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本書仍在流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網路時代,電子書正當道,是否紙本書會在人間消失?

十幾二十年前網際網路開始騰飛的時代,有人就斷言;傳統印刷業該準備走入歷史了。此外,文化用紙量應該也會逐步降低,直到有一天完全無紙化 (Paperless ),這在辦公室的領域或許會更快實現的。

實際情況如何,沒有足夠數據佐證。畢竟紙漿用量,或是紙品用途在工業類或文化類;暫時沒看到具體分類數字比對。單從整體紙品消費量,在西元2000年前的最後十年,台灣每年從三百多萬噸的消費量,以每年平均近5%的增長;來到了每年大約五百萬噸的消費量, 最近十年都維持在每年450萬噸左右的水平,也就是持平的狀態。

這不是精準的研究數據,只是顯示網路世代的今日,用紙量沒有再進一步消退。當然,網路商務的蓬勃發展,網購活動所須的用紙量必定大量增加。這裡只是做一合理推估,就是文化用紙量必定維持在相當的水平,尤其辦公室的大量無紙化,那麼文化用紙大量用在印書上面的推估,就更合理了,不是嗎?

紙本書已經流傳數千年,它有電子書無法取代的特點,在人類歷史的進程;確實扮演着媒介和傳承的角色。根本來說,紙本書是人類文明的重要載體之一,也是無可取代的,這論點應該不會誇張才是。

常逛誠品書店的人不難發現,新書上架的種類和數量繁多,令人目不暇給。穿梭期間,除了賞心悅目以外,隨手翻閱,或發現精彩內容;佇足研讀,或移步瀏覽,是非常療癒的午後偷閒時光。這樣的肉眼和手指的接觸,在電腦屏幕或手機視窗上是無法享受到的。

以前旅遊過日本的人,應該沒忘地鐵上人手一本口袋書專心閱讀的場景,乘客藉著閱讀打發通勤的時間。如今北捷搭車的經驗看到的,應該是人人盯著手機或是打手遊,或是看片子,讀紙本書的情況應該少了吧!

無論如何,翻書閱讀是人類的共同記憶。人類應該會和書本一起繼續存在這個星球N年,最起碼;喜歡這樣感覺的大有人在。

就在澳洲雪梨,社區公園就會放著一白色木箱書架,提供附近住戶奉獻好書的收藏處,給散步徜徉其間的人瀏覽,取用。在落日餘暉下,看到獨坐翻閱的身影,讓畫面更添加了溫暖的人文風情。

更甚者,愛書的人家,乾脆在居家籬笆上,對外裝上白色的封閉型書架,裡面書籍琳琅滿目。路人可佇足,可取出翻閱,也可帶走。看完後;或放回去,或拿出自家寶貝來替換,這樣的轉手流傳,不就是看到了有形的文明傳承了嗎?

