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出口的寒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編者標題:找不到出口的寒戰)

(特別聲明:海外某媒體與評論人2021 11/29沿用標題,其內容與本文無關)

張登及(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中國時報2021/11/4 版11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11104000604-260109?chdtv


筆者在去年六月川普政府與北京為疫情激烈互批時,就在本專欄指明中美關係恐已進入比美蘇冷戰更加危險的「寒戰」(Chilly War)。現在美國對華政策大體是川規拜隨,雖然白宮內偶有技術性的爭論,比如究竟美中「激烈競爭」下還有沒有合作空間?哪些領域勉強可以合作等等。但從今年來兩國外交與國安高層多次會面話不投機、氣候特使對話幾無建樹,現在就在傳說的「拜習視訊會議」細節還未敲定之下,拜登總統又在COP26格拉斯哥會議直批中國領袖缺席,並另行 發起沒有中俄印的「甲烷組合」,北京則稱大會故意不安排中方領袖視訊,英美在氣候議題刻意排擠。


兩國在這些相對較不涉及軍事安全的跨國議題都無法共事,側面說明了美中對抗的冰寒之氣,已從科技、經貿、金融蔓延到人文、學術、社會領域。甚至外界以為最應該無疆界合作的氣候變遷,也已被大國政治武器化(weaponized)。美國知名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9月一篇能源安全計畫報告即指出,華府應避免中、歐在「碳交易」合作,以打擊中方清潔能源技術的發展與推廣,再以煤電為壓制目標,制約中國的轉型與援外,形成廣泛的「氣候統一戰線」。疫苗與碳交易都工具化,世界抗暖大業不透過談判,只能指望美國把中國經濟打趴後「自然減排」,中國自然不會就範。


從美中基礎實力逐漸接近、主要大國與全球所有區域紛紛捲入、人類社會生活全領域受波及、競爭零合化,還有就是舊秩序(自由國際秩序)和制度價值被戰略化(strategized,指價值的哲學 基礎喪失)來看,這個「寒戰」的複雜結構雖起於歐巴馬大分裂時代(Great Divide)初期,或者再回推到「文明衝突論」的天啟時刻:911事件。但就像電影「明天過後」從天而降覆蓋北半球的冷氣旋,它越到後面加速越快,從新冠疫情開始,失控的升高就像加速版的奈伊(Joseph Nye)戰爭「夢遊症」(Sleepwalking Syndrome),轉瞬急凍所有議題、所有人。決策者即便知道這危機是自我實現的預言,但人類的理性似乎除了用於瘋狂算計「絕對安全」外,幾乎找不到和平的出口。理性與瘋狂交互變臉,重要原因顯然是因為舊秩序的價值被工具化、空洞化,最明顯的結果2020年慕尼黑安全會議的主題:西方性缺位(Westlessness),與社會氛圍民粹化、政策行為雙標化。


寒戰一詞在此並非首創。早在冷戰時期,蘇聯領袖布里茲涅夫曾用它形容美國科技優勢的壓迫,近期還有人形容俄國兼併克里米亞,開啟了與西方的寒戰。筆者在本專欄分析美中對峙與自由國際秩序內縮的系列文章中,則用它說明比冷戰危險的四個對抗性特徵:實力不對稱流動引起的不安、雙方社經因素交雜引起的民間敵視、秩序解體導致制度失靈與價值空洞化、後真相世代對戰爭風險的嚴重低估。近期美中寒戰最引人矚目的新發展,不僅是雙方氣候戰略武器化,而且是加速度進展的軍備競賽與戰爭動員準備,無怪乎《大國政治的悲劇》大師米爾斯海默也警告,當前美中對抗比美蘇冷戰所有的危機,更接近「熱戰」。


