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改良祕辛,八種令人垂涎欲滴的日本葡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麝香葡萄,明亮的黃綠外皮,彷彿一顆顆的璀璨寶石。一口咬下,先是感受到清脆的外皮與紥實的果肉,豐沛的果汁隨即洋溢於口齒之間,然後是難以言喻的香氣撲鼻,有點像是融合荔枝,水梨,桃子的香氣,但又絕非這些水果可以比擬,那高雅脫俗的風味,令人一吃就上癮。

風靡全日本的葡萄品種「麝香葡萄」,連中韓兩國也爭相栽種,今年在台灣也比往年更受關注。一方面是今年在葡萄結果的時期天氣炎熱,酷暑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因此葡萄豐收;二方面是中國近期因日本排放核電處理水的問題而傾向拒買日本農水產品,使得麝香葡萄價格比往年便宜不少,在台灣也容易購買品嚐。

若能將麝香葡萄帶到古代,讓日本的大詩人--俳聖松尾芭蕉品嚐這異世界的美味,想必他會立刻為麝香葡萄寫一首俳句。畢竟麝香葡萄這一物種,並非自古以來就存在於大自然等著人類採收,而是經過數十年的品種改良,加上農民每年辛勤照顧的成果,可說是現代農業的結晶。

只要你懂日本,日本就會幫你。結束以上前言,本文將從葡萄品種的特性開始說起,接著介紹品種改良與葡萄栽種的祕辛,最後從日本上百種葡萄品種當中,選出八種令人垂涎欲滴的日本葡萄,並介紹其特色。(註:本文僅探討適合食用的葡萄,釀酒用葡萄不在探討範圍之內)

(如果你喜歡「收聽內容」大於「閱讀內容」,歡迎收聽本部落格同名Podcast的第4篇單集:麝香葡萄與品種改良祕辛,一些你沒聽過的日本葡萄品種

葡萄品種改良概要

每一種葡萄都有其特色,就食用上的特色而言有甜度、酸度等差異;就生長過程而言則有適合的氣溫、耐病蟲害等差異。葡萄的品種改良,就是要透過人為配種,讓各種不同品種的優秀特徵能遺傳至新一代的葡萄。

具體而言,必須先從已知的上百種葡萄品種當中,挑選出兩種葡萄當作新品種的父母親,然後將父品種雄蕊的花粉塗抹於母品種雌蕊上,順利的話即可取得新品種的種子。這段過程稱為配種,通常需要花費一年的時間,但這還只是品種改良的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是讓配種所得的種子發芽形成苗株,再將苗株栽種至葡萄成熟結果為止。這段過程通常需要一至二年,因此葡萄品質改良從開始到成果揭曉,通常會評估需要三年的時間。

配種時的選擇

前面提到葡萄的品種特徵有食用特徵與成長特徵之別,這表示葡萄在配種選擇時,並非單純選出食用特徵優秀的品種即可,也必須考量新種可否順利成長,否則果農付出三年的成本後,恐怕只能證實當初的配種選擇是不切實際的組合。

為了配出美味且可穩定收成的品種,果農通常會從歐洲種及美洲種當中個選出一種葡萄配種。歐洲種的葡萄,用於配種時的優點是果實的風味及形狀較有個性,有機會培育出獨特的新品種,缺點是較難適應日本多雨的氣候;美洲種的葡萄則是容易栽種,對病蟲害的抗性較強。麝香葡萄即是歐洲種與美洲種配種後所得的品種,兼具兩種類別的優點。

一般人對無籽葡萄可能有的誤解

前面提及葡萄特徵時,並未提及有無種子,這是因為市面上販售的葡萄之所以沒有種子,並非因為基因使其註定長不出種子,而是因為在生長過程經過了無籽處理。

所謂無籽處理,簡單的說就是對葡萄使用吉貝素(植物激素),使其果實成長速度遠大於種子成長速度,如此即可在適合採收時,收成果肉飽滿卻不帶有種子的葡萄。

看到植物激素四個字,不曉得讀者會不會因此大驚失色呢?其實吉貝素是取自赤黴菌的產物,無籽處理也不過是將天然物質應用於人工栽植(將葡萄的子房浸泡於吉貝素溶液),而且在世界各地早已廣泛應用許久,可說是安全無虞。至少愛吃無籽葡萄的我,今後還是會很放心的繼續享用。

