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金昌烈Kim Tschang-Yeul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在網海裡撈了一些金昌烈的資料彙整與大家分享。

金昌烈Kim Tschang-Yeul(取自網路)

金昌烈Kim Tschang-Yeul(取自網路)

1970年代巴黎,某個寧靜早晨,陽光從窗戶斜了進來,照映在昨夜噴了水的油畫上,畫布上的水珠褶褶發光,壯麗的像篇交響樂章,視覺強烈在言語和記憶間,水滴就此鏗鏘了金昌烈的藝術純粹。

金昌烈(Kim Tschang-Yeul)生於1929年韓國,南韓著名當代藝術大師,被視為單色畫的啟蒙人物,更是繼白南準之後,西方最有影響力的韓國藝術家。面臨日本殖民、朝鮮戰爭、社會文化與政治歷史的動盪不休和深刻傷痕,讓金昌烈積極加入當代藝術運動,以藝術創作建立自我價值,1960年代毅然遠離自己的家鄉,短暫旅居紐約,1970年代移居巴黎,金昌烈開始了以水滴為主題進行創作,爾後40個年頭一直做著同樣的事:畫水滴,「水滴畫家」的美譽應運而生。

從水蒸氣開始,漸漸凝成小水珠,小水珠又融合成大水珠,這些變化不是人為意志,而像自然的哲理。金昌烈深受儒家思想和東西文化的影響薰陶,擁有畫家和哲人雙重身分,以高度哲學思維結合東西傳統與現代的藝術語彙,畫出了晶透的老天爺的眼淚。

無論是單一或是群體,金昌烈的水珠,形狀大小及形態各異,不均勻的灑落在或光滑或粗糙的帆布上,彷彿要滾下或被吸收卻浮在畫布上,又似被地心引力拉出了表面,光線從側面照射過來,輕輕投影掠過孤立的晶瑩水珠,喚起人們觸摸的衝動,營造出虛構的真實。時光在每顆靈動的水珠折射出豐富層次與清透感,那些看似不存在的瞬間其實都永恆存在,每一滴晶透無雜質的水珠,都是洗滌淨化後的最初,空無純粹的回歸。

「畫水滴的過程,像是溶解所有雜質,讓水滴回到一種 “無”的純淨狀態。當一切和憤怒、焦慮和恐懼到達 “無”的瞬間,我們便會感到平和與舒適。」

青年時期經歷的恐怖戰爭片段,深刻留在金昌烈腦海裡,水滴像是一個個歷史傷疤,他反覆畫著水滴,尋求著絕對的透明度、絕對的消逝,直至感到一種虛無的心靈狀態,純淨的水滴之於金昌烈是對逝者之靈的慰藉、是彌撒、是自我療癒,在過去與現在之間尋求安寧、寬恕、反思,而不忘卻。成千上萬的水滴構圖在單一空間裡,呈現涅磐的虛空遼闊。

「我的水滴是嬰兒流瀉之涓,也是僧侶灑在寺廟庭園的淨水。」

1980年代,人生走了半世紀的金昌烈,即便長期移居國外,卻還是有離鄉背井之流浪感,他想起了童年,想起了教他書法和中國古典的學者祖父,他選取了<千字文>中含有正面意義的文字,開始以傳統的漢字,為水珠的背景,充滿禪意的結合形式,呈現出和諧的動人生命力,回歸到自身的文化特質,最初的生命本源。無論是70年代的水滴,抑或是80、90年代的回歸系列,金昌烈藉由高度寫實的水珠,轉瞬即逝的時間結構,訴說自我生命的哲理,水滴裡的浩瀚宇宙。

明與暗,一體兩面,同時存在。最初的水滴也是最終的依歸,生命充滿無限的可能。液態水與粗糙帆布,具象的水和悠遠的歷史,瞬間與永恆,存在與虛無,金昌烈的單色畫布上,有溫暖的陽光、微涼的風、凜冽的空氣;有溫柔的絮語、鼓勵的文字、諧和的樂音;有晨露、有雨滴、也有老天爺的淚珠,享年91歲(1929-2021),生命如此充滿魅力。

