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誘導式詢問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自從政府推動「校事會議」、「防霸小組」之後,校園調查案件大幅攀升,各式各樣陷人於罪的「誘導式詢問」也因此充斥教育界,造成教育冤案。今天,讓我們探討誘導式詢問的問題。

被誘導式詢問的對象是誰?

當一個教育案件進入調查,行為人(涉案老師)和證人都可能遭遇誘導式詢問。最可怕的不是行為人被誘導式詢問,而是證人被誘導式詢問。由於教育案件中,高中以下學校的學生證人,都是未成年人,而相較於成年人,未成年人被問到引導性問題時,很容易將錯誤的資訊吸收內化,非常容易被暗示誘導。因此,只要調查員訓練不足或早有立場,就可能會使用誘導式詢問(註1)。其中最常出現的誘導式詢問為「重複」和「暗示」。

為何誘導式詢問是調查的重大瑕疵?

一般來說,辦案講求證據,而辦案的重大瑕疵就是負責辦案者自己污染證據。

以誘導式詢問來說,這種詢問方式所污染的證據是「記憶」。研究目擊證人的心理學家蓋瑞.威爾斯就指出:「目擊證人的記憶是最不可靠的證據之一」,且有數據顯示,在警局的成列指認中,證人平均有30%的機率會選擇無辜的充數人選(註2)。

為什麼記憶會那麼容易出錯?因為記憶不是照相機或錄影機,它會受到理解力和注意力的限制。舉例來說,儘管滅火器在學校隨處可見,但一個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心理學系所做的研究發現,在心理學系系館中,擁有辦公室的教職員和學生,只有24%的人記得最近的滅火器在哪裡。

「記憶」會隨著時間被遺忘,若在現場有別的事物吸引證人的注意,證人會更記不得周遭的事實。更可怕的是,記憶可以被修改、變更和重新安排。所以,若證人在接受訪談前,就已經被詢問多次,且在被詢問時受到暗示,記憶會被修改得更嚴重。小孩子和老年人特別容易受到錯誤資訊的影響;智商較低、睡眠不足和習慣迎合別人的人,也很容易被誘導。(註3)

如何誘導?如何暗示?

誘導和暗示的方式很多,而且不易察覺,讓我們來看看下列案例:

案例1:

有一個負責照片指認的警察,當證人將手指指向一個不可能的無辜者,並指出「他非常確定就是這個傢伙」(第一次指認)時,警察對證人說:「不必著急,你可以慢慢地想清楚,再挑一個你確定的人。」(要他指認第二次)。(註4)

請問這對話有沒有暗示?有,警察暗示證人他所指認的第一個人是不對的,而且要他指認第二次(重複)。

案例2:

在一個研究中,實驗者讓受試者看一段影片,然後再問受試者影片中的人有沒有鬍子。實驗者發現:只要他摸自己的下巴,回答「有」的人就會變三倍,儘管影片中的人是沒有鬍子的。(註5)

由此可知,在調查教育案件的訪談過程中,只從頭到尾錄音是不夠的,還要加上錄影,才能確知調查員是否在調查過程中出現誘導式詢問。

案例3:

在訪談的時候打斷證人,詢問具有高度暗示性或限縮的問題,甚至在問不出來的時候,還繼續刺探,催促證人再想出一些細節。這種做法,常常會造成證人想出一些根本沒有發生過的事,隨著調查員的引導,填入一些虛構的情節。

更可怕的是,當證人被同樣的問題問越多次,證人會對他的記憶越來越有自信—不管該記憶是否為真。

當法規不夠周延 老師要學會自保

自從教育部推動調查員制度(性平、校事會議、防霸)以來,屢屢傳出調查員使用誘導式詢問構陷入罪的情形。另,因收錄入人才庫之調查員為數眾多,難免良莠不齊,若遇調查員不守調查倫理,與行政端進行程序外接觸,詢問學校或教育局/處要如何處置行為人,是要高高舉起或輕輕放下?還是要竭盡所能,將當事人羅織入罪?豈不更加可怕。因此,老師一定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識,學會自保。

若你當證人,不知道的事情就說不知道,不要被調查員誘導。若你是行為人,一定要步步為營,自己被訪談時要確實要求從頭到尾錄音,可以的話,進一步爭取加上錄影。若調查員出現誘導式詢問(如:重複),要勇於提出對方已問過此問題,甚至,若調查員態度強勢,出現壓迫之行為,要將整個過程記錄下來,向主管機關檢舉不肖調查員。若老師在這部份有任何問題,可以向你所在縣市的教師會或教師工會尋求協助。