2023年10月拍攝於自家附近

2023年10月拍攝於自家附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安立格的沙龍
232會員
234內容數
候鳥歸來,歷盡滄桑,回首憶往: [職海浮沉--雲層裡的風暴]早期職場點滴實錄。 [陪伴孩子的童年]放棄職涯升遷,陪伴孩子童年。 [隱形經營者]澳洲經商實錄。 [異樣思維的激盪]冷眼旁觀評論,針貶時弊。 [安立格散文集錦]天馬星空,文藝創作。 [短歌天涯路]心理,感知,哲學薈萃。 [獅子山下煙雲]香江記憶,回首前塵。
安立格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2
很多人都知道,當代的美國大聯盟棒球巨星「大谷翔平」,有個出名的「九宮格生涯規劃表」。據說這是他在青年,或是青少年時代就已經擬妥的生涯規劃。 讓人驚訝的是,據說,他後來的人生軌跡,包含幾歲打甲子園,幾歲進入日本職業球團,到何時參加美國大聯盟,還有何時出現第五十顆全壘打,時間序都驚人吻合。更難以置
Thumbnail
2025/05/02
很多人都知道,當代的美國大聯盟棒球巨星「大谷翔平」,有個出名的「九宮格生涯規劃表」。據說這是他在青年,或是青少年時代就已經擬妥的生涯規劃。 讓人驚訝的是,據說,他後來的人生軌跡,包含幾歲打甲子園,幾歲進入日本職業球團,到何時參加美國大聯盟,還有何時出現第五十顆全壘打,時間序都驚人吻合。更難以置
Thumbnail
2025/04/22
若說人生花費最多時間的,是「工作」,相信沒有太多人會有異議。那麼把心思放在工作上,不管是謀生,或是追求理想的未來,用心打拼就是天經地義的事了。 大多數人的「工作」都會在個別的專業職場裡,資淺的人士,除非家底雄厚,一般都得用心經營職場。至於位居高位,或手握權柄的職場人士,是否只用「心機」,踩著同
Thumbnail
2025/04/22
若說人生花費最多時間的,是「工作」,相信沒有太多人會有異議。那麼把心思放在工作上,不管是謀生,或是追求理想的未來,用心打拼就是天經地義的事了。 大多數人的「工作」都會在個別的專業職場裡,資淺的人士,除非家底雄厚,一般都得用心經營職場。至於位居高位,或手握權柄的職場人士,是否只用「心機」,踩著同
Thumbnail
2025/04/20
相信沒人喜歡自己服務的機構,主其事的最高上司是一位「慣老闆」。那麼,這公司的客戶,或是包商、協力廠商會喜歡跟這樣的公司來往做生意嗎? 職場最重要的人際關係,應該就是真正老闆和員工之間的關係。主僱之間的關係是有些複雜,如何互相對待,更是無奇不有。暫以組織結構的位階層面來看,本質上是有上下之別。「
Thumbnail
2025/04/20
相信沒人喜歡自己服務的機構,主其事的最高上司是一位「慣老闆」。那麼,這公司的客戶,或是包商、協力廠商會喜歡跟這樣的公司來往做生意嗎? 職場最重要的人際關係,應該就是真正老闆和員工之間的關係。主僱之間的關係是有些複雜,如何互相對待,更是無奇不有。暫以組織結構的位階層面來看,本質上是有上下之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網路時代,電子書正當道,是否紙本書會在人間消失? 十幾二十年前網際網路開始騰飛的時代,有人就斷言;傳統印刷業該準備走入歷史了。此外,文化用紙量應該也會逐步降低,直到有一天完全無紙化 (Paperless ),這在辦公室的領域或許會更快實現的。 實際情況如何,沒有足夠數據佐證。畢竟紙漿用量,或是紙
Thumbnail
網路時代,電子書正當道,是否紙本書會在人間消失? 十幾二十年前網際網路開始騰飛的時代,有人就斷言;傳統印刷業該準備走入歷史了。此外,文化用紙量應該也會逐步降低,直到有一天完全無紙化 (Paperless ),這在辦公室的領域或許會更快實現的。 實際情況如何,沒有足夠數據佐證。畢竟紙漿用量,或是紙
Thumbnail
上個月政大書城傳出關閉歇業的訊息,引發書友和文化人的驚嘆惋惜,數日後宣布繼續營業。事實上,成立30年的政大書城,已經走過高峰,關閉數家分店,跟其他書店一樣,勉力支撐。 書店的衰落,牽涉到網路購物的競爭,還有閱讀本身的轉型,是時代的軌跡。 網路購物打趴眾多實體商店,不只書店,主要是龐大的店面成本,
Thumbnail
上個月政大書城傳出關閉歇業的訊息,引發書友和文化人的驚嘆惋惜,數日後宣布繼續營業。事實上,成立30年的政大書城,已經走過高峰,關閉數家分店,跟其他書店一樣,勉力支撐。 書店的衰落,牽涉到網路購物的競爭,還有閱讀本身的轉型,是時代的軌跡。 網路購物打趴眾多實體商店,不只書店,主要是龐大的店面成本,
Thumbnail
