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人的焦慮感?在注重溝通的時尚產業工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也是個內向人嗎?我是。不過,我卻在注重形象跟溝通表達的時裝產業工作,而且還在持續中......一開始,和多數喜歡Fashion的人一樣,我只看見了這個行業最吸引人的一面,就一頭栽進,轉眼間也做過了採購、銷售、企劃,時間也默默進入了第10年!



內向人在工作中的焦慮


身為內向者,我從小大到最害怕的就是舉手發言,以及被點名上台這兩件事。出社會開始工作後,偏偏進了時尚產業,這對我來說,是好消息,也是個壞消息。好的是,我終於進入自己喜歡的領域,做著喜歡的工作; 然而,糟糕的是,這是個注重外在形象和自我表達的行業。在工作上,無論與同事溝通,向上司提案,甚至公開簡報等,大家都在觀察著你。你也許想問:「他們在看的是什麼呢?」答案是:衣著風格、個人形象氣質、內容、是否自在自信等等。內容以及自信表達可以說是核心,大多時候當你在表達時,不論行業都會看這兩項。但是,在服裝領域,還多了衣著風格和個人形象氣質,更多的標準讓焦慮感又加重了。你覺得呢?



時尚產業溝通標準更多- 好煎熬?還是太好了?


如同前面提到的,在這產業,所謂的溝通其實不會只有說的內容、自信從容的態度,甚至還包括你的個人風格。這裡指的風格,並不是時下的流行,而是符合你氣質的衣著品味。你可能會想:「這樣壓力好大!真的有必要嗎?」但是,建立個人風格其實是附加價值,能額外幫你在無形中加好幾分。甚至,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呢?當你需要簡報提案,或是有特殊活動需要公開發言的日子,穿了你喜歡的衣服,而覺得自己特別有魅力,多了自信,反而有更好的表現。這就是時尚的一體兩面,它是壓力,同時也可以變成助力。



內向人溝通的首要建議- 觀察


我們知道,說話表達這件事對於外向者而言,簡直是與生俱來的能力。但對於我們來說,它需要一些心理建設、策略方法,結合適合內向者的表達方式,才能做到。就因為這樣,我們應該利用內向人的長處- 觀察力,找到深刻的切入點,再去思考如何用我們舒服的方式去溝通表達。譬如說,由於簡報提案也是一種銷售,因此我們以銷售為例。首先,我們要做的就是觀察顧客 (用提案來看,對象就是公司主管)從旁了解他們真正想要跟在意的是什麼?再來擬定溝通內容,切入重點排除他的疑慮,才有機會進而說服讓對方接受。當然,溝通方式每個人因人而異,只要能讓自己自在表達,對方也能感受到你的從容不迫,以及真誠的態度。



自信溝通表達能夠為你帶來哪些機會?


  1. 體制職涯內的升遷機會在職場上,懂得公開表達的人總是容易被看到。而且,還會被視為有能力,有想法的員工。因此,只要有任何專案,你也容易被賦予重任,甚至獲得升遷的機會。
  2. 自媒體經營和接案相信現在幾乎沒有人沒有自媒體,而自媒體經營也等於自我經營。就算你並沒有打算全職做自媒體創作,但是Social Media本來就是你的個人名片,懂得如何自信溝通,不管是透過文字,還是口語表達,都能讓你建立個人影響力。另外,當你的自媒體經營得好,也能為你帶來接案的機會,而接案當然也會需要用到溝通能力啦!
  3. 個人品牌發展由於大家在疫情之後,對於工作的態度有了不同的想法。「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是我們在談論投資時常看到的一句話,這個概念對個人發展也是一樣的,因此我們看到個人品牌成為了現在大家開始重視的趨勢之一。在發展個人品牌的時候,自我經營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說,你需要自我表達,因此對於內向人來說,也許可以從文字、繪畫,甚至不用露臉的Podcast音頻等開始嘗試對外表達。
  4. 公開演說建立形象、發揮影響力在經營自媒體或是個人品牌一段時間後,你可能甚至有機會受邀去公開演講。這對於內向者來說,大概是另一個更大的壓力與挑戰,但其實也是適合我們發揮的機會。為什麼說「適合內向人呢?」因為演講的內容通常是設定好的,因此在一個預先準備好的內容和形式底下,我們是有安全感的。再來,內向者擅長的是觀察,並找出切入點,因此在內容的準備上也會更精準、更深入,所以如果你能預備好心理狀態的話,其實公開演講是有利於我們擴大影響力的一種方式





*歡迎30分鐘免費諮詢跟我聊聊:

