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遷徙大圖鑑—Edge AI才是大boss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實在太多人將目光放在像是LLM之類的大型AI了。就運算資源來看,大型AI能帶給人類生活改變的幅度極為有限。因為這些模型必須在夠強大的運算平台上運作。更別提散熱或是耗電等問題。這類模型很難隱身在我們生活四周。因此,可帶來的改變預期其實不大。但是大型模型依舊是看待AI的重要指標。因為我們可以把這類大型模型當成是實驗室裡的產物。還待有心人將其大量的商業化。

除了推薦平台,透過現代人生活大幅度的與網路互動。推薦系統滲透每個人的生活以外。我們可以預期我們現在身邊的所有物體都可以AI化。這些佈建在生活四週的AI我們可以稱為edge AI。這當然不是定義。只是一個容易理解的圖像。我們所提的大型模型,其實無法佈建在我們生活四周。對於我們的生活影響力也變得有限。

Edge AI從現在大家對AI的理解來看,實在很廢。只是預測或是簡單的系統控制。但重點這些簡單的預測跟控制其實讓我們生活便利很多。像是電器感知空間的舒適度進而調整空調模式,甚至開關空調。生活中我們充斥著大大小小這類的判斷。我們花在判斷的時間越多。我們可以做選擇的時間越少。反之亦然。一旦將簡單的選擇外包出去,而且做得還比我們自己好時。我們的生活將會有質與量的巨大改變。

由於這些功能實在太過簡單。我們在意的只有一件事,就是速度。為什麼需要在edge上做計算呢?而不送至大型的伺服器做推論呢?因為要將散至各個地方的數據搜集,送到伺服器。再將指令或推論結果傳下來。會畫非常多的時間。越是簡單的判斷花越多的時間,只會讓人覺得很笨而已。你可以回想你在關上電腦視窗時,電腦畫面只出現一個圓圈圈一直繞著。繞了三十秒,你是不是很想砸了電腦,然後出門換一台最新的筆電。同樣的,如果一個只是判斷現在是不是很熱的判斷。需要像你使用chatGPT一樣,對話框不斷繞圈圈。你大概會先去把你手上的AI股賣掉。

因為能夠放在edge端的AI。你可以想成這才是真正落地成功的模型。現在的語音模型還沒真正商業化,除了無法真的找到合適的商業模式以外。重要的是,這些模型因為計算資源的需求還沒辦法滲透到我們的生活四週。畢竟我們可以看著「xxx is typing」在視窗浮動著,等待我們的網聊對像兩分鐘回一句話,但無法忍受超商店員怠慢十秒鐘,只為了幫另個客人啟動咖啡機煮拿鐵。