「你們的同學或朋友裡,還有沒有人在看報紙或印刷的雜誌或書籍?」我問正在用電腦查資料的AB寶。 A寶回答說:「已經沒有人在看報紙,雜誌或許還有一些,書要看情況,有幾個喜歡看書的好朋友還有在看,但其他大部分同學除了指定教科書之外,還有沒有在看其他的書,我就不清楚了。」 B寶也附和A寶:「我的同學也跟姊姊
Thumbnail
「你們的同學或朋友裡,還有沒有人在看報紙或印刷的雜誌或書籍?」我問正在用電腦查資料的AB寶。 A寶回答說:「已經沒有人在看報紙,雜誌或許還有一些,書要看情況,有幾個喜歡看書的好朋友還有在看,但其他大部分同學除了指定教科書之外,還有沒有在看其他的書,我就不清楚了。」 B寶也附和A寶:「我的同學也跟姊姊
Thumbnail
如果一本書沒有折扣,你會買嗎?在臉書等社群媒體出現後,資訊生產早遠遠超過人類消化的極限,如今比起看書,我們更喜歡網路內容輕薄短小的特性,讓「書」的式微也顯得理所當然、無關痛癢,但真的是這樣嗎?書不重要了嗎?先來看看台灣出版業的處境。
Thumbnail
如果一本書沒有折扣,你會買嗎?在臉書等社群媒體出現後,資訊生產早遠遠超過人類消化的極限,如今比起看書,我們更喜歡網路內容輕薄短小的特性,讓「書」的式微也顯得理所當然、無關痛癢,但真的是這樣嗎?書不重要了嗎?先來看看台灣出版業的處境。
Thumbnail
10 年前,翻頁就像呼吸一樣自然;10 年後,翻頁卻成了一種稀有而珍貴的體驗。
Thumbnail
10 年前,翻頁就像呼吸一樣自然;10 年後,翻頁卻成了一種稀有而珍貴的體驗。
Thumbnail
這是2009年的文章,算是紀念,因為很多東西都跟我原先所想不同,比方說躲現在電子書看最多的不是工具書,因為工具書可能要前後翻閱對照,紙本書會更方便一點,所以電子書反而都是看小說,還有漫畫。 而受限於藏書空間,電子書比重越來越高。
Thumbnail
這是2009年的文章,算是紀念,因為很多東西都跟我原先所想不同,比方說躲現在電子書看最多的不是工具書,因為工具書可能要前後翻閱對照,紙本書會更方便一點,所以電子書反而都是看小說,還有漫畫。 而受限於藏書空間,電子書比重越來越高。
Thumbnail
對於喜歡實體書的人來說,那代表著末日。 相較於電子書,我更喜歡實體書,雖然實體書有笨重、不便於攜帶等等缺點,但對我而言,這些缺點都微不足道;長時間使用3C產品,接觸過量藍光的我,喜歡書拿在手上的感覺,喜歡書翻閱時散發出的紙張的味道,喜歡藉由閱讀實體書,讓眼睛得以喘息,不再受傷眼的藍光虐待。
Thumbnail
對於喜歡實體書的人來說,那代表著末日。 相較於電子書,我更喜歡實體書,雖然實體書有笨重、不便於攜帶等等缺點,但對我而言,這些缺點都微不足道;長時間使用3C產品,接觸過量藍光的我,喜歡書拿在手上的感覺,喜歡書翻閱時散發出的紙張的味道,喜歡藉由閱讀實體書,讓眼睛得以喘息,不再受傷眼的藍光虐待。
Thumbnail
最近幾年有越來越多文創平台加入到網路世界,這讓我有一種感覺,這個社會對於"創作"這件事有越來越注重的趨勢,這是一個令人開心的結果,但今天暫時先不說這些,而是想聊聊文創平台崛起的背後將帶來的改變。 改變一: 去蕪存菁,只需吸收自己想吸收的 再聊為什麼我認為文創平台能取代電子書及紙本書之前,我想說我是一
Thumbnail
最近幾年有越來越多文創平台加入到網路世界,這讓我有一種感覺,這個社會對於"創作"這件事有越來越注重的趨勢,這是一個令人開心的結果,但今天暫時先不說這些,而是想聊聊文創平台崛起的背後將帶來的改變。 改變一: 去蕪存菁,只需吸收自己想吸收的 再聊為什麼我認為文創平台能取代電子書及紙本書之前,我想說我是一
Thumbnail
實體書店逐漸消失,這個趨勢不僅在日本發生,在我國也正在發生,看著新聞一間間減少的書店,更多的是連被報導都沒被報導出來的默默無聞小書店,這些實體書店的存活越來越困難,會不會有天書店會消失在這個世界之中? 這本闡述實體書店的《書店不屈宣言》是需要好好閱讀的一本探討書店存活的好書!
Thumbnail
實體書店逐漸消失,這個趨勢不僅在日本發生,在我國也正在發生,看著新聞一間間減少的書店,更多的是連被報導都沒被報導出來的默默無聞小書店,這些實體書店的存活越來越困難,會不會有天書店會消失在這個世界之中? 這本闡述實體書店的《書店不屈宣言》是需要好好閱讀的一本探討書店存活的好書!
Thumbnail
根據出版業工作的同學表示,去年台灣整體出版業的年營收、不敵一家巷口的便利商店一天的營收,出版業步入寒冬,一直都不是什麼祕密的產業狀況。 有人覺得是網際網路的興起,讓民眾沒有了閱讀的習慣;有人覺得,
Thumbnail
根據出版業工作的同學表示,去年台灣整體出版業的年營收、不敵一家巷口的便利商店一天的營收,出版業步入寒冬,一直都不是什麼祕密的產業狀況。 有人覺得是網際網路的興起,讓民眾沒有了閱讀的習慣;有人覺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