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讀更快更深入?試試雪球閱讀!|雪球速讀法|心得|EP02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本書在說什麼

本書作者宇都出雅巳,畢業於東京大學經濟系,過去曾擔任外資銀行職位,負責培訓優秀的業務員,並在顧問師養成機構擔任講師,專精「速讀」和「記憶」,並撰寫多本書籍。她的書以「滾雪球」為概念,強調這種效應類似複利,會循環加強,越多越快。作者質疑傳統速讀方法,認為過度強調技巧而忽略了閱讀的真正意義,即激發思維。她主張閱讀不僅是接收資訊,還是書在閱讀者心中讀取的過程。最後,她強調雪球速讀法實際上是建立多元知識庫的高速循環技巧。

本書指出以往速讀都忽略「雜學資料庫」的累積,只專注於眼睛、右腦等速讀技巧,這種學習方式往往會讓初學者對速讀到挫折,作者提出「雪球速讀法」,並利用此技巧在一個月內通過CFP考試,不只增快閱讀速度,更能夠快速吸收內容。本書可以幫助你提升閱讀的速度,並且可以應用與考試或閱讀各種文本,讓你的生活增添更多色彩。

適合這些人

  1. 想學速讀的人
  2. 好奇速讀的人
  3. 不相信速讀的人
raw-image
raw-image

🔵閱讀技巧的步驟

❶ 雪球閱讀技巧

① 花5分鐘,研究書封、目錄

② 花5分鐘,研究前言、後記

③ 花5分鐘,翻完這本書所有的標題,翻三次

④ 花15分鐘,針對自己有興趣的部分,重複閱讀

❷ 為什麼叫雪球

用這個方式讀書,會翻很多次書,如果把我們對這本書的理解比喻成雪球的話,那這顆雪球就會像在山坡往下滾一樣,會變得越來越大。

閱讀速度提升,反覆閱讀的次數能更進一步增加,於是累積更多資料庫,又能再提升閱讀速度。就這樣良性循環,如同滾雪球一樣,速度一直在上升,唸書的進度也一直在前進。

  • 閱讀速度快,所以能重覆閱讀許多次
  • 重覆閱讀了許多次,所以能讀得更快
  • 讀得更快,所以能重覆閱讀更多次
  • 重覆閱讀更多次,所以又能再讀得更快

❸ 先重複,看不懂沒關係

如果一開始翻閱卡在某個地方時,不用太過去研究,先繼續整本書來回翻閱,可能你會因為後面提到的東西而豁然開朗,也有可能這個細節根本就不重要,如果是這兩種情形的話,就沒有必要浪費時間。

而如果發現這的確是個很重要的東西,在建立起全書脈絡後,可以再回過頭來好好仔細的研究。就像刷油漆的第一刷通常會刷乾,而基本上都要三刷四刷才能完整飽滿的刷上去,閱讀也是一樣。

🌰例子

我之前在鑽床工廠時,看到師傅鑽孔,他們會先用最細的鑽頭,然後再換中等大小的,最後一個才會換大的鑽頭。我問說不能一開始就用大的鑽頭嗎?這是要鑽到什麼時候?不會浪費時間嗎?師傅表示:一開始就用大的鑽頭會崩掉,就是要循序漸進從小孔鑽成大孔。


🔵背景知識才是一切的根本

學會閱讀技巧只是開始

沒學過速讀的歷史系學生和有學過速讀的非本科,憶起閱讀歷史類的文章,終究還是本科系會讀的比較快,因為背景知識充足,看標題或看每個段落的第一句話,可能就猜到要講什麼了,理解也更快。

技巧易學,背景難累:不是說速讀就沒有用,如果都是非本科系,那麼有沒有學過雪球速讀就會差很多,除此之外,我們應該要廣泛的閱讀,用這個方法不斷建立自己的背景知識。

閱讀速度=閱讀技巧×背景知識

其實閱讀就像遊戲練等,用技巧(半小內的高速大量重複、由淺入深、建立脈絡)來一點一滴的累積自己的背景知識(雜學資料庫如:知識、資訊、經驗),這不就像用技能打怪累積經驗值,讓自己戰力越來越強嗎?

