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政府小品】05 國會改革法案為何是惡法?(上)從政府實務解析國會擴權如何傷害國家與人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2024年5月17日國會肢體衝突、至5月22日國會改革法案二讀,太陽花後再度引起許多人聚集立院、凱道上街頭,事件內容不再贅述,這裡隨意引述一些資料供讀者快速了解:(1)影片版-苗博雅直播(比較長)。(2)2024立法院資訊匯集中心(高中生作品棒棒!)。

本文作者曾有十幾年公務員資歷,在中央大部會幕僚單位工作期間,處理過超過五百億、國家等級政策,曾主辦立院專案報告、提供過無數次立委索資、出席無數協調會、立院陪同主管備詢等,完整了解中央政府機關與立法院的互動生態及作息。

極少有人能以政府行政實務觀點分享國會改革法案的影響,我有責任來撰寫,這篇歡迎大家轉傳,也希望更多人意識到這個法案的問題點。

這篇想要分享,是政府內部花費多少人力、時間、資源與立法院互動,並且解析所謂的「國會監督」如果逾越合理界線,將會更加損害整體國家跟人民的權益,正文開始前,先講我的結論,以下幾點就是沉痛的事實:

1.逾越界線的國會監督,結果是讓行政部門的人力、時間都耗費在應付立法委員的需求,而非真正推動政策執行:

文章下半段,會呈現當前政府內部與應對立法委員/國會的生態,現在行政體系應付民意代表的需求,就已經花費非常高的人力跟時間,國會改革法案通過之後,這樣的情形會更嚴重,我不認為一個花費大多數時間在處理國會需求,而非花時間工作的政府,會是人民期待的、有效率的政府。

第二個當然是公務員的過勞情形會更嚴重,也歡迎大家看我在范琪婓YT的訪談《年輕人為何不想捧鐵飯碗?》,這對國家一樣不是好事。

2.國會跟行政機關兩者要互相抗衡及協調,政策才會往好的方向改善(不可一方獨大):

行政體系在工作推動上,會更考量「全面性」、折衷路線、蒐集較多資訊及利害關係人意見權衡,相對來說較為保守緩慢,當然因此會有不足、偏離真實之處,這就是人民期待「國會發揮監督權能」的地方。

而立法委員的訴求通常代表「少部分團體的利益」,也會帶有「特定政治目的」,甚至刻意「以偏概全」、「誇張化」來強調委員問政的能力、為特定利益團體爭取利益的力度等,但立委不是真正政策的執行者,不會像行政單位考慮這麼多層面的問題,出一張嘴永遠比較容易。

簡單說,行政機關重視國會的意見、有感受到執行壓力,對國家是正面的刺激,確實會讓政策更快推進、更有效率或發現沒注意到的改善點;但同時國會也要尊重行政機關的流程跟考量、能夠溝通並理解有些事情在實務上面臨的困難,才不會莽撞做出有問題的決策。

絕大多數的行政過程並沒有鮮明政治色彩,公務員不為任何政黨工作,現行行政體系處理委員訴求,原則上,除非觸犯底線或確實難以執行,都是能夠尊重(讓步)就尊重、能加速就加速,由於第一線出面處理的都是事務官(考試通過的常任公務員),基本上不分黨派都是一致態度。

3.我國政府體系運作是先進的,監督者應該進展到「對政策期待更好」的階段,而非錯把國會當「檢調單位」

這次國會改革法案的基調,是把執政者及行政機關,當成「說謊、欺瞞、違法亂紀」的對象(這是某位換了政黨的不分區委員長期以來的風格),但,我國有監察院、有審計部,有公務員瀆職的處理程序;檢調單位有調查程序,這些都是在處理「違法」案件,國會並不是檢調單位,立法委員也沒有那種能力跟權限去判斷。

客觀來說,我認為台灣的政府也許不到頂尖,但絕對是有一定效能跟能力的政府,大家會對公部門運作有不滿、也會有對執政黨的不滿,覺得哪裡做得不夠好,這都很合理,但是把整個行政團隊當成「壞人」卻是一種很不理性的極端思考。

你的孩子當然會做錯小事,身為父母一直恐嚇他飯粒掉到桌上就要被警察抓去關,是種病態而非有效的教養;國會法案就是這樣的法案。

以下正文分享,不僅提供一般大眾,未來也可給第一次接觸國會業務的公務員們參考:

中央機關與立法院有關的常見互動實務是甚麼樣

1.政府機關在國會會期常態工作

立法院每年兩次常會外,還會加開臨時會,等於每年有超過一半的時間,都涵蓋在立法院的會期內,會期期間行政機關都是嚴陣以待,通常我們會遇到這些事:

1-1.留守

當天有開會的話,各單位都要有人留守待命,直到國會聯絡人通知下班為止,以防臨時議題需要處理、回應,看開會到幾點而定,如果不幸遇到自己單位的議題,就要加班寫報告、協助長官處理回應。

1-2.模擬答題(備詢)

以我前東家經濟部為例,一個經濟部長管理了二十幾個單位(如下圖),每個司署內至少都有5~10個組、科,一個科室至少負責10件專案起跳,每天有上千件政策推動中,無數的大小事件同時發生,立委大可隨便挑一件來問,大家是否會好奇,部長站在質詢台上到底要如何掌握?怎麼回答?

我們的做法土法煉鋼,每個單位將重要議題(如:最近有立委關切、新聞報導、爭議、特殊重要性等),撰寫模擬問答,再由統籌的人彙整編成一份文件,這本問答集,至少有兩、三百頁以上,部長、次長會找所有單位開會討論、了解爭議內容跟答復策略,讀完後記下來,畢竟部長備詢時,無法偷看資料

由於議題數太多,模擬問答稿有嚴格的撰寫規範,既要準確讓高層快速掌握案件主軸,又要提供關鍵的數據、資訊,且不能夠出錯,因為這是部長在備詢台上的回答內容

模擬問答也會有一份提供給行政院(長)的版本,不過行政院的版本比較簡要、部會版本比較細節。

立法院會期期間,問答集會隨時維護更新;有專人隨時盯緊最新的議題/事件,提醒權責單位把重要問題加入問答集內。每個單位都有人力即時彙整、上報、撰寫這些資料。

經濟部組織圖

經濟部組織圖

1-3 出席備詢、旁聽

在各委員會實際召開、總質詢、各種法案審查的時候,部長或次長會出席,並且會視當下熱點議題,請主要署局司首長(或副首長)陪同,可能還又有更下一層的科長或承辦也陪同,因此,一個部會可能同時有十幾個人在會議上。

許多長官會將公文帶到現場批改、承辦會帶電腦去工作,但太多人力在會議上,一定會讓原本的行政工作、會議因此需要調整或影響;至於質詢時候會發生哪些事,我舉<1-4>為例,請看下一項。

1-4 不定時專案報告

委員會會「指定議題」要求部會專案報告,一般在開會前3、4天左右才會收到通知。

  • 權責單位要在開會前一天前完成以下事情

A1.撰寫該主題的專案報告,通常4頁以上、簽辦到部長核可(看組織大小,通常需經過10個以上的人員核章,這不包含彙整其他單位資料的狀況)。

A2.專案報告檔案在前一天傳送給所有委員會的立委辦公室、委員會、部會的辦公室。

A3.蒐集<1-2>的模擬問答,並且適度加入這次議題相關的問答,提供給當天所有出席的長官;且實務上,委員質詢不會管當次開會議題,他想問甚麼就會問。

A4.專案報告要印成200份左右的紙本裝訂好,前一天或當天清晨送到會議室。

基本上如果我負責到專案報告業務,這三四天我其它工作都沒空做。

  • 至於開會當天及開會以後(這是經濟部慣例,其他部會理論上大同小異):

B1.承辦人出席時,記錄每個委員針對自身部會的質詢內容、部長的回答或承諾。

B2.會議結束後,撰寫重點摘要,當天傳送給部長次長及相關單位,讓大家資訊同步。

B3.委員要求處理、答復的議題,分派給各個權責單位(這時候還會發生一些推工作的爭議、協調),權責都要另外寫公文正式回答立法委員,並且會有專人列管,以確保所有立委的問題都有被處理到。