而計算中心要做什麼呢?我們有空再聊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稞生 的沙龍
9會員
74內容數
把大象放進冰箱的步驟有三個。成為懶人的步驟永遠都沒有
李稞生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3/31
由於大型語言模型的流行,「zero shot」這個詞彙時常出現在開發人員之中。或許不久也會在投資方、消費者眼前。
Thumbnail
2024/03/31
由於大型語言模型的流行,「zero shot」這個詞彙時常出現在開發人員之中。或許不久也會在投資方、消費者眼前。
Thumbnail
2023/10/15
智慧家居 smart home 已經醞釀許久。卻遲遲看不見其身影。智慧家居的概念是什麼,其實個說紛紜。但共同點有幾個。首先,需要有AI來提升居家的舒適度、便利性、安全性⋯等。先不論這些性質之間是否有矛盾。總之就是人的生活變好。各種說法間,如何讓人生活怎樣變好卻沒有共識。第二點,是需要能夠紀錄人的生活
Thumbnail
2023/10/15
智慧家居 smart home 已經醞釀許久。卻遲遲看不見其身影。智慧家居的概念是什麼,其實個說紛紜。但共同點有幾個。首先,需要有AI來提升居家的舒適度、便利性、安全性⋯等。先不論這些性質之間是否有矛盾。總之就是人的生活變好。各種說法間,如何讓人生活怎樣變好卻沒有共識。第二點,是需要能夠紀錄人的生活
Thumbnail
2023/09/23
ChatGPT於2022年底問世後,人們陷入興奮、緊張、恐懼的情緒。ChatGPT屬於大型語言模型,簡稱LLM(large language model)。⋯ 一旦LLM開始變成服務後,當一個人無法駕馭一個LLM時,被淘汰的變成是LLM而非這個人了。⋯
Thumbnail
2023/09/23
ChatGPT於2022年底問世後,人們陷入興奮、緊張、恐懼的情緒。ChatGPT屬於大型語言模型,簡稱LLM(large language model)。⋯ 一旦LLM開始變成服務後,當一個人無法駕馭一個LLM時,被淘汰的變成是LLM而非這個人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Edge AI從現在大家對AI的理解來看,實在很廢。只是預測或是簡單的系統控制。但重點這些簡單的預測跟控制其實讓我們生活便利很多。像是電器感知空間的舒適度進而調整空調模式,甚至開關空調。生活中我們充斥著大大小小這類的判斷。我們花在判斷的時間越多。我們可以做選擇的時間越少。反之亦然。一旦將簡單的選擇外
Thumbnail
Edge AI從現在大家對AI的理解來看,實在很廢。只是預測或是簡單的系統控制。但重點這些簡單的預測跟控制其實讓我們生活便利很多。像是電器感知空間的舒適度進而調整空調模式,甚至開關空調。生活中我們充斥著大大小小這類的判斷。我們花在判斷的時間越多。我們可以做選擇的時間越少。反之亦然。一旦將簡單的選擇外
Thumbnail
AI的價值超越技術,體現在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如智慧家居和推薦系統。其真正目標在於產生實際商業價值,如文章縮寫和文本辨識技術。『AI商業化』已是關鍵詞,企業需將AI技術轉化為實際商業應用。總之,AI不只是技術,更是具有巨大商業潛力和價值的工具。
Thumbnail
AI的價值超越技術,體現在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如智慧家居和推薦系統。其真正目標在於產生實際商業價值,如文章縮寫和文本辨識技術。『AI商業化』已是關鍵詞,企業需將AI技術轉化為實際商業應用。總之,AI不只是技術,更是具有巨大商業潛力和價值的工具。
Thumbnail
目錄 引言 AI作為助手 AI作為主宰 AI的未來 結論 引言 在一個充滿科技的世界裡,我們被無數的機器人、自動化工具和智能系統包圍。從早上的咖啡機到晚上的智能燈泡,從手機的語音助手到自駕車,人工智能(AI)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它像一個無所不在的精靈,時刻準備著為我們提供幫助。 但是
Thumbnail
目錄 引言 AI作為助手 AI作為主宰 AI的未來 結論 引言 在一個充滿科技的世界裡,我們被無數的機器人、自動化工具和智能系統包圍。從早上的咖啡機到晚上的智能燈泡,從手機的語音助手到自駕車,人工智能(AI)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它像一個無所不在的精靈,時刻準備著為我們提供幫助。 但是