麝香葡萄是一種類別,不是單一品種

理解葡萄品種改良與無籽葡萄的生產原理等背景知識後,接著來看麝香葡萄的品種改良歷史。

首先要先釐清名詞的定義。目前台灣媒體常報導的、在市面上常販售的「麝香葡萄」,指的是日語「シャインマスカット」這個單一品種。シャインマスカット即英文 Shine Muscat。Shine 是閃耀或發光之意,Muscat 才是「麝香葡萄」之意,因此說到シャインマスカット,中文或許可以稱為「璀璨麝香葡萄」。至於如何決定中文譯名,除了光就字面意義設想,也可從行銷策略出發,最好能想個好讀好聽,且讓人看了會想購買的名字;不過這應該是日本負責出口葡萄的單位該傷腦筋的問題,在此不多加探討。本文以下姑且以「璀璨麝香」稱呼目前市面上常見的「麝香葡萄」,指的是單一品種。至於提及麝香葡萄時,指的是眾多可與 Shine Muscat 歸為同類的集合。

長達33年的品種改良

璀璨麝香的品種改良歷史可追溯至1973年,當時日本種植的葡萄,以容易栽培、能適應多雨氣候的美洲種為主流,果肉紮實、帶有麝香風味的歐洲種葡萄在市面上流通率低。在日本農業相關人士的多年努力,付出難以估計的龐大成本與心力後,終於研發出璀璨麝香這一新品種,並且於2006完成品種登記。

如下圖「Shine Muscat 族譜」所示,璀璨麝香可說是擁有八種血統的品種。有趣的是,相當於其父母親的品種「安藝津21號」與「白南」,都是不甚完美的品種,前者的缺陷是香氣不夠純正,雖然有麝香風味卻也帶有狐騷味;後者號稱品質、風味堪稱頂級,但果皮外觀骯髒。即使是經驗豐富的品種改良人員,當初恐怕也很難想像兩個有缺陷的組合竟能產出璀璨麝香這般優秀的後代,這不禁讓人聯想到台語俗諺「歹竹出好筍」。

Shine Muscat 族譜

Shine Muscat 族譜

璀璨麝香品種外流導致天價損失

正如影視作品受到智慧財產權保護,農產品的品種改良成果在國際上也受到「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保護,研發新品種的國家可在數年內保有專利。然而日本當初並未妥善利用國際制度守護自身權益,也未能成功避免璀璨麝香苗株外流,導致今日中國、韓國產的璀璨麝香成為日本果農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對手。根據相關人士估算,日本因自身疏失而損失的授權費用竟高達每年一百億日圓。

八種令人垂涎欲滴的日本葡萄

看到這裡,想必讀者都能清楚明白,水果之品種改良是一種高風險高報酬的農業活動。如果日本當初沒人嘗試改良出更具市場競爭力的品種,或許今天我們就吃不到像璀璨麝香這麼美味的葡萄了。

璀璨麝香的優勢不只是美味,栽種難度並非特高也是一大優勢。若非兼具美味及栽種成功率高這兩大優勢,其產量難以像近幾年這般逐年快速成長。此外,日本葡萄業界值得效仿的,就是不因璀璨麝香的成功而停止品種改良,果農至今依然持續在研發新品種,或者讓美味程度不下於璀璨麝香的品種能提升栽種成功率。

本文接下來就要介紹八種筆者認為值得一試日本葡萄品種。其中更有今年新發表、比璀璨麝香更優秀的新品種。

1. 璀璨麝香(シャインマスカット)

raw-image

首先還是要先介紹本文的主角璀璨麝香。正如其名,此品種具有麝香風味,而且果實碩大、口感紮實、果汁含量高、可連皮吃、果實不帶種子,是近乎完美的品種,唯一缺點是麝香風味會隨著果實成熟時間增加而遞減,因此較難同時兼顧香氣與甜度。基於以上理由,在選購璀璨麝香時,不妨根據「梗綠、密集、微黃」這三個重點挑選--鮮綠色的葡萄梗與緊密的果實代表新鮮,果皮微黃代表甜度較高,但不至於犧牲太多香氣。

日本盛產葡萄的縣,目前大多有種植璀璨麝香,其普及程度也可說是重新定義了市售葡萄的標準,讓「無籽、可連皮吃」成了食用葡萄的基本配備。此外,各地的農業組織會根據甜度、外觀、尺寸等標準將水果分級,而說到璀璨麝香,又以岡山縣產的「晴王」最為高檔,只有通過嚴格品質篩選的璀璨麝香才能冠上晴王這個品牌名稱(不是品種喔),因此推薦讀者若有機會,除了品嚐一般的璀璨麝香,也要品嚐晴王這個高檔品牌。