B4.便當的經費核銷,專案報告的部會要負責買單當天開會的中午便當大概一百多個。

以上內容,不能出錯

1-5 例行行政工作

例如,總質詢時部長的施政報告等,相對來說比較例行公事、也不太受重視,但也是一份龐大的文件,需要有人力進行整理,以及內容都不能出錯。

1-6 國會聯絡人

以經濟部這麼大的部會而言,整個經濟部有國會組,每個單位(司局署)都有至少一位的國會聯絡專人,專門傳遞單位跟國會間的消息、跑立法院外勤、列管催辦等;但上面講到的各種文書作業多半分散給很多人負責。

以上是最基本的行政機關處理立院質詢過程,都是「現狀」,因為太多,我會分成數篇,接下來會寫:

2.立委索資、立委協調會

3.法案審查、預算審查、凍結預算

建議大家可以思考的點

1.改革法案前,行政機關/政務官真的有輕忽國會嗎?

2.現在耗費在國會的行政人力,未來會變成怎樣?這是你想要我國政府人力做的事嗎?你想要的到底是甚麼?


希望文章有更多人看到,因此這幾篇都不鎖付費權限了,如果想鼓勵我,歡迎點這裡購買翻轉公職的文字,現在主要的兩個專欄是:政府小品(政府實況解析,所有人都能看懂、每月扣款制度,可隨時解除訂閱);職涯與職場(針對個人、公務員在職場或職涯上的深度思考,單次買斷,新舊文章都可看)。

(本文不接受媒體自行轉載,但歡迎讀者引用原連結於自己的社群分享)






