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30℃洗澡水有點涼,30℃的氣溫卻很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1000斤的棉花和1000斤的鐵誰更重?會回答一樣重,但是你要問,30度的水和30度的暖氣,誰更讓你感覺溫暖,估計會被卡住。

難道兩種一樣的溫度,給人的感覺不應該是一樣的嗎?然而事實確實不一樣,我們在用30度的水洗澡時,能切實感覺到冷,而30度的暖氣卻讓人感覺很熱。這是為啥呢?

raw-image

熱的傳遞

想要了解同為30度,為何水比暖氣更冷,那就要先了解熱是如何傳遞的。

熱量是一種能量,可以從高溫處傳遞到低溫處。在物理學中,有三種主要的熱量傳遞方式:傳導、對流和輻射

  • 傳導

傳導是指熱量通過物體內部的分子之間的碰撞傳遞的方式

當一個物體的一部分受熱時,其分子會加速運動並向周圍分子傳遞熱量,直到整個物體達到熱平衡

傳導的速度受到物體材料的熱傳導係數、表面積、溫度梯度等因素影響。

常見的例子包括用鐵鍋煮水,鐵鍋會被加熱,然後將熱量傳遞給水;或者在冬天裡,坐在金屬椅子上寒冷無比,因為金屬能夠很快地將體溫帶走,而且金屬的熱傳導性能非常好。


  • 對流

對流是指由於物質的流動而造成的熱量傳遞

當液體或氣體受熱時,分子會膨脹,密度減小,向上升起,然後在降溫時下降,形成熱對流環路。對流傳熱的速度受到物質密度、溫差、流速等因素影響。

常見的例子包括空氣加熱器,其內部的電加熱線圈加熱空氣,然後將加熱後的空氣通過扇葉吹出;或者在煮沸水時,沸騰是因為液體局部加熱引起的對流。


  • 輻射

輻射是指熱量以無物質媒介的形式傳遞,通過電磁波的形式進行。

所有溫度高於絕對零度的物體都會輻射熱量。這種熱量傳遞方式不需要接觸直接作用,可以穿透真空和透明材料,如空氣、玻璃等。

輻射傳熱與物體表面顏色、粗糙度、溫度、距離等因素有關。常見的例子包括太陽輻射熱能到地球上,地球表面也會發出紅外輻射以散發剩餘熱量;或者在微波爐中,食物被電磁波加熱。

raw-image

水和暖氣

由於水的傳熱主要依賴於對流,當我們接觸到水時,會感覺到周圍的水分子以較快的速度運動並不斷衝擊我們的皮膚。這種衝擊會將能量轉移到我們的皮膚表面,導致我們感覺到溫度變化。

然而,由於水的熱容量相對較大,它需要吸收更多的熱量才能使溫度升高一個單位。因此,即使是相同溫度的水,當我們接觸到它時,我們所感受到的熱量可能會比暖氣少。


與此相反,暖氣的傳熱方式主要依賴於輻射。暖氣發出的紅外線可以直接穿透空氣並被我們的皮膚吸收,從而使我們感覺到溫暖。

這種輻射傳熱方式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熱傳遞方式,因為它可以直接將熱量傳遞給我們的身體而無需經過空氣的循環。


因此,雖然水和暖氣的溫度相同,但它們對人體的傳熱方式不同,因而在我們的感知中他們所產生的溫度感受也不同。

比如夏季時,在室外喝冰水和在室內喝熱飲料的感受。儘管兩種飲料的溫度可能相同,但由於它們對人體的傳熱方式不同,我們會感受到完全不同的體驗。

那麼人類是如何感受溫度的呢?

raw-image

人類的感溫計

人體感受溫度的機理涉及到熱感受器和冷感受器。熱感受器和冷感受器分別位於我們皮膚的不同層次,並通過神經元與我們的大腦交流,從而幫助我們感受周圍環境的溫度。

熱感受器主要位於我們皮膚內部。當我們的皮膚接觸到較高溫度的物質時,其中的熱能會刺激熱感受器,從而產生一種熱感。這些熱感受器主要響應在25-47攝氏度範圍之內的溫度變化。

當我們的皮膚接觸到超過這個溫度範圍的物體時,我們會感覺到灼熱或疼痛的感覺。因此,熱感受器可以幫助我們感知周圍環境中的高溫情況,並促使我們適時採取行動。


相反,冷感受器則主要位於我們皮膚表面,響應在17-28攝氏度範圍內的溫度變化。當我們的皮膚接觸到較低溫度的物質時,冷感受器會被刺激,從而產生一種冷感。

當我們的皮膚接觸到低於這個溫度範圍的物體時,我們則會感覺到刺骨的寒冷。冷感受器可以幫助我們感知周圍環境中的低溫情況,並促使我們採取相應的措施來保持身體溫暖。


人體之所以對不同物體溫度的感受會有所不同,這全靠我們的冷熱感受器,它們能感知到不同物體的傳熱方式和速率,並將其轉化為熱或冷感覺。這種差異涉及到物體的熱容量、熱導率等因素。