2. 亞歷山大麝香(マスカット・オブ・アレキサンドリア)

raw-image

原產於北非的古老品種,據說連埃及豔后也喜歡,因此有「葡萄女王」之稱。在改良品種過程中,相當於璀璨麝香的祖父母輩,整體特色也和璀璨麝香非常相似,但果皮較厚,而且也不適用於無籽處理。

讀者若有機會前往日本,除了可試著在當地購買亞歷山大麝香葡萄來品嚐看看,也可以購買由此品種製成的和菓子--「陸乃寶珠」當作伴手禮,保證讓收禮的人開心、送禮的人十足有面子。

3. 陽光紅麝香(サンシャインレッド)

圖片來源:https://hq-yamanashi.jp/article/a01097/

圖片來源:https://hq-yamanashi.jp/article/a01097/

由山梨縣改良成功,2023年發布的最新品種。名稱為英語的 sunshine red,直譯就是「陽光紅」。陽光紅麝香不僅有紅色系葡萄的外觀,更突破了璀璨麝香的缺陷,不僅成熟時期愈長甜度愈高,香氣也會隨之增長。如此完美、打破遊戲規則的葡萄,目前只有原產地山梨縣可種植,因此如果想成為第一批品嚐其美味的台灣觀光客,記得要先做足功課,釐清在日本有哪些通路可購得此品種。

4. 巨峰

raw-image

巨峰葡萄可說是葡萄的經典款,在璀璨麝香等無籽葡萄流行前,多數台灣人印象中的葡萄應該就是巨峰的口感與味道。特色是果實大、甜度高、口感偏軟、具備獨特而有別於麝香的葡萄香氣。雖然巨峰葡萄不適合連皮吃,通常帶有種子,在台灣也不算稀有,不過筆者仍相信,原產地日本的巨峰葡萄,能告訴我們巨峰葡萄為何在昔日能成為品種葡萄的代名詞。在此將巨峰葡萄列為下次去日本的必吃品種。

5. 貓眼葡萄(ピオーネ)

raw-image

ピオーネ是「開拓者」之意,不過台灣習慣稱之為貓眼葡萄。貓眼葡萄是源自巨峰的改良品種,因此具有巨峰的各項優點,而且果實更大。此外,還有經過無籽處理的新貓眼葡萄(ニューピオーネ)可供選擇。

6. 美甲纖指(マニキュアフィンガー)

raw-image

名稱取自英語 manicure finger,是造型獨特的葡萄,類似橢圓長條狀,果實整體呈黃綠色,但尖端為紫紅色,故得其名。風味清爽甜美,口感類似蘋果,是栽種率較低、較為稀有的品種。

7. My Heart(マイハート)

圖片來源:https://foodslink.jp/syokuzaihyakka/syun/fruit/budou-MyHeart.htm

圖片來源:https://foodslink.jp/syokuzaihyakka/syun/fruit/budou-MyHeart.htm

網美拍照首選,My Heart 葡萄具有愛心般的外型,剖半後非常適合用於點綴甜點。當然這個品種不只是好看而已,也具備口味香甜、無籽、可連皮吃等優點。

8. 紅色淚珠(ティアーズレッド)

圖片來源:https://www.umai-mon.com/user/product/43001

圖片來源:https://www.umai-mon.com/user/product/43001

名稱取自英語 tears red,無籽、甜度高、風味清甜,可連皮吃,但其外型與名稱反差極大,據說是世界上尺寸最大的葡萄,最大約可重達50公克,是一般巨峰葡萄的約五倍重。

有趣的是,日本知名電視節目主持人松子Deluxe 在品嚐紅色淚珠葡萄後給了一些有趣的評語:「這份量感覺不像是在吃葡萄……像是稍微大一點的雞胗……適合當作禮品送人。」

看到以上評語,筆者認為這款葡萄若暱稱為「雞胗葡萄」說不定在行銷上能收意想不到之功效。

期待品種改良帶來新突破

以上是筆者認為值得推薦、去了日本會想找來嚐鮮的八種葡萄,希望讀者看了也會喜歡。

編寫本文的過程中,除了增加了不少葡萄品種改良的知識,也屢屢對各種葡萄的品種特性讚嘆不已,並默默感謝果農的付出。希望世界各地的果農都能持續努力尋求創新與突破,研發出更多夢幻水果,例如變黃後放一週也不會長黑斑的香蕉。