形而上畫廊邀請卡

形而上畫廊邀請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ngie Chen的沙龍
7會員
46內容數
記錄一些生活的樣態和內在感受思維,這些凌亂、靜默、提問、體會,都是屬於我自己的,我不躲藏,也不怕誰知道。
Angie 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1/26
分享奈良叔叔的畫作😀 日本當代藝術家奈良美智的大幅作品《三顆星》,在11/25的香港邦瀚斯秋拍,以港幣3,675萬元(台幣1.49億)摘得成交桂冠。 《三顆星》出自其金色四角星系列。藝術家將大小不同的黃麻布拼貼縫合成繪畫基層,在光線的照射下,布料的粗獷自然質地更為純粹活潑,使平面繪畫呈現了一種
Thumbnail
2023/11/26
分享奈良叔叔的畫作😀 日本當代藝術家奈良美智的大幅作品《三顆星》,在11/25的香港邦瀚斯秋拍,以港幣3,675萬元(台幣1.49億)摘得成交桂冠。 《三顆星》出自其金色四角星系列。藝術家將大小不同的黃麻布拼貼縫合成繪畫基層,在光線的照射下,布料的粗獷自然質地更為純粹活潑,使平面繪畫呈現了一種
Thumbnail
2023/11/24
雖然是南部人,但我對高雄不熟,應該也是五隻手指頭數得出來😅 第一次去駁二看漾藝術博覽會,第一次搭高雄輕軌,短短的,慢慢的,行駛運轉噪音較小。
Thumbnail
2023/11/24
雖然是南部人,但我對高雄不熟,應該也是五隻手指頭數得出來😅 第一次去駁二看漾藝術博覽會,第一次搭高雄輕軌,短短的,慢慢的,行駛運轉噪音較小。
Thumbnail
2023/11/15
你相信有天使嗎?祂是什麼模樣?滑臉書的時候看到莊立豪作品裡呈現的天使,覺得奇幻到需要去展場感受。
Thumbnail
2023/11/15
你相信有天使嗎?祂是什麼模樣?滑臉書的時候看到莊立豪作品裡呈現的天使,覺得奇幻到需要去展場感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圖片來源 / 維基百科 文藝復興是歐洲歷史上一個極其重要的時期,這個時期涌現出許多傑出的藝術家,他們的作品不僅在當時引領潮流,也對後世的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Buonarroti):米開朗基羅是一位全才型的文藝復興大師,他以雕塑、繪畫和建築等多種藝術形式展
Thumbnail
圖片來源 / 維基百科 文藝復興是歐洲歷史上一個極其重要的時期,這個時期涌現出許多傑出的藝術家,他們的作品不僅在當時引領潮流,也對後世的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Buonarroti):米開朗基羅是一位全才型的文藝復興大師,他以雕塑、繪畫和建築等多種藝術形式展
Thumbnail
精神層面受外在環境影響而情感流竄的同時,藝術可以作為我們的內涵,我是這樣理解這本書的。
Thumbnail
精神層面受外在環境影響而情感流竄的同時,藝術可以作為我們的內涵,我是這樣理解這本書的。
Thumbnail
不知是年紀大了,或是生活讓我對世界的理解更深沉,近年日本空靈幽暗的獨特美學常常觸動到我,所以大西克禮這套日本美學系列探討的「物哀、侘寂、幽玄」可謂中正紅心。 難得我對美術書籍產生興趣,於是一頭熱的翻開這本「物哀」。結果發現⋯⋯我跨不過閱讀此書的知識門檻,全程讀得很費勁。 作者主要引述文學用例及學
Thumbnail
不知是年紀大了,或是生活讓我對世界的理解更深沉,近年日本空靈幽暗的獨特美學常常觸動到我,所以大西克禮這套日本美學系列探討的「物哀、侘寂、幽玄」可謂中正紅心。 難得我對美術書籍產生興趣,於是一頭熱的翻開這本「物哀」。結果發現⋯⋯我跨不過閱讀此書的知識門檻,全程讀得很費勁。 作者主要引述文學用例及學
Thumbnail
在網海裡撈了一些金昌烈的資料彙整與大家分享。 1970年代巴黎,某個寧靜早晨,陽光從窗戶斜了進來,照映在昨夜噴了水的油畫上,畫布上的水珠褶褶發光,壯麗的像篇交響樂章,視覺強烈在言語和記憶間,水滴就此鏗鏘了金昌烈的藝術純粹。
Thumbnail
在網海裡撈了一些金昌烈的資料彙整與大家分享。 1970年代巴黎,某個寧靜早晨,陽光從窗戶斜了進來,照映在昨夜噴了水的油畫上,畫布上的水珠褶褶發光,壯麗的像篇交響樂章,視覺強烈在言語和記憶間,水滴就此鏗鏘了金昌烈的藝術純粹。
Thumbnail
撰文:魯汶的袋熊先生 2.1.4 列賓的眼淚 到底什麼是藝術?藝術是模仿嗎?藝術是絕對精神嗎?藝術是無功利目的的審美嗎?藝術是對意志表象的超越嗎?
Thumbnail
撰文:魯汶的袋熊先生 2.1.4 列賓的眼淚 到底什麼是藝術?藝術是模仿嗎?藝術是絕對精神嗎?藝術是無功利目的的審美嗎?藝術是對意志表象的超越嗎?
Thumbnail
《印記/迴盪/詩篇》基本上是展出2010年代以後的作品。我對莊普最早的印象是他從1980年代使用至今的蓋章技法,第一區就可以看到四幅;另外後半展區有四幅割、摺紙的作品,這兩種技法應該是他的創作裡具代表性的,讓平面作品沒辦法單純地用繪畫概括。
Thumbnail
《印記/迴盪/詩篇》基本上是展出2010年代以後的作品。我對莊普最早的印象是他從1980年代使用至今的蓋章技法,第一區就可以看到四幅;另外後半展區有四幅割、摺紙的作品,這兩種技法應該是他的創作裡具代表性的,讓平面作品沒辦法單純地用繪畫概括。
Thumbnail
在展期倒數幾天,收到了預購的光 - 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展覽圖錄/畫冊,趕緊來開箱分享重量級(兩公斤)的圖錄…
Thumbnail
在展期倒數幾天,收到了預購的光 - 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展覽圖錄/畫冊,趕緊來開箱分享重量級(兩公斤)的圖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