目前教育界亂象叢生,教師早已成為高風險行業,老師工作沒有大家想像中的穩定;老師們身處亂世,一定要學會求生之道,才能保自己職場平安。

註1:摘自《路人變被告》第三章

註2:摘自《路人變被告》第三章

註3:摘自《不公平的審判》第六章

註4:摘自《不公平的審判》第六章

註5:摘自《不公平的審判》第六章

*******************************************************

持續創作不易,若您喜歡我的文章,請不吝追蹤、訂閱、分享、留言並點擊愛心。


avatar-img
95會員
171內容數
自從新教師法暨退休新制實施後,教育職場遭逢鉅變。因此,此專題會探討教育職場狀況與風險,以幫助更多人瞭解教育職場的實際狀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綠園嬿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不知為何,批鬥老師的風氣越來越盛,媒體似乎也扮演推波助瀾的角色。問題是,當這種風氣越演越烈,人才將不願意投入教育職場,最終受傷的會是孩子。
近幾年來,由於國內民粹般地炒作「兒童人權」、「不適任教師」議題,讓老師管教學生的偏差行為動輒得咎。而行為偏差的孩子得到此保護傘,再加上家長的縱容,動輒霸凌同學和老師,造成學生和老師日日處於恐懼當中。面對教育環境的惡化,教育部還是提出諮商、輔導、訴訟,對於如何預防校園暴力卻拿不出對策。
針對不適任教師處理,許多人抨擊「師師相護」。事實上,許多「不適任教師」案件處理不力,是因為學校承辦相關案件人員,程序處理不完備,違反程序正義所致。因此,強化教育人員的法治觀念,才不會在處理「不適任教師」案件中白忙一場。
「快樂學習」是我國長期推動卻不斷被扭曲的觀念,因為,教育部對於快樂的理解並不科學,也忽視第一線老師的痛苦指數日益攀升的問題。由於人與人會互相感染,若老師憂鬱,要教出快了的孩子有如緣木求魚。唯有從科學的角度瞭解快樂,並重視第一線老師不快樂的議題,才可能幫助學生快樂學習。
在國外,同儕觀察本是一個協助老師的政策,到我國不僅被扭曲為備觀議課,不少為了在校內製造恐怖氛圍,更自己將備觀議課簡化為沾醬油式的觀課,既可得到權力,又不用付出時間完成整組政策。這類校長的作為,不僅執行政策不力,更造成校內白色恐怖。
防制校園霸凌的關鍵為何?范雲立委認為是不適任教師解聘人數偏低,事實上,淘汰不適任校長更是防制校園霸凌的關鍵,因為,校長的領導會影響校園文化。故,教育部應積極推動淘汰不適任校長,並進用更多有領導力的校長。
不知為何,批鬥老師的風氣越來越盛,媒體似乎也扮演推波助瀾的角色。問題是,當這種風氣越演越烈,人才將不願意投入教育職場,最終受傷的會是孩子。
近幾年來,由於國內民粹般地炒作「兒童人權」、「不適任教師」議題,讓老師管教學生的偏差行為動輒得咎。而行為偏差的孩子得到此保護傘,再加上家長的縱容,動輒霸凌同學和老師,造成學生和老師日日處於恐懼當中。面對教育環境的惡化,教育部還是提出諮商、輔導、訴訟,對於如何預防校園暴力卻拿不出對策。
針對不適任教師處理,許多人抨擊「師師相護」。事實上,許多「不適任教師」案件處理不力,是因為學校承辦相關案件人員,程序處理不完備,違反程序正義所致。因此,強化教育人員的法治觀念,才不會在處理「不適任教師」案件中白忙一場。
「快樂學習」是我國長期推動卻不斷被扭曲的觀念,因為,教育部對於快樂的理解並不科學,也忽視第一線老師的痛苦指數日益攀升的問題。由於人與人會互相感染,若老師憂鬱,要教出快了的孩子有如緣木求魚。唯有從科學的角度瞭解快樂,並重視第一線老師不快樂的議題,才可能幫助學生快樂學習。
在國外,同儕觀察本是一個協助老師的政策,到我國不僅被扭曲為備觀議課,不少為了在校內製造恐怖氛圍,更自己將備觀議課簡化為沾醬油式的觀課,既可得到權力,又不用付出時間完成整組政策。這類校長的作為,不僅執行政策不力,更造成校內白色恐怖。
防制校園霸凌的關鍵為何?范雲立委認為是不適任教師解聘人數偏低,事實上,淘汰不適任校長更是防制校園霸凌的關鍵,因為,校長的領導會影響校園文化。故,教育部應積極推動淘汰不適任校長,並進用更多有領導力的校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兒子把他要給我吃的東西倒掉, 因為他說我只記得我沒給他吃的, 不記得他給我吃的, 是因為我想起來好幾年前的事情, 我現在記起來那個老師刪掉的東西是什麼, 他污衊我兒子用滾燙的紅糖水撥同學, 有哪一個白痴會把手伸進去煮滾的紅糖水, 然後潑向同學的臉? 難道我兒子不怕燙嗎? 誣
Thumbnail
2023年年初,第一次被委託「接放學」任務,親姐將一張名片大小般的接送卡交付予我,上面寫著姪兒的名字班級。 姐一再叮囑要將卡片帶出門,她已事先通知幼兒園的老師,到現場出示卡片即可。 提早下班,走去幼兒園時,門口的指揮交通的大哥先問了我的身份,我告知完後,轉而走向門口拿著麥克風的女老師,一聽聞名字
