的內心再不情願、感覺身不由己,她也確實為了這份工作擾亂與爸爸的約會、提早離開朋友的聚餐,最後還錯過了最愛的奈特生日。

她認為自己「別無選擇」,否則怎麼可能會故意做出這些選擇?她認為自己不曾為這些結果做出任何的「決定」。


再身不由己,依然是選擇的結果

我們不會刻意「選擇」傷害身邊的人,更不想讓關係走向毀滅,但仍難以避免這樣的結果。這讓一切看起來百般無奈,如同小安並沒有要「選擇」與重要的人疏遠一樣。不過,我們也不能忽視每個小小的、看似無關緊要的決定,才是讓自己陷入困境的原因。

進一步說,我們並沒有「為了」傷害別人而做出具體的「決定」,我們只是在做認為應該完成的事,這麼做甚至是為了守護關係。例如小安為了與男友一起繳房租生活,努力工作卻被認為是在選擇破壞關係,這確實讓人難以接受。因此小安選擇「別無選擇」這個答案,來回應自己艱難的立場。




那不一樣

劇情:在巴黎,小安誤信公司要換掉上司米蘭達,急迫地想提醒她這個消息。最後用些技巧保留職位的米蘭達對小安說:「我對於你那麼想警告我,感到非常印象深刻。我在你身上看到我的影子,妳看穿他人的需求和渴望,為了自己做出抉擇。」小安搖頭不認為自己是這樣的人,她不像米蘭達為了自己的需求和渴望選擇犧牲別人。「你已經做了,對愛蜜莉。」米蘭達說。小安認為那不一樣,當時是出於別無選擇。米蘭達說:「不,你選擇了,你選擇出人頭地。你要這種人生,就得要做那些選擇。」


米蘭達再次具體地指出「選擇」。如此清晰的指涉,讓小安意識到這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她轉身離開工作崗位,不再為這個選擇付出更多代價。她找到男友奈特向他道歉,坦承自己拋棄朋友、家人還有一切的信念,不知道為了什麼?奈特笑說:「為了鞋子。」

人的一生當中,有多少「鞋子」分散了我們的注意力?從一開始的接近、小小的嘗試開始,以為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一切都還在掌握之中,卻不知不覺將有限的注意力全都投注其上,而疏忽了原本最重要的人事物與信念。


以「注意力」來看選擇與代價

吸引力法則提到:「注意力之所在,亦能量之所在。」頭腦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越專注的地方越是能量匯集之處。被注意力澆灌的地方會充滿生機,而沒有被澆灌到的地方,則會像失去光照的植物日漸凋零。

如同將注意力放在「把工作處理好」的小安,減少原本對親情、愛情與友情的澆灌,工作蒸蒸日上的同時關係卻也逐漸枯萎。從無意識的選擇來看,失去的都像懲罰與代價;相反地,意識到是自己安排注意力投放的順序,顧不及的就會是自願選擇的成本。




總結:面對別無選擇的選擇

我也曾經誤解「選擇」是一種具體的決定,左右各有掂量之物才算有選擇,因而能夠理解女主角為什麼會誤認為自己「別無選擇」。

我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過大多時候,我們根本不知道被篩選掉的是「什麼」。小安的親密關係是無意間被過濾掉的,即便她沒有「選擇」忽視愛人、丟棄信念,只是將注意力放在獲得渴望上。一旦將渴望與付出的代價具體地比對,才會讓人意識到自己「選擇」了什麼,又付出什麼代價。


有意識地選擇

然而,不是每個人身邊都有一個米蘭達,能具體地指出抽象的渴望與代價(笑)。我們只能試著留意注意力投放的地方,並認知到沒被關注的面向(即便不知道那是什麼),就是付出的成本。有意識地選擇注意力投放的地方,當結果不如預期時,也能隨時回歸內在覺察、重新選擇

例如:我選擇將注意力放在產出這篇文章,付出的代價就是此刻能做的其他所有事情。像是跟伴侶一起看廢片、折剛洗好的衣服、外出散步,或是更多我認知不及的所有事情。如果我很懊惱沒多陪伴伴侶,那我可以重新調整我將注意力投放的比重。