閱讀技巧前面介紹過了,那什麼是背景知識/雜學資料庫?
作者認為:我們在閱讀時,會用到我們從前所累積的所有知識、資訊、經驗,這就是「雜學資料庫」。因此瞭解愈多相關領域的知識、資訊、經驗,資料庫就愈豐富。

🌰例子

同樣的書,第二次會讀比較快
本科系的人,讀本科系的書會比較快

🌰例子

「事者竟誌有成」

我想你掃過去都知道這是什麼,即使你發現我打亂順序,但不會影響你的理解。

「產無者心恆無恆」

其實這也是打亂順序的句子,但瞥一眼卻看不懂的主因,是因為我們沒有資料庫


🔵怎樣算讀完

讀完書之後,如何確認自己有讀進去?你可以回想書中的大綱,用這個主動回想的方式強迫自己輸出,然後再翻書檢查是否有遺漏的,如果都沒有遺漏,恭喜你真的讀完這本書了。像目錄或標題就是資訊的濃縮,但是我們除了知道資訊的濃縮之外,我們還需要知道資訊的還原,這種方法在寫申論題或是檢測自己有沒有讀懂很有幫助。

我自己會在讀書時做心智圖,讀完書默這張心智圖,再跟原來的做比較當作檢查。


🟡個人想法

這本書雖然叫做速讀,但其實正是閱讀一本書最根本的讀法,先略讀再精讀,可以選擇你想閱讀到哪個程度,這也是我閱讀最常用的方法。這本書薄薄一本卻十分實用。


🔴總結

作者對傳統的速讀方法提出質疑,認為它們過於強調技巧,忽略了背景知識的積累。

作者提倡的閱讀技巧是指要在半小時內,高速大量循環的閱讀一本書,依據目錄由淺入深,架立全書脈絡的理解,再逐步探究細節。但即使學完閱讀技巧,也只是剛開始而已,真正的根本在於背景知識的累積。閱讀速度=閱讀技巧×背景知識。因此作者建議大家廣泛閱讀,用閱讀技巧慢慢建立背景知識。

總的來說,本書提供了全面的方法,幫助大家提高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同時也強調了背景知識對於閱讀的重要性。透過雪球閱讀,能夠不斷地高速大量循環閱讀,建立自己的資料庫,使閱讀更加深入,達到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識。