比如熱容量,熱容量是指物體單位質量的熱能變化所需的熱量。當我們接觸到具有較大熱容量的物體時,它們需要吸收更多的熱量才能使溫度升高一個單位。

因此,即使與相同溫度的物體接觸,我們所感受到的熱量可能會有所不同。例如,在夏天中午,人們在接觸路面和草地時會有不同的感覺,這是因為路面的熱容量更大,因此從路面傳遞給人體的熱量更多。


另外熱導率也影響著我們對物體溫度的感受。熱導率是指物體傳遞熱量的能力,通常取決於物體的材料和密度等因素。

當我們接觸到具有較高熱導率的物體時,它們能夠更快地將熱量傳遞給我們的皮膚,從而產生更強的熱感覺。例如,在冬季,我們會發現金屬材料的觸感比木材或織物等材料更冰冷。


不過除了熱感受器和冷感受器之外,我們的大腦還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感知周圍的溫度變化,如空氣流動、濕度等因素。這些因素不僅可以影響我們對周圍環境的感知,還可以影響我們的舒適感和健康。

比如,在潮濕的環境中,水分子會吸收熱量,從而減緩熱量的傳遞速度,因此30℃的潮濕環境中,人會感覺到悶熱。

當風速增大時,風能夠帶走周圍的熱量,使得我們感覺更加涼爽。因此,在使用空調或者電風扇的環境中,雖然同樣是30℃的溫度,卻會讓人感覺比較溫暖舒適。

這也解釋了,為何北方的30度或許就要比南方的30度更舒適的原因。

raw-image

結語

雖然看似簡單的問題,但其實背後蘊藏著複雜的熱量傳遞的學問。了解熱量傳遞方式及其影響因素對於我們理解自然現象、改善生活質量都非常重要。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調節環境條件,例如控制室內濕度和風速等,來改善熱量傳遞效果,從而提高舒適度。另外,合理使用暖氣、保持良好的通風和使用保暖衣物等也都是調節室內溫度的有效方法。


拓展閱讀

美航天局:今年夏季為1880年以來最熱夏季

最新研究:全球變暖促加拿大高北極永久凍土融化和巨大環境變化

難以預測!極端天氣成新常態,不僅困擾香港,也困擾全世界

小時候沒空調為什麼不覺得熱? 70年數據給出答案:曾經夏天確實沒現在熱

給阿爾卑斯山冰川蓋“被子” 長達20年的保護措施效果如何?

超過這個溫度,可能發生大規模死亡事件!

北極冰川出現巨大冰窟窿!今冬氣候或再變,有罕見寒流?會更冷?