最後,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記得幫我按讚或者收藏本文,並且轉發給親朋好友。
也歡迎留言說說你的感想,例如你希望未來能看到什麼樣的新種水果上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日本怎麼了的沙龍
3會員
6內容數
2023/11/15
你常用Instagram嗎?你知道只要妥善經營你的IG帳號,就有機會幫自己每月增加萬元以上的收入嗎?就算你不是帥哥美女,也能靠IG賺錢!你不必有上萬追蹤,也不需要有超強的攝影技術或創意,只需要跟著日本自媒體行銷專家的指引,按部就班經營你的IG,就能培養一群死忠粉絲,實現IG行銷變現之夢。
Thumbnail
2023/11/15
你常用Instagram嗎?你知道只要妥善經營你的IG帳號,就有機會幫自己每月增加萬元以上的收入嗎?就算你不是帥哥美女,也能靠IG賺錢!你不必有上萬追蹤,也不需要有超強的攝影技術或創意,只需要跟著日本自媒體行銷專家的指引,按部就班經營你的IG,就能培養一群死忠粉絲,實現IG行銷變現之夢。
Thumbnail
2023/11/09
掌握流行話語及議題,成為日本話題的聊天高手!2023年日本新語、流行語大賞的入圍名單已經出爐。在12月1日公布最終評選結果前,先閱讀本文瞭解入圍詞語的意思與流行原因吧。 如果你好奇為何日本會每年公布十大新語、流行語,想知道這個頒獎活動的舉辦原因、評選標準等知識,也可在看完本文後回顧系列文上篇喔。
Thumbnail
2023/11/09
掌握流行話語及議題,成為日本話題的聊天高手!2023年日本新語、流行語大賞的入圍名單已經出爐。在12月1日公布最終評選結果前,先閱讀本文瞭解入圍詞語的意思與流行原因吧。 如果你好奇為何日本會每年公布十大新語、流行語,想知道這個頒獎活動的舉辦原因、評選標準等知識,也可在看完本文後回顧系列文上篇喔。
Thumbnail
2023/11/09
你知道日本每年年底都會公布當年度的十大新語、流行語嗎?那麼你知道新語、流行語是怎麼選出來的?又為什麼要選出十大新語、流行語呢?今年又有哪些新穎、流行的詞語有機會得獎呢?馬上點開本文,瞭解以上問題的答案吧。
Thumbnail
2023/11/09
你知道日本每年年底都會公布當年度的十大新語、流行語嗎?那麼你知道新語、流行語是怎麼選出來的?又為什麼要選出十大新語、流行語呢?今年又有哪些新穎、流行的詞語有機會得獎呢?馬上點開本文,瞭解以上問題的答案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選酒 依葡萄品種 依喜好甜度 品酒步驟 第一口: 甜度(入口甜不甜) 酒體(厚不厚、稠不稠) 酸度(口水多寡) 第二口: 單寧(澀不澀) 酒精度(沖不沖、燒不燒) 風味集中度(香氣、味道足不足) 餘味(留在口中多久) 風味分類 品種香 果:桃子、紅李、黑李、紅梅
Thumbnail
選酒 依葡萄品種 依喜好甜度 品酒步驟 第一口: 甜度(入口甜不甜) 酒體(厚不厚、稠不稠) 酸度(口水多寡) 第二口: 單寧(澀不澀) 酒精度(沖不沖、燒不燒) 風味集中度(香氣、味道足不足) 餘味(留在口中多久) 風味分類 品種香 果:桃子、紅李、黑李、紅梅
Thumbnail
本文將從葡萄品種的特性開始介紹,接著論及品種改良與葡萄栽種的祕辛,最後從日本上百種葡萄品種當中,選出八種令人垂涎欲滴的日本葡萄,並介紹其特色。
Thumbnail
本文將從葡萄品種的特性開始介紹,接著論及品種改良與葡萄栽種的祕辛,最後從日本上百種葡萄品種當中,選出八種令人垂涎欲滴的日本葡萄,並介紹其特色。
Thumbnail
會想寫這一篇文章是因為costco的一款貴腐酒2018 Sarga Borhaz Tokaji Edes Szamorodni塗黑了中文標籤的貴腐兩字,被認為是假的貴腐酒。所以覺得有必要來釐清一下。首先,所謂貴腐酒就是用被貴腐菌感染的葡萄所釀的酒。被貴腐菌感染所呈現果皮出現孔洞,水分揮發,像氣球消風