想看作者其他著作,可參考

🌐延伸閱讀

  1. 讀書別靠意志力
  2. 讀懂一本書
  3. 如何閱讀一本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愛貓愛讀書
44會員
58內容數
PPA 耳邊聽書 專業書評說書人,致力於用閱讀改善生活與解決人生問題,並樂於分享與紀錄。白天是個工程師。然後,對,愛貓,愛讀書。
愛貓愛讀書的其他內容
2024/10/15
《多巴胺國度》由史丹佛醫學院的安娜·蘭布克醫師所著,深入探討現代社會中的成癮行為及其對身心健康的影響。文章分析了多巴胺在大腦中的獎勵機制及耐受性,並提出恢復心理平衡的方法,如數位排毒與適度的運動。書中強調快樂與痛苦的共存關係,並提供了實用的策略讓讀者擺脫對即時快感的依賴,找到持久的幸福感。
Thumbnail
2024/10/15
《多巴胺國度》由史丹佛醫學院的安娜·蘭布克醫師所著,深入探討現代社會中的成癮行為及其對身心健康的影響。文章分析了多巴胺在大腦中的獎勵機制及耐受性,並提出恢復心理平衡的方法,如數位排毒與適度的運動。書中強調快樂與痛苦的共存關係,並提供了實用的策略讓讀者擺脫對即時快感的依賴,找到持久的幸福感。
Thumbnail
2024/09/29
本書深入探討了促進行為改變的有效策略,強調改變的關鍵在於減少阻力,而非強制。作者提出五大催化劑,以幫助我們理解如何降低人們的抗拒心態,從而更順利地促進他們接受新行為或觀點。本書適合希望增強影響力的人,無論是在職場、社交場合或生活中,都能運用這些策略以推動正向變化。
Thumbnail
2024/09/29
本書深入探討了促進行為改變的有效策略,強調改變的關鍵在於減少阻力,而非強制。作者提出五大催化劑,以幫助我們理解如何降低人們的抗拒心態,從而更順利地促進他們接受新行為或觀點。本書適合希望增強影響力的人,無論是在職場、社交場合或生活中,都能運用這些策略以推動正向變化。
Thumbnail
2024/09/21
《心經》是佛教經典,核心主題為「般若」智慧,指出一切事物的本質都是空的,提醒人們放下執著以獲得內心的解脫與平靜。適合佛學初學者及尋求內心安寧的人,文章中提供深入的翻譯和分析,幫助理解無常與慈悲心的重要性。透過具體的實踐建議,讀者可更好地體驗生活的每一刻,培養同理心與感恩之心,建立良好的人際連結。
Thumbnail
2024/09/21
《心經》是佛教經典,核心主題為「般若」智慧,指出一切事物的本質都是空的,提醒人們放下執著以獲得內心的解脫與平靜。適合佛學初學者及尋求內心安寧的人,文章中提供深入的翻譯和分析,幫助理解無常與慈悲心的重要性。透過具體的實踐建議,讀者可更好地體驗生活的每一刻,培養同理心與感恩之心,建立良好的人際連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有鑒於買書的速度比讀書的速度還快,我只好找一些能加速閱讀的讀書方法,於是就找上了這本許多人推薦過的書:『雪球速讀法』。這本書並不是教你那種可以上節目表演的那種一目十行瞬間記憶的功夫,而是在宣導一個一般人也可以學習起來加速閱讀的實用原則,用了書上的方法,我覺得我閱讀的速度,與過濾書本重點的能力是有進步
Thumbnail
有鑒於買書的速度比讀書的速度還快,我只好找一些能加速閱讀的讀書方法,於是就找上了這本許多人推薦過的書:『雪球速讀法』。這本書並不是教你那種可以上節目表演的那種一目十行瞬間記憶的功夫,而是在宣導一個一般人也可以學習起來加速閱讀的實用原則,用了書上的方法,我覺得我閱讀的速度,與過濾書本重點的能力是有進步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讀書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看一本書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可是我又想要大量閱讀,閱讀太慢會嚴重影響我看書的心情。 你知道閱讀一本書是有方法的嗎? 雪球速讀法讓你讀的快理解又夠深入,不要再傻傻地從頭唸到尾了, 只要你善用雪球速讀法的8個步驟,讓你輕鬆半小時就可看完一本書。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讀書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看一本書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可是我又想要大量閱讀,閱讀太慢會嚴重影響我看書的心情。 你知道閱讀一本書是有方法的嗎? 雪球速讀法讓你讀的快理解又夠深入,不要再傻傻地從頭唸到尾了, 只要你善用雪球速讀法的8個步驟,讓你輕鬆半小時就可看完一本書。