美中軍事衝突有立即風險,美軍與共軍兩個總參上將年初緊急通話可見一斑。最近美方以中方在海軍、陸基核武、極音速飛行器、外空探測等的質量神速進展為由,不僅新組「美澳紐同盟」、 大幅投資、增購、更新艦船與核武,積極於帛琉、巴紐、密克羅尼西亞等地建新基地或雷達站,且放任或鼓勵北韓、南韓和日本發展中長程導彈,主動促成東北亞、南太核武化也在戰略構思清單中。儘管有專家近期在《外交事務》質疑,沒有必要將北京把兩國核武差距從1:10縮小到1:5設想為中國圖謀對美發動核「第一擊」。但美國空軍部長仍擔心「無法在中國沿岸1000公里內安全飛行」,可以說明美方對今年共機擾台達700次,美機抵陸「僅2000次」的比例相當憂慮,更不要說中俄艦隊竟聯袂進出西太平洋,結果華府對策是將亞洲「火藥桶化」。


值此寒戰普降時刻,又聞拜登民調走軟、川普蓄勢待發、德國新政府對華轉向、傳出擬關閉孔子學院等等。儘管大陸仍有北大學者賈慶國、王緝思等疾呼當局不需過度管制中外人文交流,北京現在恐怕也無暇認真研究「說好故事」。筆者對寒戰世界秩序的討論,也算是說到至暗的句點了,真心希望不會應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張登及的沙龍
27會員
106內容數
版主服務於臺大政治學系,偏見是喜歡從歷史與結構兩個角度出發,去探索國際關係、兩岸關係與地緣政治條件下,人的處境。
張登及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2025/4/10 不同派別仍希望誘導這位帝王式的總統,實行他們各自心目中的美國大戰略。他們「逢君之惡」,表面上是協助總統實現關稅,實際上是在誘導川普提升「偉大」的境界。把川普的貿易戰,引向對華先發制人的霸權護持鬥爭,不是擦槍走火,反而是利用中、美兩個領袖的強人性格,實現高風險、高價值的戰略目標。
Thumbnail
2025/04/28
2025/4/10 不同派別仍希望誘導這位帝王式的總統,實行他們各自心目中的美國大戰略。他們「逢君之惡」,表面上是協助總統實現關稅,實際上是在誘導川普提升「偉大」的境界。把川普的貿易戰,引向對華先發制人的霸權護持鬥爭,不是擦槍走火,反而是利用中、美兩個領袖的強人性格,實現高風險、高價值的戰略目標。
Thumbnail
2025/04/05
2025/3/13 「黑暗啟蒙」如果實現,無疑將完全摧毀自由主義的內外秩序,催生出一種「後啟蒙」的黑暗秩序。而川普與萬斯則是這個高科技宰制過程的「加速者」。這些過去蟄伏在邊緣的想法像是陰謀論而被忽視,但它們有思想、有武器,且現在已登堂入室。從美國內生之「反動」的革命...
Thumbnail
2025/04/05
2025/3/13 「黑暗啟蒙」如果實現,無疑將完全摧毀自由主義的內外秩序,催生出一種「後啟蒙」的黑暗秩序。而川普與萬斯則是這個高科技宰制過程的「加速者」。這些過去蟄伏在邊緣的想法像是陰謀論而被忽視,但它們有思想、有武器,且現在已登堂入室。從美國內生之「反動」的革命...
Thumbnail
2025/03/20
2025/3/10 歷史的現實是,那個世界依靠的是美國擁有「一手好牌」,不用管其他玩家。好景不常,川普不得不對「牌」斤斤計較。與其他世界領袖的差別,只在於他把「牌」在外交史與機密檔案的邏輯,公開在全球的鏡頭前...
Thumbnail
2025/03/20