Thumbnail
會想寫這一篇文章是因為costco的一款貴腐酒2018 Sarga Borhaz Tokaji Edes Szamorodni塗黑了中文標籤的貴腐兩字,被認為是假的貴腐酒。所以覺得有必要來釐清一下。首先,所謂貴腐酒就是用被貴腐菌感染的葡萄所釀的酒。被貴腐菌感染所呈現果皮出現孔洞,水分揮發,像氣球消風
Thumbnail
這篇文章則是要介紹兩個很常見的紅葡萄品種:Merlot (梅洛)以及 Pinot Noir (黑皮諾)。介紹他們的主要風格,以及在新舊世界國家會有的差異。 Merlot (梅洛) 典型的香氣和口感 不同產區之間的差異 以下也分別介紹 Merlot 在幾個主要產區的品種特色: 典型的香氣和口感
Thumbnail
這篇文章則是要介紹兩個很常見的紅葡萄品種:Merlot (梅洛)以及 Pinot Noir (黑皮諾)。介紹他們的主要風格,以及在新舊世界國家會有的差異。 Merlot (梅洛) 典型的香氣和口感 不同產區之間的差異 以下也分別介紹 Merlot 在幾個主要產區的品種特色: 典型的香氣和口感
Thumbnail
四月繁花似錦,油桐花、海芋、紫藤花,開的豔麗繽紛,是網美們大量出動四處拍照的季節,對我來說四月卻是美味微醺的季節。清明節前後,青梅開始陸續採收,心裡便默默盤算著該來泡製梅酒了。自然發酵的梅酒對我來說難度太高,一不小心便會整組歹了了,用高濃度的白酒泡製,比較適合手法不精的我。
Thumbnail
四月繁花似錦,油桐花、海芋、紫藤花,開的豔麗繽紛,是網美們大量出動四處拍照的季節,對我來說四月卻是美味微醺的季節。清明節前後,青梅開始陸續採收,心裡便默默盤算著該來泡製梅酒了。自然發酵的梅酒對我來說難度太高,一不小心便會整組歹了了,用高濃度的白酒泡製,比較適合手法不精的我。
Thumbnail
北海道十勝地區冬季嚴寒,晴天時極其乾燥,如果用一般栽種的方式葡萄樹會無法渡過寒冬枯死。但優點是池田町日照時間長,且在秋天葡萄成熟期時日夜溫差大,使得葡萄的糖度快速提升,酸度和糖度的比例極佳。因此當地的葡萄品種培育最大的課題就是葡萄樹如何耐寒渡過冬天。
Thumbnail
北海道十勝地區冬季嚴寒,晴天時極其乾燥,如果用一般栽種的方式葡萄樹會無法渡過寒冬枯死。但優點是池田町日照時間長,且在秋天葡萄成熟期時日夜溫差大,使得葡萄的糖度快速提升,酸度和糖度的比例極佳。因此當地的葡萄品種培育最大的課題就是葡萄樹如何耐寒渡過冬天。
Thumbnail
一般來說,白葡萄品種可分為芳香型的和非芳香型兩個種類:芳香型的葡萄品種包含白蘇維濃 (Sauvignon Blanc)、麗絲玲 (Riesling)、麝香葡萄、格烏茲塔明娜以及特濃情。非芳香型的葡萄品種則有夏多內 (Chardonay) 與灰皮諾 (Pinot Gris/Pinot Grigio)
Thumbnail
一般來說,白葡萄品種可分為芳香型的和非芳香型兩個種類:芳香型的葡萄品種包含白蘇維濃 (Sauvignon Blanc)、麗絲玲 (Riesling)、麝香葡萄、格烏茲塔明娜以及特濃情。非芳香型的葡萄品種則有夏多內 (Chardonay) 與灰皮諾 (Pinot Gris/Pinot Grigio)
Thumbnail
影響葡萄酒風味的最大因素,通常會是葡萄品種本身的特性,因為葡萄品種的特性也會影想到後續的採收,釀造和陳年的方式。所以認識葡萄酒的第一課,通常會是認識主要的葡萄品種。這篇文章試著介紹五種常見的紅葡萄:卡本內蘇維翁、梅洛、黑皮諾、希哈,以及格納希。
Thumbnail
影響葡萄酒風味的最大因素,通常會是葡萄品種本身的特性,因為葡萄品種的特性也會影想到後續的採收,釀造和陳年的方式。所以認識葡萄酒的第一課,通常會是認識主要的葡萄品種。這篇文章試著介紹五種常見的紅葡萄:卡本內蘇維翁、梅洛、黑皮諾、希哈,以及格納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