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兩周前教育部的「0-6歲國家一起養」廣告,要買公仔還是育兒,引起一波撻伐跟爭議,第一個爭議點當然是廣告本身怎麼看都很有問題,到底怎麼一路闖關到上架發布的?第二個爭議是後續教育部臉書上的「雅婷編輯團隊」致歉聲明,讓人覺得把錯誤推給小編。
這篇分享我自己幾年前參加行政院一場少子化會議的小回議,藉此,順便幫大家窺見一些中央政府決策過程的樣子,以及這次荒謬廣告的成因。
1.行政院的政策會議是如何運作,參與者的心態是甚麼。
2.「推工作」在政府工作中的重要性?
這場行政院政委召開的因應少子化會議(全名記不清楚了),過去很少邀請經濟部出席,先不管民眾怎麼想的(如:少子化是全國危機,應該全部政府機關都要很重視),但政府運作的現實就是,任何工作都要找出個帶頭大哥(通常稱為主責部會),否則工作會更無頭蒼蠅、走不下去,而少子化議題的重責大任,就主要是扛在衛生福利部跟教育部身上。
我當時在經濟部某單位的綜規科,這種綜合規劃,或是研考秘書單位等,通常是未經分工或分工曖昧不明的「無主案件」第一去處。每天都有驚喜包,會收到一些天馬行空、突如其來、沒有前因後果、沒有前例的指示、來文。
也因此,夠強的綜規單位,一定要很擅長幫機關推工作,第一時間沒推掉空降的新工作,日後就是被單位內部同仁咒罵埋怨,自己也有收不完的尾、彙整不完的資料。
「推工作」感覺是一種卸責,也是政府很常被罵的原因,我在此厚顏無恥地提倡這件事,可能會被非政府工作者的讀者批判,不過現實點看待這件事情,每個機關的影響力有限,精準地承接自己的單位有能力處理的事務範圍,反而才是一種負責。
那次會議突然要討論「打造育兒友善職場」,既然講到「職場」就聯想到雇主、企業,因此經濟部就收到了這個空降的會議邀請。在本部內部的一番協調(換言之,內部的一輪互推)之下,落到了本單位頭上,然後我們也立刻做好了萬全準備及歷史資料蒐集,在會中要把這件事的主要職責推到勞動部那邊(因為跟員工福利更有關係)。
這段跟本文標題沒有直接關聯性,只是順便帶一下,未來專題中會有更多跟「分工」有關的故事,人民想像的政府一體、根本不存在哈哈。
※我在《公務員工作生存教戰手冊》裡有一章,專門教公務員如何巧妙推工作。
當天我跟科長參加這個因應少子化會議,除了跟勞動部的一番舌戰之外,大部分時間是站在看客的角度。撇開自身機關業務,我內心對這個議題也蠻好奇、關切,很想知道未來的政策走向,因此蠻認真的關注會議。
如少子化、淨零碳排這類型國家型的長期政策,實際上推動內涵、執行計畫細節,都在中央部會以下層級自行規劃,但行政院仍會定期由政務委員主持會議,主要功能,在於核對大方向、掌握近況、協調跨部會之間的爭議或合作,這種會議因參與機關眾多,有些只是來走個過場說明一下,與會者只希望平安無事開完會,不要跑出影響現有工作太多的決議,因此會中並不會真情實感,談論太過細節的事情。
我參加過的會議不知凡幾,這次會議之所以留存在我記憶中,是因為下面這件事:
在某個議題時,有一個不知哪個部會的男性與會者舉手,突然開始發表他個人對於改變生育風氣的特殊觀點,而且竟然沒人制止他發言,他先從有些女生因為怕痛不想生小孩講起,推薦補助打無痛分娩鼓勵生育(我覺得這政策還算可行),後面又提到因為社會價值觀跟家庭分工改變,根本不是有錢沒錢的問題,以前的人就算沒有錢也會生好幾個小孩,所以政府應該提倡恢復傳統家庭價值,不需鼓勵女性自主權云云。發言內容實在政治不正確,現場聽了很傻眼哈哈哈。
沒想到近期的教育部廣告,竟然真的就照著這個思路在走,才讓我秒想到這次經驗。
對了,這件事還告訴大家,開會的時候,真的沒有甚麼不能講的,只有你敢不敢講的問題哈哈哈。
得先說,少子化本身就是很艱難的議題。
我同樣在地方政府做過大政策,也在中央做過政策,要說中央跟地方政策最大的差別之一,我覺得是目標的可達成性跟具體性,例如經濟政策好了,地方政府目標不外乎發展某個商圈、幫本市的園區多招商、多辦活動刺激消費,可以採取的工作明確、KPI 清楚;中央政策則相當未來性,也更抽象不可控,有產業轉型方向、國際化條約、氣候環境…,一旦牽涉到整體社會風氣、思想轉變、議題倡議的層面時,更會覺得當下的任何政策都是螳臂當車,也無法確定能夠帶來甚麼具體的改變或效果、效果會何時、如何呈現,因此我認為,多數中央政策,實驗性質本就比實際效果強烈。
回到這次教育部廣告,從政府內部的作業觀點,大致上有幾個可能原因:
較可能是由委外的影片製作廠商規劃、內部對應政策的承辦單位、最後發布的小編或新聞秘書科室接觸過而已,大概也都是科長級以內人員會去做比較細節的調整,處司長稍微看過而已,他並不是一個經過大量人員客觀反覆檢視的東西。
因此少部分人的觀點、行銷敏感度,就足以影響成果。而一般行政公務員,若非經歷過大量磨練與經驗,是沒有行銷概念的,因此他自己想到甚麼就直接陳述。
完全一樣的廣告內容,只要改成「因為小孩有國家養,爸爸也有錢買公仔了!」就完全過關了。
就像上面「少子化會議」裡發言的人一樣,現在的社會中仍有很多人認為「以前的時代比較好」(尤其是長輩),因此覺得提倡傳統,可以解決現在的社會問題。
價值觀轉變帶來社會問題沒有錯,但解決方法並非回到過去,他們沒有意識到「價值轉變是不可逆的」。
教育部的廣告,無法代表教育部,而是代表了帶著這個思維的執行者,而他也沒有罪大惡極,他是社會中的一個普通人,可能就是你爸你媽你啊罵。
很多公務員在工作中,是不表達個人意見的,加上每個單位風氣不同、主管個性不同,不是每個單位都可以反駁長官想法;此外案件急迫性跟製作時間不同(很趕的話,太多意見很難收斂),所以製作影片過程中,就算有年輕承辦人察覺這個廣告不太對勁,也未必會誠實說出來。
我猜測「雅婷編輯團」會道歉,是因為小編是最後審閱的關卡,也應該是最有新聞敏感度,而且可以誠實打槍國教署長官意見、擋下不合宜內容的單位,但卻沒有發現這個問題,他們真心很後悔 X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