Thumbnail
最近國中會考剛結束,然後在網路上就可以時常看到“請教暑假要先修高中課程,有推薦的教材或書籍嗎?”類似的提問出現,每次看到都只能搖搖頭...孩子,當你提出這種問題的時候,可知道其實你的學習已經走偏了嗎? 伸手牌、撇責任、求速成的不良心態,你是哪一個?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學校期間所經歷的許多趣聞和騷擾事件,包括詐騙集團假冒親友打電話、在求職過程中遭遇的困難,以及在學業和人際關係中所面臨的挑戰。文章中也提到了自學的想法以及教育制度的改變對學生產生的影響。
還記得求學時期 班上總有想問問題 卻不敢主動向老師詢問的同學 對師長來說 主動詢問是好的 第一、可解決學生提出的疑惑之處 第二、對師長來說 可改善教學方式的空間 第三、可促進師生交流 第四、可提升學生發言的勇氣 第五、帶動班上的學習風氣 第六、師長間可相互交流及向上提案 (1)少
Thumbnail
育兒這件事應該是在引導他們正確的觀念以及建立自我思考,而不是只論事件的對錯而已,畢竟哪個孩子不犯錯呢?
Thumbnail
這段文字探討了如何在教練和新學員之間運用引導的技巧,作者以「探索學員記憶/經驗」與「培養學員觀念」為例,講述其中的引導技巧。最後,作者指出引導的應用不僅僅適用於教練和學員之間,也可以在各種情境中確保思緒和行動的流暢性。
Thumbnail
在輔導與諮商的領域中,非自願個案通常是指自覺不需要專業協助,卻被強制安排接收輔導與諮商的當事人。此種關係,因非基於當事人主動求助,也通常帶有體制與權力的控制,常見的案例像是性侵與家暴事件的加害人、被伴侶或是家人勸來或送來的成人或孩子。
服務污染如何形成? 社會心理學家指出:我們容易被「信任可靠的人」、「專家」、「喜歡崇拜的人」影響說服,而那些前往服務的志工,往往具備這些條件。若志工認為自己的服務是必要的,可能會不知不覺的歧視與忽略被服務者的感受、價值觀與文化,並強迫被服務者無條件接受自己的服務與觀點。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兒子把他要給我吃的東西倒掉, 因為他說我只記得我沒給他吃的, 不記得他給我吃的, 是因為我想起來好幾年前的事情, 我現在記起來那個老師刪掉的東西是什麼, 他污衊我兒子用滾燙的紅糖水撥同學, 有哪一個白痴會把手伸進去煮滾的紅糖水, 然後潑向同學的臉? 難道我兒子不怕燙嗎? 誣
Thumbnail
2023年年初,第一次被委託「接放學」任務,親姐將一張名片大小般的接送卡交付予我,上面寫著姪兒的名字班級。 姐一再叮囑要將卡片帶出門,她已事先通知幼兒園的老師,到現場出示卡片即可。 提早下班,走去幼兒園時,門口的指揮交通的大哥先問了我的身份,我告知完後,轉而走向門口拿著麥克風的女老師,一聽聞名字
Thumbnail
最近國中會考剛結束,然後在網路上就可以時常看到“請教暑假要先修高中課程,有推薦的教材或書籍嗎?”類似的提問出現,每次看到都只能搖搖頭...孩子,當你提出這種問題的時候,可知道其實你的學習已經走偏了嗎? 伸手牌、撇責任、求速成的不良心態,你是哪一個?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學校期間所經歷的許多趣聞和騷擾事件,包括詐騙集團假冒親友打電話、在求職過程中遭遇的困難,以及在學業和人際關係中所面臨的挑戰。文章中也提到了自學的想法以及教育制度的改變對學生產生的影響。
還記得求學時期 班上總有想問問題 卻不敢主動向老師詢問的同學 對師長來說 主動詢問是好的 第一、可解決學生提出的疑惑之處 第二、對師長來說 可改善教學方式的空間 第三、可促進師生交流 第四、可提升學生發言的勇氣 第五、帶動班上的學習風氣 第六、師長間可相互交流及向上提案 (1)少
Thumbnail
育兒這件事應該是在引導他們正確的觀念以及建立自我思考,而不是只論事件的對錯而已,畢竟哪個孩子不犯錯呢?
Thumbnail
這段文字探討了如何在教練和新學員之間運用引導的技巧,作者以「探索學員記憶/經驗」與「培養學員觀念」為例,講述其中的引導技巧。最後,作者指出引導的應用不僅僅適用於教練和學員之間,也可以在各種情境中確保思緒和行動的流暢性。
Thumbnail
在輔導與諮商的領域中,非自願個案通常是指自覺不需要專業協助,卻被強制安排接收輔導與諮商的當事人。此種關係,因非基於當事人主動求助,也通常帶有體制與權力的控制,常見的案例像是性侵與家暴事件的加害人、被伴侶或是家人勸來或送來的成人或孩子。
服務污染如何形成? 社會心理學家指出:我們容易被「信任可靠的人」、「專家」、「喜歡崇拜的人」影響說服,而那些前往服務的志工,往往具備這些條件。若志工認為自己的服務是必要的,可能會不知不覺的歧視與忽略被服務者的感受、價值觀與文化,並強迫被服務者無條件接受自己的服務與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