有意識地回應

要選擇什麼、又該將注意力放在哪裡呢?每一種答案都沒有對錯,重點是如何「回應」選擇所帶來的結果。坦承地面對自己的選擇,並且接受結果,之於我而言就是為自己的選擇承擔責任。「承擔責任」與「別無選擇」最大的差異是內在力量的展現,前者回應世界的頻率是「勇敢、真誠」;後者則是「依賴、抱怨」。而我們與小安一樣,隨時都能重新選擇回應世界的方式,轉變自己的頻率、共振出喜歡的生活


最後,不要害怕付出代價

劇中有一句台詞:「你一定做對了什麼。」而那個「什麼」總在我們的預料之外。我們不知道之於世界而言,選擇什麼才是對的,因此能做的依然是保持清醒、有意識地選擇喜歡的頻率回應世界。這樣一來,即便要付出代價,也能夠從「別無選擇」的沈重感轉化成「自願交換」的輕鬆感吧?(笑)


世界是一面鏡子
反映出我們注意力投放的地方

祝福路過的您:)




【延伸閱讀】
推薦給對「頻率」、「感受」和「重新選擇回應世界」有興趣的讀者。



強留一些小事的閒人
期望為生活帶來輕盈和諧的靈感


👉🏻 如果喜歡文章請幫我按【愛心】❤️
👉🏻 持續來點靈感歡迎按下【追蹤】✅
👉🏻 鼓勵閒人寫相關主題【成為伯樂】👼🏻

每個慷慨的行動,都是我持續前行的燃料🚀

🌟 閱讀更多相關內容 👉🏻〈覺察手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李英華-avatar-img
2024/07/21
「即便只是無關緊要的起心動念、決定的時間短到難以察覺,只要我們的心動,就無時無刻都在做選擇。」的確我們時時刻刻都需做选擇。小安在電影要結束時,因為覺悟犧牲太多了,最後做出选擇,选了她真正想要的,选擇當然付出代價,由絢爛歸於平淡。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22
李英華 如英華說的,小安很勇敢~承擔起後果並且選擇了真正想要的生活。內容的表達能有英華的理解,真的好幸福~🥰還有非常謝謝英華的持續支持與鼓勵(好感動)🥹。
我們常常很在意我們當下的選擇是不是對的,甚至很想要馬上知道答案,但是,有時候,那個答案要很久很久以後才會公佈,而且那個時候,答案是對還是錯也已經不重要了。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22
Cynthia的旅行日記 Cynthia 願意多話是我的榮幸~🫶🏻
我很喜歡這部電影,當時看完就決定不要成為『踩著別人往上爬』的那種人,那時候的我,正在職場上,很多時候,都要提醒自己,不要為了利益犧牲自己心愛的東西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22
IvyTravelChannel 謝謝 Ivy 的閱讀與回應~「決定不要成為『踩著別人往上爬』的那種人」聽起來好帥氣呀!👏🏻 也好喜歡 Ivy 時常提醒自己不要為了利益犧牲自己心愛的東西,督促了我要更有意識地活著。
莫測小築-avatar-img
2024/07/21
看似個選擇題,其實我們都可以選擇翻桌,只是不太有人願意承受翻桌的後果……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22
莫測小築 哈哈哈~為什麼莫測小築總是可以切中核心?(笑)非常感謝莫測的支持與鼓勵(感動💓)
喬安納-avatar-img
2024/07/21
我也剛好重看了!而且也對於片中不斷出現的「我別無選擇」這句話很有感~~~回想到年輕時當上班族,被客戶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而我就傻傻的照做了。在霸道無理的上司的手下工作,忍受了很多的情緒,以及誇張的工時。當時我也以為「我別無選擇」,然而現在回看,才看得出確實有選擇,只是自認無法承擔或是沒有勇氣承擔選擇的後果 (不做選擇,就是別人幫你選擇。)這樣說來,好像我們無時無刻都在選擇 (健身房或洋芋片、寫作或看劇、早睡或晚睡 😆)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22