如何在不使用任何能量的情況下冷卻物體?這涉及外太空

南極出現極地放大效應,氣候變暖速度驚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書房旅人的沙龍
10會員
55內容數
世界各地隱藏著許多夢幻景致值得我們去探索,更是身心靈的一場洗滌之旅,遊走在山林瀑布、童話般的冰川、彩虹、銀河、失落的秘境 ...
書房旅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17
冰川是氣候變遷的敏感指示器,氣候變遷導致的冰川消融日益嚴峻。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12日發布的《2023北極報告單》中提到,北極地區今年經歷了1900年開始記錄以來最溫暖夏季。 這份報告稱,北極地區今年7月至9月平均氣溫為攝氏6.4度,刷新120多年來最高紀錄,顯示氣候變遷正在加劇。 北極地
Thumbnail
2023/12/17
冰川是氣候變遷的敏感指示器,氣候變遷導致的冰川消融日益嚴峻。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12日發布的《2023北極報告單》中提到,北極地區今年經歷了1900年開始記錄以來最溫暖夏季。 這份報告稱,北極地區今年7月至9月平均氣溫為攝氏6.4度,刷新120多年來最高紀錄,顯示氣候變遷正在加劇。 北極地
Thumbnail
2023/11/17
2009年11月,日本東部海域發生一起漁船傾覆事故,一艘10噸重的漁船在作業時突然側翻,船上3名漁民落海,所幸最終獲救。事故調查發現,漁船傾覆的原因竟是無意間捕撈到了幾十隻體型龐大的越前水母。 不僅頂翻10噸重的日本漁船,使出海一無所獲,還趁機入侵日本核電廠,破壞
Thumbnail
2023/11/17
2009年11月,日本東部海域發生一起漁船傾覆事故,一艘10噸重的漁船在作業時突然側翻,船上3名漁民落海,所幸最終獲救。事故調查發現,漁船傾覆的原因竟是無意間捕撈到了幾十隻體型龐大的越前水母。 不僅頂翻10噸重的日本漁船,使出海一無所獲,還趁機入侵日本核電廠,破壞
Thumbnail
2023/11/16
我們常說人類是進化的產物,但男性的鬍鬚似乎有違進化論。就連與我們演化關係最近的黑猩猩都不長無鬍鬚,而且只有人類男性長鬍鬚,女性不長的特質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這一獨特的性徵究竟是如何形成的?鬍鬚在演化中扮演什麼角色?
Thumbnail
2023/11/16
我們常說人類是進化的產物,但男性的鬍鬚似乎有違進化論。就連與我們演化關係最近的黑猩猩都不長無鬍鬚,而且只有人類男性長鬍鬚,女性不長的特質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這一獨特的性徵究竟是如何形成的?鬍鬚在演化中扮演什麼角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蒸氣室與烤箱的用途 在還沒有說蒸氣與烤箱好處前,我必須先說 運動後「不宜」立即洗澡,因為這時的體溫仍然偏高,血管也處於擴張的階段,馬上沖澡的話,無論是冷熱水,都可能造成汗腺排汗減少,無法持續散熱,甚至使其他器官供血量不足,引發缺氧暈眩、四肢無力等情況。 最好先休息20-30分鐘,再
Thumbnail
蒸氣室與烤箱的用途 在還沒有說蒸氣與烤箱好處前,我必須先說 運動後「不宜」立即洗澡,因為這時的體溫仍然偏高,血管也處於擴張的階段,馬上沖澡的話,無論是冷熱水,都可能造成汗腺排汗減少,無法持續散熱,甚至使其他器官供血量不足,引發缺氧暈眩、四肢無力等情況。 最好先休息20-30分鐘,再
Thumbnail
以下內容,可以參考目錄來閱讀。找到你需要的資訊! 希望能幫助正在考取乙員的你或是對此有興趣的讀者們。 **WBGT (綜合溫度熱指數) wet bulb glove temperature** 這個指數跟兩件事習習相關 一 勞工需適當的休息時間 二 環境測定的評估
Thumbnail
以下內容,可以參考目錄來閱讀。找到你需要的資訊! 希望能幫助正在考取乙員的你或是對此有興趣的讀者們。 **WBGT (綜合溫度熱指數) wet bulb glove temperature** 這個指數跟兩件事習習相關 一 勞工需適當的休息時間 二 環境測定的評估
Thumbnail
難道兩種一樣的溫度,給人的感覺不應該是一樣的嗎?然而事實確實不一樣,我們在用30度的水洗澡時,能切實感覺到冷,而30度的暖氣卻讓人感覺很熱。這是為啥呢?
Thumbnail
難道兩種一樣的溫度,給人的感覺不應該是一樣的嗎?然而事實確實不一樣,我們在用30度的水洗澡時,能切實感覺到冷,而30度的暖氣卻讓人感覺很熱。這是為啥呢?
Thumbnail
在人類發展史上的一大重要革新就是學會用火。有了火,人們可以夜間照明、可以烹煮食物、可以轉變更多能源形式,還可以開始享受舒舒服服的熱水澡。尤其在冬天,洗個溫暖的熱水澡幾乎可以說是把一天的疲勞都放鬆了。要是冬天只有冷水可以洗,人們有辦法適應嗎?
Thumbnail
在人類發展史上的一大重要革新就是學會用火。有了火,人們可以夜間照明、可以烹煮食物、可以轉變更多能源形式,還可以開始享受舒舒服服的熱水澡。尤其在冬天,洗個溫暖的熱水澡幾乎可以說是把一天的疲勞都放鬆了。要是冬天只有冷水可以洗,人們有辦法適應嗎?
Thumbnail
近期北半球極端高溫頻傳,連原本夏季不怎麼開空調的歐洲人,家用冷氣的安裝率也在幾波要命的熱浪過後暴增。為什麼讓熱浪發生時,熱傷害這麼容易發生?正常的排汗沒有用嗎? 容易中暑的環境和什麼大氣條件有關? 濕球溫度是什麼? 濕球溫度和中暑有什麼關係? 濕球溫度其實就是反應環境的相對濕度
Thumbnail
近期北半球極端高溫頻傳,連原本夏季不怎麼開空調的歐洲人,家用冷氣的安裝率也在幾波要命的熱浪過後暴增。為什麼讓熱浪發生時,熱傷害這麼容易發生?正常的排汗沒有用嗎? 容易中暑的環境和什麼大氣條件有關? 濕球溫度是什麼? 濕球溫度和中暑有什麼關係? 濕球溫度其實就是反應環境的相對濕度
Thumbnail
夏天多泡腳、多泡半身浴,使足部充分溫暖。不只是身體不適時可以藉由泡半身浴來舒緩,更能在日常泡澡中溫暖身心,積累免疫大軍的實力!!
Thumbnail
夏天多泡腳、多泡半身浴,使足部充分溫暖。不只是身體不適時可以藉由泡半身浴來舒緩,更能在日常泡澡中溫暖身心,積累免疫大軍的實力!!
Thumbnail
建立起對溫度的概念後,接下來我們要來了解溫度與氣壓和風之間的關係,雖然在這裡你需要先了解一些專有名詞,但是你也將開始可以學會如何解讀存在於地球的大尺度天氣現象喔!
Thumbnail
建立起對溫度的概念後,接下來我們要來了解溫度與氣壓和風之間的關係,雖然在這裡你需要先了解一些專有名詞,但是你也將開始可以學會如何解讀存在於地球的大尺度天氣現象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