Thumbnail
目錄 • 前言 • 日常生活中的人工智慧 • 人工智慧:終極問題解決者 • 道德考慮 • 未來的可能性 • 結論 前言 人工智慧(AI)已成為日常生活任務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輕鬆,更方便。與人類同行不同,它是可用的。人工智慧存在於虛擬助手、智慧家居、醫療保健、交通、娛樂、購物、社交媒體、金融和欺詐
Thumbnail
目錄 • 前言 • 日常生活中的人工智慧 • 人工智慧:終極問題解決者 • 道德考慮 • 未來的可能性 • 結論 前言 人工智慧(AI)已成為日常生活任務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輕鬆,更方便。與人類同行不同,它是可用的。人工智慧存在於虛擬助手、智慧家居、醫療保健、交通、娛樂、購物、社交媒體、金融和欺詐
Thumbnail
早前嘗試以“美麗的澳門”生成一幅插畫時,得出圖中這個有趣的結果,於是就想到這種新科技的主要局限,寫了這篇小文章。
Thumbnail
早前嘗試以“美麗的澳門”生成一幅插畫時,得出圖中這個有趣的結果,於是就想到這種新科技的主要局限,寫了這篇小文章。
Thumbnail
之前在格友的文章AI會不會取代你的工作? -- 從 AI 的"本質"來看 AI 的發展 中有感而發,雖然說這樣的題目已經看到都快爛了,但是他點出了很重要的點,就是只要瞭解其中的本質,便可以明白,被AI取代工作這件事。
Thumbnail
之前在格友的文章AI會不會取代你的工作? -- 從 AI 的"本質"來看 AI 的發展 中有感而發,雖然說這樣的題目已經看到都快爛了,但是他點出了很重要的點,就是只要瞭解其中的本質,便可以明白,被AI取代工作這件事。
Thumbnail
But, 我想要給大家一個不同的角度 身為了解過 AI 的工程師的角度 他們的論述多是針對"目前的AI"來看 甚至還不到目前 AI 的最佳水平,而是以"他們能使用出 AI 的水平" 我自己認為,這連目前"真正" AI 的水平都還遠遠不到 用這樣來看待 AI 取代工作這件事更是沒那麼靠譜
Thumbnail
But, 我想要給大家一個不同的角度 身為了解過 AI 的工程師的角度 他們的論述多是針對"目前的AI"來看 甚至還不到目前 AI 的最佳水平,而是以"他們能使用出 AI 的水平" 我自己認為,這連目前"真正" AI 的水平都還遠遠不到 用這樣來看待 AI 取代工作這件事更是沒那麼靠譜
Thumbnail
我很喜歡書中的一段話:「如果你選擇不做決定,你還是做了選擇」,這世界就是這麼奇妙,連你站著不動,事情還是不斷的在發生,AI固然可以幫助我們下決策,但是最後那個決定還是必須由人來下,因為只有人才會清楚明白什麼情況下做什麼決定才是可能的「最理想」,唯有人才能對自己定下的目標有充分的理解。所以結論是...
Thumbnail
我很喜歡書中的一段話:「如果你選擇不做決定,你還是做了選擇」,這世界就是這麼奇妙,連你站著不動,事情還是不斷的在發生,AI固然可以幫助我們下決策,但是最後那個決定還是必須由人來下,因為只有人才會清楚明白什麼情況下做什麼決定才是可能的「最理想」,唯有人才能對自己定下的目標有充分的理解。所以結論是...
Thumbnail
「今天Dcard和PTT的熱門你看了嗎」「目的地好遠喔,我們叫個Uber過去吧」,不知不覺中我們的生活已經充斥了各種新的科技服務,在台灣這座科技島上的我們永遠都不會缺乏對新科技的新聞媒體報導,而近年又以「AI」作為關鍵字加強報導,但這其中又有多少是「真」AI,實際上又能做到多少事情呢?
Thumbnail
「今天Dcard和PTT的熱門你看了嗎」「目的地好遠喔,我們叫個Uber過去吧」,不知不覺中我們的生活已經充斥了各種新的科技服務,在台灣這座科技島上的我們永遠都不會缺乏對新科技的新聞媒體報導,而近年又以「AI」作為關鍵字加強報導,但這其中又有多少是「真」AI,實際上又能做到多少事情呢?
Thumbnail
生活黑客的時代,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各種工具幫你把生活量化、上傳、分析,提供更好的建議。 演算法在我們生活中快速融合、演化,那當人工智慧時代來臨,我們的工作會不會直接被取代呢?
Thumbnail
生活黑客的時代,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各種工具幫你把生活量化、上傳、分析,提供更好的建議。 演算法在我們生活中快速融合、演化,那當人工智慧時代來臨,我們的工作會不會直接被取代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