喬安納 啊~~~~~(謎之興奮吼叫)實在是太共時了!(開心💓)謝謝納納分享上班族的經歷:「當時我也以為『我別無選擇』,然而現在回看,才看得出確實有選擇,只是自認無法承擔或是沒有勇氣承擔選擇的後果 (不做選擇,就是別人幫你選擇。)」真的好寫實呀!我也是現在才更深地體會小安的回應與轉變(笑)腦海莫名浮現「當局者迷」四個字,好像理解了些什麼~😆 此刻也在選回覆訊息或是去錄閒人閒聊(擊掌)
avatar-img
碎進時間的裂縫
21.9K會員
321內容數
捕捉稍縱即逝的覺察時刻,分享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不想改變他人價值觀,只期望在生活淤塞不前時提供一點靈感。認為事情是中性的,若能鬆動僵固信念,就能更輕鬆面對關係、自在的活著。☞ 常見主題:陪伴憂鬱伴侶 |自我覺察 |鬆動信念
碎進時間的裂縫 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我從這次的創作反思中,再次解構了個人的寫作模式,並重新定義自己的內在運作。趁機將卡關與破解方法記錄下來,提醒自己即便寫作可以有技巧、有心法,還可以透過外在導師(寫作班、寫作書)提供的方法練習輸出內容,但是,也能夠透過自我覺察提煉出屬於自己的內在模式,再以具體的表達架構回應「我是誰」。
Thumbnail
2025/04/29
我從這次的創作反思中,再次解構了個人的寫作模式,並重新定義自己的內在運作。趁機將卡關與破解方法記錄下來,提醒自己即便寫作可以有技巧、有心法,還可以透過外在導師(寫作班、寫作書)提供的方法練習輸出內容,但是,也能夠透過自我覺察提煉出屬於自己的內在模式,再以具體的表達架構回應「我是誰」。
Thumbnail
2025/04/08
老師給予的慷慨與信心,讓我真切地感受到光明與慈悲的支持,我像沐浴了暖陽,也有被認同的感覺。我想要「奉獻天賦」也不是在開玩笑,否則我就不會認為它是個「問題」。但這些都與「我」感受到的「有趣」不相違背。覺知到「利益他人的事,我會幫你」這句話所帶來的「感受」,讓「我」醒了過來。
Thumbnail
2025/04/08
老師給予的慷慨與信心,讓我真切地感受到光明與慈悲的支持,我像沐浴了暖陽,也有被認同的感覺。我想要「奉獻天賦」也不是在開玩笑,否則我就不會認為它是個「問題」。但這些都與「我」感受到的「有趣」不相違背。覺知到「利益他人的事,我會幫你」這句話所帶來的「感受」,讓「我」醒了過來。
Thumbnail
2025/04/03
友人在老師的手點指節之間,獲得了解答。另外沒問出口,卻一直掛心上的芥蒂,也無意間被老師主動說出來的話語給撫癒了。友人帶著輕鬆喜悅的心情離開,隔天,每逢朋友便提起這神奇的一晚,引得大家都想去算一算,很快我們又去找老師了。
Thumbnail
2025/04/03
友人在老師的手點指節之間,獲得了解答。另外沒問出口,卻一直掛心上的芥蒂,也無意間被老師主動說出來的話語給撫癒了。友人帶著輕鬆喜悅的心情離開,隔天,每逢朋友便提起這神奇的一晚,引得大家都想去算一算,很快我們又去找老師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文章探討《穿著 Prada 的惡魔》女角色面對「選擇」時的心理,以及背後看不見的代價。從電影情節「我別無選擇」談起,以覺察的角度解析了選擇對生活的影響。文章指出,我們需要有意識地回應並承擔起自己選擇的結果。以中性的方式分享觀點,只期望帶給需要的讀者一點靈感。。
Thumbnail
