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來到澳洲打工度假的日子,轉眼就屆滿一年了,雖然比起那些一待就是兩三年的老背包客,短短一年似乎不足以為奇,經驗也稱不上特別多,但相較於一年前甫出發的自己,亦或是遲遲未決定是否出發的人們,我想我的這一年也足以能夠列出一些小小的心得與總結。
這些內容不僅是給現階段的自己留個紀錄,也是想分享這些經驗給即將出發對於澳洲有所期待的你!
很多人來澳洲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賺一筆錢,雖然我並不是那其中之一,但因為在台灣存錢成習慣的關係,加上心底一直有個念頭在提醒自己「來打工度假會有一段履歷空白期,如果連點錢都沒帶回去,那豈不是很浪費這段時光」,於是一直到前陣子,我都還是那個容易為了收入而焦慮的人。
可是你要記得,如果你還是一心只想著賺錢存錢,那跟在台灣有什麼不一樣?錢很重要沒錯,可是在這裡的生活更重要,人都已經到了國外就別再用固有思維活著,如果仍執著於原生環境的枷鎖,等到整個打工度假結束後,你會發現比起履歷空白,這段時光的空白會讓人更加懊悔。
( 至於真正有多少的收入,日後統計完後,會再另撰一篇文記載 )
在台灣離職前,我任職單位的館長與我有過幾次對談,我和她說我想來到國外生活的原因之一是因為「我並不那麼喜歡台灣社會環境下的枷鎖,那種整體社會存在的勒索與責任容易使我感到不自信」。不確定她的回答是源自於內心抑或是又是另一種社會枷鎖所致,她對我說「如果你的內心想法沒有改變,去到哪裡生活都是一樣的,不會因為你去到哪裡妳就會變成不一樣的自己」。
來到澳洲後,我對於她的回覆是持著一半肯定一半否定的看法。
起初來澳洲是直接到農場集簽證,但農場裡台灣人、亞洲人多,從事的也多是純粹又重複到不行的體力活,因此很難就在這裡工作生活達到期望中的提升敢於說英文甚至是個性上的一些轉變,可是在那裡生活單純、工時穩定,說不好倒也不會差到哪,很容易使人安逸以致於怠惰就一直留在那個環境。
如果只是想安逸,那我勢必會成為當時館長說的那種人。
在一次工作上的不滿與男友舊識的介紹下,我跳脫了那個安逸,轉往必須與人大量接觸的服務業工作,也因此有了環境能夠迫使我開口使用英文,甚至於因為在那份工作中遇到的主管常常搞一些小動作,我被迫著需要直言不諱地告訴她我的感受以及追求自己的權益!
因為這一次又一次的跳脫,我確實增添了不少自信,也更加地相信一個環境是如何改變一個人的個性與行為。
個人認為在澳洲生活與台灣最大的差異就在於閒暇時間很多,不論是在農場抑或是在市區博物館咖啡廳,在工作之餘我仍然擁有很多自己的空間與時間。不過對於這種閒暇時光的運用,我也是到近半年才更加有感,原來閒暇才是真正能夠填補心底空缺的東西,而非一昧的工作。
目前除了一整天的休假日以外,我在上班前及下班後仍有一段時間是可以運用的,前陣子買了 Ipad 後,我現在都會運用這些時間來持續學習英文、畫畫以及看看書、寫寫文章等。對於我來說,這些事既是能夠幫助我成長又是能夠幫助我放鬆的事情。
有時候,做一件事並不一定要帶有目的的去執行,而是純粹的喜歡也好、享受這份閒暇也罷,好好的生活、好好的享受當下也很好!
許多背包客來體驗打工度假後,很容易陶醉於在這裡生活的安逸舒適,進而萌生想成為永久居民的想法。當然安逸並沒有不好,我也一度認真考慮簽證結束後是不是要繼續留在澳洲,但隨著待在這裡的時間越久,這份想法就越是被我排除在外。
原因之一,在澳洲即便不那麼努力也能夠活著,這使我覺得人生毫無意義,這樣說起來好像有點被虐,但我是真心覺得如果要這麽安逸的生活,那何必活著呢?這樣的日子不是很無聊嗎?這樣生活著未免太過可惜了吧!
原因之二,過敏原,這一點是連我自己都意外的一點,今年八月那陣子,我的眼睛突然發紅發癢、鼻涕也流了好一鎮子、鼻子塞了又通通了又塞,反反覆覆。那時一直以為是感冒病毒之類的情況,直到前陣子回台灣那趟看了幾個醫生,他們都說我是過敏反應進而引起鼻竇炎,這才知道從小到大從沒有過敏症狀的我,其實也只是沒有碰到過敏原而已,而偏偏澳洲就是有我的過敏原。
原因之三,不確定因素太多,澳洲每年都有大量來自各國申請移民的人,政府為了消耗這些名單,移民政策也是變了又變,很難說現在你為了移民清單上的行業就讀,未來畢業後政策是不是又會變動,一來一往時間很容易就耗光了,偏偏我又是目標導向的人,如果做一件事不一定有成果,那我寧可把時間耗在別的事情上。
好啦,前面說那麼多,總結來澳洲這一年帶給我的感想大概就是「你會更了解自己要的是什麼」。
也許是一段經歷、也許是一段休息的時光、也許是重新開始自己人生的選項,不論是哪個,我認為當你勇敢踏出那一步遠走他鄉,那一刻你就擁有自己。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幫我點個愛心給我鼓勵!
如果有相關問題,也都可以留言或是mail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