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歷史學家巴巴拉·W.塔奇曼(Barbara W. Tuchman,1912—1989)憑1972年出版的《史迪威與美國在中國的經驗,1911—1945》,第二度獲得普利策獎。
約瑟夫·史迪威(Joseph Stilwell,1883-1946),哪位呀?
他在1935-39擔任過美國駐華大使館武官,對日抗戰期最後的三年,擔任中、緬、印戰區美國陸軍司令兼中國戰區參謀長。
畢業自西點軍校的他,清朝的時候就到過中國。會講流利的漢語。性格正直,帶兵跟作戰永遠身先士卒。不過,就是說話有點刻薄。
他的老長官,二戰期間美國軍界與外交最高決策人員之一的馬歇爾(五星上將),說他是他所知,最瞭解中國的美國軍人。
讀過這本書之後,你還會發現,他實在是熱愛中國跟中国人(所以也責之甚切)的四星上將。
他對中國民眾的看法是「不屈不撓、吃苦耐勞、誠實正直,堅韌不拔。」而且,隨時都能保持幽默感(應該是指「苦中作樂」的能耐吧)。
他對中國士兵的看法是,「所求甚少,卻隨時準備奉獻一切」。所以,他才會公開說:「我要證明,向所有的朋友和敵人證明:只要有了足夠的裝備和訓練,中國的士兵在人對人的戰鬥中同世界上任何國家的軍人一樣出色。」
花了兩個禮拜,看這本書史料跟個人通信資料都能旁徵博引的流暢書籍,印象最深的有三點:
中國人的麻木不仁:中國人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的不公,大部分時候的態度都是麻木不仁的(大概跟魯迅在日本仙臺求學,看到日軍對中國間諜砍頭的新聞片中,旁觀人群的木然表情是一樣的)。
保存實力的將軍們:中國軍隊的高階將領大多是軍閥被收編,他們的治軍原則是,保存實力。他們普遍認為,外國人最後一定會幫中國打仗。勝利會在那時候來臨。
蔣介石被派系綁架:他被心腹包圍,對實際狀況不能清楚把握。他最大的力氣,是在保持派系實力的平衡、爭取外援、確保他領導的國民黨可以持續執政。
然後,問題來了。為什麼美國要幫助這個人呢?
從本質上來說,目睹列強欺負中國的傳教士、外交官跟知識份子,都有強烈的「負罪感」:我們不應該辜負他們。
從現象上來說,他們擔心軍閥割據場景會再現,中國可能會變成日本的附庸國。更強大的日本,會讓二戰打不完。
我說,那個。我最大的收穫是:人可以講話刻薄。但是,不要公開說刻薄的話。
唉。這也太苛求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