avatar-img
589會員
67內容數
翻轉公職寫自媒體經營觀察、重新認識職涯的過程及嘗試,適合對於「只當過公務員」的人辭職後如何活下去感到好奇的,或者「希望有天不要當公務員」的人,以及還不確定要做甚麼、如何知道要做甚麼的人。至於免費內容,請搜尋翻轉公職網站、podcas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翻轉公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篇文章探討了現代人不願意當公務員的原因,以及解決政府人力問題的一些建議。
從政府內部人事安排與政黨存續的觀點,解析2024大選的藍白整合議題。
教育部的「0-6歲國家一起養」廣告,要買公仔還是育兒,引起一波撻伐跟爭議,第一個爭議點當然是廣告本身怎麼看都很有問題,到底怎麼一路闖關到上架發布的?第二個爭議是後續教育部臉書上的「雅婷編輯團隊」致歉聲明,讓人覺得把錯誤推給小編。整件事到底應該怎麼看?
這篇文章探討了現代人不願意當公務員的原因,以及解決政府人力問題的一些建議。
從政府內部人事安排與政黨存續的觀點,解析2024大選的藍白整合議題。
教育部的「0-6歲國家一起養」廣告,要買公仔還是育兒,引起一波撻伐跟爭議,第一個爭議點當然是廣告本身怎麼看都很有問題,到底怎麼一路闖關到上架發布的?第二個爭議是後續教育部臉書上的「雅婷編輯團隊」致歉聲明,讓人覺得把錯誤推給小編。整件事到底應該怎麼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立法院改革以及藍綠在立法院的矛盾 所謂立法院改革指由國民黨、民眾黨團共提再修正動議主導修正的國會改革法案,主要有《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刑法》、《立法院組織法》、《立法委員行為法》、《立法委員互選院長副院長辦法》等修法,其中包含開議日議程決定方式、追認緊急命令及正副總統彈劾案採記名表決、總統赴
Thumbnail
臺灣立法院改革是近年來政治的重要議題之一。希望透過改善立法效率、降低政治角力、提升民意代表素質、強化監督力量、建立透明公開機制和公司化治理等方面,讓立法院能夠更有效地履行其職能。
2004年大法官釋字585號發布,雖然肯定立法院享有一定的調查權,但由於行使調查權的方式,遲遲未能制定法律規範之,等於無從行使,所以才有多年來修訂<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等改革法案的建議。為了完善立法權監督行政權的職能,參考歐美日各國相關的制度,至少自2012年來,當時在野的民進黨陸續提出了多次的法案版
Thumbnail
實在很不想碰政治相關,每次寫完心情都很爛,就像看政治新聞那麼爛,但這次忍不住還是想表達一下個人立場,即使只能對一、兩個人產生影響,我也心滿意足了。 先說結論,我反對這次的國會改革!理由很單純,無關黑箱、無關藍綠,就是台灣的立法委員根本不夠格擁有那樣的權力!本文告訴你為何會這麼說...
Thumbnail
台灣國會改革懶人包(自各家網路資料精簡整理) 一、國會改革背景 最近,台灣的國會改革引發廣泛討論。主要是針對《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刑法》、《立法院組織法》、《立法委員行為法》、《立法委員互選院長副院長辦法》等五部法律進行修正。藍白兩黨(國民黨和民眾黨)聯手推動修法,而民進黨則強烈反對,導致立
Thumbnail
最近台灣的國會改革五法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這五法包括:總統國情報告、藐視國會罪、調查權與聽證權、人事同意權等相關條文。
Thumbnail
近期鬧得沸沸揚揚的國會改革案自5/17開始引起大眾廣泛的討論,更掀起藍白陣營與綠營支持者的對峙,正反兩方在社群媒體上各說各話,到底誰說的才是對的?這次的國會改革有哪些爭議呢?
Thumbnail
立法院目前正在討論國會改革相關的法案,其中包括《立委職權行使法》的修正條文。本篇主要是提出一些主要爭議點,作者再對爭議點作出回應。
是的,這是我目前在關注的議題,而我不願意稱之為"國會改革法案",因為這是以改革之名行擴權之實的法案,稱"國會擴權法案"比較正確。 法條在哪裡呢? 苗博雅的影片解說得很詳細 : 解析立院通過的國會法案哪裡有問題【 阿苗的臺北百科全書】 - YouTube 反質詢、藐視國會、新增罰則但無行為定義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立法院改革以及藍綠在立法院的矛盾 所謂立法院改革指由國民黨、民眾黨團共提再修正動議主導修正的國會改革法案,主要有《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刑法》、《立法院組織法》、《立法委員行為法》、《立法委員互選院長副院長辦法》等修法,其中包含開議日議程決定方式、追認緊急命令及正副總統彈劾案採記名表決、總統赴
Thumbnail
臺灣立法院改革是近年來政治的重要議題之一。希望透過改善立法效率、降低政治角力、提升民意代表素質、強化監督力量、建立透明公開機制和公司化治理等方面,讓立法院能夠更有效地履行其職能。
2004年大法官釋字585號發布,雖然肯定立法院享有一定的調查權,但由於行使調查權的方式,遲遲未能制定法律規範之,等於無從行使,所以才有多年來修訂<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等改革法案的建議。為了完善立法權監督行政權的職能,參考歐美日各國相關的制度,至少自2012年來,當時在野的民進黨陸續提出了多次的法案版
Thumbnail
實在很不想碰政治相關,每次寫完心情都很爛,就像看政治新聞那麼爛,但這次忍不住還是想表達一下個人立場,即使只能對一、兩個人產生影響,我也心滿意足了。 先說結論,我反對這次的國會改革!理由很單純,無關黑箱、無關藍綠,就是台灣的立法委員根本不夠格擁有那樣的權力!本文告訴你為何會這麼說...
Thumbnail
台灣國會改革懶人包(自各家網路資料精簡整理) 一、國會改革背景 最近,台灣的國會改革引發廣泛討論。主要是針對《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刑法》、《立法院組織法》、《立法委員行為法》、《立法委員互選院長副院長辦法》等五部法律進行修正。藍白兩黨(國民黨和民眾黨)聯手推動修法,而民進黨則強烈反對,導致立
Thumbnail
最近台灣的國會改革五法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這五法包括:總統國情報告、藐視國會罪、調查權與聽證權、人事同意權等相關條文。
Thumbnail
近期鬧得沸沸揚揚的國會改革案自5/17開始引起大眾廣泛的討論,更掀起藍白陣營與綠營支持者的對峙,正反兩方在社群媒體上各說各話,到底誰說的才是對的?這次的國會改革有哪些爭議呢?
Thumbnail
立法院目前正在討論國會改革相關的法案,其中包括《立委職權行使法》的修正條文。本篇主要是提出一些主要爭議點,作者再對爭議點作出回應。
是的,這是我目前在關注的議題,而我不願意稱之為"國會改革法案",因為這是以改革之名行擴權之實的法案,稱"國會擴權法案"比較正確。 法條在哪裡呢? 苗博雅的影片解說得很詳細 : 解析立院通過的國會法案哪裡有問題【 阿苗的臺北百科全書】 - YouTube 反質詢、藐視國會、新增罰則但無行為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