Thumbnail
本書作者宇都出雅巳,畢業於東京大學經濟系,過去曾擔任外資銀行職位,負責培訓優秀的業務員,並在顧問師養成機構擔任講師,專精「速讀」和「記憶」,並撰寫多本書籍。她的書以「滾雪球」為概念,強調這種效應類似複利,會循環加強,越多越快。作者質疑傳統速讀方法,認為過度強調技巧而忽略了本質。
Thumbnail
本書作者宇都出雅巳,畢業於東京大學經濟系,過去曾擔任外資銀行職位,負責培訓優秀的業務員,並在顧問師養成機構擔任講師,專精「速讀」和「記憶」,並撰寫多本書籍。她的書以「滾雪球」為概念,強調這種效應類似複利,會循環加強,越多越快。作者質疑傳統速讀方法,認為過度強調技巧而忽略了本質。
Thumbnail
你喜歡閱讀嗎? 你閱讀的速度偏快或偏慢呢? 你有沒有一種閱讀情況是讀了前面忘了後面? 結果一本書看完已經過了好幾個月? 想學習更快速的方法來增加速讀能力﹗?(充滿熱血的握拳﹗🔥)
Thumbnail
你喜歡閱讀嗎? 你閱讀的速度偏快或偏慢呢? 你有沒有一種閱讀情況是讀了前面忘了後面? 結果一本書看完已經過了好幾個月? 想學習更快速的方法來增加速讀能力﹗?(充滿熱血的握拳﹗🔥)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有以下的問題: 你羨慕那些腦海中累積許多知識量和資訊的人嗎? 你以為的速讀法就只是很快的讀完一本書嗎? 你覺得自己常常花費大量時間在閱讀同一本書 卻甚麼也沒讀進去的感覺嗎? 閱讀的時候,你是習慣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的人嗎? 如果有以上問題,你一定要試試「雪球速讀法」。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有以下的問題: 你羨慕那些腦海中累積許多知識量和資訊的人嗎? 你以為的速讀法就只是很快的讀完一本書嗎? 你覺得自己常常花費大量時間在閱讀同一本書 卻甚麼也沒讀進去的感覺嗎? 閱讀的時候,你是習慣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的人嗎? 如果有以上問題,你一定要試試「雪球速讀法」。
Thumbnail
某一天的早上,看到方格子Steve Lin推薦超棒的Podcast&網站:下一站讀什麼及閱讀前哨站,下一站站長瓦基那一入Podcast介紹是《雪球速讀法》的理論給深深吸引,利用短短的30分鐘聽完的內容,想記錄下來,之後再來運用在自已的「書摘」,先來看看什麼是《雪球速讀法》? 雪球效應:「人生就像滾雪
Thumbnail
某一天的早上,看到方格子Steve Lin推薦超棒的Podcast&網站:下一站讀什麼及閱讀前哨站,下一站站長瓦基那一入Podcast介紹是《雪球速讀法》的理論給深深吸引,利用短短的30分鐘聽完的內容,想記錄下來,之後再來運用在自已的「書摘」,先來看看什麼是《雪球速讀法》? 雪球效應:「人生就像滾雪
Thumbnail
《雪球速讀法》全書金句讓你一次掌握,忻人建議您先看完「後見,」,再看本篇,會有較佳的閱讀體驗。
Thumbnail
《雪球速讀法》全書金句讓你一次掌握,忻人建議您先看完「後見,」,再看本篇,會有較佳的閱讀體驗。
Thumbnail
小時候總學一些有的沒有的,有一項就是「楊氏速讀」,些許記得有許多卡片,將卡片插入一個會回彈的練習器,之後藉此訓練眼球追蹤和提高專注力的技巧,也有訓練閱讀理解能力的方法,當時總覺得很神奇,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效果,好像真的能加快 ......
Thumbnail
小時候總學一些有的沒有的,有一項就是「楊氏速讀」,些許記得有許多卡片,將卡片插入一個會回彈的練習器,之後藉此訓練眼球追蹤和提高專注力的技巧,也有訓練閱讀理解能力的方法,當時總覺得很神奇,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效果,好像真的能加快 ......
Thumbnail
以前在學校的時候就很困惑為什麼有一些同學可以在圖書館一次借十幾本書,我每次看一本就要花上老半天,看了【雪球速讀法】之後才理解到原來是因為我想要「把整本書看完」,反而不容易把整本書看完,同樣的情況其實也很常發生在軟體專案的 code review 過程
Thumbnail
以前在學校的時候就很困惑為什麼有一些同學可以在圖書館一次借十幾本書,我每次看一本就要花上老半天,看了【雪球速讀法】之後才理解到原來是因為我想要「把整本書看完」,反而不容易把整本書看完,同樣的情況其實也很常發生在軟體專案的 code review 過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