文章探討《穿著 Prada 的惡魔》女角色面對「選擇」時的心理,以及背後看不見的代價。從電影情節「我別無選擇」談起,以覺察的角度解析了選擇對生活的影響。文章指出,我們需要有意識地回應並承擔起自己選擇的結果。以中性的方式分享觀點,只期望帶給需要的讀者一點靈感。。
Thumbnail
一部充滿笑聲的「驚悚電影」,引導觀眾反思性別角色和善惡的定義,增長見識和智慧。
Thumbnail
一部充滿笑聲的「驚悚電影」,引導觀眾反思性別角色和善惡的定義,增長見識和智慧。
Thumbnail
看了「世界上最爛的人」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位三十歲女子,在生涯中面臨人生抉擇的迷惘,有許多部分描繪了情感與自我的困惑、猶疑和沒有方向,很多的未知與不確定,有情感、婚姻與孩子,並且這一切重大選擇,隨著爆炸的資訊全部擠在一起。 沒辦法很肯定怎麼做才對,只能靠著試驗和感受,在迷茫與傷痛中,一步步往前探索
Thumbnail
看了「世界上最爛的人」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位三十歲女子,在生涯中面臨人生抉擇的迷惘,有許多部分描繪了情感與自我的困惑、猶疑和沒有方向,很多的未知與不確定,有情感、婚姻與孩子,並且這一切重大選擇,隨著爆炸的資訊全部擠在一起。 沒辦法很肯定怎麼做才對,只能靠著試驗和感受,在迷茫與傷痛中,一步步往前探索
Thumbnail
如同這部劇的重點台詞-「你的意識決定了你存在的宇宙」,你的觀點也決定了你對這部作品和人物的看法
Thumbnail
如同這部劇的重點台詞-「你的意識決定了你存在的宇宙」,你的觀點也決定了你對這部作品和人物的看法
Thumbnail
最近剛追完Netflix上的《女神降臨》,以淚洗面超多次。因為這裡面的女主完全就是在經歷我過去遭遇過的課題,看女主在裡面掙扎逃避就覺得......喔......救命啊……
Thumbnail
最近剛追完Netflix上的《女神降臨》,以淚洗面超多次。因為這裡面的女主完全就是在經歷我過去遭遇過的課題,看女主在裡面掙扎逃避就覺得......喔......救命啊……
Thumbnail
《惡女》終究展示了兩種惡:專屬於女性的,以及*「普世價值」的惡。前者虛假,卻實在帶來痛苦;後者真實,當事人卻毫無代價。正是這種反差指控了社會對「女人」的要求,甚至無關乎對錯,單憑浮光掠影就能定罪的膚淺。它餽贈觀眾的奧義,則是人應溫吞、無傷舒張自己的欲求,並捍衛自己舒張的權利;或者壓抑,期待不瘋。
Thumbnail
《惡女》終究展示了兩種惡:專屬於女性的,以及*「普世價值」的惡。前者虛假,卻實在帶來痛苦;後者真實,當事人卻毫無代價。正是這種反差指控了社會對「女人」的要求,甚至無關乎對錯,單憑浮光掠影就能定罪的膚淺。它餽贈觀眾的奧義,則是人應溫吞、無傷舒張自己的欲求,並捍衛自己舒張的權利;或者壓抑,期待不瘋。
Thumbnail
電影《惡女》探討了女性角色在父權體制中的求生之路,並提出了不同於傳統觀點的女性生存策略。通過劇中角色的故事,可以反映出性別規範對個體成長與發展的深遠影響,值得引起更多討論和思考。
Thumbnail
電影《惡女》探討了女性角色在父權體制中的求生之路,並提出了不同於傳統觀點的女性生存策略。通過劇中角色的故事,可以反映出性別規範對個體成長與發展的深遠影響,值得引起更多討論和思考。
Thumbnail
只是因為嫉妒,殺死了七個人;只是因為嚮往自由,就被處死刑;只是因為喜歡,做了錯誤的決定;只是因為聽了一半,而產生誤會。 這些因果關係,都極為簡單,造成的結果卻得不償失,極為慘烈。
Thumbnail
只是因為嫉妒,殺死了七個人;只是因為嚮往自由,就被處死刑;只是因為喜歡,做了錯誤的決定;只是因為聽了一半,而產生誤會。 這些因果關係,都極為簡單,造成的結果卻得不償失,極為慘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