2025/3/10 歷史的現實是,那個世界依靠的是美國擁有「一手好牌」,不用管其他玩家。好景不常,川普不得不對「牌」斤斤計較。與其他世界領袖的差別,只在於他把「牌」在外交史與機密檔案的邏輯,公開在全球的鏡頭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2024/7/4 一般人多以為中共外交只是左派意識形態的口號,脫離國際社會的現實,沒外交效果。這種看法的缺陷,是預設中國外交的聽眾都是獲益於個人主義市場經濟的已開發國家。其實鄧小平在冷戰後期提出的「南南合作」,一直指導著中國外交「發展中國家是基礎」原則,是北京宣言以「全球南方」為和平共處原則的指引。
Thumbnail
2024/7/4 一般人多以為中共外交只是左派意識形態的口號,脫離國際社會的現實,沒外交效果。這種看法的缺陷,是預設中國外交的聽眾都是獲益於個人主義市場經濟的已開發國家。其實鄧小平在冷戰後期提出的「南南合作」,一直指導著中國外交「發展中國家是基礎」原則,是北京宣言以「全球南方」為和平共處原則的指引。
Thumbnail
2024/7/1 華府西方聯盟與印太楔子策略有其成效,使北京的重點更多轉向自主與自強,同時向「全球南方」拓展盟友;雙方雖激烈競爭,但聯盟與固樁拔樁之爭漫長,尚不致使衝突陡升。川普陣營則顯然偏向聯盟無用論,偏好更粗獷的自強與弱敵。未來如果美、中雙方都全然以自強—弱敵為尚,世界大戰的風險就更大了。
Thumbnail
2024/7/1 華府西方聯盟與印太楔子策略有其成效,使北京的重點更多轉向自主與自強,同時向「全球南方」拓展盟友;雙方雖激烈競爭,但聯盟與固樁拔樁之爭漫長,尚不致使衝突陡升。川普陣營則顯然偏向聯盟無用論,偏好更粗獷的自強與弱敵。未來如果美、中雙方都全然以自強—弱敵為尚,世界大戰的風險就更大了。
Thumbnail
2024/6/6 「終局」(endgame)思考是戰略規劃的重要項目。近年隨著美中競爭的白熱化以及美國黨爭的膠著,看似高度共識的對華競爭,何謂勝?如何勝?也成為美方政學界辯論的焦點。共和黨「勝利」派相信冷戰應當複製。蘇聯就是在經濟崩潰中退卻,中共不會例外。至於脫勾,雖使西方痛苦,但北京損失想必更大。
Thumbnail
2024/6/6 「終局」(endgame)思考是戰略規劃的重要項目。近年隨著美中競爭的白熱化以及美國黨爭的膠著,看似高度共識的對華競爭,何謂勝?如何勝?也成為美方政學界辯論的焦點。共和黨「勝利」派相信冷戰應當複製。蘇聯就是在經濟崩潰中退卻,中共不會例外。至於脫勾,雖使西方痛苦,但北京損失想必更大。
Thumbnail
2020/2/24 權力移轉是當前西方國際秩序的物質性裂隙。觀念性的裂隙如果放任漂流,則會導致秩序的「西方缺位」,也滑向地緣政治與大國對抗。這將使氣候、公衛、軍控、網安等強烈要求跨國合作的全球非傳統安全問題難以治理。一旦有任何角落出現異常,公眾的廉價對策,就是尋找「他者」來卸責甚至落井下石。  
Thumbnail
2020/2/24 權力移轉是當前西方國際秩序的物質性裂隙。觀念性的裂隙如果放任漂流,則會導致秩序的「西方缺位」,也滑向地緣政治與大國對抗。這將使氣候、公衛、軍控、網安等強烈要求跨國合作的全球非傳統安全問題難以治理。一旦有任何角落出現異常,公眾的廉價對策,就是尋找「他者」來卸責甚至落井下石。  
Thumbnail
2021/3/12奈伊(Joseph Nye)近日撰文指明,美中權力移轉現象固然是事實,但雙方切忌過度自信與誇大恐懼,否則仍有夢遊(sleepwalking)掉進大戰的危險。尤其是美國正流行一些誇大自己沒落、或高估中國擴張能力的論點。
Thumbnail
2021/3/12奈伊(Joseph Nye)近日撰文指明,美中權力移轉現象固然是事實,但雙方切忌過度自信與誇大恐懼,否則仍有夢遊(sleepwalking)掉進大戰的危險。尤其是美國正流行一些誇大自己沒落、或高估中國擴張能力的論點。