https://calendly.com/mengadream/30mi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eng A Dream 風格夢想沙龍
19會員
37內容數
將企劃運用在寫作,做著喜歡的事情,為你支持的事發聲,並創造影響力 規劃時尚夢想,幫助你實踐專屬於你的時尚夢想- Meng A Dream 時尚夢想規劃 ~
2025/04/28
在創業的初期,我們常常把重心放在產品或服務本身,卻容易忽略「品牌形象設計」的力量。其實,從你品牌被看到的那一刻開始,視覺識別就已經在默默說話了。它是你和顧客間的第一道連結,也可能是吸引、甚至打動人心的關鍵。
Thumbnail
2025/04/28
在創業的初期,我們常常把重心放在產品或服務本身,卻容易忽略「品牌形象設計」的力量。其實,從你品牌被看到的那一刻開始,視覺識別就已經在默默說話了。它是你和顧客間的第一道連結,也可能是吸引、甚至打動人心的關鍵。
Thumbnail
2025/04/22
你看到的不只是 LOGO,而是一種感覺 你有沒有曾經對一個品牌「一見鍾情」?可能是某支咖啡品牌的暖色包裝、某個獨立服飾品牌的 Instagram 配色與攝影風格,或者某間甜點店的小卡片設計讓你想立刻帶一盒走。這,就是「品牌形象設計」在發揮魔法。
Thumbnail
2025/04/22
你看到的不只是 LOGO,而是一種感覺 你有沒有曾經對一個品牌「一見鍾情」?可能是某支咖啡品牌的暖色包裝、某個獨立服飾品牌的 Instagram 配色與攝影風格,或者某間甜點店的小卡片設計讓你想立刻帶一盒走。這,就是「品牌形象設計」在發揮魔法。
Thumbnail
2025/04/20
你有沒有發現,有些品牌只要一看到就會聯想到特定的感覺?像是看到 Chanel 就想到高級時尚,看到 IKEA 就覺得是實惠且有設計感的家具,看到 Starbucks 的綠色美人魚就想來杯咖啡休息一下。這些感覺不是偶然的,而是品牌形象的魔力。品牌形象是決定一個品牌是否能在市場上立足的關鍵元素。
Thumbnail
2025/04/20
你有沒有發現,有些品牌只要一看到就會聯想到特定的感覺?像是看到 Chanel 就想到高級時尚,看到 IKEA 就覺得是實惠且有設計感的家具,看到 Starbucks 的綠色美人魚就想來杯咖啡休息一下。這些感覺不是偶然的,而是品牌形象的魔力。品牌形象是決定一個品牌是否能在市場上立足的關鍵元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自卑敏感、內耗、以及厭棄現狀、過度在意他人看法,這說的是你嗎?
Thumbnail
自卑敏感、內耗、以及厭棄現狀、過度在意他人看法,這說的是你嗎?
Thumbnail
外向的人適合做管理,內向的人適合做專業或技術方面的事,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先定義內向與外向的差別,所謂的「外向」其實是比較容易從社交或與人交流中獲得能量的人,他更容易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對方的善意跟溫暖,從而得到某種力量的支持 而「內向」的人則是在獨處時更容易獲取能量,他之所以覺得社
Thumbnail
外向的人適合做管理,內向的人適合做專業或技術方面的事,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先定義內向與外向的差別,所謂的「外向」其實是比較容易從社交或與人交流中獲得能量的人,他更容易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對方的善意跟溫暖,從而得到某種力量的支持 而「內向」的人則是在獨處時更容易獲取能量,他之所以覺得社
Thumbnail
人們往往多問外在狀況,卻少探問內在感受。文章探討社會對話中常見的話題,呼籲人們注意個人內心真實感受,而非只重視外在條件。通過真誠的對話,讓人們找到內心最在乎的東西,並記錄下自己的歷史,展現真實自我。
Thumbnail
人們往往多問外在狀況,卻少探問內在感受。文章探討社會對話中常見的話題,呼籲人們注意個人內心真實感受,而非只重視外在條件。通過真誠的對話,讓人們找到內心最在乎的東西,並記錄下自己的歷史,展現真實自我。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內向人在時尚產業中的工作焦慮以及溝通表達的挑戰,並提出了觀察力的重要性,以及自信溝通帶來的機會和影響力,並最後提供30分鐘免費諮詢。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內向人在時尚產業中的工作焦慮以及溝通表達的挑戰,並提出了觀察力的重要性,以及自信溝通帶來的機會和影響力,並最後提供30分鐘免費諮詢。
Thumbnail
內向性格和外向性格對於分享欲的看法可能有所不同
Thumbnail
內向性格和外向性格對於分享欲的看法可能有所不同
Thumbnail
 「I」是什麼? 英文是「Introversion」,內向性格的意思,是區分自己如何補充或者調解自己能量的方法。內向人需要時間獨處思考充電;而外向人的狀況是透過跟人群相處補充能量。但這並不代表內向人不喜歡交朋友!! 這個很重要,只是需要時間與自己相處。
Thumbnail
 「I」是什麼? 英文是「Introversion」,內向性格的意思,是區分自己如何補充或者調解自己能量的方法。內向人需要時間獨處思考充電;而外向人的狀況是透過跟人群相處補充能量。但這並不代表內向人不喜歡交朋友!! 這個很重要,只是需要時間與自己相處。
Thumbnail
內向的夥伴們,我們通常踏入一個陌生或不熟悉的環境時,多半話少少,採取觀察的方式,先感覺一下這個場合的調調,接下來,隨著待在那個環境的時間越來越長,我們才能越來越放鬆,話也會變多,也慢慢提升安全感。 很多時候,最快的方式,還是有活潑人帶領著我們去認識環境,去認識人,可以加速我們適應的時間。想想我
Thumbnail
內向的夥伴們,我們通常踏入一個陌生或不熟悉的環境時,多半話少少,採取觀察的方式,先感覺一下這個場合的調調,接下來,隨著待在那個環境的時間越來越長,我們才能越來越放鬆,話也會變多,也慢慢提升安全感。 很多時候,最快的方式,還是有活潑人帶領著我們去認識環境,去認識人,可以加速我們適應的時間。想想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