Thumbnail
2021/4/25 華府同時出擊歐亞大陸兩強,很像戰國群雄聯軍討伐「兩個秦國」,場面可以浩大,目標很難落實。而與(西秦)俄國「結婚」必然要有「聘禮」,對霸主面子裡子也都不可行。那麼美國要爭取時間「中興」霸業,避免中國(東秦)趕超,最終上算,還是爭取離岸之樞紐地位。
Thumbnail
2021/4/25 華府同時出擊歐亞大陸兩強,很像戰國群雄聯軍討伐「兩個秦國」,場面可以浩大,目標很難落實。而與(西秦)俄國「結婚」必然要有「聘禮」,對霸主面子裡子也都不可行。那麼美國要爭取時間「中興」霸業,避免中國(東秦)趕超,最終上算,還是爭取離岸之樞紐地位。
Thumbnail
2021/11/4 值此寒戰普降時刻,又聞拜登民調走軟、川普蓄勢待發、德國新政府對華轉向、傳出擬關閉孔子學院等等。儘管大陸仍有北大學者賈慶國、王緝思等疾呼當局不需過度管制中外人文交流,北京現在恐怕也無暇認真研究「說好故事」。筆者對寒戰世界秩序的討論,也算是說到至暗的句點了,真心希望不會應驗。
Thumbnail
2021/11/4 值此寒戰普降時刻,又聞拜登民調走軟、川普蓄勢待發、德國新政府對華轉向、傳出擬關閉孔子學院等等。儘管大陸仍有北大學者賈慶國、王緝思等疾呼當局不需過度管制中外人文交流,北京現在恐怕也無暇認真研究「說好故事」。筆者對寒戰世界秩序的討論,也算是說到至暗的句點了,真心希望不會應驗。
Thumbnail
2022/4/24 從川普就任美國總統時起,許多西方國際政治學名家便對美國主導的戰後「自由國際秩序」(Liberal International Order)的前景表示悲觀。美中貿易戰、新冠疫情與俄烏軍事衝突爆發,國際秩序加速下墜的預期更甚囂塵上。
Thumbnail
2022/4/24 從川普就任美國總統時起,許多西方國際政治學名家便對美國主導的戰後「自由國際秩序」(Liberal International Order)的前景表示悲觀。美中貿易戰、新冠疫情與俄烏軍事衝突爆發,國際秩序加速下墜的預期更甚囂塵上。
Thumbnail
2022/6/27 兩種持久戰開打,自由國際秩序將在這場鏖戰中變得日益模糊。我們能感知到的是,全球市場、全球科技、全球旅遊等過去以為低成本的生活模式已不可復返。這固然打擊了恐怖主義,卻使全球環境、全球能源、全球糧食、全球疫情都更難治理。目前只是無法預期會不會爆發「兩場」持久戰,會不會升級為熱戰。
Thumbnail
2022/6/27 兩種持久戰開打,自由國際秩序將在這場鏖戰中變得日益模糊。我們能感知到的是,全球市場、全球科技、全球旅遊等過去以為低成本的生活模式已不可復返。這固然打擊了恐怖主義,卻使全球環境、全球能源、全球糧食、全球疫情都更難治理。目前只是無法預期會不會爆發「兩場」持久戰,會不會升級為熱戰。
Thumbnail
2023/0907自由霸權並非總是坐等「珍珠港情境」水到渠成,也可以先用制裁向對手廣域包圍、極限施壓。若挑戰者因體質缺失競爭不過而自退,固然可一再「贏得冷戰」;如果挑戰者在地緣、經濟、政治競賽失去耐心,提前掉入「注定一戰」的陷阱,則不僅要承擔「開第一槍」的批判,且可能因人單力孤而敗戰。 
Thumbnail
2023/0907自由霸權並非總是坐等「珍珠港情境」水到渠成,也可以先用制裁向對手廣域包圍、極限施壓。若挑戰者因體質缺失競爭不過而自退,固然可一再「贏得冷戰」;如果挑戰者在地緣、經濟、政治競賽失去耐心,提前掉入「注定一戰」的陷阱,則不僅要承擔「開第一槍」的批判,且可能因人單力孤而敗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